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7月出版新書

2025年06月出版新書

2025年05月出版新書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恢复性城市:促进心理健康和福祉的城市设计

書城自編碼: 4132275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心理學心理学理论与研究
作者: [美]珍妮·罗[Jenny Roe][美]蕾拉·麦凯[Lay
國際書號(ISBN): 9787224154993
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403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改变课堂的教育理论:理解与运用(第2版)
《 改变课堂的教育理论:理解与运用(第2版) 》

售價:NT$ 398.0
使行录与东亚历史文化研究(上下册)
《 使行录与东亚历史文化研究(上下册) 》

售價:NT$ 1122.0
断头女王:玛丽·斯图亚特传
《 断头女王:玛丽·斯图亚特传 》

售價:NT$ 286.0
吸引力旋涡:遇见生命中的每个奇迹(个人修养励志人生规划个人提升 事业突破情感修复 财富累积身心健康)
《 吸引力旋涡:遇见生命中的每个奇迹(个人修养励志人生规划个人提升 事业突破情感修复 财富累积身心健康) 》

售價:NT$ 286.0
7068
《 7068 》

售價:NT$ 235.0
油画棒涂色系列 大师风景
《 油画棒涂色系列 大师风景 》

售價:NT$ 245.0
索恩丛书·间谍教廷:教宗对抗希特勒的秘密战争
《 索恩丛书·间谍教廷:教宗对抗希特勒的秘密战争 》

售價:NT$ 454.0
壹卷YeBook——宫闱内外:宋代内臣研究 论世衡史丛书
《 壹卷YeBook——宫闱内外:宋代内臣研究 论世衡史丛书 》

售價:NT$ 454.0

編輯推薦:
绿色城市、蓝色城市、睦邻城市、活力城市、可玩城市……总有一款是你理想中的城市。
在后疫情时代,如何创建人性化的城市环境?本书的出版恰逢其时。
內容簡介:
《恢复性城市:促进心理健康和福祉的城市设计》探讨了如何通过城市规划和设计,促进人类心理健康与福祉。书中提出了“恢复性城市”的七大支柱:绿色城市、蓝色城市、感官城市、睦邻城市、活力城市、可玩城市和包容性城市,并结合科学研究与实际案例,揭示了恢复性城市在减轻心理压力、改善情绪、提升生活质量和社会连结度等方面的关键作用。本书不仅是城市规划师、设计师和政策制定者的实用指南,也是所有关心城市未来与心理健康的读者的佳之作。
關於作者:
[美]珍妮·罗(Jenny Roe),弗吉尼亚大学建筑学院设计与健康中心教授,为世界卫生组织和《柳叶刀》等知名杂志撰写了数十篇文章。
[美]蕾拉·麦凯(Layla McCay),伦敦城市设计和心理健康中心主任,毕业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曾任职于世界卫生组织,并任教于乔治敦大学、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等知名大学。
译者简介:
田歌川,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博士、陕西省城市更新研究中心研究员。本科毕业于浙江大学建学专业,硕士毕业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建筑与城市化专业。研究领域为城市设计、城市更新、空间社会学等。
目錄
1 恢复性城市主义导论 / 001
2 绿色城市 /021
3 蓝色城市 / 049
4 感官城市 / 073
5 睦邻城市 / 103
6 活力城市 / 131
7 可玩城市 /159
8 包容性城市 / 187
9 恢复性城市 / 221
参考文献 /238
索引 / 271
插图说明 / 299
內容試閱
多年来,利用城市环境来促进身体健康和预防伤害一直是城市规划和设计的核心目标。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城市规划和设计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更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在全球普遍认识到了心理健康与城市环境的密切联系的背景之下,这本《恢复性城市:促进心理健康和福祉的城市设计》的出版显得恰逢其时且极为必要。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许多旨在保护人民和社区的政策,尤其是保持社交距离的政策,对我们的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与城市设计中的心理健康原则直接相关。尽管全球有许多人遭受到了身体疾病的打击,但对更多人而言,这场疫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心理层面——程度不同但普遍存在的不确定感、焦虑和失落感。人们失去了亲人、生计、安全感以及对未来的规划,最为重要的是失去了与世界自由互动的机会。这些影响引发并加剧了心理健康问题,并且可能持续数年。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多数城市政策、规划和设计措施的主要目标都是减少病毒的传播。尽管针对公共领域的政策变化是为了保护人们免受感染,但其副作用却是对人们心理健康的普遍影响。由于商业、办公、娱乐、文化、体育和教育设施的关闭或限制,以及对身体接触的限制,人们参与社交、游戏和体育等对心理健康有益的活动的机会大大减少。保持社交距离的地面标记和封闭道路等措施,改变了人们的互动方式。当戴着口罩的人们彼此保持距离并迅速离开时,公共场所的愉悦气氛被剥夺了,而在街上的人们将注意力几乎都放在保持安全距离上时,紧张的气氛也随之加剧。不过,保持安全距离的措施也为人们使用公共空间提供了新的方式。

