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东亚朱子学研究:日本朱子学研究
			》 
			 售價:HK$ 
			398
			 
			 
	
			  
			《 
			长沙走马楼西汉简牍 文字编
			》 
			 售價:HK$ 
			1980
			 
			 
	
			  
			《 
			涅瓦河畔的遐思——列宾艺术特展(汉英对照)(国家博物馆“国际交流系列”丛书)
			》 
			 售價:HK$ 
			2739
			 
			 
	
			  
			《 
			世界在前进
			》 
			 售價:HK$ 
			380
			 
			 
	
			  
			《 
			文以载道: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
			》 
			 售價:HK$ 
			413
			 
			 
	
			  
			《 
			高句丽史
			》 
			 售價:HK$ 
			858
			 
			 
	
			  
			《 
			随他们去:别把精力浪费在无法掌控的事情上
			》 
			 售價:HK$ 
			380
			 
			 
	
			  
			《 
			聊斋志异:2025全新插图珍藏白话版(全4册)
			》 
			 售價:HK$ 
			2745
			 
			 
	
 
      | 
     
      
      
      
      
         
          | 內容簡介: | 
         
         
          |  
            视觉传达设计作为一种跨学科的创新手段,在医学疗愈中展现出巨大潜力。本书团队依托四川大学综合性学科平台,积极推动设计学与医学的交叉研究,其阶段性成果已应用于四川大学健康科普项目,本书即为团队研究成果的总结,主要关注视觉传达设计在医学疗愈中应用的跨学科研究,探讨了通过色彩、图形图像、空间布局、医疗设备及医疗信息可视化等的全方位设计,对改善医疗体验、促进康复的积极作用。全书共5章,包括视觉传达设计与医学疗愈概述,医学疗愈环境中的视觉传达设计要素,视觉设计对提升善医疗体验、促进康复的策略,医学疗愈环境设计的创新与趋势,视觉传达设计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前景。本书关注多学科协同应用于医学疗愈的新模式,理论与实例结合,既讲作用与价值,又剖析挑战与前景,适用于视觉传达设计师、医学专业人员、心理学研究者、医院人性化建设管理人员等阅读参考。
           | 
         
       
      
      
      
         
          | 關於作者: | 
         
         
          |  
            李沅霖,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依托四川大学综合性学科平台,所在团队积极推动设计学与医学的交叉研究,主要聚焦于视觉设计在医学疗愈场景中的创新应用研究,致力于探索色彩心理学、信息可视化及多感官交互设计对患者康复体验的赋能路径,已参与多项医疗空间导视系统优化、康复辅助视觉工具开发等、四川省课题。目前专注于医疗环境中视觉信息的情绪干预机制研究,尝试构建“人文关怀”与“功能传达”并重的设计模型,其阶段性成果已应用于四川大学健康科普项目,推动视觉设计在公共健康服务中发挥更深远的疗愈价值。朱艳秋,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文化艺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艺术疗愈、社会设计方向的研究工作;主讲课程“综合造型基础”获批四川省省级一流课程;发表教改研究论文5篇;主持并参与科研项目10余项,包括协同育人项目1项、四川省市厅级科研项目5项、国家社科项目1项;在SCI二区、三区期刊、CSSCI期刊以及其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授权外观设计专利10余项;指导学生发表论文及授权新型专利20余项。
           | 
         
       
      
      
      
         
          | 目錄: 
           | 
         
         
           
            第一章跨媒介艺术概述
 第一节视觉传达设计的定义与发展
 第二节医学疗愈中的心理需求
 第三节视觉设计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第四节视觉传达设计在医学环境中的角色与应用现状
 第二章医学疗愈环境中的视觉传达设计要素
 第一节色彩心理学及其在疗愈中的作用
 第二节空间布局与环境图形设计
 第三节材质与触觉感官设计的心理影响
 第四节照明设计及其对情绪和康复的影响
 第五节装饰艺术与疗愈艺术的应用
 第三章视觉传达设计提升患者心理健康的策略
 第一节以患者为中心的设计原则
 第二节视觉传达设计中的舒适感与安全感
 第三节互动性设计与患者情绪调节
 第四节设计中的文化敏感性与个性化需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