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影响世界的十八个定律:破解万物运行规律人类,如何用公式定义世界?
》
售價:NT$
305.0

《
道教大辞典·道教百科全书(通识版本+飞机盒): 附赠32张海报:神仙谱系大全x1、道教宗派与法术全鉴x1、时间线上的道教史x1
》
售價:NT$
1520.0

《
伦理学与生活(第11版)
》
售價:NT$
551.0

《
巴格达新版 和平之城 血腥之城 汗青堂丛书055
》
售價:NT$
551.0

《
水之契约
》
售價:NT$
367.0

《
ABB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与仿真
》
售價:NT$
607.0

《
工厂生产计划精细化、精益化、精进化管理手册
》
售價:NT$
352.0

《
中国画技法与教学研究
》
售價:NT$
337.0
|
編輯推薦: |
本书是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项目“公共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研究”的成果之一,对2018—2024年发布的图书馆领域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现行的地方标准成果进行汇总整理,以期持续为图书馆相关从业人员提升标准化意识、推进标准技术落实提供有效的参考工具。
|
內容簡介: |
本书第一版书名《图书馆业务工作相关标准规范概览》,于2019年1月正式出版。此次是该书出版5年后的修订版。从标准化工作的生命周期来看,五年一般是一项标准自发布实施、到复审修订的工作周期。五年间,我国公共文化服务领域多项政策发布实施,图书馆界各项工作持续积极发展,图书馆相关的标准研制也取得了不少成果。本次修订,一方面在对第一版所收录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成果进行更新,同时,把地方标准纳入本书的收录范围,提升本书的借鉴参考价值;另一方面,在内容组织上将原有的仅仅区分标准的发布级别(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改为分图书馆建设与管理、服务、馆藏资源建设、文献资源保存保护等多个专题,分类整理收录图书馆开展的各项工作中涉及的现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以提高本书的专业指导作用。在具体标准的展示中,从标准的技术范围和适用范围、主要技术内容、制修订情况、采用国际标准情况、引用相关标准的情况等进行介绍。
|
關於作者: |
田颖,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全国图书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专职秘书,从事图书馆标准化工作十余年,主要研究领域:图书馆工作、图书馆学、标准化。策划并作为主要执笔人撰写《图书馆业务工作相关标准规范概览》(ISBN 978-7-303-23504-9)及《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报告:图书馆标准化卷》(ISBN 978-7-5117-3746-5);参与编制国家标准3项,文化行业标准多项;发布专业论文多篇。作为主要执笔人,参与《全国图书馆标准化工作“十二五”规划纲要》《全国图书馆标准化工作“十三五”规划纲要》及《全国图书馆标准化工作十四五规划》等多项行业标准化规划编制工作。参与部级标准化科研项目3项,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标准化研究项目1项。
|
目錄:
|
目录
一、国家标准
GB/T 2659.3—2023 世界各国和地区及其行政区划名称代码 第3部分:原先使用的国家和地区代码
GB/T 3792—2021 信息与文献 资源描述
GB/T 4894—2024 信息与文献 基础和术语
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GB/T 9999.1—2018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第1部分:CN
GB/T 9999.2—2018 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 第2部分:ISSN
GB/T 13190.2—2018 信息与文献 叙词表及与其他词表的互操作 第2部分:与其他词表的互操作
GB/T 17739.2—2021 技术图样与技术文件的缩微摄影 第2部分:35mm银明胶型缩微品的质量准则与控制
GB/T 19688—2022 信息与文献数据交换和查询书目数据元目录
GB/T 20493.3—2018 电子成像办公文件扫描用测试标板 第3部分:较低解像力应用测试标板
GB/T 21373—2023 知识产权文献与信息分类及代码
GB/T 22373—2021 标准文献元数据
GB/T 22466—2023 索引编制规则(总则)
GB/T 23286.3—2021 文献管理长期保存的电子文档文件格式 第3部分:支持嵌入式文件的ISO 320001的使用(PDF/A3)
GB/T 26162—2021 信息与文献 文件(档案)管理概念与原则
GB/T 26163.2—2023 信息与文献 文件(档案)管理元数据 第2部分:概念化及实施
GB/T 28220—2023 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
GB/T 34112—2022 信息与文献 文件(档案)管理体系要求
GB/T 36067—2018 信息与文献 引文数据库数据加工规则
GB/T 36068—2018 中国机读馆藏格式
GB/T 36070—2018 地方志索引编制规则
GB/T 36369—2018 信息与文献 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系统
GB/T 36719—2018 图书馆视障人士服务规范
GB/T 36720—2018 公共图书馆少年儿童服务规范
GB/T 37003.1—2018 文献管理采用PDF的工程文档格式 第1部分:PDF1.6(PDF/E-1)的使用
GB/T 37058—2018 图书馆编码标识应用测试
GB/T 39658—2020 公共图书馆读写障碍人士服务规范
GB/T 39910—2021 标准文献分类规则
GB/T 40670—2021 中医药学主题词表编制规则
GB/T 40952—2021 公共图书馆听障人士服务规范
GB/T 40987.1—2021 公共图书馆业务规范 第1部分:省级公共图书馆
GB/T 40987.2—2021 公共图书馆业务规范 第2部分:市级公共图书馆
GB/T 40987.3—2021 公共图书馆业务规范 第3部分:县级公共图书馆
