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8月出版新書

2025年07月出版新書

2025年06月出版新書

2025年05月出版新書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腾讯增效密码:小团队、大业绩管理实战指南

書城自編碼: 4133021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管理一般管理學
作者: 况阳
國際書號(ISBN): 9787121505058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52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何以大明:历史的局内人与旁观者(一部充满人性温度与历史洞察的大明群像史诗;十八位人物,帝王、巨富、权宦、狂士、文人、英雄……他们是历史的书写者,也是历史的旁观者;明史学者章宪法最新力作。)
《 何以大明:历史的局内人与旁观者(一部充满人性温度与历史洞察的大明群像史诗;十八位人物,帝王、巨富、权宦、狂士、文人、英雄……他们是历史的书写者,也是历史的旁观者;明史学者章宪法最新力作。) 》

售價:NT$ 454.0
新民说·管理者为何重要:无老板公司的险境
《 新民说·管理者为何重要:无老板公司的险境 》

售價:NT$ 449.0
宇宙(第二卷) 科学元典丛书
《 宇宙(第二卷) 科学元典丛书 》

售價:NT$ 500.0
了不起的创作者:保持创造力的10堂启发课
《 了不起的创作者:保持创造力的10堂启发课 》

售價:NT$ 301.0
爱得太多的父母:14组家庭,20年追踪的家庭教育调查实录
《 爱得太多的父母:14组家庭,20年追踪的家庭教育调查实录 》

售價:NT$ 305.0
人偶游戏(东野圭吾竟然写过这种惊悚悬疑之作)
《 人偶游戏(东野圭吾竟然写过这种惊悚悬疑之作) 》

售價:NT$ 305.0
自然、权利与正义(重思古典自然法 探索人类生活的永恒根基)
《 自然、权利与正义(重思古典自然法 探索人类生活的永恒根基) 》

售價:NT$ 347.0
汗青堂丛书155·糖与现代世界的塑造:种植园、奴隶制与全球化
《 汗青堂丛书155·糖与现代世界的塑造:种植园、奴隶制与全球化 》

售價:NT$ 551.0

編輯推薦:
团队越分散,越要讲方法!??
借鉴腾讯、华为、字节跳动等领先企业实践,根治团队低效五大顽疾。
?信任缺失、目标跑偏、规则失灵、中台缺位、成长停滞,每一个都是效率黑洞!
浓缩腾讯等领先企业实战经验,破解分散团队低效困境。
?信任力、目标力、规则力、中台力、成长力...五力合力助你打造自驱的高绩效团队!
无论是分散的本土团队,还是跨国的全球兵团,都能从中找到可落地的解法。
配套“五力十招”实操工具包,化理念为行动,助力团队持续增效!
內容簡介:
《腾讯增效密码》这本书,犹如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管理者从职场管理的迷茫中找到方向。它从信任的根基出发,沿着目标、规则、中台、成长的路径,最终回归到组织管理的初心,让管理者在实践中不断领悟管理的真谛,实现自我与团队的共同成长。 阅读这本书,你将踏上一段从”术”到”道”的修行之旅,领悟组织管理的智慧与艺术。愿你以信任为桥,以目标为锚,以规则为帆,以中台为舵,以成长为灯,在组织管理的广阔天地中,开启一段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旅程,成为那个能够引领团队穿越迷雾、走向成功的卓越管理者。
關於作者:
况阳
盖亚管理咨询公司CEO,资深组织发展专家。
曾任职于腾讯、华为、阿里巴巴,深耕组织发展领域逾20年,横跨战略执行、组织设计、组织诊断、文化建设、人才发展、绩效管理等多个模块,拥有丰富的跨行业实战经验与深厚的理论功底。