这种变化在繁华的城市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也颇具启示性。疫情改变了全球范围内城市通勤的原有节奏,重塑了人们在城市中的生活方式。数百万人突然被限制在家庭和社区之中,而这些地方过去只是他们日常工作和休闲的起点。在隔离期间的有限空间中,家庭和社区变得更加重要,人们开始更深刻地认识到日常环境对健康和感受的影响。

城市规划师和设计师面临的新挑战在于:如何在降低病毒传播风险的同时维护公众心理健康,实现保持距离但不隔绝。在这个困难时期,如何让人们安全地接触到有助于心理健康的环境和活动,同时又不增加接触病毒的风险?政策制定者、规划师、设计师和社区成员都认识到,虽然需要采取措施来帮助人们保持社交距离,但如果要使人们达到“心盛”(flourishing)状态,还需要让他们接触绿色和蓝色的自然空间;需要感官刺激;需要享受自由而有意义的社交联系;需要能够安全地步行、骑行和玩耍;需要感受到融入城市生活,人们多样的身份、特征和需求都能得到公正的反映、尊重和支持。而许多满足这些需求的规划和设计方法都反映了本书所阐述的恢复性城市的支柱原则,这并非巧合。随着疫情的发展,维持那些已经产生的积极变化——主要是临时变化(包括政策、行为和公平性方面的变化,如减少道路上的车辆)——对于促进未来的公共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关于城市设计如何支持和促进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科学研究已经进行多年,并仍在迅速发展,但在实践和政策支持方面还不完善,受到了诸如意识不足、羞于谈论、资金短缺以及缺乏有影响力的倡导者等因素的制约。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的发生让研究者有机会提炼出城市环境对人们最有影响的要素,从而推动了促进心理健康的城市规划和设计的发展,打破了停滞多年的局面。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限制措施带来了一个显著影响,即人们被吸引到附近的公园、河边等地,以获得自然对心理健康和福祉的积极影响。人们亲近自然的需求急剧增加,凸显了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强化了人们对其可达性、数量和质量的关注,这对城市居民来说尤其重要。一些公园和游乐场因为过于受欢迎而不得不采取限流措施,以防过度拥挤。与此同时,一些私人绿地和花园成为特权和不平等的象征。因此,公园在维护社会公平性方面的作用也变得更加重要。世界各地正在采取更公平的应对方法,运用空间规划策略而非关闭现有公园,将新的、适应性的公园式空间扩展到城市的街道和其他公共空间。从长远来看,新冠肺炎疫情可能会催生更多对住宅阳台或花园的需求,以及更多对社区公园、花园、绿地和其他绿化空间的接触需求。同时也有望增加人们对城市范围内公平使用高质量公共空间的关注。

