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山中岁月:在日本小镇与传统相遇、与自然相融
》
售價:NT$
306.0

《
创伤自救指南:如何摆脱消极模式、修复人际关系并获得自由
》
售價:NT$
301.0

《
失控的孤独
》
售價:NT$
286.0

《
怀疑:破解天才困惑与凡人焦虑的心理谜题
》
售價:NT$
408.0

《
建制者与外来者:社区问题的一项社会学考察(《文明的进程》作者埃利亚斯,群际关系研究的经典之作)
》
售價:NT$
332.0

《
神圣的异端:法国中世纪纯洁派叙事研究
》
售價:NT$
500.0

《
甲骨文丛书·莫卧儿王朝的灭亡:德里1857年
》
售價:NT$
760.0

《
江南器物志
》
售價:NT$
403.0
|
編輯推薦: |
本教材适用于高等学校智能制造工程及机械类、近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也可供机械制造专业人员参考。
|
內容簡介: |
高等学校教材《智能制造技术实训教程》较为全面地介绍了智能制造技术全流程中的关键技术点,以及相关硬件使用及组态、指令编程及应用等,主要内容包括:智能制造技术基础知识;制造执行系统(MES)的功能、特点及操作;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SCADA)系统的概念、系统框架及功能、数字化仿真及操作;工业机器人的原理、命令、操作及编程;HMI(人机界面)的概念、工作原理、组态流程、通信组态及功能;西门子TIA Portal软件操作,PLC硬件组态,程序编写、调试与仿真;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加工中心编程与操作;雕刻机编程与操作;AGV运输小车设置与操作;智能制造技术综合实验平台自动化加工步骤及案例。本教材适用于高等学校智能制造工程及机械类、近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也可供机械制造专业人员参考。
|
目錄:
|
绪论 001
第1章智能制造技术综合实验平台认知 003
1.1智能制造技术综合实验平台的组成 004
1.2智能制造技术综合实验平台主要设备配置 004
1.3设备功能描述及配置 005
1.3.1数控车床 005
1.3.2加工中心 006
1.3.3雕刻机 008
1.3.4在线视觉检测装置 009
1.3.5工业机器人及夹具 010
1.3.6控制柜 013
1.3.7AGV 014
1.3.8RFID读写器及RFID芯片卡 016
1.3.9原料库 018
1.4企业智能化系统构架MES系统、SCADA系统 019
1.4.1MES系统 019
1.4.2SCADA系统 020
本章小结 022
习题 023
第2章MES系统应用 025
2.1MES概述 025
2.2MES软件说明 026
2.2.1CRM模块 027
2.2.2ERP模块 032
2.2.3报表模块 039
2.2.4MES模块 040
2.3操作步骤 041
本章小结 042
习题 043
第3章SCADA系统应用 044
3.1SCADA概述 044
3.2SCADA系统的运行 046
3.2.1SCADA系统通信 046
3.2.2SCADA系统与MES系统通信 046
3.3SCADA系统的操作 047
3.4SCADA系统数字化仿真 047
本章小结 058
习题 058
第4章工业机器人应用 059
4.1工业机器人概述 059
4.1.13RS010N-AC01搬运机器人本体 060
4.1.2川崎机器人30E01G-AC02控制器 060
4.1.3示教器 063
4.2工业机器人操作 064
4.2.1示教器按键功能及操作 064
4.2.2示教器面板的功能区分 068
4.2.3川崎机器人手动操作 074
4.3工业机器人指令 079
4.3.1川崎机器人常用指令 079
4.3.2AS语言指令 080
4.4工业机器人程序解析 081
4.4.1加工机器人程序 081
4.4.2装检机器人程序 086
本章小结 088
习题 089
第5章HMI组态流程 090
5.1触摸屏介绍 090
5.1.1触摸屏特点 090
5.1.2技术参数 091
5.1.3PLC触摸屏的作用 092
5.2通信组态 092
5.2.1S7-1500 PLC的以太网通信 093
5.2.2组态实现的过程 093
5.3功能组态 094
5.3.1仓库监控界面组态步骤 095
5.3.2虚拟仿真触摸屏程序运行 096
5.4地址分配 096
5.5上传和下载工程 097
5.5.1保存工程 097
5.5.2工程模拟 097
5.5.3下载工程 097
5.5.4上传工程 098
5.6触摸屏功能控制 098
5.6.1建立文本和图形显示 098
5.6.2手动控制界面地址分配 099
本章小结 099
习题 100
第6章PLC组态流程 101
6.1SIMATIC S7-1500编程软件 101
6.1.1TIA Portal简介 101
6.1.2TIA Portal的安装 101
6.1.3TIA Portal的硬件配置和程序结构 102
6.1.4编程语言 102
6.1.5TIA Portal中的视图 103
6.1.6创建项目 104
6.2PLC硬件组态 105
6.2.1组态CPU 105
6.2.2组态CPU接口 107
6.2.3在设备组态中插入电源和信号模块 108
6.3建立变量表 110
6.4程序功能及编写 110
6.4.1操作系统与用户程序 110
6.4.2程序块 111
6.5程序编译和下载 115
6.5.1程序编译 115
6.5.2下载程序 116
6.6调试运行 116
6.6.1仿真 116
6.6.2程序调试过程与步骤(仿真运行) 116
本章小结 117
习题 117
第7章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 118
7.1数控车床编程基础 118
7.1.1手动编程 119
