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看日本系列)
》
售價:HK$
286

《
砂与海之歌纪念画集
》
售價:HK$
500

《
大学问·月照崇徽:章献刘后与宋真仁之际政治
》
售價:HK$
500

《
中国近代外交官群体的形成(1861—1911)修订版
》
售價:HK$
500

《
创新无限:深圳奇迹启示录
》
售價:HK$
352

《
大家京范 燕都掌故
》
售價:HK$
449

《
写作革命2.0:在所有学科和年级中通过写作提升思维的指南(美国亚马逊高分畅销教育类图书)
》
售價:HK$
306

《
理想国译丛073——他们也是幸存者:纳粹大屠杀亲历儿童的人生与记忆
》
售價:HK$
500
|
內容簡介: |
《新形势下国家食物安全战略研究》是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项目“新形势下国家食物安全战略研究”的成果。《新形势下国家食物安全战略研究》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研究。综合报告综合分析了我国食物安全现状、新形势、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及我国农业未来发展趋势,对未来我国食物供需形势进行了预测,提出了新形势下保障国家食物安全的总体战略、重大工程和重大举措。专题研究分别围绕种植业保障国家食物安全、草地农业与食物安全、养殖业发展与安全、水产安全等主题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分别提出了保障国家食物安全的重大工程与对策建议。
|
目錄:
|
目录综合报告第一章我国食物安全现状及新形势3一、我国食物安全现状3(一)主要植物性食物生产能力持续提高,粮食产量稳定登上65亿t台阶3(二)畜牧业规模化、资本化、设施化进程加快,生猪产能超预期恢复6(三)水产品生产能力稳定提高,正在步入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轨道8(四)草业和草牧业不断发展壮大,在食物系统中日益发挥特殊战略作用9二、我国食物安全面临的新形势12(一)国际突发事件对食物供应链产生重大冲击,国际形势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增加12(二)粮食和肉类进口急剧增加危及国家粮食主权,粮食主产国可能动用粮食出口管制成为遏制我国崛起的重要手段13(三)居民食物消费正处于从吃得好向吃得营养健康转型的发展阶段,迫切要求农业食物系统转型升级13(四)农业碳排放是生存排放,但是食物消费趋向于高碳,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食物安全保障仍然面临巨大的减排压力14第二章我国食物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15一、耕地“非农化”“非粮化”15(一)耕地“非农化”表现为耕地面积呈减少态势15(二)耕地“非粮化”表现为粮食播种面积占比呈下降趋势15(三)生产方式和经营模式无法支持现代农业发展15二、食物供应链韧性有待进一步加强16(一)国际突发事件对粮食供应链产生不利影响,增加了我国利用国际市场保障粮食安全的风险16(二)未来通胀预期将强烈助推粮食价格提高,增加我国利用国际市场保障粮食安全的成本16(三)我国粮食供给稳定性差,粮食产量连年递增将面临较大压力16(四)我国利用国际市场保障肉类供应面临压力16三、食物消费营养结构不均衡17(一)居民膳食营养已出现过剩,结构性不平衡问题突出17(二)膳食营养摄入超标导致超重和肥胖及膳食相关慢性病问题日趋严重17四、食物安全系统风险17(一)政策不稳定影响生产主体决策17(二)气候变化增加农业生产不稳定性18(三)生物安全风险进一步影响食物系统稳定性18五、农业科技创新缺乏重大突破18(一)我国粮食科技创新没有取得重大突破18(二)农业科技成果供给与需求严重脱节19(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有待攻克19(四)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任务极其艰巨19第三章我国农业未来发展趋势20一、生产方式逐步绿色现代,产业发展更加高效高值20(一)专业分工更强,逐步向“二八格局”转变20(二)口粮供给能力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向饲粮生产倾斜20(三)受耕地、水资源约束,种植业向绿色生产转型21(四)农业前沿科技将有力支撑种植业发展21二、草地农业更加系统化、专业化、效益化、生态化22(一)草地经营管理更加系统和专业22(二)栽培草地建设区域性更强、经济效益更好22三、畜禽养殖业进一步规模化、集约化、技术化、低碳化23(一)需求增加并进一步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23(二)更加注重育种和养殖技术革新24(三)更加低碳环保、绿色健康24(四)更加智能化25四、水产养殖业向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25(一)养殖方式更加绿色、高效25(二)养殖模式进一步向数字化、智能化靠拢26(三)种质资源创新、绿色病害防控将成为重要驱动力26五、智能技术将深度介入农业全产业链条26(一)智慧农业将从狭义向广义转变26(二)智能技术将从基础设施智能化向全产业现代化发展27六、农业逐渐向高效生态农业模式转型27(一)主要粮食产区注重复合种植型生态农业模式27(二)特色农产品注重高效立体种养型生态农业模式28(三)重要生态功能区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28(四)都市郊区实现生态涵养、休闲观光生态农业29七、生物育种技术成为农业破局的关键29(一)基因组大数据构建日新月异30(二)基因叠加新技术广泛应用30(三)基因编辑技术精准化30(四)全基因组选择不断深化31(五)生物技术将为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提供根本性帮助31第四章我国食物供需形势预测32一、保障国家食物安全的资源约束趋紧32(一)农业资源要素约束日益趋紧32(二)重金属、抗生素污染等新型环境问题开始凸显32(三)以生物育种突破为代表的农业科技创新愈发关键33二、我国未来食物供需形势预测33(一)2035年和2050年我国粮食供需形势预测33(二)2035年和2050年我国蔬菜水果供需形势预测34(三)2035年和2050年我国畜产品与水产品供需形势预测35(四)