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画技法与教学研究
》
售價:NT$
337.0

《
生命瞬间 人生风采——晚晴居影集
》
售價:NT$
500.0

《
美国国家地理·环球终极探索 全10册
》
售價:NT$
1520.0

《
通往权力之路:叶卡捷琳娜大帝
》
售價:NT$
658.0

《
西方毛发时尚演变
》
售價:NT$
500.0

《
法国革命史(史外一种:圣鞠斯特)
》
售價:NT$
500.0

《
情绪彩虹书:CBT与艺术的轻疗愈手册(珍藏版)
》
售價:NT$
1020.0

《
趣说中国女性
》
售價:NT$
347.0
|
編輯推薦: |
系统全面,专业实用——本书紧扣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需求,从机械基础到传动机构,再到轴系零件,层层递进,帮助学生扎实掌握核心知识。
贴合职教,注重实践——内容编排结合中职教学特点,融入摩擦润滑、变速换向等实操要点,助力学生快速适应行业技术需求。
图解丰富,易学易懂——通过清晰的示意图和典型汽车机构案例,将抽象原理直观化,让机械学习更高效、更生动。
配套资源丰富——扫码即可看视频,轻松易学。
|
內容簡介: |
本书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教材。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第1部分为汽车机械概述,主要介绍一些基本概念、机器的组成、摩擦、磨损及润滑的相关知识;第2部分为汽车常用传动,主要介绍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蜗杆传动及轮系的相关知识;第3部分为汽车常用机构,主要介绍变速机构、换向机构、凸轮机构、铰链四杆机构的相关知识;第4部分为轴及轴上零件,主要介绍轴、联接、轴承、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的相关知识。
|
關於作者: |
鲁诗淦,1972年生,大学本科,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2007年获龙泉驿区骨干教师称号,2009年获成都市“双师型”教师称号,2009年取得汽车维修技师资格。
|
目錄:
|
前 言第一部分 汽车机械概述 1
第一章 基本概念与机器的组成 2
第一节 机器、 机构、 构件和零件的概念 2
一、 零件和构件 3
二、 机构和机器 3
三、 机器的组成 4
第二节 运动副和机械传动的分类方法 6
一、 运动副的概念及应用特点 6
二、 机械传动的分类 7
本章练习题 8
第二章 摩擦、 磨损和润滑 10
一、 摩擦 10
二、 磨损 12
三、 润滑 15
本章练习题 16
第二部分 汽车常用传动 17
第三章 带传动和链传动 18
第一节 带传动的组成、 原理和类型 19
一、 带传动的组成和原理 19
二、 带传动的类型 20
第二节 V 带传动 20
一、 V 带及带轮 21
二、 普通 V 带的标记与应用特点 21
三、 V 带传动的安装维护及张紧装置 22
第三节 同步带传动 22
一、 同步带传动的特点 23
二、 同步带传动的应用 23
第四节 链传动 23
一、 链传动及传动比 24
二、 链传动的应用特点 24
三、 链传动的类型 24
四、 滚子链 25
五、 齿形链 25
本章练习题 26
第四章 齿轮传动 29
第一节 齿轮传动类型及应用 29
一、 齿轮传动的类型 30
二、 齿轮传动的传动比及应用特点 32
第二节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 32
一、 渐开线的形成及特性 33
二、 渐开线齿轮的基本参数 33
三、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的名称及代号 34
四、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的几何尺寸计算 35
五、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正确啮合和连续传动的条件 36
第三节 其他齿轮传动简介 36
一、 斜齿圆柱齿轮及其传动 37
二、 直齿锥齿轮及其传动 37
三、 齿轮齿条传动 37
第四节 齿轮的失效形式 38
一、 齿面磨损 39
二、 齿面点蚀 39
三、 齿面胶合 40
四、 轮齿折断 40
五、 齿面塑性变形 41
本章练习题 41
第五章 蜗杆传动 45
第一节 蜗杆传动的特点和类型 45
一、 蜗杆传动的特点 46
二、 蜗杆传动的类型 46
三、 蜗杆传动的精度等级、 旋向、 头数 47
四、 常见蜗杆的类型 47
第二节 圆柱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和几何尺寸 48
一、 圆柱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 48
二、 圆柱蜗杆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和方向判定 50
第三节 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 材料选择和结构 51
一、 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及材料选择 52
二、 蜗杆和蜗轮的结构 52
本章练习题 53
第六章 轮系 54
第一节 轮系的分类以及应用特点 54
一、 轮系的概念 55
二、 轮系的分类 55
三、 轮系的应用特点 56
第二节 定轴轮系传动比的计算 57
一、 定轴轮系的传动比 57
二、 惰轮的应用 61
第三节 末端带移动件的定轴轮系参数计算 61
一、 定轴轮系中任意从动轮转速的计算 62
二、 末端是螺旋传动和齿条传动的定轴轮系参数的计算 62
本章练习题 64
第三部分 汽车常用机构 68
第七章 变速机构和换向机构 69
第一节 变速机构 69
一、 有级变速机构 70
二、 无级变速机构 71
第二节 换向机构 72
一、 三星齿轮换向机构 73
二、 滑移齿轮换向机构 73
三、 锥齿轮换向机构 73
本章练习题 74
第八章 凸轮机构 76
一、 凸轮机构的组成及分类 77
二、 凸轮机构的特点与应用 79
本章练习题 80
第九章 铰链四杆机构 82
第一节 平面连杆机构的特点、 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与分类 82
