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鲶鱼之怒:日本大众文化中的天灾·疫病·怪异
》
售價:NT$
352.0

《
经典译林:罗生门
》
售價:NT$
199.0

《
现场:细读《史记》
》
售價:NT$
250.0

《
传奇与绝技:木拱桥里的中国营造智慧
》
售價:NT$
398.0

《
正史纂修与重建史观:辽金元的视角(博雅史学论丛中国史系列)
》
售價:NT$
607.0

《
英国工业革命:经济的质变、世界工厂的建成与海洋霸主地位的确立 陆海书系
》
售價:NT$
434.0

《
汉亡哲思录:儒家思想与东汉三国关系新解
》
售價:NT$
500.0

《
汉字东渡:日本汉字趣味谈
》
售價:NT$
398.0
|
內容簡介: |
《汉语“动+介+宾”结构的构式化与构式演变》运用构式语法理论,对汉语“动+介+宾”结构进行专题研究,其中的“介”有8个:“于、自、到、至、向、往、在、给”。我们采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对这些构式展开研究。一方面,从整体出发,概括构式的构式义,如“V+在+O”构式中,“在+处所”动后式属于“位移事件”中与终点有关的那部分,该构式表示主体到达了终点并呈现出一种状态,虽然属于位移事件,但是“位移”义磨损或消失了,动词只能解释为到达终点的直接原因或状态呈现的方式,并与作为终点的处所有着必然的联系。另一方面,从共时平面考察“动+介+宾”构式的句法-语义互动、“动+介”的计量研究、“动+介+宾”构式构成成分之间的互动等;从历时层面考察“动+介+宾”结构的构式化与构式演变。
|
目錄:
|
目录第1章绪论11.1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11.2“动+介+宾”结构研究21.3国外构式语法的研究进展91.4理论运用及语料来源44第2章“V+到+O”结构的构式化与构式演变482.1引言482.2“V+到+O”结构的构素分析482.3“V+到+O”结构的构式用变与演变64第3章“V+向+O”结构的构式化与构式演变733.1引言733.2“V+向+O”结构的构素分析733.3“V+向+O”结构的构式用变和构式演变893.4结语94第4章“V+给+O1+O2”结构的构式化与构式演变954.1引言954.2“V+给+O1+O2”结构的构素分析964.3“V+给+O1+O2”双宾构式的构式用变和演变1074.4结语113第5章“V+于+O”结构的构式化与构式演变1145.1引言1145.2“X+于+O”结构的构成因子1155.3“X+于+O”结构的构式用变和构式演变128第6章“V+至+O”结构的构式化与构式演变1336.1引言1336.2“V+至+O”结构的构成成分分析1336.3“V+至+O”结构的构式用变与构式演变152第7章“V+往+O”结构的构式化与构式演变1567.1引言1567.2“V+往+O”结构的构成要素分析1577.3“V+往+O”结构的构式用变与构式演变174第8章“V+在+O”结构的构式化与构式演变1808.1引言1808.2“V+在+O”结构的构成要素分析1838.3“V+在+O”结构的构式用变与构式演变197第9章“V+自+O”结构的构式化与构式演变2099.1引言2099.2“V+自+O”结构的构成要素分析2109.3“V+自+O”结构的构式用变与构式演变221第10章“V+到+O”与“V+在+O”构式的对比研究22610.1引言22610.2“V+到+O”与“V+在+O”的构式差异22610.3“V+到+O”与“V+在+O”构式的认知差异237第11章“V+往+O”和“V+向+O”的差异性考察24811.1引言24811.2研究方法24911.3研究结果及讨论25011.4结语257第12章“V+于+O”与“V+在+O”构式的对比研究25812.1引言25812.2“V+于+O”与“V+在+O”的构式区别25912.3“V+于+O”与“V+在+O”的事件结构与认知差异272第13章结语28113.1研究结论和创新之处28113.2不足与展望283参考文献28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