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儿童发展与心理治疗
》
售價:HK$
347

《
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初步
》
售價:HK$
230

《
北京城史记 明代卷
》
售價:HK$
704

《
懂得:影响你一生的DISC识人术(修订版)
》
售價:HK$
347

《
ROS 2机器人操作系统与Gazebo机器人仿真(微课视频版)
》
售價:HK$
454

《
JOLT效应:攻克客户的犹豫不决
》
售價:HK$
403

《
津巴多普通心理学(英文版·第8版)
》
售價:HK$
704

《
是药非药 : 原来本草这么有趣
》
售價:HK$
301
|
| 內容簡介: |
|
今人耳熟能详的“邮政”,在清代随时势和社会变迁而产生重要变化,古今含义形似而实异,制度嬗变过程滞重而艰难。传统“邮政”强调政通人和,方能国泰民安;而新式邮政以“裕国便民”为号召,不仅迎合晚清时期在“开源”上的需要,亦适应是时国人在追寻新知上的渴求及维护利权的期待。但新式邮政的开办举步维艰、涉及诸多人事和利益纠葛,充分体现了清末民初制度转型中的复杂面相。
|
| 關於作者: |
|
吴昱,中山大学历史学博士,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暨南大学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院、暨南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专职研究员,广东省高等学校党的建设研究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中共党史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文化认同研究。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9项,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教材4部。
|
| 目錄:
|
绪论
一 缘起及解题
二 学术史:已有资料的出版及目前研究状况
三 问题意识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官民两分的传统邮制
第一节 “邮”与“政”:清代邮驿制度的用意及弊病
一 清代“邮政”析义
二 清代驿传体系的体制衍变
三 清代驿传体系的制度弊病
第二节 民间递信机构的作用与局限
一 民信局的起源及规制
二 民信局的经营与社会发展
三 政情流转的民间渠道
第二章 新式邮政的知识背景与实践基础
第一节 新政呼声:先行者的观察与呼吁
一 外制示范与舆论鼓动
二 游历官绅的见闻
第二节 订约后的文书带运
一 条约权利与使馆文书传递
二 传统体制内的反对:以黄云鹄为例
第三节 海关对邮政新体制的尝试
一 挫折:华洋书信馆失败的体制内因
二 局部新制的调整:海关邮政对工部书信馆的兼并
第三章 裕国便民——大清邮政与邮区网络
第一节 置邮政而挽利权
一 清末的“邮政利权”观念
二 谣言与匆忙:大清邮政开办的背景及过程
第二节 大清邮政的初期运转
一 开办章程与舆论反应
二 新政机构的外部障碍
第三节 与民争利:大清邮政与民信局的纠葛
一 领取执照与联邮代寄
二 大清邮政与民信局的冲突
第四节 博弈:大清邮政与民信局的内外交战
第四章 裁驿置邮——新政时期的制度转型
第一节 邮部设立与收回邮政
一 中央邮政管理机构的设立
二 收回邮政与清末政情
第二节 接管驿站与裁驿置邮
一 庚子前后的驿递概况
二 新政下的管驿职能归属争夺
三 直省裁驿的举动
第三节 在驿递与邮政之间的过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一 乾隆十九至二十年间各省裁留驿丞、收归州县管理一览表
附表二 清代历朝各地方志中有关驿传表述摘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