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7月出版新書

2025年06月出版新書

2025年05月出版新書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万物有信:七十二物候里的中国时序(全彩物候插画)

書城自編碼: 4139880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传统文化
作者: 李蔚
國際書號(ISBN): 9787208195011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8-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44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时刻人文·环球共此食:工业化英国、食品系统与世界生态(2021年美国历史学会杰里·本特利世界史奖获奖作品。一部融合饮食史、环境史、科技史的力作,揭示“地球不能承受之食”的来龙去脉)
《 时刻人文·环球共此食:工业化英国、食品系统与世界生态(2021年美国历史学会杰里·本特利世界史奖获奖作品。一部融合饮食史、环境史、科技史的力作,揭示“地球不能承受之食”的来龙去脉) 》

售價:NT$ 434.0
DK艺术百科(典藏版)(全彩)
《 DK艺术百科(典藏版)(全彩) 》

售價:NT$ 857.0
心流2.0:在复杂世界中创造最优体验
《 心流2.0:在复杂世界中创造最优体验 》

售價:NT$ 301.0
日本艺术50讲(一本读懂日本5000年艺术史,20余种艺术类型,280余幅经典之作)
《 日本艺术50讲(一本读懂日本5000年艺术史,20余种艺术类型,280余幅经典之作) 》

售價:NT$ 1117.0
疑案里的中国史1.2.3(套装3册)
《 疑案里的中国史1.2.3(套装3册) 》

售價:NT$ 1019.0
货币的本质 罗布·迪克斯 金融、理财、投资、财富破局、货币贬值、通胀、债务、红利、金融危机
《 货币的本质 罗布·迪克斯 金融、理财、投资、财富破局、货币贬值、通胀、债务、红利、金融危机 》

售價:NT$ 301.0
巨变时代(全2册)
《 巨变时代(全2册) 》

售價:NT$ 510.0
无法独处的现代人(“当今用英语写作的最伟大的社会学家”、畅销书《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作者齐格蒙特·鲍曼对我们这个时代睿智的诊断书)
《 无法独处的现代人(“当今用英语写作的最伟大的社会学家”、畅销书《工作、消费主义和新穷人》作者齐格蒙特·鲍曼对我们这个时代睿智的诊断书) 》