另一个显著影响是基础设施的变革步伐明显加快,这使许多政府关于社交距离的规定得以实施。多年来,城市规划专家一直在哀叹城市中的大量空间被机动车占据,损害了行人和骑行者的权益,使街道丧失活力。尽管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无车化可以给人们带来包括心理健康在内的诸多益处,但对许多城市来说,在没有强大的变革催化的情况下,每一寸道路的无车化都是一场艰难的斗争。随着行人和骑行者的不断增加,信号灯路口和公交站点越来越拥挤,这对于规划师和设计师们来说无疑是一个难题:在公共场所保持安全距离既是必要的也是困难的,毕竟在只有1.5米宽的人行道上,一个人在超过另一个的时候,不可能保持2米以上的安全距离。新冠肺炎疫情激发了对个人空间的新需求,迫使人们寻求解决方案。世界各地的城市迅速响应,建设了以人为中心的户外步行和娱乐街道。一些城市规划的短期策略迅速实施:拓宽人行道,增加自行车道,以及在全球各地迅速出现的步行街和交通稳静化街道。在巴黎和纽约等城市,一些策略已经带来了永久性的改变。这证明了:只要有决心,总是可能改变的。

事实证明这种观念具有开拓性,疫情使人们意识到经济韧性等城市韧性取决于能否充分灵活地利用城市资源。由于许多教育、办公、体育、文化和娱乐设施都位于通风不良的室内空间,人们被迫创造性地思考如何充分利用每一寸户外街道和公共空间。让空间能被多样化和全天候使用(包括临时的供暖和制冷、遮阳和遮雨)的灵活的、可移动的设施投资,已成为引人注目的战略投资。疫情推动了“战术城市主义”(tactical urbanism)的发展,战术城市主义主张在投资永久性基础设施之前,先对临时空间设计对健康和福祉的促进效果进行测试。战术城市主义和社区参与的共同设计,能够促进社会资本和人权的发展。无论是重新设计街道以适应步行和骑行,还是创造艺术、游戏、表演、餐饮和社交空间,甚至是开辟户外教学、工作会议空间,都是鼓励社区参与的有效方式。

随着户外设施的不断变化,传统的城市规划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现状。许多城市都精心设计了市中心和其他吸引人群聚集的区域。这些人员密集且充满活力的地方往往是城市明信片上的特色,令人印象深刻的城市景观不仅吸引人,更能在某种程度上定义城市及其居民的身份。它们令人惊叹且充满活力和可能性,并证明了人作为城市的一员而做出的投资和牺牲是值得的。这些牺牲往往表现为在居住问题上的妥协。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前,许多例子表明只要房价合理、交通便利,就足以吸引新的居民选择某个社区。这个现象还依赖于通往市中心的公共交通。然而,随着居家办公趋势的日益增长,以及人们对城市中心热门地区聚集的安全性和社交距离的担忧,人们离开自己社区的意愿正在减弱,更倾向于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寻找满足需求的场所。疫情无意中加剧了人们对“15分钟城市”或“20分钟城市”的向往,也增加了对当地社区空间和设施的投资,以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和福祉。

虽然城市常被形象地描述为“大熔炉”,但这次疫情却揭示了一些不同的内涵。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对城市居民的不同生活方式和不同需求有了新的认识,暴露了许多不平等现象。那些生活贫困、居住在拥挤的住房中、从事面向公众的关键工作、依赖便利和定期的公共交通的人群,感染病毒的风险更大;不懂当地主流语言的人有时无法接收到公共安全信息;老年人和某些疾病患者面临孤独问题,但他们不得不待在家中被特殊照顾;儿童也具有社交和游戏需求,但往往难以得到满足;聋哑人因戴口罩而面临交流障碍;视障人士因需要保持社交距离而产生导航寻路障碍。新冠疫情以及同时在许多国家进行的“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运动,让人们意识到城市中许多人的需求并未被当前的设计和规划所满足,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有着负面影响。

然而,疫情的特殊情况也推动了社区参与,促进了多元化和包容性的城市设计、志愿服务、公平合作、空间平等。人们在疫情期间通过临时的“快闪”等策略来测试过去在政治上无法实现的想法。例如,纽约和巴黎的行人专用道,以及波哥大将周日骑行路线扩展到周内等。

