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古代货币思想史
》
售價:HK$
434

《
什么是新疆
》
售價:HK$
908

《
多资产多策略投资实战
》
售價:HK$
454

《
乳腺整合肿瘤学 国际经典乳腺肿瘤学译著 一部聚焦乳腺肿瘤综合治疗的实用专著
》
售價:HK$
653

《
识药食药——免“疫”防病
》
售價:HK$
250

《
钩针编织曼陀罗花样
》
售價:HK$
305

《
两晋南北朝史 一口气看懂两晋南北朝史
》
售價:HK$
347

《
这样吃 长得高 临床营养师和新手父母的儿童营养指南 专注解决0到16岁孩子营养问题
》
售價:HK$
265
|
| 編輯推薦: |
理解学生学习的本质,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从教师开展学生学习研究的现状出发,深度挖掘教师在学生学习研究方面的问题与需求,并通过研修课程建设为教师专业成长筑牢支撑。书中从内容与方法双视角剖析来自一线教师的、丰富多元的实践案例,更结合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探索智能赋能学习研究的新场景。无论是教学新手寻求突破,还是资深教师追求精进,这本书都将成为你洞察学生学习奥秘、提升教学质量的得力助手。
|
| 內容簡介: |
教育的本质是理解与唤醒。当教师以研究者的视角重新审视课堂,学生的每一个困惑、每一次进步都将成为研究的起点。
第一章从“问题导向”切入,通过大量调研数据还原教师开展学生学习研究的真实图景,揭示教师在学生学习研究中的认知偏差、实践瓶颈与发展诉求,剖析背后的深层原因,并基于实践提出针对性策略,让研究回归解决真实问题的原点,也为后续章节锚定了精准的实践靶点。
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系统的研修支持。第二章围绕“研修支持”展开,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从理论基础的构建到课程开发、实施、评价的全流程设计,为教师打造提升学生学习研究能力的“脚手架”。我们希望构建一套科学、系统且具有可操作性的研修课程体系,帮助教师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不断汲取养分,掌握学生学习研究的方法与策略。
第三章“案例解析”板块,从内容研究与方法应用两个维度,精选来自不同学科、不同教学场景的实践案例,真实地展现了来自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们在学生学习研究过程中的探索与创新,为广大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第四章聚焦“智能赋能”,探讨技术如何重构学生学习研究的范式,展示了人工智能在教育场景中的多元应用和具体实践。我们期待,教师能善用技术工具,让研究更精准、更高效,让教育更有温度。
|
| 關於作者: |
王韵,上海市杨浦区教育学院科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学前教育等,近五年在《教育导刊》《早期教育》等公开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主持多项市区级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全国及市区奖项。
张雅倩,上海市杨浦区教育学院科研员,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硕士研究生。在《中国教育学刊》《上海教育科研》《现代教学》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研究成果获上海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14─2020年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多项市级奖项。
|
| 目錄:
|
第一章 问题导向:教师的学生学习研究实践现状与问题透视/1
第一节 教师的学生学习研究调研概况/2
一、研究现状/2
二、调研目标 /3
三、调研工具/3
四、调研过程 / 4
五、调研对象 /4
六、数据分析方法/6
第二节 教师对学生学习研究的基本认识/7
一、教师对学生学习研究的认识现状/7
二、教师对学生学习研究认识的优势与不足/10
第三节 教师开展学生学习研究的实践情况/12
一、教师开展学生学习研究的通识做法/12
二、教师开展学生学习研究的情境解析/17
三、教师开展学生学习研究实践的优势与不足/24
第四节 教师开展学生学习研究的问题需求/27
一、教师开展学生学习研究的主要困难 /27
二、教师开展学生学习研究的需求分析 /29
三、教师开展学生学习研究的困难与需求剖析/32
第五节 教师开展学生学习研究的对策建议/34
一、关注学习科学的研究进展,拓宽学生学习研究视野/34
二、搭建分层分类支持支架,弥合研究认知与实践落差/35
三、构建多维协同研究共同体,激活多元主体共生效能/35
四、运用“教学即研究”思维,实现工作与研究深度融合/36
第二章 研修支持:指向教师学生学习研究的课程建设/37
第一节 指向教师学生学习研究的研修课程理论基础/38
一、教师的学生学习研究研修课程理论框架/38
二、理论基础对教师的学生学习研究研修课程的启发/46
第二节 指向教师学生学习研究的研修课程开发/48
一、确定课程理念是前提/48
二、厘定课程目标是导向/49
三、建构课程框架是核心/49
第三节 指向教师学生学习研究的研修课程实施/51
一、形成教师学习社群/51
二、优化课程实施模式/52
三、强化研究工具支持/52
四、开展导师伴随指导/53
第四节 指向教师学生学习研究的研修课程评价保障/54
一、建构评估模型/54
二、强化组织保障/56
第三章 教师开展学生学习研究的案例分析/59
第一节 内容视角:教师开展学生学习研究的案例分析 /60
一、以学习情感为内容主题开展学生学习研究/60
二、以学习方式为内容主题开展学生学习研究/74
三、以学习环境为内容主题开展学生学习研究/90
四、以作业设计为内容主题开展学生学习研究/105
