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生命瞬间 人生风采——晚晴居影集
》
售價:NT$
500.0

《
美国国家地理·环球终极探索 全10册
》
售價:NT$
1520.0

《
通往权力之路:叶卡捷琳娜大帝
》
售價:NT$
658.0

《
西方毛发时尚演变
》
售價:NT$
500.0

《
法国革命史(史外一种:圣鞠斯特)
》
售價:NT$
500.0

《
情绪彩虹书:CBT与艺术的轻疗愈手册(珍藏版)
》
售價:NT$
1020.0

《
趣说中国女性
》
售價:NT$
347.0

《
被艺术疗愈的勇气:生活的答案之书
》
售價:NT$
408.0
|
內容簡介: |
?《童年爱上一本书》?是一本由周益民老师撰写的儿童阅读指导书,旨在帮助教师有效地陪伴孩子阅读。这本书结合了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详细介绍了如何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指导儿童阅读的方法以及推荐了适合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图书。
儿童阅读不仅仅是儿童的阅读,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真正的阅读需要与感情联系在一起,并通过经典作品来感受和探索儿童的内心世界。儿童阅读的特点包括季节性、自由性、丰富性、游戏性和摇篮性,这些特点需要成人的呵护和引导。
由此,让孩子爱上一本书,乘书飞翔。
|
關於作者: |
周益民
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特级教师,澳门小学语文教材中段主编。
著有《回到话语之乡》《造梦课堂》《我与课堂》《做个书生教师》等,编著《民间文学里的中国》《故事、儿童和作家的秘密》等。
|
目錄:
|
第一章
儿童需要阅读生活
童年,坠入书之爱河 / 003
指向儿童的儿童阅读 / 007
儿童阅读与阅读儿童 / 012
第二章
儿童阅读需要环境营造
书环境:阅读的支持性因素 / 027
推荐书目:儿童的阅读地图 / 037
见面会:作家从书中走过来 / 052
第三章
共读一本书
共读,建立话语环境 / 067
我的共读初体验 / 070
芝麻开门:荐读 / 077
七嘴八舌:讨论 / 087
余味无穷:延伸 / 098
第四章
儿童阅读的形态
诵读:童声里的音韵美 / 139
图画书:“图”“文”的合奏 / 148
童话:童年的秘密花园 / 156
民间故事:在“玩”中创造性传承 / 169
主题阅读:培植阅读主体人格 / 174
“大地上阅读”:书卷与天地的互文 / 184
第五章
儿童阅读中的读写互动
读写互动的意义 / 207
读写互动的操作策略 / 210
读写互动的生长点 / 212
读写互动中“写”的形式 / 221
附录一
儿童阅读课程化:李吉林的开创性贡献 / 243
附录二
整本书阅读:基本问题与实践探索 / 254
附录三
童年不该错过的中国电影 中国书 / 264
|
內容試閱:
|
代序 见地·禅修·行为 冷玉斌
多年前,上师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讲授佛法,对弟子有开示曰:“见地、禅修、行为。”(《人间是剧场》)我读后印象很深,觉得这三者直指关键,不唯佛教徒的信仰,普通人的生活、学习者的精进,亦庶几近之。比如这几天,读着周益民老师新作《童年爱上一本书》,慢慢浮上心头的,同样是“见地、禅修、行为”。
周老师于“儿童阅读”一事无疑是有“见地”的。作为国内较早投身儿童阅读实践的推广人,他在这本貌似讲“技术”的书里,其实厘清了好几个核心问题。如《儿童需要阅读生活》一章中,儿童阅读“是什么”、儿童阅读的“三个层面”、儿童阅读的“兴起与特点”等都是些大问题,还容易讲不清楚。而他举重若轻,抓住“儿童”这一关键词,以“过一种儿童的文学生活”为主张,瞻前顾后、娓娓道来,不纠缠、不夹杂。在他的话语里,童年是个名词,童年是个形容词,童年也是一个动词,把词性弄清楚了,这事情,就成了。
他的见地还在于对实践的提升,能够超越“经验主义”指向“课程建设”。像我,向来不喜“课外阅读”这一提法,认为阅读没有也不该有“课内”与“课外”的生硬之别;至于为什么,却没有好好想过。周老师在“从课外阅读走向儿童阅读”一节里,从阅读性质、功能、目标、内容到文本比较,所思所言非常到位。这对我思路的梳理也是一个促进。事实上,书后面讲“实践”的章节,都在“文学阅读”与“儿童生活”大背景下,一点儿也不生涩与高蹈。说来说去,周老师所有对“儿童阅读”的主张,正是他最深刻的见地;而这见地,就成了书里的一章又一章。
“禅修”,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的阐释是“为了习惯此见地,你当试着切断所有顾忌”。就这一点,我总想起周老师特别喜欢谈论的“驯养”:小王子遇到那只狐狸,狐狸请求他驯养自己,狐狸对驯养的解释是“建立感情联系”。出自《小王子》的这段典故打动了无数读者。于《童年爱上一本书》来说,所有读到的老师或者父母,能不能想通自己与孩子之间最重要的就是“建立感情联系”,孩子与阅读之间最重要的也是“建立感情联系”?这真的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禅修”。而帮助达成这一联系的,重要的途径恰恰是大人与阅读“建立感情联系”,也就是“爱上一本书”。这一结论,也是周老师身体力行,悉心“修”来的吧。
所以,周老师在这本书里提出的策略与技巧很鲜明、很实用。但千万不要忽略,策略与技巧背后还是人本身,要想像周老师说的那样“身处此岸的大小儿童,将乘着儿童的文学生活,悄然抵达心灵的彼岸”,正需要不间断的“禅修”。话说回来,由此岸抵达心灵的彼岸,这一美好的画面,不就是“禅修”的本来之义?
“童年爱上一本书”,要义在“爱”;“过一种儿童的文学生活”,重点在“过”,“爱”与“过”,都是“行为”。“行为”提升“见地”,周老师这本书里满满都是这样的提升:阅读兴趣培养途径、阅读指导方法举隅、阅读推荐书目分享、儿童阅读案例呈现……他用自己的“爱”与“过”来告诉读者该如何更好地“爱”、更好地“过”:作家见面会、共读一本书、图画书阅读、读写互动操作策略……唐诺先生讲“童年阅读”是“在萤火虫的亮光中踽踽独行”——这是他的个人印象。现在读了《童年爱上一本书》,我就想,如今的童年阅读可不再是“踽踽独行”,完全可以有更多伙伴、更多陪伴,从父母到老师到同窗。这样的“行为”,一定会让萤火虫的光亮更温暖、更长久,永远闪烁在童年的夜空。
周老师说他的最初构想是描画自己有关儿童阅读的“诗”与“思”,他做到了。见地是“思”,禅修如“诗”,而最终他的行为,构成了“史”。这段经历凝聚成这本书,这本书带给他、带给我、带给所有人的,就是“让我们在走过人生的童年后又重温童心的纯真”。
记得小王子对“我”说:“沙漠这么美,是因为有个地方藏着一口井……”或许,很多年以后,我可以对自己说,对自己的孩子说:“童年那么美,是因为在那里藏着一本书……”
童年,爱上一本书,其美好其永恒,就在这里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