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8月出版新書

2025年07月出版新書

2025年06月出版新書

2025年05月出版新書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人生在世 自作多情(池莉全新散文集)

書城自編碼: 4139680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名家作品
作者: 池莉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70240395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8-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3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FPGA经典设计实战指南:架构、实现和优化
《 FPGA经典设计实战指南:架构、实现和优化 》

售價:NT$ 505.0
俄罗斯通史(1917-1991)
《 俄罗斯通史(1917-1991) 》

售價:NT$ 602.0
精神分析与灵魂治疗(2025版)
《 精神分析与灵魂治疗(2025版) 》

售價:NT$ 254.0
大学问·市镇内外:晚明江南的地域结构与社会变迁(以地方权势阶层为切入点,剖析市镇兴衰与社会秩序变迁,为江南市镇研究开辟全新视角。)
《 大学问·市镇内外:晚明江南的地域结构与社会变迁(以地方权势阶层为切入点,剖析市镇兴衰与社会秩序变迁,为江南市镇研究开辟全新视角。) 》

售價:NT$ 398.0
王朝的赌局:宋徽宗联金灭辽的致命抉择
《 王朝的赌局:宋徽宗联金灭辽的致命抉择 》

售價:NT$ 398.0
盔甲骑士:为自己出征(纪念版)
《 盔甲骑士:为自己出征(纪念版) 》

售價:NT$ 254.0
地图中的战争史.海战篇(世界知名历史学家杰里米·布莱克口碑之作!)
《 地图中的战争史.海战篇(世界知名历史学家杰里米·布莱克口碑之作!) 》

售價:NT$ 755.0
预见6G
《 预见6G 》

售價:NT$ 449.0

編輯推薦:
1.当代著名作家池莉全新散文集。池莉是进入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作家,她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人生三部曲”《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发轫中国新写实小说并成为该流派代表作品。她的散文同样精彩。她写时间的流逝、人生的沉淀,文字如陈年佳酿,越品越有味道。她不说教,不煽情,只是静静地呈现生活的本来面貌,却让人读后心头一热。

2.烟火气与哲思并存——池莉的散文,不是高高在上的文学叙事,而是扎根于街头巷尾、柴米油盐的鲜活记录。她写武汉的街巷、菜市场的喧闹、一碗热干面的滋味,却能在平凡中提炼出生命的厚重。

3.治愈系的“慢阅读”体验——在快节奏的时代,教会我们如何慢下来,感受身边的美好。适合在疲惫时随手翻开,让心灵得到片刻安宁。

4.一本值得放在枕边的人生之书——如果你也相信,生活不在别处,就在此时此刻的一饭一蔬、一言一笑里——那么,这本书就是写给你的。
內容簡介:
本书为当代著名作家池莉散文自选集。收录其多年间创作的经典篇章及近年来发表的全新力作,包含《到武汉来做徒步家》《假如你没有吃过菜薹》《熬至滴水成珠的珠》等。
在时光漫漶的市井长巷,其散文似一缕缱绻微风,裹挟人间烟火的温热,轻拂岁月的细密褶皱,奏响出一曲“生活的咏叹调”。她以平凡世界为基,用平实隽永的语言、细腻入微的观察视角、深刻独到的反思精神,构建起独具个人风格的“生命诗学”,让读者在对日常生活的品咂中触摸到生命的温度与重量。
關於作者:
池莉,作家,自幼喜爱文学,从小开始写作,青年时期弃医从文。20世纪80年代始发文学作品,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人生三部曲”《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发轫中国新写实小说并成为该流派代表作品。近年新作有长篇小说《大树小虫》,诗歌集《池莉诗集·69》,散文集《从容穿过喧嚣》《和女儿一起长大》,历年来获各种文学奖八十余项,作品被翻译成法、英、西班牙、日、德、韩、泰、越等多国语言在国外出版,有《来来往往》《小姐你早》《你以为你是谁》《生活秀》《云破处》等多部小说被改编为影视以及戏剧。
目錄
第一辑 人生在世自作多情
新出土的青苗与又一年
一湖一木一江滩
一人一驴一长江
一菜一面一知音
对自己的栖身之所自作多情
神圣的不啊
幸福其实是一种能力
让我们来数数变老的好处
到武汉来做徒步家
假如你没有吃过菜薹
就这样爱上热干面
凛冬将至要不要喝碗排骨藕汤
生命是用来挥霍的
一个人的火车