GB/T 41210—2021 学位论文内容索引编制规则
GB/T 42107—2022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文件归档与档案管理规范
GB/T 42108—2022 信息与文献 组织机构元数据
GB/T 42211—2022 糟朽、脆弱报纸或期刊棉网修复加固方法
GB/Z 42215—2022 文档管理影响缩微胶片冲洗机的环境与工作场所安全规则
GB/T 42309—2023 修复过程中易损毁类纸质档案加固方法
GB/T 42468.1—2023 纸质档案抢救与修复规范 第1部分:破损等级的划分
GB/T 42468.2—2023 纸质档案抢救与修复规范 第2部分:档案保存状况的调查
GB/T 42468.3—2023 纸质档案抢救与修复规范 第3部分:修复质量要求
GB/Z 42468.4—2023 纸质档案抢救与修复规范 第4部分:修复操作指南
GB/T 42713—2023 信息与文献 参与者名称标识符
GB/T 42727—2023 政务服务事项电子文件归档规范
GB/T 42743—2023 信息与文献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档案元数据元素集
GB/T 42745—2023信息与文献可信的第三方数字文件(档案)仓储
GB/Z 42964—2023图书馆纸质文献脱酸工艺有效性评价方法
GB/T 43507—2023县域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GB/T 43514—2023信息与文献馆际互借事务
GB/T 43516—2023科技资源用户需求描述
GB/T 43523—2023信息与文献应急准备和响应
GB/Z 43768—2024信息与文献网络存档的统计和质量问题
GB/T 44435—2024信息与文献数字文件(档案)转换和迁移过程
GB/T 44628—2024科技资源关联及聚合原则与方法
GB/Z 44646—2024文献管理数字保存模拟记录成银明胶型缩微品
二、行业标准
CY/T 176—2019 数字图书阅读量统计
WH/T 70.1—2020 公共图书馆评估指标 第1部分:区域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
WH/T 70.2—2020 公共图书馆评估指标 第2部分:省、市、县级公共图书馆
WH/T 70.3—2020 公共图书馆评估指标 第3部分:省、市、县级少年儿童图书馆
WH/T 84—2019 信息与文献 公共图书馆影响力评估的方法和流程
WH/T 87.1—2019 公共图书馆业务规范 第1部分:省级公共图书馆
WH/T 87.2—2019 公共图书馆业务规范 第2部分:市级公共图书馆
WH/T 87.3—2019 公共图书馆业务规范 第3部分:县级公共图书馆
WH/T 88—2020 图书馆古籍虫霉防治指南
WH/T 89—2020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业务规范
WH/T 90—2020 汉文古籍文字认同描述规范
WH/T 91—2020 汉文古籍集外字描述规范
WH/T 95—2022 图书馆民国时期文献特藏书库基本要求
WH/T 96—2022 公共图书馆年度报告编制指南
WH/T 99.1—2023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数字资源采集和著录 第1部分:总则
WH/T 99.2—2023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数字资源采集和著录 第2部分:民间文学
WH/T 99.3—2023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数字资源采集和著录 第3部分:传统音乐
WH/T 99.4—2023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数字资源采集和著录 第4部分:传统舞蹈
WH/T 99.5—2023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数字资源采集和著录 第5部分:传统戏剧
WH/T 99.6—2023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数字资源采集和著录 第6部分:曲艺
WH/T 99.7—2023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数字资源采集和著录 第7部分: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WH/T 99.8—2023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数字资源采集和著录 第8部分:传统美术
WH/T 99.9—2023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数字资源采集和著录 第9部分:传统技艺
WH/T 99.10—2023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数字资源采集和著录 第10部分:传统医药
WH/T 99.11—2023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数字资源采集和著录 第11部分:民俗
WH/T 100—2023汉文古籍版式描述规范
WH/T 101—2024图书馆志愿服务管理指南
三、地方标准
DB1402/T 07—2022 图书馆志愿服务规范
DB1410/T 108—2020 县级公共图书馆少年儿童服务质量要求
DB1410/T 109—2020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县级公共图书馆应急防疫管理要求
DB21/T 2986.6—2018 公共场所风险等级与安全防护 第6部分:图书场馆
DB21/T 3837—2023 公共图书馆适老服务规范
DB22/T 3106—2020 医院图书馆管理规范
DB3205/T 1064—2023 公共图书馆分馆服务规范
DB3206/T 1055—2023 县级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规范
DB33/T 2011—2016 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
DB33/T 2180—2019 公共图书馆中心馆总分馆建设服务规范
DB3302/T 1074—2018 乡镇(街道)图书馆建设与服务规范
DB3306/T 045—2022 公共图书馆数字媒体服务规范
DB3306/T 048—2022 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指南