2020-2022年间,主导腾讯高绩效研究项目,系统萃取腾讯游戏事业群和微信事业群两大王牌事业群的高绩效管理者行为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原创开发远程团队增效五力模型,为提升远程与跨地域团队的管理效能提供了可复制的实战范式,已在多家企业落地应用,广受企业推崇。
况阳始终坚持以理论为底色,以实战为准绳,以成长为信仰,致力于探索每一个组织的最优生长路径,著有《绩效使能:超越OKR》《盖亚组织》《真OKR》,译有《OKR:源于英特尔和谷歌的目标管理利器》。
目錄
第一章
腾讯高绩效团队管理行为
从著名的谷歌氧气项目说起 / 003
腾讯的“氧气项目”:寻找本土高绩效密码 / 005
微信:10 人小队打造亿级生态 / 005
游戏:从“冷启动”到“王者荣耀” / 006
从实践走向研究:腾讯的氧气项目 / 006
腾讯高绩效团队 4T 管理行为 / 008
4T 管理行为模型 / 008
6 个关键发现:高绩效管理者的秘密都在这了 / 012
4T 管理行为的应用及启示 / 023
4T 管理行为在腾讯的落地之路 / 024
4T 管理行为给本土组织科学增效提供了依据 / 025
第二章
组织增效五力模型
从“走动管理”说起:当管理者还能拎着茶杯转悠时 / 029
“走不动”的管理时代来了:当你“动”不了时,管理还怎么有
力? / 030
领导力一定要在现场吗? / 032
领导力的第一性原理是什么? / 032
不在现场,照样有力 / 035
破解之道:组织增效五力模型 / 036
无所不在的远程团队 / 036
神奇的数字“5” / 038
组织增效五力模型:让协作像引力一样自然发生 / 039
五力模型与 4T 管理行为 / 042
第三章
组织增效需要一个引力子
你的团队是意大利面型还是星型? / 047
团队协作的底层逻辑:心理安全感 / 050
信任是协作的根基 / 052
如何打造信任:从“了解”到“破冰” / 055
招式 1:建立团队成员档案,深度了解每一个人 / 055
招式 2:定期破冰,让信任“活水长流” / 058
信任是一个持续过程 / 065
信任是怎么被破坏的? / 067
如何检测团队的信任感 / 069
第四章
组织增效需要一个引擎
从团队六要素说起 / 076
目标的力量:从阿波罗计划到岳家军 / 077
管理者的工作层次 / 079
如何提升目标力:从小梦想到共同目标 / 082
招式 1:共识团队的小梦想 / 082
招式 2:共创团队目标 / 086
给团队一个起飞速度 / 095
第五章
组织增效需要一个通信体系
从“靠人盯”到“用规则管”:三个故事的启发 / 099
故事 1:延迟听写“处方”药 / 100
故事 2:从“日日不记”到真日记 / 100
故事 3:从推诿内耗到高效协同 / 101
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量同衡,度同尺 / 103
车同轨:统一标准,提升流动效率 / 103
书同文:统一语言,建立信息互通的基石 / 104
行同伦:统一风俗,塑造共同的文化认同 / 104
量同衡,度同尺:统一标准,保障公平 / 104
如何提升规则力:从行为规则到评价规则 / 105
招式 1:制定行为规则,让团队步调一致 / 105
招式 2:评价规则有言在先 / 111
让分歧开花结果:如何把冲突变成协作引擎 / 114
三类冲突,性质各异 / 114
管理冲突,防患未然 / 116
三板斧,破局有术 / 117
冲突管理,是规则力的延展 / 117
对巴比伦人为何建不成“通天塔”的深思 / 118
第六章
组织增效需要一张仪表盘
从阿波罗 13 号的故事说起 / 123
如何提升中台力:从仪表盘到公开透明 / 124
招式 1:你的团队也需要一个工作中台 / 124
招式 2:推倒信息柏林墙,给团队经常和相关的更新 / 130
充分发挥中台的连接力 / 135