一、 平面连杆机构 83
二、 铰链四杆机构的组成与分类 83
第二节 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性质 86
一、 曲柄存在的条件 86
二、 急回特性 87
三、 死点位置 87
第三节 铰链四杆机构的演化 88
一、 曲柄滑块机构 88
二、 导杆机构 89
三、 摇块机构 89
本章练习题 91
第四部分 轴及轴上零件 93
第十章 轴 94
第一节 轴的用途和分类 94
一、 轴的概念 95
二、 轴的用途 95
三、 轴的分类 95
第二节 轴的结构及轴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 97
一、 对轴结构的一般要求 97
二、 轴的各部分名称及轴上零件 97
三、 轴及轴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 97
本章练习题 101
第十一章 联接 103
第一节 螺纹联接与螺旋传动 104
一、 螺纹各部分的名称和参数 104
二、 螺纹的分类 107
三、 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和常用螺纹紧固件 108
四、 螺纹联接的预紧与防松 109
五、 螺旋传动 111
第二节 键联接 114
一、 键联接的作用 115
二、 键联接的分类 115
三、 平键联接 115
四、 半圆键联接 116
五、 花键联接 117
六、 楔键和切向键联接 117
第三节 销联接 118
一、 销联接的作用 118
二、 销联接的类型 119
第四节 弹簧联接 121
一、 弹簧的作用 121
二、 弹簧的类型 122
三、 弹簧的拆装 122
本章练习题 124
第十二章 轴承 126
第一节 滚动轴承 127
一、 滚动轴承的结构 127
二、 滚动轴承的基本类型、 特点和应用 128
三、 滚动轴承的代号 128
四、 滚动轴承的拆装、 轴系的固定和调整 132
五、 滚动轴承的润滑和密封 136
六、 滚动轴承在汽车中的应用 138
第二节 滑动轴承 138
一、 滑动轴承的种类和结构 138
二、 滑动轴承的润滑 140
三、 滑动轴承的应用 141
本章练习题 142
第十三章 联轴器、 离合器和制动器 144
第一节 联轴器的结构、 特点及应用 144
一、 刚性联轴器 145
二、 挠性联轴器 146
第二节 离合器的结构、 特点及应用 148
一、 牙嵌离合器 149
二、 摩擦式离合器 149
三、 单向超越离合器 150
第三节 制动器的结构、 特点及应用 151
一、 带式制动器 152
二、 鼓式制动器 152
三、 块式制动器 153
四、 钳盘式制动器 153
本章练习题 154
参考文献 156
|
內容試閱:
|
“汽车机械基础” 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随着教育观念的转变和科技的发展, 我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汽车机械基础” 课程的教学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其中, 最为突出的是教学内容的更新、 课程体系的重组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此外,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也更加注重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为了适应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更好地突出职业教育特色, 我们根据制订的 “ 汽车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 结合编者多年从事中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实践, 在总结 “汽车机械基础” 课程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编写了本书。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 以掌握基本概念、注重培养和提高综合素质为主导思想, 从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更新教学观念及新技术应用的角度出发, 全面贯彻了 “淡化理论, 以够用为度, 重在实用” 的编写原则。
本书分为四部分共十三章内容, 主要介绍了一些基本概念、 机器的组成、 摩擦、 磨损及润滑的相关知识, 带传动、 链传动、 齿轮传动、 蜗杆传动及轮系的相关知识, 变速机构、 换向机构、 凸轮机构、 铰链四杆机构的相关知识, 轴、 联接、 轴承、 联轴器、 离合器和制动器的相关知识。
本书由鲁诗淦 (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 、 舒旭临 ( 四川省宜宾市职业技术学校) 任主编, 涂宇 (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 任副主编, 参加编写和提供编写素材的人员有: 成都汽车职业技术学校的张卓、 权大勇、 张元中、 李华丽、 彭君芳, 成都市工程职业技术学校的韩超, 成都市郫都区友爱职业技术学校的曾天涛, 凉山州盐源县职业技术中学的周君海、 谢芬强、 赵小翔, 四川省古蔺县职业高级中学的罗灿华、 吴洪进、 王伟、 王淑、 王祥、 李亚, 重庆市北碚职业教育中心的袁强智、 王建军。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 参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 同时得到了许多专家和同行的热情帮助和支持, 在此表示真诚的谢意。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 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 恳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以便再版时改正。
编 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