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欧罗巴的悲剧:经济危机、绥靖政策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
售價:NT$
388.0

《
中药炮制学科发展集萃
》
售價:NT$
1112.0

《
君士坦丁堡深仇400年:俄土战争(1877—1878)(全2册)
》
售價:NT$
1051.0

《
城市文明蓝皮书:全球城市文明发展报告(2024-2025)
》
售價:NT$
653.0

《
未来生活金融指南
》
售價:NT$
296.0

《
《法官如何裁判》(在法律规范体系的框架下如何寻求个案公正的判决之道,麦读译丛18)
》
售價:NT$
403.0

《
自由的危机:全球视角下的英国内战史
》
售價:NT$
806.0

《
索恩丛书·俾斯麦:欧洲风暴
》
售價:NT$
913.0
|
內容簡介: |
本书结合我国历次《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修改情况,对《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进行规范评述与解释探求,并重点厘清其在司法实践适用过程中的“疑难杂症”。在此基础之上,探讨竞争基本法视角下一般条款规范的制度延伸,并对《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规范的具体化展开类型化阐释,主要涵盖网络领域类、商业烦扰类、针对性阻碍竞争者类和滥用相对优势地位类不正当竞争行为等。此外,就司法实践中频发的作品标题、商用字体、商业数据等非典型知识产权客体适用一般条款保护的司法纠纷进行细致考察和辩证分析。
|
關於作者: |
赵丰,男,1993年生,重庆大学法学学士、武汉大学经济法硕士、武汉大学知识产权法学博士、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创新与竞争研究所联合培养博士(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现为重庆大学法学院弘深青年教师、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曾参写《中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知识产权蓝皮书(2020-2021)》等。在《知识产权》《出版发行研究》《出版科学》《科技与法律》《电子政务》等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项目。
|
目錄:
|
引言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一般条款的规范本源与本土困境
第一节 一般条款的发轫与转向
一 立法论向方法论的转向
二 强道德性向弱道德性的转向
三 原则化向规则化的转向
四 宽松主义向严格主义的转向
第二节 一般条款的本土化困境
一 立法论争执与方法论分歧
二 道德性标准的泛化与摇摆
三 法律性质的自设圈套
四 宽严主义的含混拿捏
第三节 立法论视角下基础问题的检视
一 一般条款的存在与否
二 一般条款的功能为何
第二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的规范评述与解释探求
第一节 调整法律关系:竞争与交易法律关系
一 竞争法律关系的应然扩充
二 交易法律关系的实然限制
第二节 调整领域范围:生产经营活动
第三节 调整法律关系主体:经营者界定评述与解读
一 从事、提供——应采用“行为主义”标准
二 商品生产、经营或服务——不以“营利性”为标准
第四节 调整法律关系客体:三重权益架构
一 保护客体的性质争论
二 三重权益的内容解读
三 法益保护之间的层次关系
第五节 衔接:立法目的与基本原则
一 立法目的于一般条款的功能发挥
二 基本原则的修改评述与法律解读
第三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的实践适用与问题厘清
第一节 一般条款的适用主体与权限
第二节 一般条款的适用空间与顺位
第三节 一般条款的适用标准与范式
一 确认制度利益起点及内容
二 利益衡量的“量”的标准
三 利益衡量的“质”的标准
四 基本原则解释与立法目的限定
第四节 一般条款适用的配套措施完善
一 修正相关司法文件及裁判文书的指引
二 加强基层法官法律适用方法论的培训
三 借重学理上一般条款适用的研究成果
第四章 竞争基本法视角下一般条款规范的制度延伸
第一节 《反垄断法》总则中建构一般条款的必要性质疑
一 竞争基本法法律属性的视角
二 竞争基本法规范冲突的视角
三 反垄断行政资源考量的视角
第二节 分立立法模式下竞争基本法规范的竞合问题困境与因应
一 立法空白说与法律疑难说的辩驳
二 规范竞合情况下的法律适用困境
三 尊重反垄断法的目标价值和正当理由
第三节 统一立法构想下一般条款的规范设计与实践适用
第五章 《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规范具体化的类型阐释
第一节 网络领域类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制
一 行为法与领域法立法模式并存的难题
二 网络领域类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类型化
第二节 商业烦扰类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制
第三节 针对性阻碍竞争者类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制
一 恶意挖走竞争对手的员工或客户的行为
二 向竞争对手滥发IP侵权警告函的行为
三 实施低价倾销以阻碍竞争对手的行为
四 恶意阻止向竞争对手交付或购买的行为
第四节 滥用相对优势地位类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制
一 滥用相对优势地位行为是否应该被规制
二 滥用相对优势地位行为的条件如何认定
第六章 非典型知识产权客体适用一般条款保护的分析
第一节 作品标题的法律保护问题研究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法理与实践:作品标题可版权性的辩驳
三 域外与借鉴:出版文学作品标题的保护
四 理据与标准:“商业标志”认定路径的衡量
五 个案分析:“红星照耀中国”作品标题案例
第二节 商用字体的法律保护模式探析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理论与实证:字体可版权性的政策否定
三 规范与标准:多元产权保护模式的协调
第三节 商业数据的不当抓取行为规制
一 规制需求与难点
二 规制理论与分析
三 一般条款的适用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