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7月出版新書

2025年06月出版新書

2025年05月出版新書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谁有病 谁有罪

書城自編碼: 4139638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心理學心理百科
作者: Dr. Sohom Das, 索霍姆·达斯
國際書號(ISBN): 9787521778762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8-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01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具身智能数据工程:标准、技术与实践指南
《 具身智能数据工程:标准、技术与实践指南 》

售價:NT$ 509.0
人的觉醒:周代思想的启蒙景观
《 人的觉醒:周代思想的启蒙景观 》

售價:NT$ 816.0
政府论(上、下篇)(中外哲学典籍大全版)
《 政府论(上、下篇)(中外哲学典籍大全版) 》

售價:NT$ 500.0
走出情绪风暴,做从容引领的父母
《 走出情绪风暴,做从容引领的父母 》

售價:NT$ 305.0
仰望星空:观测火星
《 仰望星空:观测火星 》

售價:NT$ 316.0
费曼学习法:高效学习的实用策略和技巧
《 费曼学习法:高效学习的实用策略和技巧 》

售價:NT$ 301.0
风俗论(上册)(汉译名著本)
《 风俗论(上册)(汉译名著本) 》

售價:NT$ 490.0
壹卷YeBook 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晚清以来“广东文化”观的形成 广东历史文化研究
《 壹卷YeBook 地域文化与国家认同:晚清以来“广东文化”观的形成 广东历史文化研究 》

售價:NT$ 403.0

編輯推薦:
在这部兼具专业性与人文关怀的回忆录中,达斯医生以幽默而犀利的笔触,揭示了司法精神病学的复杂真相:加害者往往曾是受害者,疯狂与罪恶的边界模糊难辨。他记录下极端、离奇又令人心碎的案例,也坦诚分享自己的职业困境——如何在绝望中坚持疗愈的可能,甚至为“不可饶恕”之人辩护。
达斯医生常年穿梭于戒备森严的监狱、精神病房与法庭之间,直面那些“因精神错乱而犯罪”的危险病人。从失控的母亲到纵火的少年,从冷血谋杀到悲剧性的崩溃,他必须深入暴力罪犯的精神世界,解开疾病与罪行的纠葛,同时对抗社会的偏见与系统的漏洞。
本书既是对犯罪心理的硬核剖析,也是关于救赎的人性寓言。透过15年的真实案件,我们看到暴行背后的创伤深渊,也见证一名司法精神病学家如何以专业为刃、以共情为盾,在人性最阴暗的角落照见救赎的可能。
內容簡介:
达斯医生的工作是分辨、治疗和改造那些“因精神错乱而犯罪”的人。他的工作将他带到重刑监狱、戒备病房以及刑事法庭内。从年轻女子在精神失常的瞬间闷死了她两岁的侄子,到一名少年在母亲被锁在屋内的情况下放火,达斯医生必须深入研究这些暴力罪犯的精神世界,以了解他们的精神疾病症状和他们的行为,防止未来的暴行。在这本诚实、富有启发性、时而幽默的回忆录中,达斯博士分享了他作为一名司法精神科医生15年来与这些危险病人合作的故事,详细介绍了最极端、最令人心碎和最离奇的案件以及他如何学会在最糟糕的情况下接受错误。显示出作者在疾病救治、受害者与施害者利益公平、医学判断与治疗的不确定性与局限性等方面的思考,体现出浓厚的人文色彩。
与此同时,另一条暗线是作者作为一个相当叛逆的少数族裔移民二代的个人成长史。我们也可以在书中看到一个顽劣少年如何成长为一位优秀的司法精神科医生、一个在工作和生活中寻找平衡的丈夫和父亲。
關於作者:
Dr Sohom Das,司法精神病顾问,在监狱、医院和刑事法庭工作,评估和改造精神病罪犯,在刑事和民事法庭案件中担任专家证人。他在YouTube频道《心灵创伤心理学》上剖析了大量刑事案件和心理健康话题,包括精神分裂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的诊断。 Dr Sohom Das,司法精神病顾问,在监狱、医院和刑事法庭工作,评估和改造精神病罪犯,在刑事和民事法庭案件中担任专家证人。他在YouTube频道《心灵创伤心理学》上剖析了大量刑事案件和心理健康话题,包括精神分裂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的诊断。
目錄
作者的话
序 言
第一部 戒备医院
第1章 源起
第2章 我的所为与不为
第3章 所有恐怖分子都需要看精神科吗?
第4章 上班挨打
第5章 潜伏在心中的恶魔
第6章 是疯还是坏?
第7章 搅浑的伦理之水
第8章 最荒诞的互动
第9章 熔岩洗礼
第10章 微观视角下的精神科戒备病房
第11章 为什么就是不想出院?
第12章 抓住绳子
第13章 可怕的隔离室
第14章 疑虑重重
第二部 监狱
第15章 狱中的精神科医生
第16章 当精神病在深处酝酿
第17章 赶走投机分子
第18章 被蒙骗
第19章 故意自残和自断后路
第20章 监狱精神科医生面临的障碍
第三部 法庭
第21章 牛仔专家
第22章 胡言乱语的精神病学家
第23章 半疏离
第24章 谋杀的念头
第25章 本性难移的杀手
第26章 黑暗的现实
第27章 骨子里的幽默
第28章 戏剧性行为
第29章 困惑
第30章 心灵创伤者的精神科医生
第31章 诱捕猎食者
后 记