从“电话 邮件”到“eSpace”:高效协作的最初进化 / 136
让知识流动起来:3M 知识社区的启示 / 136
AI 时代的“超级中台”:从工具到智能拍档 / 137
越连接,越智能;越智能,越协同 / 137
一个忠告,别忘了中台的核心是人 / 138
第七章
组织增效的内生力量
字节跳动价值观变迁给我们的启示 / 143
如何提升成长力:从 1 对 1 沟通到团队复盘 / 145
招式 1:用好 1 对 1 沟通,点燃个体成长引擎 / 145
招式 2:打造团队复盘文化,让反思成为集体习惯 / 147
个人教练和团队教练 / 152
重要的是要共同成长 / 153
第八章
出海企业如何增效
一家出海企业的困境 / 157
五力模型如何帮助出海企业增效 / 159
信任力:从“互不信任”到“深度连接” / 159
目标力:从“目标模糊”到“上下同欲” / 160
规则力:从“混乱无序”到“高效协作” / 163
中台力:从“信息孤岛”到“无缝协作” / 167
成长力:从“停滞不前”到“持续进步” / 169
五力共振,组织焕新 / 173
向外出海,也向内生长 / 174
第九章
组织增效的四重境界
组织增效的四重境界 / 177
第一重境界:手中有剑,心里无剑(有意识无系统) / 179
第二重境界:手中有剑,心里也有剑(有体系可调度) / 179
第三重境界:手中无剑,心里有剑(五力入脑又入心) / 180
第四重境界:手中无剑,心里也无剑(气场即管理) / 180
从工具到气场:如何踏上五力修炼的阶梯? / 181
组织增效状态自检表 / 182
五力修行实战图鉴:看华为与字节如何走到高境界 / 183
华为:流程打造钢铁军团,规则成就秩序之光 / 184
字节跳动:算法驱动蜂群协作,数字塑造柔性秩序 / 186
两种路径,一种共识:五力之上,皆为修行 / 187
写在最后
从术入手,归于人心
管理的起点:组织究竟是什么? / 190
六层组织观:从结构到生命,从术到道 / 190
高活力组织的“三观” / 191
团队增效:更需要“以道驭术” / 192
模型的力量:照见本质,点亮行动 / 193
高手都是有套路的 / 193
模型,是让人“看清世界”的隐形望远镜 / 194
模型,是管理者成长的“脚手架” / 194
从模型到信念:管理修行的终点 / 195
参考文献 / 197
內容試閱
人工智能时代,
像腾讯一样进行组织增效
凡成事者,必怀初心,否则,他很容易在这件事上中道而止。本书历时五年终能成书,正源于五年前笔者被种下的那颗初心。
2020 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将全球企业推上了“云端”。彼时,多数企业仍抱有短期应对的幻想,认为这不过是一次类似“非典”的阶段性危机,“远程办公”只是权宜之计,根本不值得浪费精力去系统思考。很少有人意识到,这场危机带来的,不是暂时性的工作方式变革,而是一场深刻的组织重塑。“远程团队”不再是个别场景的特例,而正在成为企业的常态组织单元。
不过,少数有远见的人,已经嗅到了时代的气息,其中之一便是缪伟先生。作为阿里云的前 HR 负责人,他亲历并主导了阿里云从数百人到两万人的壮阔扩张,也目睹了云计算在如何深刻地改变着组织的协作方式。正是阿里云的这段经历,让他敏锐地捕捉到了云上办公这一未来趋势,他断言:“云上办公”将是未来组织运行的新常态。
云上办公,就是组织里分散在各地的组织成员,借助计算云的能力,有效地在云上进行协同工作。一次交流中,我们反复讨论着一个问题:当团队成员不再共处一室,组织还能否高效运转?身为一名组织发展从业者,我深知协作、文化与信任的力量。但所有现有的管理动作,都建立在“人在一起”这一基础上。一直以来,我都深受组织发展领域泰斗级人物勒温先生的场域理论的影响。勒温认为,组织是一种像电场、磁场一样的“场”,要想产生协同与能量流动,成员必须处于同一空间场域。因此,我一度难以想象,如果空间被打散、成员被分散,组织文化还能被感知吗?团队凝聚力还能建立吗?协同执行还能有默契吗?管理者还能够创造 1 1>2 的势能场吗?