第二辑 曲径通幽的径与幽
曲径通幽处
我作为作家的行径
一个自由灵魂和细腻多情的生活者
五饼二鱼外加打小人
上海的现实主义
老房子的意义
闲书记
仙书记
好书简记
说说婚姻
说说快乐
说说厕所
说说爱惜
说说明白

第三辑 裁作短歌行





知春
知人
知己
知乎
熬至滴水成珠的珠
一生只做一件事
好日子怎么过
不仅仅是左手
流氓
內容試閱
吉庆街简记的神简记
1
人活着,如果说有好玩之处,之一就是:历史就在眼前,它正瞬息万变,你目瞪口呆。
数据丢失?
数据没丢失。
解读成怎样就是怎样。
一粒尘埃,已足以下酒。

2
汉口吉庆街与我的初见,早了。早在我学医毕业,获得一份好工作,大国企的大医院,月薪高出同龄的工农兵学商——横扫千军如卷席,还是唯有读书高。工资具体数额我记不住,只是感觉自己先富起来了。每月饭票12块钱足够,口袋里的余粮,足够让我放飞自我:星期天,大清早,从青山码头坐渡轮,来到汉口,大肆挥霍。挥霍之一泡书店:汉口交通路翰墨林那一溜书店,挨家挨户,看新书淘旧书,成捆买。挥霍之二泡荣宝斋:看字画,看玉石,买印章,手面阔绰,价格高达一个月饭票的玉石印章,也敢付钱。挥霍之三逛著名服装店首家和白海记:呢料、丝绸与高定,都买不起,但是挂眼科更为励志——等着吧,有朝一日,我必来,随便买。就是在这样少年壮志不言愁的兴奋与懵懂里,就是在这样的某个星期天黄昏,我逛街逛到脚脖子断,肚子饿到要虚脱,忽然,一丝油炸臭干子的香味飘来,我连忙循香而寻,迎面遇见了吉庆街。
吉庆街喂食了我第一块臭干子。汉口正宗的传统经典的第一块油炸臭干子。文火、热油,从容煎炸,皮酥瓤嫩,口齿触碰,催人泪下。一个出街女子,怯生生,躲在屋檐下,手里一边做活,眼睛一边东张西望,生怕被抓。我一边吃,一边怂恿女子:“不怕不怕!你就炸炸炸!深圳都崛起了!武汉还能不崛起?!轮渡码头贴的法院布告,我都连看几期了,都已经没有投机倒把罪了!炸炸炸!”女子备受鼓励,一连给我炸了好多块。有顾客慢慢踱过来,开始排队。话说那时,豆制品还是限量凭票购买,这女子居然有办法搞到一堆臭干子,可见民间蕴藏极大能耐。再顺口说一下那时的豆制品吧,限量是限量,品质却实在好。那个香,真没说的,只吃一口,豆香满嘴。待我饱腹,举目端详吉庆街,惊了一个大艳:一轮明月升上汉口的天空,明月里也有蓝天白云的层次分明,空气清新,树影婆娑,吉庆街街道两边相对的,是联排西式小洋楼,二楼阳台栏杆,尽管锈迹斑斑,也还是镂空雕花——好一幅油画!
回头我赶紧上图书馆查阅史料,大开眼界:原来吉庆街的小洋楼民居,竟是百年前中国洋务运动的产物,是中国城市化的样板与标杆,是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汉口推行改革开放新政的大手笔之一。
从此,吉庆街成了我的必逛之地。
接下来只要是逛汉口,我都会落脚吉庆街。最开始吉庆街只有小心翼翼的臭干子,不久就有一楼门面打开,个体小饭馆开张。再不久街道两边小饭馆,就是雨后春笋了。开饭馆的店主们,个个都有办法,市面上限量购买的鸡鸭鱼肉蛋豆腐,在吉庆街只要付钱,就可以大饱口福。我简直是久旱逢雨,瞅空就跑过来,挨家挨户吃饭馆,成为深受店主欢迎的回头客,和大家都快混成亲戚了。吉庆街与我的初见,进入了浓情蜜意的蜜月期。