DB3310/T 63—2019 家庭图书馆建设与服务规范
DB3310/T 96—2023 公共图书馆社会化运营管理规范
DB34/T 2444—2015 图书馆实时咨询服务规范
DB34/T 2605—2016 社区图书馆(室)服务规范
DB34/T 2837—2017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数据接口规范
DB34/T 3355—2019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信息化服务规范
DB34/T 3877—2021 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志愿服务规范
DB34/T 3878—2021 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服务工作指南
DB34/T 4153—2022 图书馆馆藏资源开发与应用指南
DB34/T 4154—2022 公共图书馆老年读者服务规范
DB34/T 4155—2022 图书馆网上借阅工作指南
DB34/T 4244—2022 公共图书馆信息化终端管理规范
DB34/T 4245—2022 公共图书馆文献采集工作指南
DB34/T 4862—2024 公共图书馆社会化运营服务管理规范
DB3411/T 0008—2022 公共图书馆服务外包要求
DB36/T 721—2024 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
DB3601/T 9—2023 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业务规范
DB3710/T 203.2—2023 威海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导则 第2部分:图书馆
DB4102/T 016—2020 开封市公共图书馆读者服务规范
DB4110/T 44—2022 公共图书馆管理服务规范
DB4110/T 45—2022 图书馆总分馆制管理服务规范
DB4113/T 087—2024 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规范
DB4113/T 088—2024 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服务指南
DB43/T 3098—2024 公共图书馆借阅窗口人员综合能力与服务规范
DB4401/T 95—2020 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规范
DB4401/T 96—2020 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技术规范
DB4403/T 78—2020 公共图书馆统一服务业务统计数据规范
DB4403/T 169—2021 公共图书馆智慧技术应用与服务要求
DB4406/T 9—2021 联合图书馆体系建设管理规范
DB4406/T 19—2022 邻里图书馆建设及服务规范
DB4413/T 1—2019 公共图书馆服务规范
DB51/T 2117—2016 中小学图书馆(室)信息化建设及管理规范
DB5116/T 7—2021 公共图书馆总分馆纸质文献业务规范
后记
|
內容試閱:
|
前言 在古代,伴随着私家藏书楼和官府藏书机构的产生,标准化意识已经出现在我国历代对书籍文献的存藏保护、分类保管中;随着近代西方工业文明思想的传播,标准化的管理理念逐步影响到我国各行各业,也进一步加速了我国图书馆业务工作的标准化发展进程。一直以来,标准化工作伴随着我国近现代图书馆事业诞生发展而不断进步完善。标准一直被视为国家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是国家基础性制度的重要方面,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 自2015年3月《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发布以来,我国持续推进标准化工作改革,坚持需求引领、系统布局,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协同推进、共同治理,包容开放、协调一致的基本原则,制定阶段目标,陆续出台并修订了一批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国家标准管理办法》《行业标准管理办法》等,标准化工作管理机制不断更新健全,我国新型标准体系构建进一步规范科学。在标准化工作主管部门大力推动下,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的建设在全国多领域展开,为研发高质量标准、规范内部标准化管理、提升行业标准化发展水平、加速行业标准化工作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现代图书馆发展进程中,统一的业务、管理、服务等专业标准已经成为助力图书馆事业不断推进实现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目标的重要基础手段。图书馆标准化工作也 在整个事业数字化、智慧化进程中取得了一些成果。标准化工作对于全球图书馆事业的合作交流和图书馆专业技术的普遍提高产生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也为不同国家和地区图书馆之间广泛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创造了基础条件。作为一个专门职业,图书馆工作有其独特的内容和方法。这些内容和方法,在历代图书馆人的研究探索中得以不断创新、发展,并经过各类图书馆的实践检验,最终形成全行业广泛认同和共同遵守的标准规范,一方面促进了图书馆行业专业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另一方面也为这些专业技术新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更为广泛的实践基础。 作为一种具备特殊使用效力的“技术文件”,标准在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行业技术规范、促进城乡间文化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作用日益得到各方重视。2021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全文中40次提及了标准化工作。