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9月出版新書

2025年08月出版新書

2025年07月出版新書

2025年06月出版新書

2025年05月出版新書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人类的过往 写给青少年的考古书

書城自編碼: 4138501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文物考古
作者: 陈星灿主编,张旭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71127848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5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 文字编
《 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 文字编 》

售價:HK$ 1980
涅瓦河畔的遐思——列宾艺术特展(汉英对照)(国家博物馆“国际交流系列”丛书)
《 涅瓦河畔的遐思——列宾艺术特展(汉英对照)(国家博物馆“国际交流系列”丛书) 》

售價:HK$ 2739
世界在前进
《 世界在前进 》

售價:HK$ 380
文以载道: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
《 文以载道: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 》

售價:HK$ 413
高句丽史
《 高句丽史 》

售價:HK$ 858
随他们去:别把精力浪费在无法掌控的事情上
《 随他们去:别把精力浪费在无法掌控的事情上 》

售價:HK$ 380
聊斋志异:2025全新插图珍藏白话版(全4册)
《 聊斋志异:2025全新插图珍藏白话版(全4册) 》

售價:HK$ 2745
史记的文化发掘:中国早期史学的人类学探索
《 史记的文化发掘:中国早期史学的人类学探索 》

售價:HK$ 930

編輯推薦:
该套丛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陈星灿主编,中国考古学会郑重向全国青少年朋友推荐。在此之前,针对青少年的考古科普读物多半从遗址或文物的角度出发,比较偏重田野考古及国宝揭秘的性质,本丛书从科技考古的角度出发,系统介绍考古的具体分支,并以科技、历史、考古、人文等多个角度对中国文明的不同侧面展开探寻。本书为动物考古方面的内容,以科学的考古研究和成果及对大自然观照的眼光讲述了人类与动物相伴相行的历史,语言灵动活泼,知识丰富有趣,是适合青少年阅读的考古科普书籍。
內容簡介:
该书系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陈星灿主编的“写给青少年的考古书”系列中的一本,为有关人骨考古方面的科普读物。全书分为四章,分别介绍了人骨考古的定义和发展历史、人类的演化、人骨形态的含义等内容。书中通过青海喇家遗址灾难现场、小骨的埋藏之旅等案例和考古小故事,展现古代人骨的复杂保存过程,探讨古人健康史,传递“骨骼是历史密码”的理念。全书配有大量一手图片,图文并茂,写作手法不拘一格,既有严谨的科普讲解,也穿插了考古日记、趣味故事,每章设“知识链接”、互动实验等栏目,以期丰富读者对人骨考古相关问题的认识。文风娓娓道来,通俗有趣,适合青少年读者阅读。
關於作者:
张旭,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科技考古联合实验室负责人,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人骨考古学。出版专著《内蒙古大堡山墓地出土人骨研究》,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目錄
什么是人骨考古
古代人骨保存至今的秘密 / 016
中国人骨考古的百年历程 / 032
人类的演化
我们从哪里来 / 068
尼安德特人 / 077
何透骨识人
骨骼身份证 / 092
骨骼家族树 / 112
骨骼备忘录 / 130
古人生病的证据
坚硬的小伙伴 / 145
贫血解码器 / 149
陈年“氟”事 / 151
刻肌刻骨 / 152
身体的“顶梁柱”/ 155
人骨考古的希冀 / 158
附录
人骨考古之最 /159
图片来源 /160
內容試閱
亲爱的青少年朋友,当你翻开这套丛书时,或许你会想到考古学家头戴草帽、挥动手铲的画面,也或许脑中会闪过电影里惊险刺激的“寻宝”场景。但真正的考古远比你想象的更酷——它是科学与历史的交汇,是技术与人文的共舞。在这套丛书中,我们将带你走进一个全新的考古世界:在这里,显微镜能解码一粒古稻的生命之路,DNA 能复原一位 3000 年前战士的容颜,卫星影像能勾勒沙漠下失落城池的轮廓,同位素能揭示人和动物的食物来源,花粉能分辨出远古的气候波动和环境变迁。是的,这还只是考古学很少的一部分内容。现代考古学早已不再是“挖土”的艺术,而是一场跨越时空的科技探索之旅。
你是否想过,一块破碎的人骨能讲述什么故事?通过同位素分析,我们能判断古人一生迁徙的轨迹;扫描牙齿的微痕,我们能还原古人的饮食与健康状况;而颅骨的三维建模技术,能让千年前的古人在屏幕上重新微笑。不只人骨,动物骨骼也不再是博物馆里冰冷的展品,它们身上的切割痕迹昭示着远古的屠宰技术甚至古代社会的礼仪行为,残存的胶原蛋白则可能是揭示气候变迁的密码。就连一粒炭化的植物种子,也能在植物考古学家的实验室里,重现农业革命的壮阔历程。
考古学家就像侦探一样,但他们从不孤军奋战。在这套丛书中,你会看到化学家从陶片的残留物中分析古人的食谱;计算机专家用虚拟现实重建古代城市的繁华街市;物理学家通过金相分析不仅能鉴别出金属生产的不同阶段,也能分辨微妙的冶铸过程;动物考古学家通过动物的性别和年龄鉴定等分析手段,发现仰韶时代的中原地区开始了公猪阉割,而龙山时代的华北地区已经开始剪羊毛了。这些发现告诉我们:科学与人文,从来都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双翼。
科技手段让考古变得愈益精密,但考古学的灵魂始终是对“人”的关怀。我们分析新石器时代儿童的骨骼发育时,是在追问营养与文明的关系;我们在良渚古城的水利工程中看到现代工程的雏形时,是在思考人类如何与自然共生;我们在敦煌星图中发现唐代天文学家的宇宙观时,是在触碰人类对未知永恒的向往。考古不仅关乎过去,更是一面镜子——照见我们的来处,也映出未来的可能。
考古学家是拿着放大镜的诗人,他们能从破碎的陶片中感知整个文明的体温,在锈蚀的铜剑上触摸工匠或战士掌心的老茧。当你翻开这些书页,埋藏在土层或沉没于水下的故事就会苏醒:某位新石器时代工匠留在陶器上的指纹、南海沉船里尚未开封的越窑青瓷,甚至是被泥石流定格在惊恐瞬间的喇家遗址居民……所有被时光深埋的碎片,都在等待着你们新一代的破译者。
亲爱的青少年朋友,这套书不是一份“标准答案”,而是一封邀请函。它邀请你以科学家的严谨审视证据,以探险家的热情追问未知,以哲学家的胸怀思考文明。那些被深埋的故事,正等待着你们新一代人重新讲述。现在,请随着我们推开这扇时空之门——你手中的这套丛书,或许就是照亮前路的火种。
愿你在考古的星河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 陈星灿