7.1.2自动编程 119
7.1.3程序基本指令 121
7.2数控车床基础操作 122
7.2.1操作面板及显示菜单 124
7.2.2程序编辑 131
7.2.3常用手动操作 134
7.2.4自动操作 136
7.2.5录入操作 136
7.2.6对刀及刀偏修改 137
7.2.7参数设置操作 139
本章小结 142
习题 143
第8章加工中心编程与操作 144
8.1加工中心编程基础 144
8.1.1加工中心主要功能和程序 144
8.1.2G代码 147
8.1.3M、S、T、F代码 149
8.2加工中心基础操作 150
8.2.1操作面板及显示菜单 150
8.2.2程序编辑(新建) 153
8.2.3常用手动操作 156
8.2.4自动操作 157
8.2.5程序编辑 159
8.2.6工件坐标系及刀具长度补偿 159
8.2.7程序举例 164
8.3在线测量装置 165
本章小结 166
习题 167
第9章雕刻机编程与操作 168
9.1雕刻机编程基础 168
9.1.1数据准备 168
9.1.2编程与仿真 168
9.1.3雕刻机常用G代码 169
9.2雕刻机基础操作 172
9.2.1初始操作基础 172
9.2.2粗加工 174
9.2.3精加工 175
9.2.4铣定位孔 176
9.2.5切板 176
9.2.6打磨板边,清洗刀模 177
本章小结 178
习题 178
第10章AGV运输小车设置与操作 179
10.1AGV运输小车设置基础 179
10.2AGV运输小车基础操作 180
本章小结 185
习题 186
第11章智能制造技术综合实验平台自动化加工 187
11.1设备调试 187
11.2自动化加工 189
11.3数控机床加工案例 190
本章小结 191
习题 192
参考文献 193
附录设备接线表 194
|
內容試閱:
|
《智能制造技术实训教程》旨在为高等学校机械类、近机械类专业教学提供全面、系统、实用的智能制造技术学习教材。在信息化、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智能制造已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它提升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优化了资源配置,推动了制造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发展。
本书内容涵盖智能制造技术的多个方面,包括智能装备、工业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以及这些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案例,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和生动形象的实例,帮助读者快速掌握智能制造技术的核心原理和操作方法,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注重基础理论的讲解,又强调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丰富的实训项目和实践操作,使读者在亲身体验中感受智能制造技术的魅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书的编写得到了洛阳理工学院智能制造学院相关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们很荣幸得到了众多企业的关心与鼎力支持。这些企业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案例和宝贵的经验,还针对课程内容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正是有了他们的帮助,我们得以进一步完善实践课程,使内容更加贴近实际、更具指导意义。在此,我们向参与本书编写的洛阳信成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丁向阳、洛阳鸿元轴承科技有限公司周树洲、洛阳新强联回转支承有限公司郝文路、福优特(洛阳)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孟庆冲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他们的无私奉献和热情支持。同时,我们也期待未来能够继续得到更多企业的关心与帮助,共同推动知识的传播与实践应用的深入发展。
本书由洛阳理工学院智能制造学院的李彬、宋波、王宁宁、叶海潮、祖大磊和洛阳智能农业装备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刘超共同编写。其中,宋波编写第1、4、6章,李彬和王宁宁编写第2、3、5章,李彬和叶海潮编写第7、8章,祖大磊和刘超编写第9、10、11章,李彬负责全书的统稿。
此外,本书还关注智能制造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力求紧跟时代步伐,反映最新技术动态。同时,我们也鼓励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积极思考、勇于创新,为智能制造技术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智能制造技术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许多新理论、新技术还在源源不断地涌现,编者也在不断学习之中,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妥之处,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