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鸟瞰最美国保全书(刷边版)
》
售價:NT$
5489.0

《
上海市民生活记忆
》
售價:NT$
374.0

《
分肥游戏:古代中国权力分配规则
》
售價:NT$
329.0

《
结构 Structures(埃隆马斯克推荐读物之一,经典又实用的结构力学普及读物)
》
售價:NT$
435.0

《
影响世界的十八个定律:破解万物运行规律人类,如何用公式定义世界?
》
售價:NT$
305.0

《
道教大辞典·道教百科全书(通识版本+飞机盒): 附赠32张海报:神仙谱系大全x1、道教宗派与法术全鉴x1、时间线上的道教史x1
》
售價:NT$
1520.0

《
伦理学与生活(第11版)
》
售價:NT$
551.0

《
巴格达新版 和平之城 血腥之城 汗青堂丛书055
》
售價:NT$
551.0
|
編輯推薦: |
汉语史专家王云路教授的“问学”随笔集,展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的学术之道。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问学”丛书之一,是语言学名家王云路教授所作学术随笔集。主要内容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王云路教授自己已出版书稿的前言后记。第二部分是王云路教授主编书稿中她所作的序。第三部分是她应同门或其他作者索求而写的序。第四部分是她作为政协委员和常委所作的参政资料。第五部分是其他发表在报章上的小文和会议发言。依次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这些零散的前言、后记和零札散记能够袒露出王云路教授治学的心路历程和所思所想。故取《论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取名为《切问近思录》。
|
關於作者: |
王云路,女,1959年3月出生,辽宁大连人。1982年毕业于辽宁师范学院中文系。1985年毕业于杭州大学中文系,获汉语史专业硕士学位(导师郭在贻)。同年,留在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任教。1992年毕业于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获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博士学位(导师姜亮夫)。博士生导师,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教y部””特聘教授。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教y部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副主任,浙江大学礼学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周有光语言文字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大学人文学科学位委员会主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部学位委员会主任。兼任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训诂学会副会长,浙江省语言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客座教授,《古汉语研究》杂志编委。
|
目錄:
|
目录
1 一、自序与后记等
3 《中古汉语语词例释》序言、前言
23 《中古汉语读本》前言、后记
36 《荀子直解》前言
44 《词汇训诂论稿》后记
48 《中古汉语论稿》后记
53 《中古汉语词汇史》后记
61 《汉语词汇核心义研究》前言、后记
70 《中古诗歌语言研究》序言、后记
81 二、主编之序
83 守望着这一片家园
86 《汉语史学报》第七辑“编者的话”
91 《君子文化》序:中国古代的“君子”文化
144 中华礼藏家礼类《居家必用事类全集》总论、后记
155 《刘操南全集》序言
160 《中国语言学前沿丛书》总序
166 《浙大文献学研究生教程》总序
173 三、应约之序
175 文言文学习的益友良师
——方青稚《高考古诗文翻译与鉴赏》序
182 葛佳才《东汉副词系统初探》序
187 丁喜霞《中古常用并列双音词的成词和演变研究》序
190 胡百熙《558汉语检索法字典》序言
195 郭作飞《近代汉语词汇语法论稿》序
198 《浙江大学图书馆藏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序
