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8月出版新書

2025年07月出版新書

2025年06月出版新書

2025年05月出版新書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笑谈便是编修院:散曲创作论要?

書城自編碼: 4142742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学理论
作者: 杜肇昆
國際書號(ISBN): 9787537870931
出版社: 北岳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4-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9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布鲁克林有棵树(纽约公共图书馆20世纪重要的著作之一)
《 布鲁克林有棵树(纽约公共图书馆20世纪重要的著作之一) 》

售價:NT$ 356.0
影响清帝国命运的十张面孔
《 影响清帝国命运的十张面孔 》

售價:NT$ 398.0
不缩水女士:如何面对肥胖恐惧
《 不缩水女士:如何面对肥胖恐惧 》

售價:NT$ 332.0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 活页式教材
《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 活页式教材 》

售價:NT$ 204.0
好风景
《 好风景 》

售價:NT$ 218.0
鱼缸实验:焦虑爱好者的生存指南
《 鱼缸实验:焦虑爱好者的生存指南 》

售價:NT$ 286.0
我能把生活过得很好
《 我能把生活过得很好 》

售價:NT$ 254.0
何以大明:历史的局内人与旁观者(一部充满人性温度与历史洞察的大明群像史诗;十八位人物,帝王、巨富、权宦、狂士、文人、英雄……他们是历史的书写者,也是历史的旁观者;明史学者章宪法最新力作。)
《 何以大明:历史的局内人与旁观者(一部充满人性温度与历史洞察的大明群像史诗;十八位人物,帝王、巨富、权宦、狂士、文人、英雄……他们是历史的书写者,也是历史的旁观者;明史学者章宪法最新力作。) 》

