新書推薦:

《
九型人格:人人都应该学习的自我认知课
》
售價:NT$
332.0

《
中年面相
》
售價:NT$
296.0

《
疑案里的中国史3艾公子著(中国史里扑朔迷离的40个疑案,惊奇好玩又脑洞大开受益匪浅)
》
售價:NT$
356.0

《
大学问·清代银钱比价波动研究
》
售價:NT$
709.0

《
荷马社会研究(增补版)
》
售價:NT$
765.0

《
万千心理·与弗洛伊德的咖啡漫语: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精装】
》
售價:NT$
704.0

《
内北国而外中国:蒙元史研究 精装 中华学术·有道
》
售價:NT$
755.0

《
山中岁月:在日本小镇与传统相遇、与自然相融
》
售價:NT$
306.0
|
內容簡介: |
本書共收錄《台儀輯略》《台規》《都察院奏明職掌肅風紀冊》《風憲事宜》《條例備考》中之《都察院條例》,共五種。以上文獻皆是明代都察院頒定或有關都察院職掌的文獻,鮮為學界和世人知曉的稀見文獻。
這些稀見文獻的存世,讓後人得以窺見當時監察機構的日常、規儀、權力和事務的運行狀況,亦揭出明代中後期的社會經濟、政治、軍事、司法犯罪等情態。不僅成為打開明代司法監察制度的窗口,而且也為研究明代都察院的運行機制和方式提供了珍貴的一手資料。
|
關於作者: |
許弘綱(1554—1638),字張之,號少薇,黃田畈紫薇山人。明萬曆庚辰(1580)進士,曾任績溪縣令、順天府尹。天啟五年(1625)為南京兵部尚書。後因太監魏忠賢當權,與之不合,請退回鄉。卒贈太子少保。
黃阿明,華東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明清社會經濟史、政治制度史。在《中國史研究》《中華文史論叢》《清華大學學報》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出版、整理著作《澄清吏治:明代文官考核與官僚政治》《明代貨幣白銀化與國家制度變革研究》《彭定求詩文集》《元明清松江碑刻資料選編》等。
劉星宇,安徽安慶人。華東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研究生,研究方向為明清經濟史、文獻學。
|
目錄:
|
前言
臺儀輯略
臺規
都察院奏明職掌肅風紀册
風憲事宜
條例備考(選輯)
|
內容試閱:
|
中華文明能够數千年連綿不絶,一脈相傳,成熟的制度文明在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自秦漢建立統一多民族國家,中央集權制、官僚制和郡縣制構成大一統政治體制的基本要素。分權制衡機制和儒家意識形態逐步成爲大一統政治體制運行的基本邏輯,維持了歷代王朝的政治穩定和社會發展。
其中,監察制度是中華制度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秦朝建立,設御史大夫,主要職責是監察百官,與丞相、太尉並稱三公,互不統屬,直接隸屬於皇帝,奠定了分權制衡的基本格局。此後,中央和地方監察制度不斷豐富、發展,而監察系統的相對獨立性及其‘糾察官邪,肅正綱紀’的職責始終延續。這是糾正官僚體制運行中出現各種問題的重要制度安排,體現中國歷代制度設計中的政治智慧。中國歷史上的監察制度不僅發揮了維持大一統政治體制穩定運行的重要作用,也對東亞諸國産生了深遠影響。
歷史上的監察制度及其實踐,是中華文明的發展成果,也是人類共同文化。二〇二三年四月,華東師範大學成立了紀檢監察研究院。研究院下設五個研究中心,紀檢監察史研究中心便是其中之一。爲深入總結中國監察制度的歷史傳統,系統梳理黨的紀律檢查工作的制度化和規範化歷程,二〇二四年紀檢監察史研究中心啓動‘紀檢監察史研究系列叢書’的編寫工作。叢書包含三個系列:‘紀檢監察史史料叢刊’‘紀檢監察史歷史讀物系列’‘紀檢監察史專題研究系列’。‘紀檢監察史史料叢刊’根據中國紀檢監察史的發展進程,選取體現紀檢監察史發展階段性特點和演進脈絡的重要文獻,進行整理點校和匯編,爲相關問題研究提供基礎史料。‘紀檢監察史歷史讀物系列’既包括紀檢監察史上典型人物、案例等的生動‘小史’,也包括系統而簡明叙述紀檢監察歷史的學術讀物。‘紀檢監察史專題研究系列’則是對紀檢監察歷史的專題學術研究,包括研究專著、學術論文集等多種形式的研究成果。
我們希望通過以上工作,爲總結和弘揚中國紀檢監察史的悠久傳統,汲取其中的經驗智慧,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的現代轉化,取鑒資政,服務社會,貢獻我們的力量。
‘紀檢監察史研究系列叢書’編委會
二〇二四年十二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