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俄罗斯通史(公元9世纪—1917年)
》
售價:NT$
500.0

《
被争夺的身体:魏玛德国的生育制度
》
售價:NT$
449.0

《
热烈的孤独大宋词人的明月与江湖 大宋顶流小传两宋词人柳永苏轼等两宋王朝史
》
售價:NT$
356.0

《
抗衰营养全书
》
售價:NT$
398.0

《
罗马史 随书附赠专有名词对照册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巨著
》
售價:NT$
2030.0

《
索恩丛书·伊斯兰帝国:十五座城市定义一种文明
》
售價:NT$
658.0

《
现代日本简史 近现代日本发展之路的通俗历史读本 解析日本百年来的兴盛与阵痛
》
售價:NT$
449.0

《
墨菲定律受益一生的黄金法则和人生定律心理学基础入门
》
售價:NT$
250.0
|
編輯推薦: |
积十年功力,讲述浙江的人文地理
李白、陆游、朱熹、胡适、鲁迅……
娓娓道来几十位文化名人与浙江的不解之缘
南孔庙、钱王祠、湖州丝、德清瓷、南浔道………
条分缕析浙江十余处人文景观的来龙去脉
富春江、钱塘潮、海塘关、古运河、滨河祭……
以诗一般的语言,别出心裁用之江串起江南缠绵的往事
|
內容簡介: |
浙江的水貌丰富多样,有八大主要水系,还有杭州西湖等四大名湖,千岛湖等人工湖泊,水网密布、河流纵横交错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的农耕文化和人文景观,同时文化名人辈出,如东汉文学家王充、书法家王羲之、唐代诗人贺知章、骆宾王,宋代词人陆游,明代画家徐渭以及近代文学家鲁迅等。数以千计的名人故居、纪念馆加之鲁迅、茅盾文学奖、郁达夫小说奖、艾青诗歌奖、丰子恺散文奖、徐迟报告文学奖等国家级文学奖项会聚于此,建构了文化的种种想象。
之江即浙江,一江三表,分别是上游的新安江、中游的富春江和下游的钱塘江,作者从新安江起笔,钱塘江收笔,泼墨于富春江,以其恢弘的历史视野和清醒的文化意识,建构江南文脉的历史理性,勾连江南历史的文化时空,倾听江南文化最深处的足音。通过寻访历史现场,以具化的江南想像,隐秘的江南传说,在文本和现实之间进行一场精神穿越与心灵疗愈。
|
關於作者: |
张加强,浙江海宁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军旅生涯17年,已出版历史文化散文《傲骨禅心》《千秋独行》《太湖传》《湖州传》等十余部著作,善于在诗性江南中撷取精华,凸显地域文化的精神个性,作品在大陆和台湾地区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
目錄:
|
第一章
青山之谣,一种文明的生成之道/
小引——之江源,独特的文化基因/
峰峦,六股尖的水滴/
水源,江出三天子都/
水韵,三百六十滩/
水魄,万转出新安/
色泽,古意中的影像/
徽居,太白楼的曾经/
徽商,渔梁坝的别离/
徽坊,巨石下的伦理/
徽学,状元县的启迪/
一代鼻祖,构筑学问大厦的朱熹/
一代通儒,引领近代科学的戴震/
一代财神,负旧钞入经典的王茂荫/
一代宗师,弃旧学构新论的胡适/
第二章
新安之澈,纯情年代浓缩的乡愁/
小引——淳安,浙江最大的小县/
江上四影: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细水,桃源孤影/
湖底,古城魅影/
浅笔,白沙雾影/
汇流,三江合影/
睦州六子: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刘长卿,以朽木构建恢弘的别墅/
杜牧,以气质遮蔽越界的文本/
柳永,以诗歌还原晦涩的世界/
范仲淹,以文字照亮仕途的晦暗/
陆游,以绝句守护壮丽的空坟/
海瑞,以行为阻挡危机的诞生/
第三章
衢江之道,幽境里的江南遗韵/
小引——江山胜处,溢出的文化自信/
那些遗落在大山里的梦/