致 谢
內容試閱
第 1 章 源 起
早在接触精神病学前,我就对犯罪研究感兴趣了。实际上,最先是说唱,再是犯罪研究,再是精神病学。从 20 世纪 90 年代我青春期早期开始,我就会满怀敬畏地坐着听柏山(Cypress Hill)、痛苦之家(House of Pain)和武当帮(Wu-Tang Clan)光明正大、毫不羞耻地说唱着贩毒、打人甚至杀人的故事。这些艺 术家让我对犯罪着迷,但让我大开眼界的是史努比狗狗(Snoop Doggy Dogg,后来他去掉了“Doggy”,也许是觉得过于幼稚)。德 瑞博士的制作大胆,突显放克元素,而史努比狗狗传达的信息更 明确。这个如今在好莱坞电影中客串演出、在即食(Just Eat)快餐店广告中大摇大摆的男人,毫不隐讳地唱出他喝杜松子酒和果 汁,吸食大麻,为一点小事或无缘无故就杀人,与各种易被引诱的女性发生肉体关系,但不会在第二天有礼貌地给她们打电话。 当然,我现在不能容忍这些极度厌女、极度暴力的观点,但在当时,他传达信息的那种大胆态度,而非内容,让我对他的音乐深度痴迷(父母在家时音量要调小,因为他们不能容忍脏话)。这一切的大胆态度让我痴迷。我在柴郡一个名叫波因顿的村庄长大,这是个枯燥乏味但也许有些田园氛围的村庄,我的家庭对我保护有加,家教更是严格。在那里,一根能荡很高的绳索秋 千可能就意味着危险。警笛声、帮派争斗和监狱内的刺杀都仿佛 属于离奇的奇幻世界。
我的母亲曾是一家生产耳塞的公司的秘书,后来又成为一名大学讲师的秘书。我的父亲是一名化学工程师,他的工作非常奇特,是为香烟配制致癌物质更少且干燥更快的胶黏剂。他们各自在 20 世纪 60 年代初从印度来到伦敦,在众多兄弟姐妹中,他们 的婚姻是独一无二的,因为他们是一对自由恋爱的夫妻,而不是包办婚姻。他们遭受了公然的种族歧视。无数次,门在他们面前 “砰”地关上(既是比喻,也是字面意思),他们渴望融入和被接纳,最终他们获得了主动和成功。像所有印度父母一样,我的父 母对我和姐姐的未来有着执着的追求。我很聪明,对理科也很有 兴趣,因此,尽管我当时还不成熟,坦率地说也无同情心,但他们还是逼着我去医学院学习。他们来自一个无福利的国家,因此 对他们而言教育至关重要。这可能将决定你未来是享受舒适生活 还是饿死街头。他们会让我每天额外学习几个小时,以赶上同龄人和学校课程。我现在明白了他们的良苦用心,是他们的支持和鼓励,而非我那不温不火的学习兴趣,将我推进了医学院的大门, 甚至推向更远的地方。我只在意骑行运动,后来又一门心思研究武术和电子游戏,甚至还开始用假身份证买酒、混迹于派对中。
和许多同龄人一样,我在刚上中学时开始对暴力电影情有独钟。在超级任天堂上推出的《街头霸王 2》(Street Fighter II)更是 让我对暴力入迷,对我来说,那是人类造火之后最伟大的发明, 甚至可以说是比火更伟大的发明。现在,我的厨房里摆放着一台 全尺寸的《街头霸王2》街机:那是我妻子的眼中钉,我的掌上明珠。我对故事情节和角色发展的品味从来就没什么进步,所以在我看来,尚格 · 云顿不仅演技尚可,而且他的 720°旋转踢也令人惊叹。虽然我的父母在宵禁、我的玩伴、课外活动和经济独立 方面的要求比一般父母严格得多,但令人费解的是,他们完全没有任何顾虑就允许我从十几岁起每周五晚上从百视达录像店(愿 它安息)租借仅限 18 岁以上人群观看的录像带。是暴力吸引我进 了百视达录像店,《机械战警》(Robocop )、《终结者 2》(Terminator 2)和《街区男孩》(Boyz n the Hood)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它们一次次将我从枯燥乏味的、如课本般沉重的生活 拉进幻想的领域,那时我根本不知道 20 年后我会时常与暴力罪犯 擦肩而过。