吉庆街日新月异,变化是天翻地覆。最初小饭馆只能提供两三道家常饭菜,很快就丰盛起来,且价廉物美;顿时近悦远来,食客如云;文化娱乐应运而生,民间自发,吹拉弹唱,画像打卦,陪聊闲话,嬉笑怒骂;一顿餐饮,全程互动,整条街道欢声笑语热火朝天。
我个人的变化也天翻地覆。体制一旦有了松动,个人一旦有了择业改行的可能性,我立刻抓住机遇,弃医从文,朝着自己心灵的方向狂奔。很快我就写出小说《烦恼人生》。《烦恼人生》轰动了。读者大受震撼,崭新的真实与强烈的共鸣,激动得他们热泪盈眶,他们终于看到,他们自己也成了文学主角。终于有这么一天:文学不仅仅只能够写“英雄”,也能够写“人”了!文学界也随之震动,由此开始提出一个新的流派:“新写实”。《烦恼人生》连获全国文学大奖,再加上我不断发表新小说,读者也紧跟着抢购阅读,国外翻译出版也紧随其后,因此我被选拔为专业作家。作家身份的确定对我太重要了。我的写作信念及其语言方式,获得了强有力的认可与支持,我艰难困苦的生活开始得到帮助与改善,从而更加坚固了我的傻气:一生只做一件事。因为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物质被大量创造,金钱滚滚而来,人们纷纷下海经商,许多作家文人刊物杂志也都投入了经济大潮。
那几年,吉庆街是敢想敢干,我是敢想敢写,大家都是生机勃勃。我请天南地北的朋友吃饭,都来吉庆街。《来来往往》电视剧拍摄,也喊了吉庆街卖唱的麻雀,与大明星濮存昕搭戏。连法国领事馆总领事尚多礼先生宴请了我法式大餐以后,我也拿吉庆街答谢。没想到总领事先生在吉庆街获得极大震撼和惊喜。武汉这个城市,在百年里,获得再一次机遇。吉庆街憋闷百年的生命激情,喷薄而出,硬是给一点儿颜色就升起了彩虹。


