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理想国译丛073——他们也是幸存者:纳粹大屠杀亲历儿童的人生与记忆
》
售價:NT$
500.0

《
写作革命2.0:在所有学科和年级中通过写作提升思维的指南(美国亚马逊高分畅销教育类图书)
》
售價:NT$
306.0

《
大家京范 燕都掌故
》
售價:NT$
449.0

《
创新无限:深圳奇迹启示录
》
售價:NT$
352.0

《
中国近代外交官群体的形成(1861—1911)修订版
》
售價:NT$
500.0

《
大学问·月照崇徽:章献刘后与宋真仁之际政治
》
售價:NT$
500.0

《
砂与海之歌纪念画集
》
售價:NT$
500.0

《
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看日本系列)
》
售價:NT$
286.0
|
內容簡介: |
本书根据化妆品原料中的结构或作用的不同分为12章,每章又分为若干节,先详细介绍各类原料的共性,包括原料的结构、作用及作用机理等,然后具体介绍一些常用的化妆品原料,包括原料的名称、来源或化妆品的制法、性质、功效、应用及安全性等知识。本书收录的化妆品原料既考虑经典的原料,又选取最新的常用原料。全书内容丰富、条理清晰,以作用和结构为主线进行介绍,在内容上既符合高校化妆品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又考虑了企业技术人员对化妆品原料知识的需求。本书可作为高等教育化妆品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化妆品企业工程师的参考书。
|
目錄:
|
绪论 001
一、学习与掌握化妆品原料的重要性与意义 001
二、化妆品原料的发展 002
三、我国化妆品原料研发现状 004
四、化妆品原料的理想性质 004
五、化妆品原料的分类 005
六、化妆品原料的相关法规 005
七、化妆品原料的学习内容 007
八、化妆品原料的学习方法 009
九、结语 010
第一章油脂 012
第一节概述 012
一、油脂的概念 012
二、油脂的分类 012
三、油脂的基本特性 013
四、油脂在化妆品中的作用 017
第二节天然油脂 018
一、植物油脂 018
二、动物油脂 026
第三节合成油脂 029
一、合成脂肪酸酯 029
二、聚硅氧烷 038
三、合成烷烃 048
第四节半合成油脂 050
一、脂肪酸 050
二、脂肪醇 052
第五节矿物油脂 055
第二章保湿剂 058
第一节概述 058
一、保湿剂的概念 058
二、经皮失水 058
三、皮肤的天然保湿系统 059
四、保湿剂的分类与作用机理 059
第二节常用保湿剂 060
一、天然保湿剂 060
二、合成保湿剂 065
第三章乳化剂 071
第一节概述 071
一、乳化剂的概念 071
二、乳化剂的分类及特性 071
三、乳化剂的HLB值 072
第二节非离子型乳化剂 073
一、聚乙二醇类 073
二、硅油类 075
三、甘油脂肪酸酯类 076
四、聚甘油脂肪酸酯 076
五、山梨坦脂肪酸酯和聚山梨醇酯类 077
六、糖类衍生物 079
七、天然乳化剂 081
第三节离子型乳化剂 082
一、阴离子型乳化剂 082
二、阳离子型乳化剂 083
三、两性乳化剂 084
第四章清洁剂 086
第一节概述 086
一、清洁剂的概念 086
二、清洁剂的分类 086
三、清洁剂的作用机理 086
四、清洁剂的理想性质 087
第二节阴离子清洁剂 087
一、硫酸酯盐 087
二、磺酸盐 090
三、脂肪酰基氨基酸盐 090
四、羧酸盐和脂肪醇醚羧酸盐 093
五、磷酸酯盐 094
六、磺基琥珀酸酯盐 095
第三节两性清洁剂 098
一、甜菜碱型清洁剂 098
二、咪唑啉型清洁剂 100
三、氨基酸型清洁剂 101
四、氧化胺型清洁剂 101
第四节非离子清洁剂 102
一、烷基糖苷 102
二、烷基乙醇酰胺 103
三、酯类 104
第五章增稠剂 106
第一节概述 106
一、增稠剂的概念 106
二、增稠剂的分类 106
三、增稠剂的作用机理 106
四、增稠剂流变学基础 107
第二节常见增稠剂 110
一、天然有机类增稠剂 110
二、天然有机改性类增稠剂 115
三、有机合成类增稠剂 118
四、微粉增稠剂 123
第六章着色剂 127
第一节色彩学基础 127
一、颜色的产生 127
二、颜色三属性 129
三、三原色及其混合成色 129
四、颜色空间 130
五、颜色测量与色差评价 131
第二节着色剂概述 133
一、着色剂的概念 133
二、着色剂的分类 133
三、着色剂的性质 133
四、着色剂的理想性质 135
第三节染料 135
一、染料的分类 135
二、常见染料的结构 137
三、染料命名 140
四、常用有机合成染料 142
第四节天然着色剂 150
第五节颜料 153
一、有机颜料 153
二、无机颜料 158