1997 年,为了尽可能远离沉闷的柴郡,18 岁的我进入爱丁堡医学院学习,一直到 24 岁。我拥有和唱诗班男孩一样的街头口碑,但唯独没有重塑自我的决心。我在漫无目的中完成了学业。 我和我的朋友们的态度可以说是并不典型的:我们没有把大学当成学习专业技能和拓展社交的殿堂,而是当成了一场持续数年的 狂欢盛宴,偶尔会因为要参加讨厌的讲座和临床培训而感到不便。 达到合格的出勤率是避免被踢出课程的基础条件。如今,学校对出勤率的监督严格得多,但在我那个年代,在极少数需要签到的 情况下(比如解剖学实操课),我们会选一个相当于“聚餐中的指定司机”的“签到专员”——这位壮士得挣扎着从床上爬起来, 强忍宿醉折磨,在签到表上签下我们所有人的名字。在我难得上解剖课的那几次,我看到了死尸却并没有留下深刻印象。它们看起来和闻起来都那么不真实,由于被甲醛浸泡过,皮肤褪了色, 我很难接受它们曾经是活生生、会呼吸的人。我的行为(或缺乏行为)造成了一些影响。一年级时,我的考试几乎全部不及格, 我不得不在暑假补考,差那么一丁点儿(99 微米,感谢解剖课) 就要留级一年了。我决心认真对待学习,更加努力地读书。二年级开始,老实说,我的同学们一回来,我的决心就减弱了。尽管如此,我在本科余下的学业中至少没有颓废得更严重。现在回想起来,我那时完全不成熟。现在,40岁出头的我对工作充满激情,干劲满满。但在医学院时代,我的心态还停留于青春期。唯一不同的是,那时我不再有父母的宵禁,买酒也不再需要假身份证。
我在医学院中途休学一年,攻读药理学硕士。我很想说我对这个课题感兴趣,但实际上,我只是不想那么快成为初级医师。 进入四年级时,我已经 22 岁,第一次接触精神病学。我被分配到爱丁堡一家医院的会诊联络精神病学团队实习,我立刻对这个专业产生了兴趣。这里的医生和护士对所有医科学生都非常热情友好。这与我的其他一些实习经历形成了鲜明对比,在那些实习中, 资深医生把我们当成一直徘徊在身后的顽固胀气,我们大多不敢与医生进行眼神交流,更不用说问任何医学问题了。
以往的临床培训,我都是满嘴跑火车蒙混过关,这一次的精 神病学实习也是一样,我打算在最后几周内把所有的考试内容都补上。然而,出乎我意料的是,我虽在临床知识方面有所欠缺,但我的共情能力和沟通技巧却弥补了我的劣势。比如有的病人在服用过量的对乙酰氨基酚后前来就诊,在完成了基本的风险评估和必要的医疗处理后,他们需要有人倾听他们的问题,而不是对他们妄加评论。我可以做到这一点!
老实说,我的同理心在此之前从未受到过真正的考验。我的朋友和家人从未经历过什么悲剧;我身边没有人去世,而且我在一个典型的坚韧的亚洲家庭中长大。这是我第一次遇到真正有问题的真实的人。虐待、贫困、酗酒、无家可归、关系破裂,当然还有精神疾病。我曾隐约意识到这个世界的存在,但在此之前, 它就像史努比狗狗的街头飙车和帮派地盘争夺战一样离我很遥远。 但在这里,我确实可以有所作为。
在实习的后期,我被派驻到几个不同的精神科病房。我与数 十名精神病患者交谈过,并立刻被他们的故事和“经历”所吸引, 其中一些故事和“经历”超越现实。听他们讲述他们的妄想,有时让我感到荒诞,甚至感到害怕,但我又总是痴迷其中。我很快就发现,和他们一起面对这些离奇“经历”时,共情和鼓励之间存在着微妙的界限。有一个酒馆老板相信自己在缩小,最终会消失。一位前大学教授相信自己是埃及艳后转世。一个骨瘦如柴的厌食症少年,认为自己体重超标而深感羞愧。最触动我的病人是 一位名叫弗蕾达 ·米利肯的中年教师,她在七个月前遭遇了一场可怕的车祸,这场车祸夺去了她十几岁儿子的生命。她是被丈夫送到急诊室的,因为她已经三个晚上没有睡觉了。我从未见过如此悲伤的人。由于我在前几周的病房工作中表现出了敏锐的洞察 力和灵活的反应能力,负责该团队的精神科医生波特允许我在无人督导的情况下独立地对她进行全面评估。虽然我对前一天评估过的酒馆老板产生了一些同情和共鸣,但他的精神病症状太离奇、太诡异了,对我来说,就像那些尸体一样不真实。弗蕾达的情况则不同,她经历的事可能会发生在任何人身上,也可能发生在我身上。