南孔庙,学与养的再塑/
诸葛村,风与水的致意/
廿八都,隘与埠的边城/
唐诗里的浙江尺幅/
骆宾王之铮/
李太白之寻/
孟浩然之问/
杜工部之忆/
白居易之别/
孟东野之骨/
三江六水共此时/
张志和,水上的隐者/
李清照,孤冷的词人/
汤显祖,狂傲的传奇/
李笠翁,“风流”的文人/
第四章
富春之明,静悟中淬炼江水过往/
小引——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
天山共一色/
一条船与彼岸的对白/
一个县与唐诗的对话/
一个村与古水的对视/
英雄好出处/
一影孤蓑,寒江独钓客/
一卷残轴,剩山无用师/
一尊骑士,独立向风月/
第五章
钱塘之境,宋韵里的山重水复/
小引——江海气场,杭州的基因/
钱塘巨流/
古枢纽,唐诗外的早发渔浦/
钱王祠,不设防的宅第巨构/
群雄墓,抚慰后的曲终人在/
吴山上,晨雾中的隍城之角/
风月无边/
西湖岸,城山重映的人间天堂/
北山街,碎影中的人文镜像/
英雄气长/
岳飞,冠落“满江红”/
张苍水,暂别“好山色”/
秋瑾,终成“西泠客”/
文章韵短/
姜夔,江湖“音乐人”/
龚自珍,无处“听惊雷”/
魏源,独绘“海国图”/
第六章
滨海之巅,山阴道上夜行人/
小引——浙东,遥远的历史绝响/
仁者诗,永辉的三山/
会稽山,观念力量构筑的陡峭/
天台山,诗路与丝路的交会/
天姥山,归帆中的过往岁月/
惶然录,永恒的惦记/
西施的人性之美/
王羲之的兰亭之悟/
谢安的东山之局/
贺知章的“文曲”之光/
风骨厅,永恒的碑刻/
王安石的变法之殇/
王阳明的哲思之巅/
徐文长的狂人之孤/
圣者园,永固的雕塑/
黄宗羲的醒世之炼/
张岱的夜航之舟/
鲁迅的山阴之独/
第七章
左岸之异,大江与大海的纠缠/
小引——大海多苍茫,吾辈多寥廓/
奇观,奔腾汹涌的水/
海塘,重重叠叠的宿命/
沧浪,浩浩荡荡的潮水/
秘笈,隐隐约约的谜局/
彻悟,贫乏时代的修士/
弘一,续缘南山宗/
静安,已无人间词/
才情,一方水土的悟性/
诗人徐志摩,神译翡冷翠/
匠人朱生豪,苦译十年功/
第八章
运河之慢,误入正途的偏门中庭/
小引——远古留下的导语/
河边,晨曦童话/
良渚,早年的城池/
湖州,起初的物语/
德清,原始的青瓷/
运河,自然拜物/
溯河源,陈年佳酿/
湿土地,滨河祭场/
水制度,漕运纪元/
古镇,天降造化/
南浔道,小邑大制作/
乌镇埠,荡气风云势/
善琏阁,再笔王羲之/
盐官城,潮落千古逝/
袁花门,望族书剑录/
镇廓,自古繁华/
塘栖桥,杭城有北岛/
新市湾,回望河埠群/
濮院织,亘古民间造/
荻港渔,遗产尽书香/
跋涛声依旧/
|
內容試閱:
|
序
从源头到大海之江凝聚了南中国的特质,这里独具人文气息,具化了南方想象。
1
中华文明于坎坷跌宕中绵延拓展,成为世界史上“连续性文明”的典范。她的脉络分一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年的文明史三大段落。
在浙江,暗中积蓄某种力量,一百万年的人类史起始于长兴七里亭,一万年文化史起始于浦江上山,五千年文明史起始于杭州良渚,四千年湖州丝,三千年德清瓷,属文明巩固阶段。中间尚有六千年余姚河姆渡人类聚落群居过渡时期。
之江文明以水而兴。她分安徽黄山和浙江开化两个源头,黄山源蜿蜒向东,成新安江,入浙后过淳安、建德与开化源水构成的衢江、兰江汇合形成富春江,中途有浙东运河和京杭大运河加盟,最后由钱塘江汇入大海。
浙江山水,取自然荟萃,夺天地造化,与之相伴的是哲思与才情。其出处可能是来自古老的山川,由一些蜿蜒流过地表的小溪、小河汇聚而成。于是,之江诞生了一些属于自己的源头:
开化马金溪钱江源,泼墨写就浙江山水的诗书画;
临安太湖源,奏出浙北苏南以财富意义的风雅颂;
天目山黄浦江源,注入上海以面向大海的精气神。
之江水首先接受了溪流水源流淌出来的文化基因,创造了属于自己的故土,自己的文明,早早用良渚和河姆渡遥对黄河文明。良渚城将文明秩序、文明意识、文化底蕴镌刻成历史,湖州丝、德清瓷都是物化的文明。
