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汉字东渡:日本汉字趣味谈
》
售價:NT$
398.0

《
FPGA经典设计实战指南:架构、实现和优化
》
售價:NT$
505.0

《
西方现代思想十三讲
》
售價:NT$
469.0

《
俄罗斯通史(1917-1991)
》
售價:NT$
602.0

《
精神分析与灵魂治疗(2025版)
》
售價:NT$
254.0

《
大学问·市镇内外:晚明江南的地域结构与社会变迁(以地方权势阶层为切入点,剖析市镇兴衰与社会秩序变迁,为江南市镇研究开辟全新视角。)
》
售價:NT$
398.0

《
王朝的赌局:宋徽宗联金灭辽的致命抉择
》
售價:NT$
398.0

《
盔甲骑士:为自己出征(纪念版)
》
售價:NT$
254.0
|
內容簡介: |
本书系统研究了张仲景名方黄芪桂枝五物汤,从历史源流、现代研究到临床应用进行全面梳理。全书追溯该方千年传承脉络,解析其“益气温阳、和营通痹”的理论精髓;通过现代药化药理研究,揭示其抗炎、免疫调节等科学内涵;重点介绍该方在内科疾病、外科疾病、妇科杂症及皮肤病等领域的创新应用,辅以典型医案佐证。本书融汇古今研究成果,既传承经典方剂智慧,又结合现代医学视角,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实用参考,展现中医药的独特价值与发展前景。
|
目錄:
|
第一章 黄芪桂枝五物汤概述 1
第一节 溯本求源 1
一、经方出处 1
二、方义 1
三、药物组成 1
四、使用方法 1
第二节 先贤论方 2
一、《医宗金鉴》 2
二、《金匮要略论注》 2
三、《金匮要略方论本义》 2
四、《竹泉生女科集要·血瘀》 2
第三节 类方简析 2
一、桂枝汤 2
二、桂枝加黄芪汤 3
三、小建中汤 4
四、当归四逆汤 4
五、桂枝加葛根汤 5
六、桂枝芍药知母汤 5
七、玉屏风散 6
八、防己黄芪汤 6
九、黄芪建中汤 7
第二章 临床药学基础 8
第一节 方证及方证源流 8
一、方证相应源流及发展 8
二、方证相应的内涵 9
三、黄芪桂枝五物汤的方证表现 9
第二节 组方用药分析 10
一、黄芪 10
二、桂枝 11
三、白芍 11
四、生姜 12
五、大枣 13
第三章 黄芪桂枝五物汤应用源流 14
第一节 黄芪桂枝五物汤与血痹 14
一、血痹沿革 14
二、对血痹的现代认识 16
三、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血痹的研究 17
第二节 黄芪桂枝五物汤与太阴中风证 18
一、太阴病的核心病机 18
二、太阴中风的概念与病机 19
三、太阴中风之主治方药探讨 20
第四章 黄芪桂枝五物汤辨证要点与配伍特色 22
第一节 辨证要点 22
一、病因病机分析 22
二、体质特性 22
三、疾病谱 23
第二节 配伍特色 23
一、组方严谨,配伍巧妙 23
二、多法并举,应用广泛 24
第五章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现代临床应用 27
第一节 内科 27
一、脑梗死 27
二、冠心病心绞痛 33
三、心力衰竭 38
四、糖尿病肾病 41
五、消化性溃疡 43
六、特发性肺动脉高压 48
七、慢性肾小球肾炎 49
八、高血压 50
第二节 外科与骨科 51
一、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51
二、糖尿病足 53
三、乳腺癌术后水肿 57
四、神经根型颈椎病 58
五、腰椎间盘突出症 64
六、肩周炎 68
七、重叠综合征 72
八、骨质增生性疾病 73
九、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74
十、面神经麻痹 84
十一、类风湿关节炎 89
十二、雷诺氏综合征 94
十三、不宁腿综合征 99
第三节 妇产科 101
一、产后身痛 101
二、产后尿潴留 109
三、产后多汗 110
四、慢性盆腔炎 113
五、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115
六、更年期综合征 115
第四节 儿科 117
一、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117
二、小儿多汗症 119
三、小儿发热 122
四、小儿心悸 124
第五节 其他病症 125
一、慢性荨麻疹 125
二、带状疱疹 129
三、变应性鼻炎 132
第六章 现代实验室研究概述 136
第一节 黄芪桂枝五物汤化学成分研究 136
一、黄芪的化学成分 136
二、桂枝的化学成分 137
三、白芍的化学成分 137
四、生姜的化学成分 138
五、大枣的化学成分 138
第二节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药理研究 138
一、全方药理作用 138
二、组方各药物的药理研究 139
参考文献 150
|
內容試閱:
|
中医药学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方剂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历经千年传承与发展,至今仍在临床实践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黄芪桂枝五物汤作为张仲景《金匮要略》中治疗“血痹”的经典名方,以其组方精当、疗效确切而备受历代医家推崇。本书旨在系统梳理该方的历史源流、理论内涵、现代研究成果及临床应用经验,为读者呈现一幅古今交融、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术图景。
黄芪桂枝五物汤的历史可追溯至东汉时期,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中首次记载此方,用以治疗“血痹阴阳俱微”之证。该方由黄芪、桂枝、芍药、生姜、大枣五味药组成,体现了仲景“益气温阳,和营通痹”的治法精髓。唐宋以降,历代医家不断拓展其应用范围,明清时期更是在理论阐释与临床运用上取得显著进展,使其成为治疗痹证的基础方剂之一。近现代以来,随着中医药现代化的推进,对该方的研究更是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在临床各科应用方面,黄芪桂枝五物汤展现了令人瞩目的广适性。内科领域,该方不仅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痹证的治疗,还在冠心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现代难治性疾病中显示出独特优势。骨伤科应用中,其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疾病的疗效得到临床验证。妇科方面,该方加减用于治疗产后身痛、月经不调等病症亦取得良好效果。本书精选各科典型验案,通过真实案例展示该方在不同病证中的灵活运用与显著疗效,生动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精妙所在。
现代药化药理研究为黄芪桂枝五物汤的传统功效提供了科学阐释。化学成分研究表明,该方含有黄酮类、皂苷类、多糖类等多种活性成分,这些成分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发挥协同作用。药理学研究证实,该方具有抗炎、镇痛、免疫调节、改善微循环等多种药理活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现代科学依据。近年来,网络药理学、代谢组学等新技术的应用,进一步揭示了该方“成分-靶点-通路”的复杂作用网络,展现了中药复方整体调节的特色优势。
本书的编撰汇集了古今文献精华与现代研究成果,既有对传统理论的深入阐释,又有对现代研究的系统梳理,更包含丰富的临床应用实例。我们期望通过这种古今对话、中西汇通的方式,帮助读者全面把握黄芪桂枝五物汤的理论内涵与实践价值,为临床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为科研人员开拓思路,也为中医药爱好者展现经典名方的独特魅力。
经典的价值在于传承,更在于创新。希望本书能够成为读者探索黄芪桂枝五物汤这一中医瑰宝的有益向导,也期待该方在未来能够通过更多高质量研究,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更大贡献。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恳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5年4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