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西交通史 陆海书系
》
售價:NT$
296.0

《
图说新质生产力1:科技创新 落地化解读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精髓
》
售價:NT$
301.0

《
从弗洛伊德到百忧解:精神病学的历史(医学人文丛书)
》
售價:NT$
398.0

《
雪
》
售價:NT$
352.0

《
当代学术·中古中国与粟特文明
》
售價:NT$
653.0

《
财政与国家治理
》
售價:NT$
755.0

《
魏特琳日记(重新修订,震撼上市)
》
售價:NT$
449.0

《
国宝中的国宝:195件禁止出国展览文物
》
售價:NT$
1418.0
|
編輯推薦: |
★ 阅史无非阅世,读心无非读己。以历史返观现世,从他心返观己心。在历史的大背景中,破解人心的小细节。
★ 17位左右中国历史转向的关键人物,5个华夏震动、巨变的大时代,置身乱世与人心的十字路口,体会每一个选择与决定的初衷。
★ 在循环往复的乱世中,找到不变与万变的规律;在“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中,找到我们的共同命运,获取做人、为人的当下启发。
★ 乱世见人心,规则的打破与重建,人心不得不接受时代的拷问,把隐藏的东西裸露出来。
★ 历史难探真伪,人心难测虚实,超越黑白、超越是非之辩,才是这个世界的常态。“复杂”比“简单”,有时候更容易看清问题的本质。欢迎来到成年人的世界。
★ 继《读水浒》《少年世界史》《鹿隐之野》后,押沙龙全新力作,回归正度历史书写。
|
內容簡介: |
乱世见人心。
17位左右中国历史转向的关键人物,穿越华夏震动、巨变的大时代,以人心的起伏,重绘一幅关于历史演变的路径图。
历史,终究是人物谱写的历史。当个人命运与跌宕乱世相遇时,是非、黑白,不复存在。一边是个人的选择与信仰,一边是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究竟是人影响了历史,还是历史影响了人?
以历史返观现世,从他心返观己心。这不仅是一次对“过去”的重温,更是一次对“当下”的反问——站在时代更迭的十字路口,有多少人真知道自己的心呢?
原来,所有的选择,都有着尤难分说的为难和逼不得已的坚决。
|
關於作者: |
押沙龙,生于197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现自由写作者。已出版《读水浒》《少年世界史》《鹿隐之野》《出轨的王朝》等作品。
|
目錄:
|
◎ 黑色乌托邦 / 商鞅
◎ 错想未来 / 孟子
◎ 尊严之剑 / 荆轲
◎ 站在新时代的门槛前 / 司马迁
◎ 人到底为什么要做好事 / 范滂
◎ 强人的魅力 / 曹操
◎ 心头的柔软之地 / 嵇康
◎ 活在童话般的虚拟世界里 / 李白
◎ 开会不在场的后果 / 张邦昌
◎ 并不昏庸的“奸君” / 赵构
◎ 谁是英雄 / 文天祥
◎ 如何讲好一个大故事 / 嘉靖
◎ 人间的戾气 / 王夫之
◎ “弱鸡”式男权 / 蒲松龄
◎ 尖刻的理想主义者 / 吴敬梓
◎ 一座巨大的深渊 / 鲁迅
◎ 世间的义人 / 魏特琳
|
內容試閱:
|
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三国演义》里的曹操也打出宽仁厚道的人设,宁肯冒着失败的风险,也不愿意抛弃老百姓,读者还会那么喜欢他吗?恐怕不会。我们可能反而会觉得他婆婆妈妈,不像大丈夫行径。