尽管疑问重重,但我仍选择迈出第一步。出于对缪伟先生一贯的远见卓识的信任,我决定暂停那种“管理必须在现场”的固有信念,转而认真审视远程团队管理这个问题。不曾想,这一选择,为我后续的研究打开了一扇新门。
后来,我离开阿里,加入腾讯,一度中断了远程团队管理课题的研究。但现实世界没有按下暂停键。疫情反复延宕,远程办公成为常态。线下的物理空间虽逐步恢复,却再也无法成为管理的唯一解。与此同时,我注意到,越来越多管理者开始发出类似的声音:“团队一旦分布在多地,原来那一套方法就失灵了。”“我不知道该怎么管,也管不过来。”这让我意识到,远程团队管理,正在从特殊场景,变成一种常规挑战。
为了验证这种判断是否具备普遍性,我们在腾讯内部发起了一项针对管理者的调研。结果让人震撼,却又在情理之中:90% 的管理者坦言,在跨地域管理时明显感到无力,传统的“就近管理”“现场指挥”在远程场景中几乎失效。
他们急需一种新的管理方式:不仅仅是“多开几个视频会议”,而是一整套真正适配远程协作环境、能激发绩效的新型组织增效方法论。
管理者的真实呼声,让我下定决心,重新点燃了对远程团队管理的研究热。我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次工具上的演进,而是管理范式的转型。在腾讯,我们正式启动了“远程团队增效”项目,从实证研究出发,试图搭建起一套适用于远程团队的系统性管理模型。
我和北京大学章颖博士、腾讯云 HRBP 杨涵晰女士,以及多位来自腾讯云业务的管理者,共同组成了项目小组。我们从一线出发,广泛访谈管理者,分析他们在跨地域管理中遇到的典型痛点,从中提炼出高频难题,并以此为切入点,构建理论框架。
同时,我们也系统回顾了国内外关于远程团队、虚拟组织、远距协作等相关研究成果,试图从学术理论中寻找养分。从实践中来,到理论中去,再回到实践中检验—这是我们构建这套模型的基本路径。
经过数月的调研与设计,我们提出了“远程团队增效五力模型”,即信任力、目标力、规则力、中台力与成长力。这五个维度共同构成了一套可操作、可验证、可落地的远程团队管理系统。
2021 年底,“远程团队增效五力模型”正式集成进腾讯管理者培训体系,我们也完成了首轮课程交付。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课程一经推出,便引发了管理者的热烈反馈。在短短一个月内,我们连续开设了三期线下培训班,参训率和满意度均远超预期。有管理者坦言:“这是第一次,有人把远程团队管理讲清楚了、讲系统了。”“以前是靠感觉,现在终于有了一套结构化的管理抓手。”
为了让更多管理者能够随时随地学习,我们还同步录制了线上版本,实现了内部大规模推广。
再后来,我离开腾讯,开始以管理顾问的身份服务更多不同类型的企业。我惊讶地发现,远程团队管理的困境,并非只存在于互联网大厂。无论是快速海的科技公司,还是正在布局多地运营的制造企业,抑或是积极探索灵活办公的新兴组织,都在面临同一个挑战:如何在“不在一起”的前提下,把人也能带好,把事也能做成?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场景,就是“出海”。当国内市场逐渐饱和时,越来越多企业将目光投向海外。大量企业在国内只保留一个核心管理中枢,将执行团队布点全球。对于这些企业而言,远程团队管理早已不是“有没有”的问题,而是“做不好就无法生存”的问题。我熟知的多家出海企业,包括腾讯、华为、阿里、蚂蚁金服、字节跳动、宁德时代、米可世界、菲鹏生物、三诺生物等,都在实践中高度依赖远程协作平台、中台能力建设和规则制度重塑。他们的案例不断验证着一个判断:远程协作,不仅是管理技术的进步,更是全球化时代组织管理者的必修课。
