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汉画像的象征世界
》
售價:NT$
439.0

《
AI时代的文学教育 北大教授陈平原主编 关注AI对文学教育的影响
》
售價:NT$
551.0

《
帝国的生意 商业、政治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诞生(一部展现公司与国家交织共生的扩张史)
》
售價:NT$
500.0

《
十日终焉7:极道
》
售價:NT$
245.0

《
AI应用革命(用AI将所有产业重做一遍。覆盖20+行业场景,分析新生玩家生存法则,构建高效商业新模式)
》
售價:NT$
398.0

《
抗日战争:1937—1945
》
售價:NT$
704.0

《
理想国译丛072:欧洲告急:丘吉尔、奥威尔与自由之战
》
售價:NT$
500.0

《
AI风暴:中美博弈与全球新秩序(创新中国书系)
》
售價:NT$
352.0
|
編輯推薦: |
1、研究价值:围绕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与保障制度,依 “理论 - 实践、历史 - 现实” 等思路,剖析制度理论基础、规律、现状及创新点,提出四重属性、四大功能、三对矛盾,为该领域研究提供新视角与框架
2、内容特色:考察中美及中外退役军人待遇制度,对比总结模式特点与做法,从管理保障体制、待遇结构体系等四方面,给出改革创新我国制度的路径,兼具国际视野与实践指引
3、成果关联:延续军事学博士、博士后研究成果,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吸纳学界成果又具原创性,意在抛砖引玉,助力完善退役军人工作体系与保障制度 ,对关注退役军人事务、政策研究等群体有重要参考意义
|
內容簡介: |
前 言
退役军人待遇制度是维护广大退役军人合法权益,提升其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的重要抓手,也是党和国家关心关爱退役军人的具体体现。进入新时代以来,退役军人待遇制度在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以及国家民生保障提质增效的背景下发展迅速。特别是退役军人事务部成立后,广泛出台措施办法,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待遇项目不断完善,尊崇氛围日益浓厚。但总的来看,仍存在理论基础薄弱、体系设计零散、项目功能弱化、精准激励有限等问题。退役军人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在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途中,如何有效疏解历史遗留问题,如何有效回应退役军人利益诉求,如何谋划用好退役军人这一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使其成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坚固堡垒,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退役军人待遇制度。这不仅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的时代课题,更是一项稳心聚魂的政治任务。
从现有研究来看,由于兵役制度与退役方式的复杂性、待遇制度研究视角与价值选择的不统一、新时代社会矛盾转化出现的新特点等原因,退役军人待遇制度在建制理念上尚未达成共识,政策制度 “碎片化” 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治理的格局还未形成。长期以来,退役军人待遇作为一种管理保障实践,重政策轻理论,重 “解决问题” 轻 “根本探究”,制度体系建设的根基不深、后劲不足。本书力求在回应和解决上述问题上有所突破。围绕 “健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 的总要求,沿着 “由理论到实践、由历史到现实、由共性到个性、由抽象到具体” 的研究思路,对退役军人待遇制度的理论基础、发展规律、制度现状和改革创新着力点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退役军人待遇制度的四重属性定位、四大功能作用与三对内在矛盾;考察分析了中美退役军人待遇制度历史沿革及演进规律,对比总结了中外退役军人待遇制度模式特点及通行做法,并从优化 “统管统筹、运行高效” 的管理保障体制,构建 “覆盖全面、精准惠及” 的待遇结构体系,建立 “适度优厚、导向鲜明” 的水平定位机制,筑牢 “公正严明、权责清晰” 的法治根基四个方面对改革创新我国退役军人待遇制度进行了研究。
本书是我攻读军事学博士和做博士后研究工作期间研究成果的延续,得到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的大力资助(资助编号:2021MD703968/2022T150791)。书中提出的观点,尽管吸纳了学术界许多已有成果,但仍是作者的一家之言,意在抛砖引玉,推动相关研究和讨论,力求为推动退役军人工作体系和保障制度的完善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
2024 年 12 月
|
目錄:
|
目录
绪论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背景
研究意义
研究现状关于退役军人待遇制度内涵与范畴的研究
关于退役军人待遇制度历史沿革的研究
关于退役军人待遇制度域外情况的研究
关于退役军人待遇制度问题与对策的研究
综合评价
研究范畴与研究方法研究范畴
研究方法
本书框架与主要创新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主要创新
第一章 理性认识:基于退役军人待遇制度机理分析框架
退役军人待遇制度的属性定位准公共产品属性
政治属性
社会属性
权利义务一致性
退役军人待遇制度的功能作用满足退役军人生活发展与精神抚慰需要
维护国家和军队稳定
促进社会融合
引领崇军尚武价值风尚
退役军人待遇制度的内在矛盾待遇供给与待遇需求的矛盾
保障公平与追求效率的矛盾
保障能力与保障关系的对立统一
改革创新退役军人待遇制度的理论支撑公共产品理论 —— 退役军人待遇体制优化的依据
社会保障理论 —— 退役军人待遇体系建构的依据
阿马蒂亚 森的可行能力理论 —— 退役军人待遇水平确立的依据
特别权力关系理论 —— 退役军人待遇法治完善的依据
第二章 历史演进:基于中美退役军人待遇制度比较分析
我国退役军人待遇制度的历史考察退役军人待遇制度的孕育萌芽阶段(1927 年 8 月 —1949 年 10 月)
退役军人待遇制度的曲折渐进阶段(1949 年 10 月 —1978 年 12 月)
退役军人待遇制度的探索蓄力阶段(1978 年 12 月 —2012 年 11 月)
退役军人待遇制度的创新发展阶段(2012 年 11 月以来)
美国退役军人待遇制度的历史考察南北战争前:美国退役军人待遇制度开始形成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退役军人待遇制度持续深化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美国退役军人待遇制度基本定型
朝鲜战争以来:美国退役军人待遇制度缓慢发展
退役军人待遇制度历史演进的基本规律在保障理念上,呈现 “救济 — 权利 — 福利” 的递进升级
在保障方式上,呈现 “实物 — 货币 — 服务” 的多元叠加
在发展路径上,呈现 “被动诱致性 — 主动创新性” 的变迁轨迹
在管理体制上,呈现 “多头分散 — 统管统筹” 的创新变革
第三章 制度现状:基于中外退役军人待遇制度比较分析
中外退役军人养老保障比较
中外退役军人医疗保障比较
中外退役军人住房保障比较
中外退役军人就业保障比较
中外退役军人抚恤优待比较
中外退役军人管理体制比较
中外退役军人法制保障比较
结论与启示退役军人待遇制度伴随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演进
退役军人待遇制度设计应服从和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安排
退役军人待遇保障应与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相适应
退役军人应享有高于一般国民的待遇保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