最是难忘鸭颈之夜。太有趣了!一根,没错,就只是一根,作为边角余料,闲置在卤锅边上的鸭颈,被女摊主随手取过来,斩成两段,递我一段,就啤酒。那时候谁会去吃鸭颈呢?只会吃鸭肉。那时候摊主偶尔才卤一只鸭,一般都是卤牛肉卤蹄髈卤鸡卤干子卤海带卤藕,以上任意一两样卤菜,再配一碟油炸花生米,是武汉人民喝酒的传统经典,人生幸福的最高标配。至于鸭颈,打烊以后,多半都是自家啃啃或者直接丢弃。那一夜,夜已阑珊,食客尽散,我还不舍得离开,灵感在我脑子里,飞快转动着它的魔方。我生怕动一动弄丢了:我得写一部吉庆街的绝妙小说!这家卤菜女摊主,也是怀有更大的野心,她决不甘心只守小摊子,心心念念要做大做好赚大钱!夜深人静吉庆街,两个野心勃勃的女子,不同的壮志,各自的安好,都不说话,丰满地孤独。啤酒我付钱,鸭颈她随喜。鸭颈啤酒,越喝越有——这八个字兀自跳出来,我直接就写进了《生活秀》。那一夜,我啤酒喝到把鸭颈啃成了一节节白骨,文思泉涌,迫不及待,回头伏案提笔,一挥而就,《生活秀》成了。
《生活秀》在北京一家文学大刊物头条发表后,吉庆街随即掀起更高的高潮。全国报刊的纷纷转载、各种改编接踵而至:连环画、广播小说、电影、电视连续剧、话剧、京剧。尤其是影视明星们纷至沓来,吉庆街蓬荜生辉,全国各地打飞的来吃吉庆街,一时间成为富豪小圈子的嗜好。吉庆街的火爆登峰造极。卤菜女摊主挥师北上,首都京城的簋街“来双扬”餐厅,在欢庆锣鼓中开张,“久久鸭颈”火爆到每天排队限购,她在央视个人专访节目中,饱含热泪呼喊我名字,感谢我让他们全家一举脱贫,先富起来了。恰巧那时候我还看电视,恰巧我也看到了她那档专访。哦MGD!我可真高兴,比我自己赚到高兴太多太多。一时间鸭子行情崛起:养鸭的,卤鸭的,开鸭颈专卖店的,开公司把鸭子做成一条龙产品的,抢注鸭颈商标的、为鸭子做物流的、为物流做配送的,还有抢注“生活秀”服装商标的。不久电影《生活秀》获国际电影节大奖,女主角陶红被商家抢疯,做了鸭颈的形象代言人。赚大钱的机会也找到了我:形象代言、冠名品牌、入股合作、新品发布、广告推广,等等。我一概婉谢或坚辞了。我没金刚钻,不揽瓷器活,何况还有社恐症。我只乐意我的作品能够获得更高更多稿费包括文学奖奖金以及其他艺术形式的改编版权费。


然而!一盆凉水,当头泼下。北京传来消息:我的《生活秀》,落选了。那一届全国中篇小说的最高文学奖,评委们口头都给予高度评价,票数却默契地让它落了选。
我目瞪口呆。此前的十多年,我一直只是负责埋头写作,接连斩获各种文学奖项,几十次的获奖电话通知,无一例外都是大大惊喜,都是事先我一点儿都不知情,电话铃骤响,我热泪涌出。是的,每一次我接听获奖电话,都会涌出热泪,甜蜜又脆弱;电话那端的声音,是我生命里最温暖的暖流。是的,我至今都记得它们珍藏着它们祝福着它们——显然我很善于自作多情。
慢慢我才意识到,初创时代正在落幕,天真的激情已经沉淀为老练的算计。文学江湖超逸不了时代大潮,吉庆街的戏码也在这边悄然上演。不过,也没啥大不了的,新的文学剧本我演不了,不演就是。凭什么你就不能被人泼一瓢凉水?你以为你是谁?


再在吉庆街吃饭,眼瞅着风气在变。人们热衷谈论的,都是怎么变着法子搞钱。不肯冷静,丢弃常识,断裂逻辑,事事都那么急功近利,剑走偏锋演变成主流手段,菜肴质量那就是一个笑话了,说它好它就好,说它不好它就不好。在各派利益操纵下,对吉庆街的各种质疑争议也日渐形成舆论。金钱终于露出了魔鬼的一面,人们心里是各种尔虞我诈,面相连五官都开始变恶变丑,油腻无处不在。吉庆街变了。臭干子变了,变得只臭不香了。鸭颈变了,低成本高利润就是有力量,催生了华丽辞藻、时尚标签和花哨包装。鸭却已经不再是当年的鸭。
我明白:蜜月期结束了。是时候我与吉庆街,该说再见了。

3
政府决定亲自下场改造吉庆街,要把这张名片做大做强。
然后,我为吉庆街改造留下的文字,就存在电脑里了。这些文字是被动的,是客气与尊重的产物。已经与个人坚持和文学情怀没有多大关系了。
如下:

某某书记:
遵嘱撰写《吉庆街简记》,历经反复字斟句酌,现已成文定稿,发去指正。对于雕刻制版,有一建议:正文用印刷体的小楷,题目与署名用手写体。这样搭配大约是比较好看的。如你们同意,需要手写体,我再手写自己名字;“吉庆街简记”五字,我也可以请书法家手书。总之,建筑与历史都是百年大计乃至千年大计,愿望唯是精心做到最好,至少不留骂名。特此。
池莉
2012年1月13日

某某书记:
您建议修改一字,考虑周全,十分确当。
文章一旦动笔修改,又不免再三斟酌,现在这一稿,我又重新布局字句,应该算最后定稿了。
不好意思,再次修改给你们工作过程增加了曲折,希望工作人员不要用错版本(最好把前稿彻底删掉)。另打印一份此次定稿文章并《吉庆街简记》和署名的手写体原件,小万即日送去。
好!
池莉
2012年2月11日

附:吉庆街简记
十五世纪后,承汉水之利,汉口因商而盛,市井繁华。再四百年,张之洞主政湖广,引欧人理念与技术构筑城市,一举扩建汉口城北,汉口新市区由此崛起。其时西风劲吹,欧式建筑频频登场亮相。吉庆街处于其间,虽仅一百七十米小街,却也颇为洋气,民居商铺,阳台窗篷,雕花栏杆,与四周中西合璧建筑群,表达出中国最先进的城市理念和近代商业风貌。吉庆街特以茶楼酒肆最传汉口神色:九省商贾,络绎往来,市井细民,芸萃其中,戏曲笙歌无时不秀,杂耍游艺无乐不欢,俨然之浪漫大气都市文化。然时世变易,城市蒙被百年风尘,建筑渐至陈旧衰落。幸逢国家改革开放,百姓勤劳顽强,吉庆街激情复燃,个性独树,五湖四海,恣肆汪洋。我《生活秀》及《来来往往》等多部小说加上影视戏剧种种改编,取大汉口之魂魄,凝武汉人之精神,塑吉庆街之风韵,助吉庆街美名远扬,蜚声海内外。而今吉庆街大手笔扩建,灿然面世,老树新花,更上层楼,一派吉庆气象,是为汉口一段精彩华章。
2012年 春

4
然后,再一转眼,世态变成了现在:鸭颈成为休闲食品,归全国人民。寂寞清冷吉庆街,归一笔巨资。欢闹演唱的一众艺人,树倒猢狲散,各奔活路。转瞬之间,物是人非。历史惊人。现实惊人。
只是我,还是我,在这里,不肯变,也变不了。我依然顽固地保守着自己的读与写,感觉还很不错,总有大智慧时不时照射引导,为我启蒙开智,令我眼目开阔,身心愉悦。比如曾经让我引为正念的“以人为本”或者“人本主义”之类思想观念,终于被我发现也还是井底之见。事实上人类与被造万物一概平等,如若强调人本,视线势必受到局限。例举植物,植物智慧,远超人类,人类近年才发明万维网,而植物族群的地下根系全球性网络,已有亿万年,科学家们称之为“万木网”。再如滩虫,就是那种鼻涕一样的单细胞黏液,没有大脑,却有超常智能,能以最快速度最便捷路径获得食物,它们取食的路线图,等同于东京地铁——这可是人类世界最科学最严谨最高效的交通线路之一。更远远优越于人类的是,植物们滩虫们,既不破坏地球,也不掠夺资源,还不同类相残,更不剥夺人类——这难道不是更高级文明与更高级文学审美吗?而人类的生存活动,对自己对他人以及对地球,建设性美好性都太少,破坏性伤害性都太大,如果我们的文学思维牢牢束缚于人类弱肉强食的生存认知,无法跃升到被造万物的思维之场,就会受限于井底:目光短浅,自以为是,本本主义盛行,自娱自嗨闭环循环——出版的书多了起来,读者少了下去。人并不是靠一口食物活着,我坚信不疑;人所从事的文学写作,也必不只能为一口食物——这是我不变的锚定与信靠——不管历史与世事怎么变,我自不变。