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带来了不确定性、焦虑和损失,但同时也带来了洞察、灵感和动力。对于城市规划者、设计师、公共健康专业人员,以及其他以不同方式经历过这场疫情的人来说,这预示着一个过渡时期的开始。许多人在远离曾经视为理所当然的便利设施和日常生活后,开始反思自己最珍视的是什么,错过了什么,以及什么在新冠肺炎疫情前觉得有价值,现在却不那么重要了。人们正在重新评估他们的城市,并呼吁满足他们和所在社区的需求。一些悲观者将目光投向农村,宣称城市已经“死亡”,但更多的人则锁定不断发展的城市,期待融入未来。

随着人们对场所与健康之间关系的日益重视,我们有能力克服各种传统障碍,使城市设计具备无限潜力,创造出能促进心理健康和福祉的恢复性城市。恢复性城市的需求和必要性已经显现,本书将帮助读者实现这一目标。

什么是蓝色城市?
众所周知,水是一种重要的意象,诗人和艺术家们都描述过对流水的直观感受,无论是海洋、河流还是喷泉,都蕴含着独特的魅力和奇迹。人们在水中玩耍、游泳。当水流过各种地势、地形和地面时,我们为它的流动和变化所着迷。从古埃及、意大利和希腊的水疗,到19世纪用于治疗中暑和抑郁等一系列疾病的海水浴,水的疗愈功能已经被应用了几个世纪。呼吸海边的新鲜空气和欣赏海景是疗愈的关键,有利于人们休息和恢复活力。沿海和内陆的水疗中心在世界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鼎盛时期,仅美国就有200多个“水疗”设施(进一步了解几个世纪以来的水疗措施,详见Foley et al.,2019)。如今水疗仍被用于治疗身体损伤和缓解疼痛,但“蓝色护理”在心理幸福感和身体健康方面的应用似乎被遗忘了,直到最近才有几个欧洲研究小组对“蓝色健康”(接近海岸、河流和运河对健康的益处)进行了探索。本章探讨了从沿海到内陆城市的各种地理环境中,城市蓝色空间对心理健康的益处,以及有助于管理洪水和促进韧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如“水敏感城市设计”(Water Sensitive Urban Design,简称WSUD)。“城市蓝色空间”是指任何促进人与水互动的环境,这些互动包括沿着河边小径行走,感受城市喷泉的生机,以及看向窗外,甚至包括通过虚拟现实进行的视觉接触。

“绿色健康”(见第2章)研究领域表明了接触城市绿化空间对心理健康有诸多益处,包括缓解压力和心理疲劳。与相对成熟的“绿色健康”研究领域相比,有关蓝色空间对心理幸福感具有促进作用的科学研究还处于发展初期。城市蓝色空间通常是伴随绿化空间的混合景观,因而很大程度上被认为是绿化空间的一部分。尽管存在明显的重叠——两者相互作用下产生了与绿化空间相似的身体、心理和社会健康益处——但蓝色空间带来了另一种不同的感官体验,其益处和结果也有所不同(Haeffner et al.,2017)。

蓝色空间为体育活动提供了机会(如游泳、划艇、帆船),也提供了不同的多感官体验,包括听觉(快速流动的水,平静、静止的水)、与不同类型动植物(鱼类、蜻蜓)的视觉接触、触觉(如将手指或脚趾浸入水中或全身浸泡)和嗅觉(宜人与否的水体气味)等方面。到目前为止,接触蓝色空间与绿化空间的复杂性和细微差异并不明晰,不同水体类型和状态(冻结、流动、咆哮、细流、静止、停滞等),以及沿海与内陆水景体验的不同影响也尚未得知。但能够确认的是,接触蓝色空间会产生与绿化空间相似的心理健康结果。例如,沿着市中心的水滨散步能够缓解压力(Roe et al.,2019),在虚拟现实中观看海洋图像能够减轻看牙时的痛苦(Tanja-Dijkstraetal.,2018)。在本章中,我们将阐释水环境产生积极影响的原因,并引用世界各地的研究来说明接触水环境如何有利于心理幸福感。尽管研究有其局限,但我们仍希望能为水环境的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能够鼓励人们更多地接触水环境,从而有益于心理健康。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