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罗马法与欧洲:一种法律文化的历史
》
售價:HK$
316

《
英国大历史:时间线上读懂英国3000年,全球化视角下日不落帝国的荣光与动荡
》
售價:HK$
301

《
掌心物语:玩转棉花娃娃一本通
》
售價:HK$
403

《
永恒的时光之旅
》
售價:HK$
449

《
教育人类学田野研究十二讲(教育人类学研究丛书)
》
售價:HK$
199

《
古代以色列人及其宗教的兴起
》
售價:HK$
347

《
动物社会的生存哲学 : 探索冲突、背叛、合作和繁荣的奥秘
》
售價:HK$
454

《
猫和花草的刺绣
》
售價:HK$
250
|
編輯推薦: |
聚焦宪法热点问题,助力宪法学习宣传!
1.精选100余问,轻松、快速掌握宪法应知应会知识。本书从宪法以及民法典、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立法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国旗法、国歌法、国徽法等相关法规内容,精选与宪法知识联系最为紧密的100余个问题进行解答,帮助广大读者轻松、快速学习宪法应知应会的法律知识。
2.封面特种纸烫金,正文双色印刷。
3.收录现行《宪法》全文。
4.印红色宪法宣誓誓词。
5.64开便携本,内容全面,简单实用,是广大读者学习了解宪法知识的手头工具书。
|
內容簡介: |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更好发挥宪法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的重大作用,需要学习宪法、尊崇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在全社会弘扬宪法精神。为了帮助广大读者学习宪法尊崇宪法,让宪法走入人民群众心中,我们特编写了本书。本书从宪法及相关法规的条文中,精选了100余个问题进行解答,帮助广大读者轻松、快速学习应知应会的宪法知识。
|
關於作者: |
中国法治出版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主管主办的中央级法律类专业出版社社,是国家法律法规标准文本权威出版机构和法律专业信息服务提供商。
|
目錄:
|
序言
1我国宪法的地位和法律效力是什么?
2我国现行宪法经历了几次修正?
3国家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4宪法的指导思想有哪些?
5爱国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包括哪些?
6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怎样的?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7我国的基本外交政策是什么?
8我国国家宪法日是哪一天?
第一章总纲
9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
10我国的根本制度是什么?
1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什么?
12国家机构如何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13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怎样的?
14关于依法治国,宪法是如何规定的?
15改变或者撤销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的权限是怎样的?
16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什么?
17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是什么?
18国有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怎样的?
19我国的集体经济包括哪些?
20宪法对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是如何规定的?
21宪法对土地的所有权、征收、征用、转让、使用是如何规定的?
22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怎样的?
23宪法如何保护公私财产?
24国家如何发展社会生产力和改善人民生活?
25我国实行怎样的经济体制?
26国有企业有自主经营权吗?
27集体经济组织如何进行经济活动?
28宪法关于外商在中国投资、进行经济合作是怎样规定的?
29国家如何发展社会主义的教育事业?
30我国义务教育制度的方针是什么?
31国家如何发展科学事业?
32国家如何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和体育事业?
33国家如何发展文化事业?
34应当如何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
35如何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6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37宪法关于保护环境有什么规定?
38什么是宪法宣誓制度?哪些人员在就职时需要进行宪法宣誓?
39宪法宣誓誓词的内容是什么?
40宪法宣誓仪式是怎样的?
41宪法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作了怎样的规定?
42我国的行政区域是如何划分的?
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
第三章国 家 机 构
……
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
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018年3月11日)
|
內容試閱:
|
1我国宪法的地位和法律效力是什么?
宪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2我国现行宪法经历了几次修正?
我国现行宪法于1982年12月4日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并公布施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先后五次对1982年宪法的个别条款和部分内容作出修正,共通过了五十二条宪法修正案。
3国家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国家的根本任务是,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制度,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治,贯彻新发展理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4宪法的指导思想有哪些?
2018年《宪法修正案》将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宪法序言第七自然段。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现行宪法的指导思想。
5爱国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包括哪些?
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必须依靠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将继续巩固和发展。
6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怎样的?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已经确立,并将继续加强。在维护民族团结的斗争中,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7我国的基本外交政策是什么?
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坚持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开放战略,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交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持反对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民主义,加强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团结,支持被压迫民族和发展中国家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正义斗争,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进步事业而努力。
8我国国家宪法日是哪一天?
为了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弘扬宪法精神,加强宪法实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第一章总纲
9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什么?
《宪法》第一条第一款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10我国的根本制度是什么?
《宪法》第一条第二款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1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什么?
《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12国家机构如何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宪法》第三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13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是怎样的?
《宪法》第四条规定了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14关于依法治国,宪法是如何规定的?
《宪法》第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15改变或者撤销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的权限是怎样的?
《立法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改变或者撤销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的权限是: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它的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不适当的法律,有权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违背宪法和《立法法》第八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撤销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的行政法规,有权撤销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地方性法规,有权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违背宪法和《立法法》第八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3)国务院有权改变或者撤销不适当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4)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改变或者撤销它的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和批准的不适当的地方性法规;
(5)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撤销本级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适当的规章;
(6)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有权改变或者撤销下一级人民政府制定的不适当的规章;
(7)授权机关有权撤销被授权机关制定的超越授权范围或者违背授权目的的法规,必要时可以撤销授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