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长城砖系列:跛足帝国:中国传统交通文化研究
》
售價:NT$
398.0

《
跟着TED学科学:人工智能
》
售價:NT$
255.0

《
宝石之书
》
售價:NT$
806.0

《
汉画像的象征世界
》
售價:NT$
439.0

《
非暴力沟通·人性化医护(比起药物,连结人心的沟通更具治愈生命的力量)
》
售價:NT$
265.0

《
AI时代的文学教育 北大教授陈平原主编 关注AI对文学教育的影响
》
售價:NT$
551.0

《
中国高速列车—关键技术篇
》
售價:NT$
1173.0

《
成为作家(畅销全球90余年,新手写作必读指南)
》
售價:NT$
301.0
|
編輯推薦: |
查阅一手资料,揭秘阿德勒个人成长历程和心理学体系构建之路;还原一个真实的阿德勒及一段真实的心理学史;讲述阿德勒成长历程中少有人知的趣闻逸事;揭示阿德勒与弗洛伊德之间的“恩怨情仇”;展现阿德勒本人“自卑与超越”的历程;探索无意识概念的源头,找寻心灵深处的无意识密码。
|
內容簡介: |
《阿德勒的理性主义》系统化地对阿德勒及其理论进行了介绍,系统化展示了阿德勒的生平、家庭背景、一生中的重要事件、人格、同时代的人物、学术成就、思想源流、以及他在心理学领域中的影响。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是个体心理学的开创者,他的各种深刻洞见持续不断地渗透进当代心理学思想,然而他的贡献却常常被同行否认,并且被归功于其他人。本书为读者提供了全面、立体化的视角来解读阿德勒,以便于大家更深刻地了解阿德勒其人及其心理学体系。
|
關於作者: |
本书作者亨利?F.艾伦伯格,1905年生于罗得西亚(今津巴布韦),在法国斯特拉斯堡和巴黎研读医学。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瑞士的精神科诊所行医,战后在美国及加拿大任医学院的心理学教授。1993逝于蒙特利尔。艾伦伯格的著作主题涵盖民族精神病学、心理学史等。本套“发现无意识之旅”书系是倾其毕生之力的作品,同时为他赢得了国际声望。
|
目錄:
|
第一章 阿德勒的生活背景
第二章 阿德勒的家庭背景
第三章 阿德勒一生大事记
第四章 阿德勒的人格
第五章 与阿德勒同时代的人物
第六章 阿德勒的贡献一:社会医学
第七章 阿德勒的贡献二:器官缺陷理论
第八章 阿德勒的贡献三:神经症理论
第九章 阿德勒的贡献四:个体心理学
第十章 阿德勒的贡献五:心理治疗和教育
第十一章 阿德勒的贡献六:后期的各种动态
第十二章 阿德勒的知识源头
第十三章 阿德勒的影响
|
內容試閱:
|
阿德勒与弗洛伊德之比较
与人们通常想象的相反,阿德勒和荣格都不是“精神分析变态狂”,他们各自的体系绝不是“精神分析的变形”那么简单。与弗洛伊德见面前,两人都有自己的观念;在与弗洛伊德合作时,两人也都保留了各自的独立性。在离开弗洛伊德后,两人各自开发的体系从根本上都有别于精神分析,而且各有千秋。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根本区别可概括如下:弗洛伊德的目的是将古希腊悲剧作家、莎士比亚、歌德,以及其他伟大作家通过直觉领悟的各种隐匿的人类心智领域整合到科学心理学范畴中。阿德勒关注的是“认识人性”(Menschenkenntnis)领域,也就是说,对“个人”具体的、切合实际的认知。个体心理学的意义在于,它是第一个有记载的、统一的、完整的“认识人性”体系。该体系很宏大,包含了神经症、精神病、犯罪行为等领域。正因如此,在研究阿德勒时,读者必须暂时完全放下自己对精神分析的不全面的了解,而且必须暂时让自己适应一种相当不同的思维方式。
阿德勒:从自卑到超越
从“学渣”到“学霸”的逆袭