普通人要是穿越到了三国时代,大概率不是曹操、刘备,而是逃难的草民。可是我们还是会觉得:“都火烧眉毛了,你还管那些老百姓,这不是有毛病吗?”读到刘备兵败当阳的时候,恐怕大部分读者都是这么想的吧?
为什么会这样呢?
有人说这是心理代入的问题。在阅读过程中,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把自己代入曹操的视角,而不是难民的视角,所以才会有这种想法。这种解释有一定道理,但并不能完全说服人。《三国演义》毕竟不是《倚天屠龙记》《笑傲江湖》。我们可能会代入张无忌或者令狐冲,却很难对曹操这样的枭雄有强烈的代入感。即便读故事,我们也能模糊意识到,曹操和我们不是一类人。
那么问题出在哪儿呢?
男同胞们或许有过这样的感受:从小就有些崇拜街上的大混混,长大了也喜欢看犯罪片,尤其欣赏教父那样不露声色的黑老大。哪怕成年后成为一个读书人,且在价值观上并不赞同他们的行为,扪心自问,也不渴望成为那样的人,但是——还是忍不住崇敬他们身上的力量感。
如此,大家可能多少有点理解读者何以会更喜欢曹操,而非刘备了。
不一定所有人,但至少有很多人,他们就是有一种慕强的心理本能——哪怕强者是藐视他们的。甚至可以说,正因为强者是藐视他们的,他们才会更加崇敬。慕强和代入感有些接近,但并不是一回事。
当年刘邦、项羽看到秦始皇出巡的排场,刘邦说“大丈夫当如是也”,如果他只是单纯嗟叹,那大致归结为慕强;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之”,这就是典型的代入。两者之间有微妙的差别。
但是慕强者的心态多少有点古怪。强者如果冷酷到底,毫无心肝,他们也会心生反感;但强者要是宽厚善良,处处以弱者为念,慕强者虽然自己也弱,但又会忍不住轻视他,觉得他婆婆妈妈,缺乏该有的威严。所以,董卓那样的畜生固然可恶,逃跑都要带着老百姓的刘备也让人厌烦。
反而是曹操,一会儿可以屠城灭县鸡犬不留,一会儿又能踩了麦苗后割发代首;一会儿坑八万降卒,一会儿又能写下感时伤怀的《蒿里行》。一种神秘的人格魅力弥散开来,让人莫名钦佩。
这就像杜月笙这样的毒贩子,一张三寸纸条就能取人性命。但是他平时偏偏显得温文有礼,守一点江湖上的规矩,还时不时有些出其不意的善举。结果在市井传说中,他就成了一个极具“克里斯玛”的人物。大家对小杜津津乐道,似乎那点文雅能抵得上几百条人命。如果杜月笙真是双手干干净净,一辈子只是行善积德,大家反而对他没什么兴趣了。
善没有伤害别人的能力,恶却有伤害别人的能力。
不管我们承认不承认,这种能力里面有一种魅力。不知道为什么,但是很多人的心理确实如此。一种带有克制的恶,往往比带有瑕疵的善,更能激发我们的好感。也正因为这样,张磊夫先生才会认定,反派英雄曹操虽然残忍奸猾,但还是比伪善的刘备更吸引人。
《三国演义》里的曹操、市井传说中的杜月笙,乃至《笑傲江湖》里的任我行,他们都属于同一类型的人,冷血残酷里带着人性的痕迹。理性告诉人们:我们是普通人,这样的人对于我们来说非常可怕;但是感性告诉人们:他们真有人格魅力!
令狐冲见到任我行后,“颇信英雄处事,有不能以常理测度者,心中本来所存的不平之意逐渐淡去”,这段不起眼的文字,真是金庸无意中的神来之笔。短短的一句话,可以解释很多可怕的心理。人们会不由自主地为强人们开脱,给他们制定另一套标准,赋予他们道德上的豁免权,并相信自己蝼蚁般的理性是无法测度神明的作为的。
好在令狐冲骨子里的傲气仍在。他虽然一度被这种心理迷惑,但很快还是清醒过来。最终,他怀着强烈的不平之意和任我行决裂。但是像令狐冲这样的人物,自古以来又能有几多呢?
……………………
( 选自《 强人的魅力——曹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