三、珠光颜料 161
第七章粉体原料 166
第一节概述 166
一、粉体原料的概念 166
二、粉体原料分类 166
三、粉体原料表面处理 167
四、粉体原料的性质 168
五、粉体原料使用要求 169
第二节常见粉体原料 169
一、无机粉体原料 169
二、有机粉体原料 174
三、天然粉体原料 175
四、改性淀粉 177
五、磨砂剂 178
六、表面处理过的粉体原料 179
第八章防腐剂 183
第一节概述 183
一、防腐剂的概念 183
二、防腐剂的分类 183
三、防腐剂的作用及机理 184
四、影响防腐剂性能的因素 184
五、防腐剂的安全性 186
六、防腐剂的理想性质 186
第二节准用防腐剂 187
一、醛类 187
二、酯类 189
三、季铵盐类 191
四、酸及其盐类 195
五、酚类 198
六、醇醚类 200
七、唑烷类 204
八、无机盐类 204
九、其他类 206
第三节抗菌原料 207
一、1,2二元醇类 207
二、有机酸类 210
三、中等链长脂肪酸甘油单酯类 212
四、芳香酚及芳香醇类 213
五、植物提取物类 215
六、其他类 215
第九章洗涤护肤助剂 218
第一节溶剂 218
一、溶剂的分类 218
二、溶剂的作用机理 218
三、常见溶剂 219
第二节推进剂 222
一、推进剂的分类 223
二、推进剂的作用机理 223
三、常见推进剂 224
第三节珠光剂 225
一、珠光剂的分类 225
二、珠光剂的作用机理 225
三、常用的珠光剂 226
第四节增溶剂 227
一、增溶剂的作用机理 227
二、常用的增溶剂 229
第五节pH调节剂 229
一、pH调节剂的分类 229
二、常用pH调节剂 229
第六节螯合剂 234
一、螯合剂的分类 234
二、螯合剂的作用机理 235
三、常用的螯合剂 235
第七节抗氧剂 236
一、抗氧剂的分类 237
二、油脂酸败的机理 237
三、影响油脂酸败的因素 237
四、抗氧剂的作用机理 238
五、常用的抗氧剂 239
第十章肤用功效原料 241
第一节美白剂 241
一、皮肤的颜色 241
二、美白剂的分类及作用机理 242
三、美白祛斑类原料 244
第二节延缓衰老原料 258
一、皮肤衰老概述 258
二、延缓衰老原料的作用机理与分类 259
三、常见延缓衰老原料 259
第三节防晒剂 268
一、紫外线与皮肤 268
二、防晒剂分类 269
三、防晒剂的作用机理 269
四、防晒剂的光稳定性 271
五、紫外防晒剂的理想性质 271
六、防晒剂的选择 271
七、常用防晒剂介绍 272
八、天然防晒原料 283
第四节收敛剂 284
一、化妆品用收敛剂的分类 285
二、化妆品用收敛剂的作用机理 285
三、常见化妆品用收敛剂 285
第五节抗过敏原料 288
一、皮肤的过敏反应 288
二、化妆品用抗过敏原料的分类与作用机理 288
三、常见的化妆品用抗过敏原料 289
第六节促渗透剂 291
一、促渗透剂的作用机理与分类 291
二、常见促渗透剂 292
第七节抗水成膜剂 292
一、抗水成膜剂作用原理 293
二、抗水成膜剂的性质 293
三、抗水成膜剂的结构 293
四、常见抗水成膜剂 293
第八节温感剂 294
一、温感剂的概念 294
二、温感剂的作用机理 295
三、常用温感剂 295
第十一章发用功效原料 298
第一节发用调理剂 298
一、发用调理剂概述 298
二、发用调理剂的分类和特点 298
三、常用发用调理剂 300
第二节去屑剂 307
一、去屑剂概述 307
二、去屑剂分类和作用机理 307
三、常用去屑剂 307
第三节发用定型剂 310
一、发用定型剂概述 310
二、发用定型剂分类 310
三、发用定型剂化学结构 310
四、常用发用定型剂 311
第四节染烫发原料 316
一、染烫发原料概述 316
二、染烫发原料分类和性能 316
三、常用染烫发原料 318
第十二章生物活性物质 325
第一节氨基酸 325
一、氨基酸的结构与性质 325
二、氨基酸的分类 325
三、氨基酸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326
四、常见氨基酸 326
第二节肽 330
一、多肽的结构与命名 330
二、多肽的合成 331
三、多肽的分类与作用 332
四、功能多肽 333
五、常见多肽 334
第三节蛋白质 343
一、蛋白质的结构 343
二、蛋白质的分类 343
三、蛋白质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343
四、常见蛋白质 344
第四节糖 346
一、糖的结构 346
二、糖的分类 347
三、糖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347
四、常见糖类 347
参考文献 357
|
內容試閱:
