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国学的天空(国学导师、“百家讲坛”主讲人傅佩荣经典之作)
》
售價:NT$
347.0

《
疑案里的中国史3艾公子著(中国史里扑朔迷离的40个疑案,惊奇好玩又脑洞大开受益匪浅)
》
售價:NT$
356.0

《
大学问·清代银钱比价波动研究(重绘清代全国各省的银钱比价数据序列,为清代货币史、经济史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
售價:NT$
709.0

《
荷马社会研究(增补版)
》
售價:NT$
765.0

《
万千心理·与弗洛伊德的咖啡漫语: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精装】
》
售價:NT$
704.0

《
内北国而外中国:蒙元史研究 精装 中华学术·有道
》
售價:NT$
755.0

《
山中岁月:在日本小镇与传统相遇、与自然相融
》
售價:NT$
306.0

《
创伤自救指南:如何摆脱消极模式、修复人际关系并获得自由
》
售價:NT$
301.0
|
內容簡介: |
2023年开年,《中国奇谭》的爆火,让短片这种在中国动画序列中有着漫长且辉煌历史,却又在近年来处于大众盲区的动画形式重新进入国人的视野。但《中国奇谭》的成功,并不是一种偶然,而是国产动画短片近二十多年发展的一次“成果显现”。《数字觉醒:网络时代的国产动画短片研究(1998—2023)》一书在艺术社会学、作者论、叙事学和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上,从兴起的历史契机、创作与转向、叙事、文化特性与美学等多个角度对进入网络时代后的国产动画短片进行全面和框架性的思考,并以此来观照近年来中国动画的成长。
20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随着电视动画的兴起,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代表的短片生产开始迅速萎缩,短片创作也逐渐进入沉寂状态。而在新世纪后,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媒介的出现,动画短片开始以新的形式示于世人,并在创作模式和传播方式上都呈现出深刻的变革。本书对国产动画短片的发展逻辑、时代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阐释。作者认为时代背景对传统动画的退场和“新动画”的出现起着重要影响,其中网络技术尤其是新媒体的极大赋权,是新动画产生的主要推动力量。同时,不同阶段动画力量兴起的原因和表现也不一样,这与动画全体内外的不同性质的场域有关。
|
關於作者: |
赵洋,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博士,第 35 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终评评委,《甘肃日报》影视板特约撰稿人。曾获中国文联主办的第三届网络文艺评论优选汇优秀短评文章奖、第 20 届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奖、第四届甘肃省文艺评论奖。主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项。在《当代电影》《光明日报》《中国电视》《中国社科报》等刊物发表论文十几篇,部分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撰写的智库文章数篇被甘肃省委采用或获得省级领导批示。
|
目錄:
|
序 王宜文 /i
导论:“新动画”与新问题 /001
一、何谓“新动画” /001
二、问题何以可能 /009
三、国产动画作为问题域 /012
四、独立动画作为另一种命名 /017
第一章 “新动画”的萌生 /030
一、经典动画的退场 /033
二、“文化场域”的嬗变 /041
三、“域”外来的人 /053
四、“美院派”的动画转型 /066
五、从“标出”到融合:作为女性的动画作者 /078
第二章 媒介赋权的新语境 /088
一、技术赋权下的数字化生存 /090
二、传播赋权下的趣缘群体构建 /103
三、意义赋权下的作者身份认同 /115
四、新媒介中的“刷榜狂欢” /128
第三章 分化与转向:多元化创作的兴起 /135
一、规模化专业教育的肇始 /137
二、“小众化”的业余作者 /142
三、粉丝自制与参与式创作 /147
四、展览空间中的动画装置 /151
五、多屏展示下的“动画剧场” /160
六、动画节中的跨文化传播 /167
第四章 自述话语中的青春体验 /177
一、成长之殇的自我书写 /178
二、奇异化的青春幻想 /195
三、现代性体验的视觉批判 /201
四、作者形象的符号化置入 /209
第五章 空间叙事中的记忆建构 /215
一、承载记忆的地理空间 /216
二、旧物与图像:被追忆的历史空间 /223
三、“乌托邦之地”的精神空间 /227
四、动作奇观中的想象空间 /232
第六章 “出位之思”:跨媒介的联合表意 /241
一、版画的风格复制 /244
二、文字的符号化改写 /247
三、流行音乐的动画式阐述 /252
四、电子游戏的风格借鉴 /257
五、经典文本的拼贴与解构 /261
结语 /266
附录 作品目录 /273
参考文献 /304
后记 /3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