弗蕾达描述说,她每天都要经历好几次“肚子里有一个气球爆炸”的感觉,这与翻车时她经历的感觉相似,她还描述了儿子的鲜血在破裂的挡风玻璃上滴落的画面。她告诉我,她“被困在那一天的重演中”,不得不“一遍又一遍地生活在那一天”。她报告的其他症状和行为还包括:经常感到悲伤,觉得太累而无法照顾好自己或做家务,无法跟上谈话,甚至跟不上电视画面的节奏。 她的丈夫强迫她去玩宾果游戏,在事故发生前,她每周都会去玩。
她告诉我:“那段时间很悲惨,没有任何快乐的情绪。因为那件事,感觉所有人都在盯着我看。我迫不及待地想回家。”
弗蕾达害怕离开家。她害怕看到十几岁的男孩,尤其是又瘦又高、头发蓬乱的男孩,这些男孩让她想起了自己的儿子。只要看到他们,她就会陷入沮丧,并且接下来数小时都会有天旋地转的视觉影像侵入大脑。
她说到此处,泪水夺眶而出。我握着弗蕾达的手,给她递纸巾。我不停地对她说我很遗憾。一种陌生的冰冷的感受爬上了我的胸口,我从未有过如此强烈的怜悯之情。我将最近熟背的心理访谈模板放在一边,本能地转变了话题,开始询问她儿子的情况。一连串关于精神病症状的问题太公事公办、太冷酷,不适合此时此刻。他的性格是怎样的?他喜欢什么音乐?他最喜欢吃什么? 他的名字叫安格斯,但他的伙伴们都叫他“蒙戈斯”。他 17 岁,
痴迷于嘻哈音乐和电子游戏,是我心目中的好孩子。他最珍爱的东西是他最近新买的“转盘”(黑胶唱片机)。他放学后在当地的斯科特米德连锁超市做兼职,大部分时间和金钱都花在了罕见珍贵的唱片上。她越是描述自己的美好回忆,啜泣之间的间隔时间就越长。后来,我温和地进行了必要的询问。大约 10 年后,我成为一名在精神病学领域接受培训的初级医师,有人教我如何在谈话中巧妙地插入问题,而不只是单纯地罗列问题。那时,当我和弗蕾达谈论“蒙戈斯”时,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但我凭直觉这么做了。
后来,当我向波特医生汇报病例时,我能够将弗蕾达的描述匹配上实际的症状。我陈述时,教科书上的信息片段在我脑海中翻腾,一盏诊断灯闪烁着。她看见的那是闪回!
“这些问题持续的时间太长了,无法解释为典型的悲伤,”我边喝咖啡,边对波特医生说,“这位女士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
波特医生是我遇到的第一位允许在查房时喝咖啡的医生,而且他还为整个团队买了咖啡。我不禁想:所有的精神科医生都这么好吗?
“很好。还有什么呢?”
“我认为她患有临床抑郁症。呃,最开始是一种适应障碍,但已经发展成了临床抑郁症。”
“你的依据是什么?”
“她缺乏活力和动力,难以集中注意力,也许还有快感缺失 (anhedonia)? ”我说的最后一种症状是对以前会做的活动缺乏兴趣,这是抑郁症的核心症状。
“有什么合适的治疗方案?”
我开始滔滔不绝地报答案,自己都感到惊讶:“认知行为疗 法、眼动脱敏与再加工疗法、抗抑郁药。”
“哪种抗抑郁药是被批准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 “呃……帕罗西汀?”
“不错。”波特医生点头说。
“我认为她还患有广场恐惧症。她不敢出门。”
“且慢,我认为弗蕾达的回避行为与她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有 关。一有事物让她想起儿子,她就会闪回,所以她会回避。”
这确实更说得通。
“记住,精神病学不应该过于复杂。不必要的诊断只是给人贴 上了标签,却很少能帮上忙。简洁才是关键。”
简洁。我就是这样的人!我想。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