大约是在2017年吧,我去大智路数码港整手机,一眼瞥见了吉庆街,心念一动,就移步过去了。想看看这份被众人嫌弃的清冷,究竟为何。我慢慢转悠一圈,四下无人,家家店铺,门可罗雀。想探个究竟,也是想多了。这个究竟谁都知道。这个究竟也谁都不知道。忽然想起了我写的《吉庆街简记》,那篇咬文嚼字又不得不来点儿自鸣得意的简记,不是说好石刻在吉庆街的吗?不是说好了要做大门铭碑的吗?举目四望,哪里哪里都没见这块石碑的踪影。
就在我要迈出吉庆街的时候,神预感闪现,让我止步。我低头一看,发现就在自己身边的街栏绿植里,有块景观石半遮面。再逼近细看,红漆斑驳的字迹也还算不模糊,这就是《吉庆街简记》并署名“池莉”。我与我自己名字一下子劈面相遇,有点目瞪口呆。再转到石碑临街的那一面,刻的是“吉庆街”三个大字。哦,原来,石碑把《吉庆街简记》铭文与“吉庆街”牌楼名字,割裂开了,分别刻在石碑的两面。几年过去,石碑已与绿植杂草融为一体,灰头土脸混同于大街的纷乱与嘈杂,活脱就是吉庆街的神马浮云简记,也颇有一点沧桑与颓废感。我请人帮我拍了一张与石碑的合影。临了我摸了摸石头,无声地开了个玩笑:“好好站街哈,再见。”我自笑笑,走了开去。
其实以后这类铭文与碑刻的事情,都由AI生成就好,无涉人类情感。我倒是赶了一个末班车,还绞尽脑汁,写了这些狗屁文字,还与一块石碑和一个街道,发生了这么多情感融合,就算是我自作多情吧。


自作多情好。比期待他者多情好太多。人生在世,要善于对自己自作多情。多情地确保自己的仰望和谦逊:你仰望处,总有大爱在爱着你;你谦逊时,总有美德在守护你。我信!
我信是因为我能够非常流畅地写下这篇文字;我信是历史能够就像现实一般,十分清晰地在我笔端流淌;我信是我能够如此有质量地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我信是我能够身心轻盈思绪飞扬如有神助。我蒙福了,我无比感恩。到这里来——有一种声音终于被我听见,不是我们平常理解的声音,是光。