售價:NT$ 352.0

編輯推薦:
獭祭鱼、桐始华、鹿角解、半夏生、大雨时行、白露降、寒蝉鸣、雁北乡……五日一候,三候为气,深入24节气看72物候,读懂更微妙的生态密码,补上当代人不容错过的自然教育!
·以现代科学解读中国传统的时序、习俗与自然观念
·动植物、气候、水土,以触手可及的古典诗意,重启人与自然的连接,在当代城市生活中重新认识生态环境。
·72幅全彩插画、72首经典诗词,直观生动呈现穿越时空的物候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世界遗产委员会副秘书长刘保党、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国家动物博物馆馆长张劲硕、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王放、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赵敏燕 推荐阅读
內容簡介:
中国古人在物候观察与天文测量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并演变出节气与物候的对应关系,每个节气划分为三候,五日为一候。物候现象包括一年中植物的生长荣枯,动物的往来生育,以及气候变化和它对动植物的影响,被称为“大自然的语言”。獭祭鱼、桃始华、鹿角解、戴胜降于桑、白露降、寒蝉鸣、雁北乡……七十二物候既是一份对自然的阶段性观察总结,也是一扇认识中国古人宇宙观与世界观的窗口。随着人类科学水平的更新,作为生态系统的关键参数之一,对气候环境变化极为敏感的物候,在现代科学研究和观测中的重要性更是有增无减。
在本书中,作者根据自己多年自然教育研究与实践积累,综合大量文献资料与多位不同领域专家的研究成果,从现代视角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七十二物候与二十四节气。既梳理了中国传统的岁时观念与生态认知,更进一步介绍了各物候现象所涉及的动植物、水文、天气、土壤等科学现象与知识,还探讨了古今环境变迁背景下,城市生态、气候变化、物种生存等议题。从物候入手,以理解古人的自然观念与智慧为契机,重新认识身边的自然,进一步思考人与四季流转、与生态、与社会发展关联的思考。
每一个物候现象穿插一幅精美全彩博物插画,更生动地感受穿越时空的物候之美。
關於作者:
李蔚
自然教育师、森林疗养师,自然教育机构“自然萌”创始人。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曾供职于多家主流媒体。从事自然教育10余年,发起了“全民物候观察行动”,带领机构先后获得上海十大青年公益创投项目、创绿家、中国湿地保护协会宣传教育专委会成员、全国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网络第一批成员单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绿色教育伙伴关系成员等荣誉奖项,研发的《物候笔记》《大自然的72变》《环境小记者》等多门课程入选“上海市素质教育优质课程项目资源”进校课程,目前在上海长宁、杨浦等区域与公众共同打造“家门口的自然学校”。
插画师:王琴,自由插画师,擅长手绘和数字绘画表达,参与多个书籍插图项目
目錄
引言:发现大自然的密码? 001
007 立 春
东风解冻:风从海上来
蛰虫始振:早起的虫儿
鱼陟负冰:春江水暖“鱼”先知
022 雨 水
獭祭鱼:水中霸主“嘤嘤怪”
候雁北:迁徙的鸟
草木萌动:草色遥看近却无
038 惊 蛰
桃始华:桃之夭夭
仓庚鸣:两个黄鹂鸣翠柳
鹰化为鸠:斑鸠来我家
054 春 分
玄鸟至:小燕子,穿花衣
雷乃发声:前方高能预警
始电:文明之光
070 清 明
桐始华:梦里的紫铃铛
田鼠化为鴽:蠢萌“战斗士”
虹始见:彩虹的秘密
085 谷 雨
萍始生:让我一夜长大
鸣鸠拂其羽:布谷声声
戴胜降于桑:蚕神紫姑来也
100 立 夏
蝼蝈鸣:会飞的地下“挖掘机”
蚯蚓出:勤劳的地下工作者
王瓜生:乌鸦的美餐
115 小 满
苦菜秀:救命野菜
靡草死:细弱的生命
麦秋至:地球赢家
129 芒 种
螳螂生:灵敏的刺客
始鸣:小鸟杀手
反舌无声:模仿秀达人
146 夏 至
鹿角解:“超能力”的代价
蜩始鸣:生命的挽歌
半夏生:夏日过半
163 小 暑
温风至:热浪袭人
蟋蟀居壁:童年的记忆
鹰始击:鹰击长空
178 大 暑
腐草为萤:流光飞舞
土润溽暑:湿哒哒的夏天
大雨时行:大雨滂沱
196 立 秋
凉风至:天凉好个秋
白露降:闪亮的露珠
寒蝉鸣:秋日泣鸣
213 处 暑
鹰乃祭鸟:猛禽的饕餮盛宴
天地始肃:秋意浓
禾乃登:五谷丰登
229 白 露
鸿雁来:北雁南飞
玄鸟归:似曾相识燕归来
群鸟养羞:“吃货”模式开启
245 秋 分
雷始收声:安静的秋
蛰虫坏户:昆虫建筑师
水始涸:天干物燥
261 寒 露
鸿雁来宾:大雁家族
雀入大水为蛤:蛤蜊的一生
菊有黄华:秋菊芬芳
278 霜 降
豺祭兽:豺狼虎豹
草木黄落:一岁一枯荣
蛰虫咸俯:冬眠动物知多少
295 立 冬
水始冰:百变的冰
地始冻:天寒地冻
雉入大水为蜃:河蚌的眼泪
312 小 雪
虹藏不见:冬天的色彩
天气上升,地气下降:冬日的“厚被子”
闭塞而成冬:万物肃杀
328 大 雪
鹖鴠不鸣:寒号鸟是什么鸟
虎始交:猛虎的柔情
荔挺出:马兰花开二十一
346 冬 至
蚯蚓结:蚯蚓的 101 种死法
麋角解:上古神兽
水泉动:生命之泉
362 小 寒
雁北乡:雁的繁殖
鹊始巢:鸟巢的故事
雉雊:我从山中来
378 大 寒
鸡乳:小鸡诞生记
征鸟厉疾:鸟中“战斗机”
水泽腹坚: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参考文献? ?
附 记 物候学和物候观察?