2035年我国油料和糖供需形势预测35(五)2035年和2050年食物营养供需形势预测36(六)基于GDP发展水平的营养需求预测37第五章新形势下保障国家食物安全总体战略39一、基本思路与总体战略39二、具体战略与目标39(一)确保食物数量安全战略39(二)食物质量安全全面提升战略39(三)食物消费营养健康战略40三、实现方针与路径40(一)振兴种业40(二)提升地力40(三)防灾减灾40(四)高效低碳41第六章新形势下保障国家食物安全重大工程42一、现代种业提升工程42二、高标准粮田建设工程42三、区域食物安全保障工程43四、农业绿色低碳工程43五、饲用蛋白替代工程43六、食物减损工程44七、动物重大疫病与人兽共患病防控工程45八、养殖设备智能化创新工程45九、深远海渔业生产平台技术研发与应用工程45十、近浅海渔业资源养护和修复工程45十一、牧区草原修复与生产力提升工程46十二、农区藏粮于草与土地生产力提升工程46第七章新形势下保障国家食物安全重大举措47一、强化食物消费需求管理47(一)引导保持低碳化的东方饮食消费结构47(二)优化肉类产品消费结构47(三)降低粮食损耗浪费48二、拓展食物供应链48(一)积极布局国外农产品产业链建设48(二)深化实施农产品进口多元化战略48(三)积极参与全球农业治理49三、加强风险管控49(一)提高种植业自然灾害风险防控能力49(二)提高养殖业疫病风险防控能力49(三)提高国内市场风险防控能力49(四)提高国际市场风险防控能力50(五)强化仓储在国内外市场风险防控中的地位和作用50四、加大政策保障50(一)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政策倾斜力度50(二)完善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办法,压实地方政府责任50专题研究专题一新时期种植业保障我国食物安全战略研究55一、新时期种植业保障我国食物安全现状55(一)主要种植业产品供给现状55(二)主要种植业产品需求现状58二、新时期种植业保障我国食物安全面临的挑战60(一)国际环境趋于不利,国际市场调剂难度加大60(二)粮食主产区与生态脆弱区高度重合,大面积暴发灾害的风险大60(三)新冠疫情冲击全球种植业产品的供应链61(四)碳达峰、碳中和将显著提高种植业生产成本62(五)面对重大风险缺乏紧急应对战略方案62(六)耕地数量不断减少、重心北移及熟制下降背景下粮食增产压力增大62三、新时期种植业供需形势预测63(一)2035年和2050年我国粮食供需形势预测64(二)2035年和2050年我国油料供需形势预测64(三)2035年和2050年我国蔬菜供需形势预测64(四)2035年和2050年我国水果供需形势预测65(五)2035年和2050年我国食糖供需形势预测65四、粮食供给潜力分析65(一)最大产量替代法65(二)最大单产和播种面积替代法66(三)农田生产潜力法67(四)农业科技潜力法68五、新时期种植业保障我国食物安全的战略构想69(一)指导思想69(二)基本原则70(三)战略举措71六、重大工程72(一)种植业科技创新工程72(二)种植业产品质量提升工程72(三)种植业生态保护工程72(四)蛋白质替代工程73七、政策建议73(一)坚持“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总体战略,稳定主产区粮食生产面积和产量,要求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保持一定的粮食自给率,确保粮食有效供给安全73(二)分区域制定产业发展优先序,平衡口粮、饲料粮、油料、糖料、蔬菜和水果需求,引导种植业形成合理布局73(三)加快补齐农业基础设施与科技短板,提高保障食物安全生产能力73(四)健全重大危机应对战略体系,化解突发事件冲击食物安全74专题附表75专题二草地农业与食物安全79一、全球挑战下的草地农业与食物安全79(一)保障食物安全是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79(二)我国食物安全的本质——饲料粮安全79(三)草地农业与食物安全的关系82(四)我国草地农业的产值82二、代表性国家草地农业现状分析82(一)典型国家基本概况83(二)草地资源84(三)家畜资源现状88(四)草地农业产业现状与管理89(五)对我国的启示92三、我国草地农业与食物安全93(一)天然草原保障食物安全的潜力巨大93(二)农区草业可进一步强化传统农区的食物安全保障功能95(三)农牧交错区将是草食家畜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100(四)南方地区是草业发展的优势地区105四、主要结论与建议108(一)主要结论108(二)主要政策建议110(三)重大工程建议111专题三养殖业发展与安全113一、养殖业发展与安全的形势分析及战略需求113(一)促进养殖业的稳健发展是实现消费升级的内在要求113(二)促进养殖业的高效发展是实现产业升级和“双碳”目标的必然选择114(三)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是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支撑115(四)促进畜牧业的繁荣发展是推动农业现代化与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115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发展成就116(一)畜禽养殖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肉蛋奶等畜产品供应能力稳步提升116(二)我国畜禽养殖业规模化生产稳步推进,产业集中度不断提升117(三)我国畜禽养殖业科技创新水平不断提升,智慧养殖渐成雏形118(四)肉蛋奶消费的增加大大增强了国民体质119三、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发展现状120(一)我国畜禽养殖业的产业规模与结构现状120(二)我国畜禽养殖业的区域布局122(三)我国畜禽养殖产业链各环节的发展现状123(四)我国畜禽养殖业进出口现状127四、我国畜禽养殖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130(一)畜禽育种工作相对滞后,部分高端种质依赖进口130(二)畜禽动物疫病频发,养殖效率低下132(三)饲料资源大量依赖进口,霉菌毒素污染严重,养殖成本居高不下133(四)食品安全问题频发134(五)环境污染严重134(六)养殖设施设备落后,国产化设备研发滞后13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