u 先睹为快


对自己的栖身之所自作多情
老话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十多年前,我还深以为意。还以为自己活通透了。还觉得一个人能够对于自己热爱偏爱溺爱的文字以及附带的社会名利,解构冠冕,承认无用,这大概是我成年后获得的成熟了。沿着这个“成熟”路径回溯,我在小路端头,发现了自己的不成熟。原来,我对自己天生喜爱写作然后成为书生文人,从小就有一丝挥之不去的内疚。至于内疚个啥,不知道。就是有那么一份深含内疚的怯弱,渗入了我的性格。也可能是教育的作用?一生都是矛盾的教育。一会儿是书生无用论。一会儿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论。一会儿是臭老九论。一会儿又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论。闹得我一会儿失去我,一会儿得到我,岁月哗啦啦,就水流般过去了。
今天,我能够认真写出“文字之爱”这四个字,是有强烈知觉,一个真我,被我找到。当然,日后是否会新生一个更真的我,不好说。因为我已经夹生了,真正的成熟通透对我来说,谈何容易,那么也就不谈罢了,自我的寻找与切近,肯定是余生无止境的了。我资质愚笨且蒙尘太久,洗心革面是一辈子的作业,也是生活方式,也是人生乐趣。多年以来,我时常三省吾身,深更半夜扪心自问:我是否满意自己?我回答:“不满意。”我一直认为自己可以更加努力,一直想要写得更好、做得更好、活得更好。时间来到今天,只是说今天、现在的真我,与我劈面相逢,我问自己:“你对自己满意吗?”我给自己的回答竟然是:“满意。”这个毫不犹豫的自我回答,刹那间让我获得一个彻底的放松。同时获得的,是一个闪电般移位:我插入了文字的核心。我与我的文字之爱,成了纠缠态,不再疏离。
我与真我的重逢,瞬间改变一切。以前我是竭力运用理智来忍受现实存在,今天的真我,宣告放弃以前理智的忍受。以前那套励志型的生活哲学,就是唐吉诃德转世,会徒劳至死。今天的真我,我就是我,是一个事物、一个物种、一棵树、一块石头,很具体,也很独自,造物主原本就天定了我的基因编码,我要做的,就是坚信与顺势而为。谢天谢地,真我仅仅存在于我个人体内,没有对外部分析和解读的开放性,也就不会再发生什么理智忍受现实的纠结情况了。镣铐瓦解崩溃,文字核心的魔魅,腾空而起,前所未有被我认知。作为一个写作人,终于明白了自己已被交付,很具体,很单纯,这就是文字。
文字之爱,从天而降。
文字的张力与弹性以及蕴含的复杂解读还有精确制导性——这就是我爱它的原因。以前视界狭窄,容易把文字的功能世俗化,无论是愤世嫉俗大喊大叫抑或相反,都还是过于狭隘和简单粗暴。人类意识的瞬息万变与变幻莫测,无以言表,不可描述,说不出口,唯有文字尚可尝试表达。文学性文字的字词句,选择、精装、重排,其精密与巧妙,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其实文字从来都不只是日常生活工具,日常生活中你买一碗热干面,扫个码,钱一付,人家就会把面递给你,一个文字都不需要。文字也从来不是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资本与价值,吃喝拉撒生老病死,你一桩都不会被赦免。文字的核心是爱。爱情诗,关键是爱情,其次才是诗。爱情小说,关键是爱情,其次才是小说。爱情电影,关键是爱情,其次才是电影。后者都是技术技巧,用以阐释文字的内核——爱——“爱是坚韧的,仁慈的;有爱就不嫉妒,不自夸,不骄傲,不做鲁莽的事,不自私,不轻易动怒,不记别人的过错,不喜欢不义,只喜爱真理。爱能包容一切,对一切都有信心,对一切有盼望,能忍受一切。”这种爱,这种情,大大超过人类生理,有了它的吃喝拉撒生老病死与没有它的吃喝拉撒生老病死,就完全不一样了。如果有了真我真爱,甘愿苦练文字功夫,文字就有可能被你一再刷新,百变使用,抵达所有角落,包括毛细血管末端以及激起单细胞的智能——文字实在太有用了。要么沉默,要么文字,这是人类顶级武功之两种,没有之三。就看作家个人的天赋与落地生根的土壤时空了。
写了几十年,文字今天成为我最重要的拥有。今天我明白,文字给我显露的,只是冰山一角,我应该还可以激活更多,激活本身就是意义,别的都不再重要。文字之爱是我的栖身之所,此前一直在搬迁,难以定居,今天我宣布:我定居了。
因此,我要郑重其事地说:我,谨以我一厢情愿的自作多情,献给我的栖身之所。我,谨以我自作多情的偏爱,溺爱我的栖身之所。我,会时常提醒自己,人生在世一定要对你的栖身之所自作多情。今天我说的栖身之所,自然也包括物质化的实体,比如土地、家乡、城市、社区和家;但更是非物质化的虚体,那就是文学性文字。
所以,我祈祷,在我流连大街小巷多年以后才明白的文字之爱,请让我能够继续获得;请允许我以高度的真挚与忠实,不懈求索;请给我的迷途常有大智慧照亮。那就是爱因斯坦说过的:“每一个认真钻研科学的人都会相信,某些精神力量明显存在于宇宙的规律之中,比人类力量要优越许多。”我是一个认真钻研文学写作的人,也请让我相信吧。
就这么去栖身于,我挚爱的文字。
去仰仗文字之爱。
去呼吸文字之爱。
干干净净地。与世俗无涉地。
最后再说一遍:人生在世,一定要对自己的栖身之所自作多情。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