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道教大辞典·道教百科全书(通识版本+飞机盒): 附赠32张海报:神仙谱系大全x1、道教宗派与法术全鉴x1、时间线上的道教史x1
》
售價:NT$
1520.0

《
伦理学与生活(第11版)
》
售價:NT$
551.0

《
巴格达新版 和平之城 血腥之城 汗青堂丛书055
》
售價:NT$
551.0

《
水之契约
》
售價:NT$
367.0

《
ABB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与仿真
》
售價:NT$
607.0

《
工厂生产计划精细化、精益化、精进化管理手册
》
售價:NT$
352.0

《
中国画技法与教学研究
》
售價:NT$
337.0

《
生命瞬间 人生风采——晚晴居影集
》
售價:NT$
500.0
|
編輯推薦: |
本书对我国自然资源用益物权规范体系从现状与趋势、设立与行使、自然资源担保物权及其制度发展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还对自然资源用益物权派生于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自然资源担保物权功能的拓展,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新型的合同关系体现了绿色发展理念,以及自然资源管理权,自然资源损害的物权请求权与侵权责任请求权双重保护体系等,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
內容簡介: |
本书研究突出问题意识,即:我国现行自然资源用益物权规范体系缺乏资源整体性利用的权利规范、各自然资源单行法未能协调不同资源用益之间的关系、缺乏统一的自然资源物权变动规则、新型资源性权利尚未纳入已有的权利体系。因而提出了《民法典》时代自然资源用益物权规范协同发展的路径,即以复合性权利健全自然资源用益物权、以体系化方式协调权利冲突、以“准物权”的定位实现“无形”自然资源的私法配置。本书还对自然资源担保物权功能的拓展,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新型的合同关系,以及自然资源管理权,自然资源损害的物权请求权与侵权责任请求权双重保护体系等,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有价值的见解。
|
關於作者: |
林旭霞,福建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百千万人才省级人选、福建省首届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福建省十大法治人物。林旭霞教授长期从事民商法教学、科研工作,先后主持三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多项省部级项目,专著《虚拟财产权研究》等三项研究成果获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多篇论文发表于《中国法学》等法学类权威刊物,并被《新华文摘》等权威文摘所转载。
|
目錄:
|
第一章 自然资源利用权研究的基础问题
第一节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性质
一、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性质的各种学说
二、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民事权利属性
第二节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构造
一、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主体
二、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客体
三、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权能
第三节 自然资源利用权的内涵界定
一、对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权利的表达
二、关于自然资源利用权法律定位的各种学说
三、自然资源利用权的类型划分
四、作为本书研究对象的自然资源利用权
第四节 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与自然资源利用权的关系
一、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是自然资源利用权的基础
二、自然资源利用权是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实现的关键
三、自然资源国家所有权与自然资源利用权各司其职
第二章 自然资源用益物权规范体系
第一节 自然资源用益物权规范体系的现状与趋势
一、我国自然资源用益物权规范体系的架构
二、现行自然资源用益物权规范体系的不足之处
三、《民法典》时代自然资源用益物权规范的协同发展
第二节 作为整体性复合性权利的用益物权规范
一、森林资源用益物权规范体系
二、水资源用益物权规范
第三节 独立成权的水域、滩涂养殖权
一、水域、滩涂养殖利益民法保护的现状
二、水域、滩涂养殖权的法律构成
三、水域、滩涂养殖权与其他权利并存或冲突时的处理
第四节 以无体无形的碳减排量为客体的林业碳汇权利
一、林业碳汇权利化的实践基础
二、林业碳汇权利化的理论依据
三、林业碳汇权利的法律构成
第三章 自然资源用益物权的设立与行使
第一节 自然资源用益物权的设立机制
一、现行法对自然资源用益物权设立的规定及其不足
二、自然资源用益物权设立的权利基础
三、自然资源用益物权因出让行为而设立
四、自然资源用益物权设立机制的构成
五、自然资源用益物权设立机制的示例——水域、滩涂养殖权的设立
第二节 自然资源用益物权行使的绿色原则
一、《民法典》绿色原则的意义
二、绿色原则在自然资源用益物权行使中的体现
第三节 自然资源用益物权的流转机制
一、自然资源用益物权流转的政策要求与趋势
二、我国自然资源用益物权流转的实践探索
三、自然资源用益物权流转机制的优化与规则完善
四、水资源利用权流转及其规则
五、水域、滩涂养殖权的流转及其规则
第四节 自然资源用益物权征收及收回
一、以非国有商品林赎买为代表的森林资源用益物权征收
二、国有水域、滩涂上的养殖权的收回
第四章 自然资源担保物权及其制度发展
第一节 自然资源担保的一般理论
一、自然资源担保的功能和意义
二、自然资源发挥担保作用的机理
第二节 自然资源的担保能力
一、我国自然资源担保物权制度的政策法律现状
二、实践中的新型自然资源担保物
三、自然资源作为融资担保物的主要法律困境
第三节 自然资源担保物权法律规制的完善
一、弥补自然资源担保能力的立法缺失
二、完善自然资源担保登记与公示制度
三、健全自然资源担保权利实现制度
第五章 自然资源债权式利用中的合同关系
第一节 林业碳汇交易及其合同规则
一、林业碳汇及林业碳汇交易的形成
二、林业碳汇交易的类型
三、林业碳汇交易的特点
四、林业碳汇开发项目合同规则
五、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下的林业碳汇交易规则
第二节 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及其规范内容
一、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之缘起
二、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中法律关系属性的辨析
三、行政协议: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的法律属性
四、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的规范内容
第六章 自然资源管理权对利用权的保障
第一节 自然资源管理权界定
一、自然资源管理权的内涵
二、自然资源管理权与所有权的区别
三、自然资源管理权的法定内容
第二节 我国自然资源管理权规范体系及设置
一、我国自然资源管理体制的发展阶段
二、我国现行关于自然资源管理的法律规定
三、自然资源管理权的体制设置与方向
第三节 自然资源利用中管理权的运行
一、自然资源管理权的行使形式
二、自然资源管理权对利用权制约的形式
三、自然资源管理权对利用权的保护
四、基于自然资源管理权的生态修复责任
第四节 自然资源利用中的差别化管理
一、自然资源差别化管理的意义与内涵
二、差别化管理下的国家公园管理与利用
三、森林资源的差别化管理与利用
第七章 自然资源利用权的民法保护
第一节 自然资源损害及其请求权体系
一、自然资源损害事实的类型化分析
二、自然资源损害的请求权体系
第二节 自然资源损害的物权请求权
一、自然资源损害之虞的物权防御请求权
二、自然资源损害的生态修复请求权
第三节 自然资源损害的侵权责任请求权
一、自然资源之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规范基础及构造
二、生态环境服务功能损失赔偿请求权的适用
三、生态环境惩罚性赔偿请求权的特殊适用
第四节 生态环境潜在损害赔偿请求权
一、生态环境潜在损害的性质理路
二、生态环境潜在损害赔偿请求权的制度欠缺
三、生态环境潜在损害请求权的缺失根源
四、生态环境潜在损害的救济出路
五、生态环境潜在损害赔偿的认定规则
六、生态环境潜在损害的责任承担与分担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