第二节 方法视角:教师开展学生学习研究的案例分析/120
一、运用文献研究法开展学生学习研究/120
二、运用比较研究法开展学生学习研究/137
三、运用调查研究法开展学生学习研究/150
四、运用课例研究法开展学生学习研究/167
五、运用马赛克方法开展学生学习研究/185
第四章 人工智能赋能教师的学生学习研究/199
第一节人工智能赋能学习研究的应用场景/200
一、课前:精准洞察学情,优化教学设计/202
二、课中:实时监测调整,深化学习体验/203
三、课后:强化学习支持,精准评估反馈/205
第二节人工智能赋能学习研究的实践案例/209
后记/219
|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问题导向:教师的学生学习研究实践现状与问题透视
教师如何认识学生的学习研究?实践中面临哪些真实挑战?这些问题的答案,藏在课堂的细节里,也藏在教师的认知与行动中。第一章以“问题导向”为核心,通过对一线教师的实证调研,全景呈现教师开展学生学习研究的现实样态。这些基于真实数据的分析,不仅为后续章节提供了精准的问题靶点,更让教师在阅读中产生“看见自己”的共鸣。
学生学习主要是指学生在课堂情境中的学习。教师的学生学习研究既包括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对学生学习所进行的学情分析、观察记录、教学反思等活动,也包括以学生学习为主题所开展的课题研究和项目研究等。
为了解教师开展学生学习研究的基本情况、分析教师开展学生学习研究存在的主要困难与现实需求,研究团队从上海市8个区随机抽取2203名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研,通过对调研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相关分析等,分析教师开展学生学习研究的基础与优势、问题与不足,并基于调研分析对教师开展学生学习研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教师的学生学习研究调研概况
一、 研究现状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我们发现已有的研究主要围绕学生学习研究的价值意义、内容取向、主要方法等方面。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学习科学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教师的学生学习研究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发展空间,教师的学生学习研究品质仍有待提升。
(一) 教师开展学生学习研究的视域有待拓展,研究方向有待进一步明确
现有研究在学生学习研究对学生成长和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意义方面已经达成共识。然而,学生学习的复杂性要求我们打破心理学或教育学的单一学科视角,注重跨学科融合的研究视角。尤其是在新课程新教材改革背景下,学生学习研究的视域与方向也需要与时俱进。教师对于学生学习变革方向的精准理解和全面把握,比如对综合学习的组织开展、对学习环境设计的关注、对学习差异的尊重满足等等,可以为学生学习研究的实践更好地定向和导航。
(二) 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情境性关注不够,需要进一步扎根课堂教学现场
学生学习是在具体情境中进行的,现有研究更多地从心理学视角出发来研究学生学习,多是一种去情境化的研究,忽视了学生学习情境的丰富性、多样性等。因而,教师的学生学习研究需要扎根学校课堂教学实践,在鲜活的教育现场和多元的学习实践中开展研究,充分体现出对学生学习真实情况和现实问题的观照。
(三) 学生学习研究所运用的工具方法相对单一,研究路径与方法有待丰富
现有研究多采用理性思辨、案例研究、日常经验判断的形式开展,个别研究采用了量化分析手段。总体而言,采用定量研究或者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相对比较少。对于一些新兴研究方法,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使用率较低,对学生学习表现和学习信息的实证采集与分析有所缺乏,学习研究的实证分析范式尤须关注。
二、 调研目标
了解教师对学生学习研究的基本认识和主要看法,把握教师对开展学生学习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等方面的认识情况。从课堂教学、教研、科研等出发,了解教师开展学生学习研究的主要内容、常用方法、成果应用等方面的实践现状。分析教师开展学生学习研究存在的主要困难,排摸教师在开展学生学习研究时的研究对象选择、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支持和合作倾向等方面的现实需求。
三、 调研工具
本次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对参与调研教师的性别、教龄、学历、职称、学段、学科、职务(校级领导、中层干部、专任教师)等基本信息进行采集的情况下,现状调研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一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研究的认识情况,包括对研究必要性的认知及研究主体的判断;二是实践情况,细分为通识性问题与情境化问题,通识性问题中包括教师研究学生学习的具体做法、主要内容、主要方式及结果运用,情境化问题中包括教学场景的学情分析与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开展情况、教研场景的活动频率与主题、科研场景的课题参与及方法运用等;三是问题与需求,包含教师个体和组织系统层面的主要困难,以及在研究内容、对象、方式等方面的需求。
四、 调研过程
教师开展学生学习研究的现状调研过程涵盖调研准备、调研实施、调研总结三个阶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