|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化妆品消费水平不断升级,国内化妆品产业也得到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化妆品产业发展已步入快速成长期,形成了全球第二大化妆品市场,在绿色健康、创新驱动等国家政策引领下,我国的化妆品产业在核心技术上已呈现出快速突破的发展态势。
化妆品原料学是研究化妆品中使用的各种原料的科学,涉及化妆品中使用的化学物质、天然提取物、添加剂等各种成分的性质、功能和应用,认识、熟悉和掌握化妆品原料的组成、结构、性能、作用机理和应用,对开发新型、高质和安全有效的化妆品至关重要,同时对化妆品生产过程中的品质控制起到关键作用。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本教材结合化妆品行业企业发展、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和行业适用性人才培养的需求,针对本科人才培养要求,融入思政元素,强化基础理论,突出了化妆品原料的功效与机理。其特点如下。
1. 立德树人,融入德育元素,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 教材加强了化妆品原料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通过突出基本概念和原料分类,结合各类原料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能,对原料的作用和机理进行系统阐述,使学生能够从组成、结构、机理、性能和应用等方面,全面系统性地学习和掌握不同的化妆品原料。
3. 教材以化学、材料、生物科学和医学等学科交叉为特色,以适应化妆品产业变革新趋势、满足国家区域发展需要为指导,教材编写体现教学内容的相互衔接,打通不同学科间壁垒,将多学科交叉的知识内容、原理和方法融入教材,以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开拓创新视野。
4. 化妆品是消费者长期并高频在肌肤上使用的一类物品,本教材中除一般原料属性外,着重对化妆品原料对人体及肌肤的安全性进行介绍,有助于新型和安全有效的化妆品配方的创新开发。
5. 通过联合相关高校和科研机构教师、行业企业资深技术人员共同设计教材结构、教材内容,构建与本书相配套的在线课程资源,包含教学视频、PPT、试题库等,努力提升教材的系统性和实用性。
6. 教材编写立足化妆品技术的长期研发积累,反映了当今行业发展中的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补充了大量的新原料,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化妆品原料学专业教材,服务国家特色需求,为行业企业创新驱动提供支撑。
本书分12章,由刘纲勇和王兆伦任主编,何秋星任副主编。各章节编写分工如下:绪论由李慧良编写;第1章由李丽、郭苗苗编写;第2章由王兆伦编写;第3、4章由黄红斌、潘明初编写;第5章由陈芳芳、尤智立编写;第6、7章由何秋星编写;第8章由徐洪伍、王兆伦编写;第9章由张伟禄编写;第10章由彭雄义、徐洪伍、潘明初、李丽编写;第11章由钱恒玉编写;第12章由吴都督编写。全书由刘纲勇统稿。
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行业很多专家的大力支持,包括北京工商大学的韩富教授、博贤实业(广东)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曾万祥、养生堂(上海)化妆品研发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赵仕芝、浙江雅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陈迪、北京华坊贾商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伟健,在此深表感谢!
本课程是化妆品技术与工程、化妆品科学与技术、应用化学等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必修课之一。教材作为承载行业专业知识的重要载体,具有专业性、行业性、适用性和可读性等特点,在强化本科专业育人的同时,也为行业专业技术人员的系统化学习和提升提供参考。
由于编者水平所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欢迎各位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邮箱liugy@gdyzy.edu.cn),以便不断完善。
编者
2025年1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