如果说全球化浪潮推动了组织的“地理分散”,那么人工智能的飞跃,则让“分布式协作”成为技术可行、效率可观的现实。2022 年底,ChatGPT 的横空出世,标志着 AI 进入产业级应用时代。腾讯 CEO 马化腾断言:“人工智能是几百年不遇的、类似发明电的工业革命一样的机遇。”阿里前 CEO 张勇更是直言:“人工智能时代,所有应用都值得用 AI 重做一遍。”而随着 DeepSeek-R1 等开源大模型的出现,AI 从“巨头专属”迅速走向“人人可用”,一个新的事实逐渐清晰:
组织不再需要将人聚集在总部大楼才能完成高效协作。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助力下,越来越多企业开始构建“云端团队”与“远程智囊”。跨地域、跨国界、跨时区的协同,不再是梦想,也不再是障碍。招人不再受限于地理位置,部署业务不再依赖于实体空间。相反,那些能快速适应远程协作的新型组织,反而更具创新活力和响应速度。AI 技术的发展,正在为“远程团队增效”提供前所未有的基础设施与算力支持—它不再是妥协方案,而变成了战略杠杆。
组织效益的衡量方式正在悄然变化。过去,我们强调“现场感”“响应速度”“一线指挥”。今天,更重要的是,你是否能构建一支跨地域、高协同、自驱动的远程团队?你是否拥有一套能驾驭复杂分布场景的系统管理方法?
这,正是本书所要回答的问题。本书提出的远程团队增效五力模型,正是为了帮助管理者在 AI 时代重构组织力、提升跨地域团队绩效而设计的。
有鉴于此,在辅导了更多企业之后,我决定将这套萌芽于阿里,成型于腾讯,生长于更多企业真实场景的远程团队增效方法,系统性总结成书。
这是五年来的经验提炼,也是一份给所有管理者的实践答卷。面对快速变化的组织边界和协作方式,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你带队穿越混沌的地图、成为你点燃团队动能的引擎。
本书共分十章,各章环环相扣,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远程团队增效体系。它不是由若干篇经验杂谈拼凑而成,而更像一部有系统、有结构的“管理拳谱”。我建议你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来阅读,以循序渐进地理解五力模型,而非随手翻读。唯有系统思考,才能支撑系统管理;唯有结构化能力,才能应对复杂的远程协作挑战。
第一章介绍了腾讯的“氧气项目”,揭示了高绩效团队管理者的关键行为。这些行为经过科学验证,是支撑远程团队管理的重要基础,为远程团队管理方法论提供了实证根基。
第二章探讨了“领导力是否必须在现场”的问题,挑战了管理者对“在场感”的传统信仰,并提出了“远程团队增效五力模型”:信任力、目标力、规则力、中台力、成长力,它也是全书的总纲。
第三章到第七章依次对远程团队增效五力模型进行了深度解构,辅以案例和实操指南,帮助读者理解五力是什么,以及五力之间是如何彼此支撑和协同的。
第八章通过一家出海企业的落地案例,展现了五力模型在实际业务环境中的完整应用路径。
第九章回顾了五力模型,并提出“远程组织增效的四重境界”,供读者在时间有限的现实中找到优先修炼顺序。
第十章写在最后则站在更高维度,探讨了“高活力组织”的底层组织观,回应未来组织形态的深层演化。
在管理领域,研究是骨架,实践是血肉。没有血肉,骨架干瘪;没有骨架,血肉模糊。本书试图将两者结合,既提供实证研究的结构支撑,也呈现真实企业的实战案例,让远程团队管理既可理解、又可落地。
就像牛顿构建的经典力体系一样,支撑它的是牛顿三定律,这三定律是一个互为补充的系统,你孤立地去运用某一定律,都会存在局限。远程团队增效五力模型也一样,五力是一个组合力,这五力相辅相成,构成一个整体。单独去看每个力时,它就像单调的单个音符,只有将这五力组合运用,管理者才能真正奏出“跨地域高绩效”的协作乐章。
衷心希望,在这个 AI 引领、出海爆发、人力重构的时代,每一位管理者都能以五力为器、以方法为剑,突破空间限制,实现小团队、大业绩的管理跃迁。
这,正是我写作本书的初心。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