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汗青堂丛书154·崩盘:小冰期与大明王朝的衰落
》
售價:NT$
429.0

《
企业家业保障与传承
》
售價:NT$
875.0

《
世界武器装备知识图解
》
售價:NT$
814.0

《
南方丝绸之路与欧亚古代文明
》
售價:NT$
1089.0

《
文化南方:中古时期中国文学核心传统
》
售價:NT$
329.0

《
台湾四百年:精装珍藏版
》
售價:NT$
299.0

《
古玺印与古玺印鉴定
》
售價:NT$
660.0

《
中国官箴
》
售價:NT$
529.0
|
編輯推薦: |
农业技术推广成为当今时代影响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本书从农业产业特点出发,紧密结合中国农业发展实际,对中国现代农业经济管理创新模式和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做了深入探索。以农业现代化种植技为例,深入阐释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提高农业竞争力、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內容簡介: |
本书从农业产业特点出发,紧密结合中国农业发展实际,对中国现代农业经济管理创新模式和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做了深入探索。首先,详细介绍农业经济管理的相关内容,具体阐述了农业与农业经济的基本概念、农村经济制度的变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互联网 农业”经济管理创新模式等内容。其次,围绕农业现代化与农业现代化种植技术展开论述,以中药材三七、重楼、石斛、贝母的种植技术为例,阐释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最后,揭示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程序与方法,探索农业技术推广经营服务与信息服务的路径、方法,从而为提高农业竞争力、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借鉴。
|
關於作者: |
秦孔云 现任职于云南白药集团文山七花有限责任公司。从事中药材种植管理与现代种植研究工作10余年,先后参与三七、重楼、石斛GAP种植标准的起草工作,参与三七、贝母的无土栽培研究,积极推进三七、重楼种植走向数字化、智能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向。
沈梦洁 2011年以来一直从事农业经济管理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多次为基层工作人员做培训指导。
温凤涛 高级农艺师。自1991年到乡镇,30多年来扎根基层农业生产第一线,从事乡镇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发表论文多篇,参与相关课题多个,得到省级、市级奖励多项,培养了一批农艺师和技术员,为本地农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
目錄:
|
目录
第一章 农业与农业经济
第一节 农业的概念
第二节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第三节 农业经济学
第二章 农村经济制度的变迁
第一节 农村经济制度产生与演变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1949年以来农村经济制度演变的过程
第三节 “三权分置”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第三章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第一节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内涵
第二节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第三节 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
第四章 “互联网 农业”经济管理创新模式
第一节 “互联网 ”时代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互联网 ”时代农业产业链和创新模式
第三节 智慧农业经营管理
第五章 农业现代化
第一节 农业的发展阶段
第二节 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第三节 国外农业现代化
第四节 我国农业现代化
第六章 农业现代化种植技术—以中药农业为例
第一节 中药农业的概念与特征
第二节 我国中药材生产
第三节 三七种植技术
第四节 重楼种植技术
第五节 石斛种植技术
第六节 贝母种植技术
第七章 农业技术推广
第一节 农业技术推广概述
第二节 农业技术推广模式的特点
第三节 农业技术推广程序、方式与方法
第八章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第一节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的内涵
第二节 农业技术推广经营服务
第三节 农业技术推广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前言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农业的发展状况决定着国力的强弱、社会的治乱甚至朝代的兴替。历代中国社会都非常重视农村和农业问题。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必须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农业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农业技术推广成为影响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本书从农业产业特点出发,紧密结合中国农业发展实际,对中国现代农业经济管理创新模式和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做了深入探索。首先,详细介绍农业经济管理的相关内容,具体阐述了农业与农业经济的基本概念、农村经济制度的变迁、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互联网 农业”经济管理创新模式等内容。其次,围绕农业现代化及农业现代种植技术展开论述,以中药材三七、重楼、石斛、贝母的种植技术为例,展现了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最后,介绍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及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相关内容,揭示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模式、程序与方法,探索农业技术推广的经营服务与信息服务的路径、方法,从而为提高农业竞争力、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借鉴。
本书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在此对诸位文献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编者的专业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疏漏,敬请专家学者和广大读者不吝批评指正。让我们共同研究,一起进步。
编者
2024年11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