阿德勒入学第八年或第十年遇到的一件事后来成了经典故事。他在数学方面一直不擅长。一天,老师写出一道题,班里没人能解答。年轻的阿德勒觉得,他有正确答案,并鼓起勇气走向黑板。让在场所有人诧异无比的是,他写出了答案。从那天往后,阿德勒觉得,他在数学方面比很多人强,并且在这一科目上成了佼佼者。(对这件事,博顿的说法为,当时老师自己也没有答案,阿德勒的那一壮举让他成了“数学天才”。)
在优秀大哥的阴影中成长
弗洛伊德首先强调的是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其次才是兄弟姐妹间的关系。然而,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更强调孩子在兄弟姐妹中所处的位置,而后才是与双亲的关系。这促使我们去检视他所处的兄弟姐妹关系网的本质。
阿尔弗雷德在全家6个孩子中排行老二,这还不算另外两个在婴儿时期夭折的孩子。a他跟大哥西格蒙德的关系尤其让人感兴趣。
西格蒙德·阿德勒(他的犹太名字是西蒙)1868年8月11日在鲁道夫斯海姆村出生。所有证据都证明,他是家中最聪明和最有天赋的人,以至博顿这样描述他:“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总觉得自己处在模范大哥的影子里,后者是一个真正的‘头胎孩子’。阿尔弗雷德总觉得哥哥好像高高地翱翔在自己之上,处在他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达到的空间里。甚至在生命的尽头,阿尔弗雷德都无法完全摆脱这种感觉。”西格蒙德在事业上的成功更让人刮目相看,因为生活对他来说一直很艰辛。由于家境贫寒,他高中会考前就被迫辍学,开始工作。他最初是帮父亲做事,后来自己找了份工作。有段时期,他是匈牙利谷物磨粉厂的销售代理,后来,他在房地产领域站稳了脚跟。如此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 他成了非常成功的商人,发了一笔财。然而,在战后通货膨胀时期,他几乎失去了所有财产。他的儿子恩斯特是这样表述的:由于他的身份是匈牙利公民,他在匈牙利军中服役一年,1900年结婚,有3个儿子;考虑到政治大局,他最终移民去了美国,在那里一直居留到离世。他的另一个儿子,库尔特对他的描述如下:
西格蒙德是真正的自食其力之人,他有个大书房,为自己的朋友们(都是中产阶级上层人士,诸如医生、律师之类)感到骄傲……我们几个孩子通过他(以及母亲)学会了欣赏生活中的各种好东西——好听的音乐、好看的书、旅游,诸如此类。他棋下得好,我们几个孩子从他那里学会了下棋,不过他实在是太忙,没工夫玩。
说到跟阿尔弗雷德的关系,他特别尊重作为医生以及心理学家的阿尔弗雷德。每当我们有人生病时,他都会特别倚重阿尔弗雷德的判断。后来,阿尔弗雷德名声远播,每次说到阿尔弗雷德,他总是带着钦敬;他一直特别尊敬阿尔弗雷德。
从所有证据来看,西格蒙德·阿德勒是个性情率直之人,无私到罕见的程度,他不仅供养自己的家人,供养许多亲戚,还在父亲利奥波德年老后赡养老人家。
在阿尔弗雷德的一生中,与成功的哥哥西格蒙德的比拼似乎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像其他所有男孩一样,他们两人也打架。根据家族传闻,两人最终势均力敌。还有一种说法是,阿尔弗雷德脱离全科医生执业而专攻神经精神病学其实是受哥哥的影响,因为哥哥从销售代理转行到了利润丰厚的房地产业。无论情况如何发展,两人一直是好朋友,也正是通过西格蒙德,阿尔弗雷德在萨尔曼斯多夫找到并买下了他那漂亮的乡村别墅。后来兄弟二人都移民到了美国,而且两人离世的方式非常相似。1937年,阿尔弗雷德在阿伯丁市的大街上因中风倒地后不治身亡;20年后,1957年2月25日,西格蒙德在纽约的大街上倒地后身亡,享年89 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