204 张福通《唐代公文词语专题研究》序
209 大众化文库英汉对照本《古文观止》前言
228 付建荣《唐宋禅籍俗成语研究》序言
239 四、参政心声
241 在西溪校区民盟委员会作的一九九八年工作总结发言
249 建立科学与民主相结合的决策制度是浙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
要保证
256 在民盟年终会议上的发言
258 关于人才强校问题的一点想法
264 民盟引领我成长
269 五、零篇散札
271 2003年在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274 在姜亮夫先生110周年诞辰座谈会上的发言
278 学术研究感言:信、乐、静
283 什么是古籍所的精神?
286 关于“礼”的两则对话
293 学习世界眼光,不忘历史眼光
297 2015年在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299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305 谈谈如何做学问
308 关注当代语言学家和语言学的最新动态
|
內容試閱:
|
写在前边的话
大约三年前,浙江古籍出版社策划了一套“问学”丛书,我也忝列作者之一。本来想把一部书稿交上去,可是后来一想,那样就与出版社策划这套丛书的宗旨相悖了。“问学”,大约可以是自己的求学问学经历,也可以是向读者展示该如何求学问学,反正不是通常的学术著作。我视野较窄,文笔枯瘦,经历平淡,好像还真不会写论文之外的“问学”随笔。问学不易,没有学问,不足以问学;没有见识,无法问学。思前想后,跟学术研究著述比起来,书稿的前言、后记或者某个场合的发言与零札散记大约是最能够直接坦露心声的文字。所以我把部分相关内容等搜罗出来,汇在一起,或许可以看出自己当时的心路历程和所思所想;
而且随着拾起一些陈芝麻烂谷子,当时的场景细节也涌上心头:原来我还用心思干了这些事啊。感谢浙江古籍出版社王旭斌社长给了我一次梳理以往零篇散札的机会和动力。恐怕不能达到“问学”的目的,但是回首往事,也算是一次人生的回顾吧!翻翻捡捡,感悟不少,已经过了“耳顺”之年,似乎还是陶渊明说得在理:“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来者”已来,下一次“问学”,一是希望不要那么凌乱,二是希望还有点味道,不至于像现在这般“鸡肋”。
这些内容大约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自己书稿的前言后记。整理这些,当时辛苦爬梳的经历就浮现在眼前,感慨颇多。这里主要是我部分著述的序言和后记,而我的头两部书稿都是跟我丈夫方一新教授合作的,虽然不是我一个人写的,但是作为学术著作的开端,有意义,我也收录了其前言与后记。我们的书稿除了出版社要求的之外,通常没有请人作序,怕给长辈添麻烦。所以,我们只有三本书有老师辈的序言:一是《中古汉语语词例释》,有导师蒋礼鸿先生的序言;二是《中古汉语读本》,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刘坚先生的序言;三是《中古诗歌语言研究》,有贵州大学王锳先生的序言。这三位先生,都是我们十分敬重、永远怀念的前辈。为了表达我的感念,就把这三篇序言放在文集中。
第二部分是我主编的书稿,自然也要写序,就纳入其中。有的序是集体创造,比如《中华礼藏》,虽然我是主编,其序言也不收录。
第三部分是应同门或其他作者索求而写的序言,写起同学书稿的序言我是比较欣喜的,因为是我大致了解的内容,也不必很长;而有些应约写的书序,就不能零篇短札,内容又不甚熟悉,就有些力不从心了。
第四部分是参政资料。我年轻时,担任过三届浙江省政协委员和常委,一届省人大代表,三届浙江省民盟副主委,还是第九届(补选)、第十届、第十一届民盟中央委员,还曾兼任杭州大学民盟主委和浙江大学副主委等,近来还担任过两届省政府参事,目前还是省文史馆馆员,在关注国家民生方面也有所用力。所以我也酌情收入少量作为民主党派的建言等,希望能够留下印记,看出我在专业之外的努力与付出。
第五部分是其他发表在报章上的小文和会议发言等。零篇散札,以近期的居多,因为类似的内容已大多散佚,趁这个机会,也搜罗几篇。
这些内容基本保持原貌。目录按照类别,然后依照时间顺序排列。博士生梁逍帮助核对了不少资料的时间与出处,校勘失误;博士后刘芳最后调整排序,统一字体,这些都颇费工夫,谨致谢忱。
《论语》记载子夏的话:“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我希望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书名就取“切问近思录”吧,也似乎贴近了出版社这套丛书的主题“问学”。是为序。
王云路
2023 年 2 月 27 日于浙大紫金西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