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如何面对爱情里的失望
》
售價:NT$
179.0

《
至高无上:一场颠覆世界的人工智能竞赛
》
售價:NT$
403.0

《
聪明钱
》
售價:NT$
398.0

《
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
》
售價:NT$
500.0

《
约翰·巴勒斯:美国自然文学之父
》
售價:NT$
347.0

《
东线有战事1914一战爆发与帝国崩溃 与西线无战事遥相呼应的一战东线战事探寻帝国时代崩塌的根源
》
售價:NT$
449.0

《
奇岩馆事件(“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大奖获奖作者高野结史颠覆你的推理常识)
》
售價:NT$
254.0

《
暗斗:一个书生的文化抗战
》
售價:NT$
449.0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设立后,正式出版的第一部系统阐述构建中共党史党建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学术著作,全面回顾了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发展历程,着重论述了新时代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建设的基本问题,并对今后中共党史党建学如何创新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全书分为“总论”“中共党史学科”“党的建设学科”三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系统阐释了中共党史党建学发展建设的现实状况、历史脉络、基本内容、发展趋势,全面阐释了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深入阐释了如何推进中共党史学科同党的建设学科融合发展、如何处理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同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的关系等基本问题。全书内容完备、结构完整、特色鲜明,政治性、思想性、实践性突出,具有重要的原创理论价值、学术指导价值和实践应用价值。
“总论”共五章,着重论述新时代对中共党史党建学学科建设提出了哪些期待和要求,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对加强学科建设的指导意义,论述了新时代中共党史党建学创新发展的基本思路,提出并阐释了新时代中共党史党建学创新发展的重大研究方向。
“中共党史学科”共九章,回顾了中共党史学科形成和发展的历程,阐述了中共党史学科的基本理论、学科体系、话语体系,论述了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发展沿革,阐释了方法论和文献学,分析了上述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还对如何更好发挥资政育人功能、拓宽国际视野、加强国际交流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
“党的建设学科”共十章,回顾了党的建设学科形成和发展的历程,论述了新时代党的建设如何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并以这一问题为枢纽,进一步阐述了党的建设学科的基本理论、学科体系、教学体系、话语体系、方法论,分析上述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还对如何更好加强人才队伍培养、有效推进成果转化、拓宽国际视野、加强国际交流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
|
關於作者: |
李捷 中国史学会会长、研究员。曾任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求是杂志社社长。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共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史、毛泽东生平及思想研究。已出版《精神丰碑: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体系》《新时代与新飞跃: 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伟力》《国家治理的思想变迁》《光荣和梦想的远征:中国共产党与第二个百年的伟大奋斗》《从五条脉络看百年党史(上、下)》《奋斗与梦想:近代以来中国人的百年追梦历程》《中国有个毛泽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飞跃是怎样到来的》《毛泽东对新中国的历史贡献》《毛泽东与新中国的内政外交》等专著。
|
內容試閱:
|
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中最具中国特色的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只有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提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理论观点,构建具有自身特质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这为扎实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
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国家层面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也是我国“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要求。
《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把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作为核心任务和主体部分,进行了系统深入的阐述。一是在学科体系建设方面,按照突出优势、拓展领域、补齐短板、完善体系的要求,促进基础学科健全扎实、重点学科优势突出、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创新发展、冷门学科代有传承,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普遍意义的学科体系;优化学科设置和布局、巩固学科发展基础、提升学科发展质量、加快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加强教材体系建设。二是在学术体系建设方面,深入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性、原创性、本土化和竞争力,发展中国理论,繁荣中国学术;创新学术理论体系、学术研究组织体系、学术平台支撑体系和学术评价考核体系。三是在话语体系建设方面,坚持以中国传统、中国实践、中国问题作为学术话语建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提炼出具有中国特色、世界影响的标识性学术概念,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发展优势、文化优势转化为理论和话语优势;推进政治话语学理化、学术话语大众化、中国话语国际化,完善话语体系建设工作机制。
可见,扎实推进中共党史党建学科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既是新时代中共党史党建学科担负新使命、展现新作为、适应新形势新期待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名副其实的新时代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把《国家“十四五”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规划》的要求落到实处。
学科体系建设是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的基础和前提,决定着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教学体系的基本方向和基本面貌。特别是在构建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的新的历史方位和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共党史党建学科体系建设一定要同学术体系建设一体规划、一体推进,需要进一步回答学科定位、研究对象、核心问题、研究领域、研究体系、研究理论与方法等一系列关系学科发展方向的重要问题。正确回答这些问题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就是要适应党史党建成为一级学科的新形势,不再把党史和党建看成是两个独立的学科来考虑学科体系建设问题。只有迈出了这决定性的一步,才有可能研究和解答中共党史党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有关这个问题的详细讨论,还会在本书的“中共党史学科”分册和“党的建设学科”分册里展开。这里先提出一些总体设想。
从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的学科体系构建来说,需要进一步克服党史研究和党建研究的短板,把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完整的研究对象来进行综合研究、专题研究、比较研究。既要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也要研究它的现在与未来;既要研究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也要研究它的实践与精神;既要研究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也要研究它的领导与事业;既要研究中国共产党的群众关系,也要研究它的政党关系、统战关系,还要研究它同世界政党的关系。上述这些研究,单靠原有的党史党建各自的学科体系是难以胜任的。这就需要在构建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过程中,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展学术视野,努力跟上形势发展和时代需要,在中共党史党建学一级学科的学科体系定位和学科体系构建上有大的突破和大的作为。
中共党史党建学科体系建设,还要紧扣新时代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提出的核心问题,对自身的学科研究方向和相关知识体系作必要的调整、充实和加强。譬如说,中共党史党建学科体系建设,需要紧扣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来展开,进一步聚焦和拓展相关历史研究、理论研究、实践研究、制度研究、法规研究、对策研究、学理研究等。又譬如,新时代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时代课题。中共党史党建学科体系建设也需要跟上时代步伐,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