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历史动力学:帝国的兴衰密码
》
售價:NT$
500.0

《
广岛 普利策奖得主首次揭示原子弹爆炸真相 20世纪美国百佳新闻作品TOP1
》
售價:NT$
296.0

《
广西常用动物类中药
》
售價:NT$
500.0

《
清末民初的“问题”与“主义”
》
售價:NT$
485.0

《
新中式服装设计、制板与裁剪
》
售價:NT$
449.0

《
诗经译注(彩图珍藏本)
》
售價:NT$
1010.0

《
十九日极夜.完结篇
》
售價:NT$
281.0

《
明宫彤史:明代宫廷女性(一部好看又严谨的明代宫闱秘史)
》
售價:NT$
500.0
|
編輯推薦: |
全书共11章:第1章为绪论,第2、3章介绍机构的结构分析、运动分析和力分析;第4~8章介绍常用机构(连杆、凸轮、齿轮、轮系、间歇和其他常用机构)的知识;第9、10章介绍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和机械的平衡;第11章介绍机械系统方案设计。章后配有习题,书后附录为机械原理相关拓展内容和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
內容簡介: |
本书根据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通过的《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编者多年教学实践的经验编写而成,是吉林大学国家工科机械基础教学基地组织编写的机械基础系列课程教材之一。全书共11章:第1章为绪论,第2、3章介绍机构的结构分析、运动分析和力分析;第4~8章介绍常用机构(连杆、凸轮、齿轮、轮系、间歇和其他常用机构)的知识;第9、10章介绍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和机械的平衡;第11章介绍机械系统方案设计。章后配有习题,书后附录为机械原理相关拓展内容和部分习题参考答案。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工科各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相关专业师生及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
目錄:
|
前言第1章绪论111机械原理研究的对象和内容112机械原理课程的地位、学习目的和方法2第2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421基本概念422机构运动简图523平面机构的自由度计算824平面机构的高副低代、结构分析与组成原理12习题14第3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和力分析1731速度瞬心1732机构的运动分析2133机构的力分析33习题44第4章平面连杆机构及其设计4741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应用和演化4742平面四杆机构的特性5143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54习题61第5章凸轮机构及其设计6551凸轮机构的运动和传力特性6552凸轮廓线的设计7253凸轮机构基本参数的确定78习题80第6章齿轮机构及其设计8661齿轮机构的应用和分类8662齿廓啮合基本定律及齿廓曲线8763渐开线标准齿轮9064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啮合传动9465渐开线齿廓的加工9966渐开线齿廓的根切及最少齿数10267变位齿轮传动10368斜齿圆柱齿轮传动11169蜗杆传动116610直齿锥齿轮机构119习题122第7章轮系及其设计12471轮系及其类型12472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12673周转轮系传动比计算12774混合轮系传动比计算12975行星轮系中各轮齿数的确定132习题135第8章间歇机构及其他常用机构13881间歇运动机构13882其他常用机构148习题155第9章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15691概述15692机械系统的等效动力学模型15793机械运动方程式的建立及求解16294机械的速度波动及其调节164习题170第10章机械的平衡173101机械平衡的目的和内容173102刚性转子的平衡174103刚性转子的平衡试验和平衡精度178104平面机构的平衡181习题184第11章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186111概述186112机械执行系统的方案设计187113机械传动系统的方案设计191114机械系统方案及机械运动简图设计193附录197附录A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197附录B机械原理部分程序214附录C渐开线函数表241附录D部分习题参考答案250参考文献254
|
內容試閱:
|
根据机械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讨论通过的《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考虑到机械原理课程对培养新工科机械和近机械类专业复合型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的重要支撑作用,在高校进行学分制并缩减学时的重大教学改革中,在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设计能力思想的主导下,编者总结我校机械原理课程教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并汲取许多兄弟院校教材的优点编写了本书。生活中会见到各种各样的机械,如交通机械、操作机械、加工机械、航空航天机械、仿生机械、机器人等。这些机械运动的原理和实现运动的方法就属于机械原理的研究范畴。机械原理就是抛开机械千姿百态的复杂外表,去探究支持机械运动本质的、规律的和普遍的载体、原理及方法,因此其内容支撑着机械产品全设计周期的第一环节,即根据市场、功能和个性化要求,进行机械产品的运动原理和方案设计。编者紧紧围绕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这一核心任务,以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为主线,串联了常见机构的结构分析、运动特性分析和设计方法,同时阐述了各类机械普遍存在的一些动力学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法,如考虑摩擦的力分析、调速和机械平衡等。通过学习本书,学生能够利用现代工程设计理念设计机构形式和尺寸,能够根据功能要求,分析、评价、设计和创新机械运动方案,是本书内容设计和编撰过程中贯穿始终的努力方向。此外,本书在以下几个方面也具有鲜明特色。1)资源形式:结合吉林大学机械原理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了与本书完全配套的教学资源,包括微视频、多媒体课件、自主学习测试题等。2)理实结合:本书的前10章以讲述与机构相关的基本概念、理论和设计方法为主,第11章通过案例分析将零散知识点有机串联,并利用附录A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为理论内容找到实践出口,理实结合,真正体现了实用性课程的属性定位。3)内容阐述:语言精练,内容准确,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实用性强。4)题目选编:每章精心编写了难度不同的习题和涵盖全章主要内容的测试卷(扫描二维码进行线上作答),方便自主学习。5) 协同纸质教材同步出版了《机械原理》数字化教材,可作为学习者另一便捷的学习工具。本书的内容在吉林省内各高校交流中得到了省内各高校机械原理课程教师的认同。本书的编写得到了省内各高校机械原理课程教师的帮助和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吉林大学机械原理及设计教研室教师熊健、王聪慧担任本书主编,本书编者及其编写的内容如下:熊健(第2章、第11章、附录A、附录C)、王聪慧(第1章、第4章)、冯增铭(第5章、附录B)、罗彦茹(第3章、第8章)、董景石(第6章)、张小江(第9章)、李晓韬(第10章)、崔达(第7章)。全书由熊健、卢秀泉负责校对。本书附录B中的程序由冯增铭调试;各章习题和附录D由吉林大学机械原理及设计教研室机械原理课程组全体教师整理。吉林大学机械原理及设计教研室全体教师在本书编写过程中提供了大力支持,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在此表示感谢。本书承吉林大学陈晓华教授主审,在此表示衷心感谢。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诚恳地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编者机械原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