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9月出版新書

2025年08月出版新書

2025年07月出版新書

2025年06月出版新書

2025年05月出版新書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中国当代的高等教育与社会分层--来自“首都大学生成长追踪调查”的发现(启社文库)

書城自編碼: 4138779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教育
作者: 吴晓刚 胡安宁 主编
國際書號(ISBN): 9787543236905
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7-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551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布鲁克林有棵树(纽约公共图书馆20世纪重要的著作之一)
《 布鲁克林有棵树(纽约公共图书馆20世纪重要的著作之一) 》

售價:HK$ 356
安娜·卡列尼娜 全2册 插图珍藏版
《 安娜·卡列尼娜 全2册 插图珍藏版 》

售價:HK$ 1826
吃对一日三餐  远离阿尔茨海默病
《 吃对一日三餐 远离阿尔茨海默病 》

售價:HK$ 296
AI风暴:中美博弈与全球新秩序(创新中国书系)
《 AI风暴:中美博弈与全球新秩序(创新中国书系) 》

售價:HK$ 352
理想国译丛072:欧洲告急:丘吉尔、奥威尔与自由之战
《 理想国译丛072:欧洲告急:丘吉尔、奥威尔与自由之战 》

售價:HK$ 500
抗日战争:1937—1945
《 抗日战争:1937—1945 》

售價:HK$ 704
AI应用革命(用AI将所有产业重做一遍。覆盖20+行业场景,分析新生玩家生存法则,构建高效商业新模式
《 AI应用革命(用AI将所有产业重做一遍。覆盖20+行业场景,分析新生玩家生存法则,构建高效商业新模式 》

售價:HK$ 398
蒋百里的一生
《 蒋百里的一生 》

售價:HK$ 352

編輯推薦:
◆作者遴选了十二篇研究成果,以“首都大学生成长追踪调查”数据为基础,研究中国高等教育与社会分层。
◆本书聚焦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大学经历与劳动力市场表现等议题,包括中国高等教育中的自主招生与人才选拔、文化资本与中国精英大学的入学机会、父母教育水平与大学生爱情观、中国高学历者的教育匹配与收入回报、高学历者的社会网络和职位获得等内容。
◆本书对理解中国高等教育内部的社会分化和社会分层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基础和思路。
內容簡介:
本书精选了十二篇论文,每篇文章都采用定量研究方法,以“首都大学生成长追踪调查”数据为基础,聚焦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文化资本与社会资本、大学经历与劳动力市场表现等议题,具体包括中国高等教育中的自主招生与人才选拔、文化资本与中国精英大学的入学机会、父母教育水平与大学生爱情观、中国高学历者的教育匹配与收入回报、高学历者的社会网络和职位获得等内容。本书对理解中国高等教育内部的社会分化和社会分层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基础和思路。
關於作者:
吴晓刚,2001年获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社会学系博士学位,现任美国纽约大学和上海纽约大学社会学教授、御风全球社会科学讲席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不平等、分层与流动、城市社会学、社会人口学、政治社会学以及调查与定量研究方法。
胡安宁,2012年获美国普度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学位。现任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多个国家级人才称号获得者。主要研究领域为文化社会学、教育社会学、社会不平等、社会科学量化研究方法。
目錄
总序
代序 “首都大学生成长追踪调查”的缘起
致谢
第一章 中国当代的高等教育、精英形成与社会分层——来自“首都大学生成长追踪调查”的初步发现
第二章 中国高等教育中的自主招生与人才选拔——来自北大、清华和人大的发现
第三章 文化资本与中国精英大学的入学机会
第四章 理科还是文科?——家庭背景、文化资本与中国的大学专业选择
第五章 父母受教育水平与大学生爱情观——来自中国社会的调查证据
第六章 更加依赖考试成绩的录取方式是否可以削弱家庭背景对研究生教育获取之间的关联?——来自北京高校学生追踪调查的证据
第七章 家庭背景、学业表现与研究生教育机会获得
第八章 城乡出身与累积优势——对高学历劳动者的一项追踪研究
第九章 中国高学历劳动者的教育匹配与收入回报
第十章 大学如何改变寒门学子命运——家庭贫困、非认知能力和初职收入
第十一章 高学历劳动者的教育失配
第十二章 创造优势还是替代选择?——高学历者的社会网络和职位获得
內容試閱
中国当代的高等教育、精英形成与社会分层——来自“首都大学生成长追踪调查”的初步发现
吴晓刚
一、问题的提出
研究社会分层的专家学者长期以来关注的一个问题是,教育机会的扩张是否为那些来自弱势家庭背景的子女提供了更多教育机会,从而缩小社会不平等,抑或主要有利于那些来自优势阶层家庭的子女,从而加剧社会不平等(Mare,1980;Shavit and Blossfeld,1993)。在西方发达社会,由于小学和中学教育已基本普及,研究者越来越多地关注高等教育对社会分层结构变化的影响(Shavit,Arum,and Gamoran,2007)。毫无疑问,是否拥有大学文凭已成为进入管理职位或专业技术职位的一个基本条件,因而大学教育在劳动力市场中的作用日渐凸显。另一方面,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过渡往往伴随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应用型高校的日渐分化,而后者为越来越多的来自工农家庭的子女所占据(Brint and Karabel,1989;Karabel,2005)。此外,不少研究也显示,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大学文凭不断贬值,获得那些人们心仪的工作所需要的教育门槛也愈来愈高(Van De Werforst and Andersen,2005;Shavit and Kraus,1990;廉思, 2009)。因此,对高等教育的研究可以让我们有机会重新审视教育扩张和分化过程如何形塑社会分层模式的有关理论(Shavit,Arum,and Gamoran,2007)。
来自中国的经验或许值得教育和社会分层研究者的特别关注,主要基于以下两个理由。一方面,与发达国家或地区不同的是,中国的高等教育自 1999年以来前所未有的扩张是在中等教育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前提下政策驱动的结果(Wang,2014;Wu and Zhang 2010)。我们知道,个人的教育获得是一个依序递进的过程(Mare,1980)。即使大学的门打开得再大,那些初中毕业后无法继续升学的年轻人,亦无缘于高等教育扩张带来的流动机会。这种跳跃式、大幅度的扩招对高等教育机会在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分配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动力起初主要来自经济效益的考量。 1997年亚洲经济危机后,国内需求不振,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年轻人在就业方面也面临重重困难。
伴随高等教育扩招的是大学教育市场化步伐的加快。中国父母重视子女教育的文化传统和望子成龙的期望使得他们会毫无保留地将家庭储蓄花费在子女教育上。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