这种文明内聚力,开启了祖先们创造的“使者相望于道,商旅不绝于途”丝路盛景。借助哲学语言,那是一种“奇特的献祭仪式”。
2
明朝万历年间(1573—1619),临海人王士性,将浙江人文地理切为三块作雅说:
杭、嘉、湖、绍平原水乡,存泽国之韵;
金、衢、严、处丘陵险阻,藏山谷之气;
宁、台、温、舟连山浸海,拥滨海之风。
这位早徐霞客40年的地理学家,分出浙地傍水、依山、滨海三大流派。
南朝陈霸先悟出地名之吉祥,盼钱塘江潮“海洪宁静”,取名海宁。龙游、浦江、新昌、乐清、鄞州、天台、长兴,这些沿用至今的地名,皆出自钱镠(852—932)之手。而钱镠改得最为“霸气”的,当属衢州的龙游与江山。
今天浙江十一市格局奠定于大唐盛世。比起自古繁华的杭嘉湖,西部群山的金丽衢,天地疏朗。金华坐拥漫天星辰,身兼义乌的“义”、武义的“武”,浩气干云,义乌继承秦时明月,东阳保存吴地风流,让浙中熠熠生辉。
浙江,本就是一条河流的名字。攥住了源自山水的文化自信,代表了一种宏阔的浙江尺度。
3
中国南方的山水启蒙率先从之江开启,在对人文的精神原点和自然力倡导的层面,借富阳龙门的孙氏智慧,做了经典收官。富阳的潇洒在公元3世纪,孙权派大将卫温、诸葛直率水师万余,从临海的章安港出发,远征夷洲和亶洲,一展海上雄风。
富春江在人类早期的舞台上亮相后,唐代桐庐施肩吾率族人渡海,定居澎湖列岛,将富春江上钓台移到了汪洋大海之上,为大陆开发澎湖的第一人。
浙江的秀山与清水,是唐人的无限向往,宋人的人间天堂。杜甫、李白、王维、李商隐、孟浩然、刘长卿是《唐诗三百首》中诗歌数量前六位的诗人,他们都是曾经的之江诗船的主人,在江上看到过唐朝的种种景象。
宋韵的造化,引一句惊世骇俗的诗和词,在之江上可以诱出上下文。良渚以后三千年,中国勾勒出绝色宋韵影响世界。作为南宋都城,杭州在庭院、山房、绿植的小背景下,演绎了殿堂式的宏阔的琴棋书画的大韵律。
之江的过往,有数以千计的名人故居、纪念馆。山水的背后,是一个巨大的人文世界。鲁迅、茅盾文学奖,郁达夫小说奖,艾青诗歌奖,丰子恺散文奖,徐迟报告文学奖等文学奖项,会聚于此。
4
老子、孔子的仁者风姿掠过北方大地以后,中国的思想宝座由谁问鼎?
南方的智者开始登场。朱熹、王阳明的学问在之江风生水起。
历史长河中,漫漫长夜里破晓的是老子和王阳明。老子仰视天空,王阳明则接地气。学说需要地气,王阳明将经济伦理的细节梳了个井井有条,他的民间实学使南方人文地理豁朗而智慧,造就了坚定的理性方式和探索精神,东方式的经济底盘塑造得厚实。
之江把生活实践积淀成文明,低调不极端,平静地流淌,复兴和开智不以运动形式出现,不会因精力过剩冲出河岸,只是在遇到大海时,有些许的激动,方凸显之江的力道:
藏南方意志,酿浙地风骨,出现王阳明、黄宗羲、鲁迅、蔡元培、章太炎等特立孤傲的大师。
有艺术的破晓,王羲之、赵孟、黄公望等人物,以不朽灵魂塑不朽艺术。
有匠气的横贯,东阳木雕富阳纸,龙泉青瓷湖州笔,均为重要的工艺传承。
而商业先觉更成浙江品牌,财富觉悟和商业理性孕育民国的湖州商、宁波帮,以及遍及世界的浙江城、温州街、青田村和义乌小商品。灵动的南方氛围里,女孩大多落落大方,男孩大体温文尔雅。
5
唐以前,北方的生计,不仰赖南方,盛唐视江南为边远。北宋宰相寇准讥讽南方为“下国”。
中华文化基因,在江南一直流淌。作为吸纳性极强的一方流域,异类文明到了这里,往往被吸收融入进来。
之江每一个时段都构不成历史盛典,但却都是实实在在的积淀,前朝所有的故事只作为背景,之江人从不津津乐道于旧时王燕或曾经辉煌,家道才是日常。
中国历史是在逃离荒昧和野蛮中走向文明的,文明道上,那莽荒的岁月早就弃我们呼啸而去。随之精彩亮相的是人文主义的先驱们:
绍兴鉴湖,走出了四位北大校长。
杭州西湖,接纳胸藏《海国图志》的魏源。
嘉兴南湖,一条小船上诞生一个大党……
之江自成一体,她与黄河、荆楚、巴蜀文化判然有别,之江源头流下第一滴水,那里飞出的第一群鸟,飘忽于人类文明早春的河面上,将开端包含在结尾之中。恣肆奔涌的水势出杭州湾,便得憨厚;历史的印记来到出海口,便成大景观。目录目录
序从源头到大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