其中,多处表述与公共文化、图书馆事业标准化紧密相关,如“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增加农村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服务供给”“围绕公共教育、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医疗卫生、社会服务、住房保障、公共文化体育、优抚安置、残疾人服务等领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明确国家标准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推动标准水平城乡区域间衔接平衡”。此外,在重要的文化发展专项规划中对标准的强调也是屡见不鲜,如2022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古籍工作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标准规范体系基本健全”的总体要求,并对提升古籍保护工作质量提出“制定古籍类文物定级标准”“加强古籍工作标准体系建设,制定修订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 随着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持续推进,标准制修订数量得以不断积累,标准所规范的专业技术领域也在继续完善;同时,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的体系化建设成效日显突出。为了让图书馆从业人员及时便利地了解、查询本行业的标准研制成果,同时对现行标准成果进行更好的宣传和推广,2019年1月在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全国图书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策划出版了《图书馆业务工作相关标准规范概览》一书。该书集中整理与展示了自20世纪70年代末到2017年底陆续发布且仍在实施的与图书馆相关的180余项标准成果,并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十三五”时期“第二批全国基层文化队伍培训用书”系列,为宣传公共文化标准化,特别是解读图书馆标准研制成果,提升文化发展改革人才队伍对标准化工作的认识打下了较好的基础,成为业内人士便捷地查询、利用图书馆标准的工具书。 根据标准全生命周期管理的一般要求,对于发布实施满5年的标准原则上应组织复审,对标准技术内容的适用性、规范性、时效性、协调性、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形成标准复审结论:继续有效、修订或废止。自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以来,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先后组织开展了多次标准集中复审工作,部分标准有了较大的调整与修改。 标准化改革推动了标准化工作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专业标准化组织建设也得到了大力发展:2020年至2024年上半年,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组建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数量从545个增加到606个;部分地区还组建了本地标准化技术组织,截至2024年底,我国省级地方文化和旅游标准化技术组织已达22个。在这些专业标准化工作组织带动下,由政府主导制定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由市场主体自主制定的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共同构建起的我国新型标准体系正在协调发展中,发布了一批新的标准成果。 各地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地方图书馆结合当地发展特点,加快了地方标准的研制工作。当前的图书馆标准研发呈现两个趋势:一方面,标准的技术内容不再局限于单纯的图书馆业务技术,而是更多地扩展到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与管理、图书馆拓展服务等方面;另一方面,在数字化技术与跨行业合作融合发展加速的背景下,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面临由数字化向数智化的转型,图书馆关键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标准化研究和制修订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新的标准研制成果陆续发布,图书馆标准体系日趋完善。 为了及时更新展示近年来图书馆标准化工作取得的成果,笔者在遵循《图书馆业务工作相关标准规范概览》(2019年版)编制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对2018—2024年发布的图书馆领域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现行的地方标准成果一并汇总整理,以期持续为从业人员提升标准化意识、推进标准技术落实提供有效参考工具。为避免因对“业务”一词的理解不同而产生歧义,本书书名定为《图书馆工作相关标准规范概览》。 本书的具体编写体例及相关内容组织情况介绍如下。 ——本书收录了由政府主导制定、发布且目前现行的与图书馆工作密切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三类标准化文件成果共129项,包括推荐性国家标准56项、行业标准27项、地方标准46项。收录标准的排序是以标准号的顺序号排列,地方标准的标准号中地方行政区划编号在前,如此同一行政地区的标准可集中编排,也能较为全面反映本地区地方标准在技术内容研制中的特点。本书所收录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发布时间范围为2018年至2024年底,与《图书馆业务工作相关标准规范概览》(2019年版)内容相衔接。地方标准首次被纳入标准规范概览整理中,收录范围包括了2015年至2024年底正式发布实施的、现行有效且正式备案的地方标准成果。 从所收录标准的归口管理组织分析,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归口管理组织仍以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全国文献影像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86)和全国图书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89)三个与图书馆业务工作密切相关的全国性专业标准化技术组织为主。