在2000 年的炎炎夏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黄河岸边的一处史前遗址进行了深入的考古发掘。一天,当一位考古队员铲去探方内的表层土壤,准备用手铲“刮面”时,一次不经意的挥动,却在土中摩擦出了一寸白骨。凭借丰富的经验,他立刻意识到,这可能并非寻常的发现,而是一处墓葬遗存的线索。他小心翼翼地更换了工具,用竹签和刷子柔地处理着附着在骨头上的土。不久,骨头的轮廓逐渐清晰——眼眶、颧骨、牙齿、下颌逐一显现,最终,一例完整的人类颅骨呈现在他面前。与此同时,不远处的另一位队员也在土中剥离出来一根纤细的长骨,紧接着,又一根相对粗些的长骨连着骨盆和椎骨在他的刷子下形态乍现。随着清理工作的深入,一例完整的人类骨骼最终呈现在考古队员面前。
在考古发掘中,发现古代人类骨骼并不罕见。长眠于墓穴中的先人们,无论是独自安息还是与他人相伴,葬姿往往遵循一定的规律,或仰身平躺或屈身侧卧,这些规律是考古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然而,这例人骨标本的姿态却与众不同,他双肘弯曲,小臂前伸,仿佛是在匍匐前进,而下肢与骨盆的位置似乎没有被扰动的迹象。整体来看,他的姿态就像是在双手撑地半蹲,却被一股突如其来的力量从身后压下,永远定格在了这片土地上。
正当考古队员们还在为这奇特的姿态感到困惑时,在这例人骨的左臂下又发现了一块圆形的骨片。随着进一步的清理,一例个头较小的颅骨显露出来,两例颅骨四目相对,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秘密。随后,队员们“顺藤摸瓜”,一例体型相对偏小的骨架逐渐浮现于地面。与第一例个体相比,这例个体的骨骼更加细小,骨壁很薄。根据前期的考古勘探,考古队员们原本认为这个探方内不太可能有墓葬遗存,应
该是一处古代居住址。然而,随着这两例人骨意外地出现,一系列疑问涌上考古队员心头:
这两例人骨从何而来?
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
他们为何会以如此不同寻常的姿态出现在居址中?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