后 记
內容試閱
引言 发现大自然的密码
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2025年2月3日,立春。这一天的到来标志着节气意义上的春天开始了。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是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中,根据太阳的运行轨迹及气候变化规律所独创的一种农耕文化,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还被列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作为一个轮回。24个节气其实是24个时令点,每月2个,根据太阳运行的位置来划定。太阳运行的轨道被称为“黄道”,将黄道等比例分成24份,之间相隔15度角,就形成了24个节气。
由于地球公转的轨迹是近似正圆的椭圆形轨道,而太阳位于椭圆非中心位置的一个焦点上,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并非固定不变——离太阳最近时的位置叫作近日点,离太阳最远时的位置叫作远日点。当下的地球大约在每年的1月3日最接近太阳,而在7月4日左右离太阳最远。越接近近日点,地球公转越快,同样是在黄道上运行15度,用时会有些微差异。也就是说,靠近近日点的节气相隔时间较短(约14―15日),靠近远日点的节气则相隔时间较长(约16―17日)。
何时播种,何时施肥,何时除草……在没有日历和时钟的漫长岁月里,老祖宗们靠着节气把日子安排得明明白白。
鲜少有人知晓,二十四节气的基础是更早时期先民的物候记录,具体地说是指受天气和气候影响而产生的动植物生长、发育和环境周期性变化的现象,如植物开花、结果,动物冬眠、迁徙,以及自然现象的霜降、冰冻等。
目前能找到的最早记录星象、物候变化与四季、月份关系的著述是约3000年前的《夏小正》,它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物候历。《夏小正》全文400余字,以全年12个月(一说10个月)为序,记载了每月的天象、物候、民事、农事、气象等方面的内容,共计超过50个动植物物候现象。若将熊、罴(pí)、貊(mò)、貉(hé)、鼶(sī)、鼬的冬眠行为和梅、杏、杝(yí)桃的开花现象按不同物种分计,则物候数量更多。它还记录了约20个天象,经相关专家研究证明是从夏代到商代都可以观察到的现象。其中“雁北乡”“獭祭鱼”“鹰则为鸠”“有鸣仓庚”“鹰始挚”“寒蝉鸣”“陨麋角”等内容,更是与现今流传的七十二候内容相一致。
岁月流转,古人在物候历的基础上逐渐总结出后来的二十四节气,并演变出节气与物候的对应关系——每个节气划分为三候,五日为一候。每候均与一种物候现象相对应,称“候应”,包括动物候应、植物候应和自然现象候应。
至此,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一年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反映了一年中物候和气候变化的一般情况。
物候的有趣之处在于,同一时间、不同地区存在物候差异,而经历了漫长的岁月变迁后,同一地点的物候往往也存在着一定的古今差异。
前者可以在许多古诗词中得到印证,比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就表现了山地气候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那是在公元817年的农历四月初九,唐朝诗人白居易携师友畅游庐山大林寺,发现山下已凋谢的桃花却在这儿开得正艳。诗人赏花处后被称作“白司马花径”,而这首流传千古的诗亦成为说明物候规律的生动材料。
至于物候的古今之变,就更普遍了。一个明显的例证是,节气物候中所总结的那些自然现象,很多已经难觅其踪。我所创办的“自然萌”开设的一门“家门口的节气观察”课程,已经持续做了六七年,延伸扩展至节气食农、节气花信等系列主题,我们一直在努力探索:如何让孩子们从了解先人的节气物候开始,学会观察身边的大自然,总结积累属于这个时代的物候资料?更进一步,如何让不同地区的大人、孩子携起手,年复一年,通过自然教育、自然观察的方式,组成一个物候记录的全民网络?
这并非天方夜谭。在欧美地区,美国国家物候网络(USA National Phenology Network)、加拿大自然观察网(NatureWatch)以及一些公益组织,已通过收集全国各地志愿者提供的庞大物候数据,来帮助科学家们监测气候变化,研究气候变暖给环境带来的影响。
向来重视资源保护的邻国日本亦极重视物候记录。目前世界最长的单项物候记录,就是日本的樱花开花记录,这份记录源于日本皇帝和封建主历年在西京花园设宴庆祝樱花盛开,始于公元812年,至近代转由气象机构进行系统化观测,有1000多年的历史。延续千年的开花记录不仅为气候变化提供了一手研究资料,更逐渐形成了樱花文化,为后来赏樱线路的繁荣打下了根基。
而在最早有物候记载的中国,人们正面临着观测点稀缺、观测数据渠道受限等种种问题。
是时候做些什么了。或许,这将是一场连接历史与未来的创变新生,会让传统智慧生发出新的价值,为全球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中国视角。
在我为澎湃新闻写作《物候记》专栏期间,正值疫情肆虐的特殊时期。虽然有时候我们无法远行,但我们依然可以走出家门,与自然对话,记录当时、当地的物候历。
新的一年,让我们继续跟随节气和物候的步伐,记录下身边的美好。
是为序。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