此外,还有全国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4)、全国物品编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7)、全国中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78)、全国科技平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86)、全国知识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54)以及国家档案局归口的部分与图书馆工作相关的标准成果。地方标准的归口管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地方行政主管部门归口,以地方文化和旅游、标准化主管部门为主,还有少量标准成果由公安、教育等地方行政主管部门归口;另一类是由地方成立的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这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归口单位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别。 ——在标准内容解读方面,延续《图书馆业务工作相关标准规范概览》(2019年版)的体例解读标准。在内容组织方面,每项标准的概览介绍包括:标准号、标准名称、英文名称、采标情况、发布时间、实施时间、技术归口、起草单位、起草人、范围(包括技术内容范围及标准适用范围)和主要内容11部分基本内容。其中,采标情况给出了采标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标识:对于以ISO和/或IEC标准化文件为基础起草的国家标准化文件,分别用三种方式标明其与ISO和/或IEC标准化文件具有一致性程度对应关系,其中:等同(用IDT标识),表明与ISO和/或IEC标准化文件对比文本结构相同、技术内容相同、有最小限度的编辑性改动;修改(用MOD标识),表明标准化文件存在结构调整,或有技术差异,或两者兼有,同时文本中清楚地给出了这些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非等效(用NEQ标识),表明标准化文件对比至少存在结构调整和技术差异,只保留了数量较少或重要性较少的ISO和/或IEC标准化文件的条款。这些采标情况信息,便于使用者明确拟采用或正在使用的标准,其技术要求与国际标准化水平的差别。 在“范围”部分的内容组织中,因关于标准编写要求的国家标准GB/T 11—2020于2020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替代了原有2009年版,在该标准实施前后发布的标准在文字表述上稍有区别:在其正式实施前报批的标准在提及自身时,仍按照GB/T 11—2009的要求使用“本标准”的表述方式,在其实施后报批的标准按照GB/T 11—2020的要求,在提及标准自身时使用“本文件”的表述。在本书的汇总整理中,按照尊重原文的原则,照实著录,也反映出我国标准化理论研究不断深入、科学的发展趋势。另外,在本书整理中,根据标准复审、修订的工作实际,专门列出“修订情况”,标明该标准修订次数及所代替标准的版本信息。 ——增加了“标准类别”信息。为了反映每个标准技术内容特点及其在所归口技术组织工作范畴中所属标准体系中的位置,还专门注明“标准类别”。这是各标准归口单位根据本领域标准体系构建,对标准给出的界定。一般来说,“基础标准”指“以互相理解为编制目的形成的具有广泛适用范围的标准”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定义313。;“通用标准”指“包含某个或多个特定领域普遍适用的条款的标准”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定义314。;按照标准化对象还会划分为产品标准、过程标准、服务标准、管理标准等。 ——提供了标准的“规范性引用文件”信息。为了更加全面地提供标准技术内容确定依据,反映标准间相互的关联性,为相关标准技术条款内容查询引用来源和查询线索,本书全面收录了各标准编制中的规范性引用文件来源。 ——地方标准部分增加了“行业分类”信息。有的标准仅从名称上判断,可能会造成对其技术内容判断出现分歧,为便于更好理解和使用这些标准成果,笔者在整理中还提供了“行业分类”信息。例如:DB33/T 2180—2019《公共图书馆中心馆-总分馆建设服务规范》归口单位是省级文化和旅游厅,但其标准的行业分类为“建筑业”,是因其技术内容中包含了大量的硬件建设要求。 当前,我国图书馆事业处在技术革新快速发展的新阶段,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成为当前信息环境鲜明的特点,在“数字中国”新时代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21年3月11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从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营造良好数字生态四个方面对“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作出战略部署。指引下,信息技术与社会服务融合发展,大量新型应用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改变了信息获取、信息交流和信息服务生态,对图书馆传统的核心服务技术和专业服务技能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也为图书馆拓展新的服务业态、升级专业服务技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标准化体系建设不断得到各级政府重视的背景下,图书馆标准化工作发展进入了由两个新的引擎动力推动的新局面。图书馆标准化工作将朝着更加专业、更加精深的方向发展,适应事业发展需要的新标准不断被研究制定,已有标准随着技术与行业专业性工作的创新与发展不断被更新。 本书仅对图书馆业务工作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进行了基础性摸底和阶段性梳理,恳请业界同仁不吝批评指正,以不断提升个人研究深度与专业性。期待在今后的标准化研究与标准制修订工作中继续得到各界的支持与襄助! 国家图书馆研究院田颖 2025年4月13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