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囚笼之家
》
售價:NT$
305.0

《
季风海域的丝银对流:16—17世纪中西交往图景中的东亚移民、贸易与文化
》
售價:NT$
653.0

《
她本自由:女性破除心理束缚、治愈父权创伤之旅
》
售價:NT$
305.0

《
大学问·天津工人:1900—1949(海外汉学家贺萧代表作)
》
售價:NT$
500.0

《
加密货币与金融大变局 稳定币重塑金融体系
》
售價:NT$
403.0

《
莆田南少林武术桩功功法
》
售價:NT$
857.0

《
逊清奉天残留特权研究
》
售價:NT$
704.0

《
分职文昌:中国古代尚书省及六部体制研究
》
售價:NT$
539.0
|
內容簡介: |
本书总体上由三部分构成:
基础理论部分,刑事司法阶段部分以及特别刑事司法制度。基础理论部分阐释了刑事司法的概念、刑事司法学的研究对象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刑事司法中的犯罪以及刑事司法伦理。
第二部分就刑事司法运行的四个阶段分别进行论述:公安机关立案侦查阶段、检察机关审查起诉阶段、法院刑事审判阶段以及矫正机关的刑罚执行阶段。
第三部分是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
本书旨在构建全新的刑事司法学体系,并就一些重要的基础理论问题进行研究。
|
關於作者: |
夏菲,法学博士,华东政法大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犯罪学、刑事司法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美国杜克大学访问学者。
王瑞山,法学博士,华东政法大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犯罪学、治安学、刑事司法学;英国利兹大学访问学者。
|
目錄:
|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刑事司法的含义与功能
第二节 刑事司法学的研究对象
第三节 刑事司法教育和学科发展
第二章 刑事司法过程与模式
第一节 刑事司法系统的构成
第二节 刑事司法过程中的决策点
第三节 刑事司法的基本模式
第三章 犯罪与犯罪控制
第一节 犯罪与犯罪人
第二节 刑事司法的犯罪统计
第三节 犯罪和犯罪人的刑事司法控制
第四章 刑事司法伦理
第一节 刑事司法伦理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警察伦理
第三节 检察官伦理
第四节 法官伦理
第五节 刑罚执行人员伦理
第五章 警察制度的发展
第一节 警察与警察自由裁量权
第二节 英国现代职业警察的诞生
第三节 我国现代警察制度的诞生与发展
第四节 警务模式变革
第六章 警察刑事司法职能
第一节 刑事立案
第二节 刑事侦查
第七章 检察机关及其刑事司法职能
第一节 检察机关历史沿革
第二节 检察机关刑事司法职能
第三节 检察官及其刑事自由裁量权
第四节 特色检察制度
第八章 审判机关及其刑事司法职能
第一节 法院的组织机构沿革及刑事司法职能
第二节 法官及其刑事自由裁量权
第三节 刑事审判模式
第四节 我国的刑事审判程序
第九章 刑罚执行
第一节 监狱监禁刑执行
第二节 社区矫正
第十章 未成年人刑事司法
第一节 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的界定
第二节 未成年人刑事司法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未成年人警务
第四节 未成年人检察
第五节 未成年人刑事审判
第六节 未成年罪犯矫正
|
內容試閱:
|
序
“刑事司法”一词,在刑事法学研究以及刑事案件办理的司法实践中是一个常见词,当学者和法律执业者觉得其所说的不止是罪与非罪及量刑问题,不止是诉讼程序问题,或者是两者兼而有之时,用“刑事司法”似乎更妥当一些。长期以来,有关刑事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是显学。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积极刑法观流行,刑法修正案频出,将更多行为罪化成为刑事法学的热点、重点、核心问题,刑事诉讼法则亦步亦趋,通过简化程序、提升效率解决大量轻罪、微罪入刑导致的刑事司法资源缺口问题。刑法学与刑事诉讼法学再一次进入繁盛发展时期。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刑事司法学的无人问津,虽然“刑事司法”是热门词,但刑事司法学的研究者却寥寥无几。
何谓“刑事司法学”,其与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在研究视角和方法上有何不同?这是本书要解答的一个重要问题。刑事司法学的确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科学实证研究方法进入传统刑事法学领域的产物。法学研究侧重逻辑思辨,其在历史上及发展过程中与神学和哲学联系密切,也因此具有些许形而上的高深气质,传统刑事法学亦如此。然而,庞大、威严的刑事司法机构是由一个个有自己思想的个体组成,处理的虽是作奸犯科者,却也是具有宪法权利和诉讼法权利的公民。刑事司法的实际运行在多大程度上体现了高高在上的抽象规范所确定的理性与正义,是需要评估的,而这就是刑事司法学关注的焦点。刑事司法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刑事司法人员作出决策的过程以及影响其决策的因素。无论立法如何细密,刑事司法人员都有相当的自由裁量空间,有些普遍存在的影响刑事司法人员决策的因素会导致司法实践与立法目的的背离,有些刑事司法习惯阻碍正义价值的实现,需要改变。
本书旨在就刑事司法学的一些基础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囿于实证研究和数据缺乏,有些章节的内容又落入规范法学之窠臼,此种不足期待今后与同仁共同修正。本书写作分工如下:
第一章至第三章 王瑞山
第四章 王凯妮
第五章、第六章 夏 菲
第七章 李淑一
第八章 秦鑫鑫
第九章 南 楠
第十章 吴杨晦思
夏 菲
2024年4月7日于上海佘山脚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