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图解团队管理
》
售價:NT$
403

《
学术写作的50个刻意练习:告别低质低效,实现高质高产(第三版)
》
售價:NT$
403

《
斯塔夫里阿诺斯作品全5册(全球通史+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全球史纲人类历史的谱系)
》
售價:NT$
1754

《
对财富说是:升级版
》
售價:NT$
347

《
汉语修辞学(第四版)(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
》
售價:NT$
893

《
礼尚往来中国式社交艺术 为人处世社交沟通艺术技巧方法回话的技术职场应酬大全书
》
售價:NT$
301

《
【喷绘刷边版】竹久梦二:画与诗
》
售價:NT$
296

《
古代中国内陆新版 景观考古视角下的古代四川盆地 三峡和长江中游地区 汗青堂丛书083
》
售價:NT$
500
|
| 編輯推薦: |
|
本卷主要从多元文化主义面临的问题出发,站在人类文明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角度,采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论述多元文化主义缘起与传播的历史语境和演变规律、大洋洲多元文化格局和互动关系的总体特征,揭示大洋洲多元文化生成机制的历史动因。通过分析澳大利亚、新西兰及南太平洋岛国多元文化实践的案例,彰显多元文化社会各种矛盾相互交织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基于中国和大洋洲错综复杂关系的现实挑战和困境,提出超越文明和文化差异、倡导互学互鉴的路径和策略,从而推动中国与大洋洲交流合作向前发展。
|
| 內容簡介: |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
区域国别研究书目
本卷主要从多元文化主义面临的问题出发,站在人类文明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角度,采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论述多元文化主义缘起与传播的历史语境和演变规律、大洋洲多元文化格局和互动关系的总体特征,揭示大洋洲多元文化生成机制的历史动因。通过分析澳大利亚、新西兰及南太平洋岛国多元文化实践的案例,彰显多元文化社会各种矛盾相互交织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基于中国和大洋洲错综复杂关系的现实挑战和困境,提出超越文明和文化差异、倡导互学互鉴的路径和策略,从而推动中国与大洋洲交流合作向前发展。
|
| 關於作者: |
彭青龙,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中组部“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主编,英文期刊New Techno-Humanities创刊主编,兼任第七、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评议组成员,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会委员、理工科院校组组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分会会长等,担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主要研究澳大利亚文学、比较文学、英语教育教学和科技人文等。教学成果荣获高等教育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科研成果荣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两次)等省部级奖项十多项。
王敬慧,清华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语言文学系澳大利亚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亚太学会澳大利亚研究分会副会长、中国外国文学学会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分会副会长、中国先秦史学会国学双语研究分会副会长。研究领域为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翻译研究、二十世纪西方文论、澳大利亚研究。出版译著《福》《库切传》《耶稣之死》等,出版专著《库切评传》等。
|
| 目錄:
|
第五章 大洋洲多元文化实践:澳大利亚 ……………………………… 1
第一节 澳大利亚多元文化产生的社会文化语境…………………… 2
第二节 澳大利亚多元文化政策的实施及影响……………………… 9
第三节 居于主导地位的澳大利亚白人文化 ……………………… 16
第四节 挣扎于社会边缘的澳大利亚原住民文化 ………………… 32
第五节 游离于两个世界的澳大利亚移民文化 …………………… 48
第六章 大洋洲多元文化实践:新西兰………………………………… 70
第一节 新西兰双元文化产生的社会文化语境 …………………… 71
第二节 居于强势地位的新西兰白人文化 ………………………… 86
第三节 处于弱势地位的新西兰毛利文化 ………………………… 97
第四节 新西兰双元文化向多元文化迈进的趋向………………… 111
第七章 大洋洲多元文化实践:太平洋岛国及地区 ………………… 125
第一节 太平洋地区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 126
第二节 交互融通的斐济多元文化………………………………… 148
第三节 矛盾凸显的巴布亚新几内亚多元文化…………………… 159
第四节 包容互鉴的萨摩亚多元文化……………………………… 166
第五节 在危机中继续前行的太平洋多元文化…………………… 178
第八章 中国与大洋洲互学互鉴:交流与展望 ……………………… 183
第一节 文明、文化、文学的话语变迁及权力转换………………… 184
第二节 大洋洲多元文化发展的现实困境………………………… 197
第三节 超越文明与文化差异的探索与实践……………………… 208
第四节 中国与大洋洲交流合作的拓展与展望…………………… 218
参考文献………………………………………………………………… 23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