售價:NT$ 454.0

編輯推薦:
shou部融合量化分析与文史研究的元曲论著,以时空维度解锁散曲创作秘钥。从艺术流变到格律解码,搭建“史论-工具-实践”研究链,通过古今对话激活传统曲艺生命力,为学术创新与活态传承提供双重视野。
內容簡介:
本书以历史演进的动态视角、文学与社会互动的多维视角解析元曲发展进程,通过量化分析技术深度挖掘曲词文本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创作规律,从而为把握元曲创作机制提供扎实的认知根基。本书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主要是从宏观角度认识元曲。第二个层次则是从微观尺度认识、解析元曲(主要是散曲)。前两个层次主要是为散曲创作做必要的理论储备。第三个层次是阐述如何进行散曲创作,认识和掌握创作的工具。最后对古代散曲和当代散曲做了一个比较,从而深化当代散曲的历史定位。并附有三篇散曲的研究性文章,深化核心论题。
本书兼具学术深度与实践价值,既为曲学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范式,亦为当代散曲创作者开辟了传统艺术活态传承的可行性路径,堪称贯通文学史论与艺术实践的跨界研究成果。
窗体底端
關於作者:
1941年生,吉林省长春人。山西诗词学会常务理事。《大数据观察下的宋词与元曲》入编国家课题项目“中国当代散曲大典”。
目錄
第一章 元曲是民族诗体演进中的璀璨里程碑……………………001
一、《诗经》与《楚辞》——民族诗体的优秀开端……………001
二、汉代乐府诗及魏晋南北朝民歌——音乐文学第一季……004
三、大唐盛世下的唐诗——诗歌演变中的王朝………………005
四、文学皇冠上另一明珠宋词——音乐文学第二季…………007
五、一代之文学元曲——音乐文学第三季……………………009
六、不受拘束的自由诗体——现代新诗………………………010
第二章 元曲发展的逻辑历史及展示形态…………………………012
一、元曲从萌芽到主流文化形态………………………………012
二、《董西厢》对元曲形成的转折价值——曲史的三次飞跃…022
三、元散曲发展的历史分期及态势……………………………033
四、元散曲主体作家群及作品群分布…………………………043
五、元散曲与杂剧——落霞与孤鹜齐飞………………………048
第三章 元散曲的构造与体律特征…………………………………054
一、音乐音律特征………………………………………………054
二、组织结构特征………………………………………………055
三、语言语意特征………………………………………………062
四、旋律组构特征………………………………………………065
第四章 元散曲的风格流派…………………………………………069
一、元代散曲风格流派的认识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070
二、元散曲“豪放”与宋词“豪放”的本质差别……………081
三、元散曲风格特征的三种不同形态…………………………087
四、认识元散曲风格流派特征是创作继承与创新的基础……102
第五章 元散曲特色风格与语言技巧:巧体与俏体………………105
一、独特的艺术风格……………………………………………105
二、巧体与俏体例举……………………………………………106
第六章 散曲创作的基础工具………………………………………164
一、曲谱…………………………………………………………164
二、曲牌…………………………………………………………178
三、曲韵…………………………………………………………204
第七章 散曲创作技巧与修养………………………………………223
一、周德清:作词十法…………………………………………223
二、乔吉:凤头、猪肚、豹尾…………………………………230
三、王国维:词境界说…………………………………………231
四、陆游:工夫在诗外…………………………………………234
第八章 散曲创作的一般程序………………………………………236
一、构思…………………………………………………………236
二、落笔…………………………………………………………237
三、修润…………………………………………………………238
第九章 散曲作品的佳境塑造………………………………………240
一、语意塑造……………………………………………………240
二、意境塑造……………………………………………………243
三、风格塑造……………………………………………………247
四、境界塑造……………………………………………………251
第十章 古代散曲与当代散曲………………………………………255
一、元散曲与明、清散曲发展态势比较………………………255
二、元散曲与唐诗、宋词社会创作活跃度比较………………262
三、当代散曲与元代散曲社会态势比较………………………269
四、当代散曲的繁荣与危机……………………………………278
附录
元散曲逻辑历史的可视化研究…………………………………295
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及诗的本态………………………………311
大数据与文献计量学……………………………………………328
参考文献………………………………………………………………334
后 记…………………………………………………………………336
內容試閱
序 言
门 岿
杜肇昆先生平生致力于学术研究,成果累累,近期又完成一项新的成果—— 《笑谈便是编修院——散曲创作论要》。该书即将出版,真是令人欣喜不已,可喜可贺!本人有幸在该书稿未正式出版前得以拜读,并且承蒙杜先生诚意邀请写个序言,这里就说说我的读后感,聊以为序,请各位方家阅读该书时一起品评吧。
散曲是中国传统的诗体之一,历来说起中国诗歌史,总是诗、词、曲并称。散曲在诞生之后,自元代以来,这种体式和诗、词一样延续不断,代代都有人用这种体式进行创作,也不断有人对这种体式和作品进行研究和评说。正如杜先生在书的前言中所讲:“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与传承,元散曲的研究与创作发展迅猛,尤其当代散曲创作,方兴未艾,散曲组织如雨后春笋,散曲作品日以千计。”
他有感于对散曲创作的研究和指导当今散曲如何写作的专著不多,所以此书从如何加强当代散曲创作的角度,回答散曲创作应了解、认识及bi备的知识体系,回答当代散曲创作应如何传承历史、借鉴历史,如何与现实结合,再创散曲这一诗体辉煌的新篇章。可以说杜先生的这项研究很有现实意义,对当代散曲创作者和研究者都有一定的指导和启示。
此书指出,当代散曲作者应该首先了解散曲的形成史和这种诗体的特色,这是进行散曲创作的基本知识。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其后宋词逐渐上升为主导地位,终成社会主流文学形态,并创造出辉煌的成就,与唐诗比肩而立。因此,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而宋代则被称为词的时代,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再后散曲(元曲) 兴盛,成为又一代文学样式。中国诗体的发展从《诗经》— 《楚辞》—汉魏南北朝乐府—唐诗—宋词—元曲—现代新诗,一路走来,各种诗体在发展链条中各自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硕果,深刻体现了汉民族语言的精深魅力。
当今散曲作者理应熟悉这一历史,继承发展,推陈出新。杜先生进而告知进行散曲创作必须认识和掌握的工具,如曲谱、曲牌、曲韵来源和它们演变的历史过程,以便于创作时选用。他讲曲谱是散曲与戏曲的音乐与文学相结合凝固的标本,是古典音乐的纸质化石,是极可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之一。曲谱记载了吟唱体系的诸元素,这些元素的累加决定了这一曲牌与那一曲牌的区别,界定着每一曲牌的个性特点。曲谱中每一曲牌的独立使用,便形成小令;组合使用便形成带过曲与套曲;套曲的系列组合便形成戏剧里跌宕波澜的情节唱腔与悲欢离合的人物性格。曲谱就是散曲与戏曲创作的基本规章、纲目。谱就是格律,格律就是规矩。用现代语言说,格律就是“游戏规则”。有规矩始成方圆。因此遵循统一的规则,对于继承和发扬散曲优良传统是一个重要前提。这些曲牌的音乐特征,其视听信息已经失传,文字记载的特点只能理解而不能再现,曲牌留下的只有明确的文学结构和格律特征。而当代散曲创作的继承与发展,只能是在理解音乐特点的前提下,遵守明确的文学格律填词制曲,从而传承发展这一优秀的文化形式。
进行散曲创作离不开曲牌的选定,曲牌是散曲中最小和最基本的单位。曲牌是音乐属性与文学属性的共体。曲牌的第一属性是音乐性,由此约束文学属性的文字应有的平仄关系和韵脚种类,这里的文字语音没有多少自由发挥的余地。小令、幺篇、重头、带过曲、套曲都是小令(单支曲牌) 的不同规模的组合,这就极大地扩展了散曲的表达容量,可抒情、可叙事,尤其在散曲里,对场景的描述、对人物感情的抒发提供了伸展空间。这种功能是“曲”特有的,诗词是不具备的。曲牌在用字的平仄上比诗词要严得多,又特别注重每首末句的平仄。这是由散曲的音乐性决定的,曲牌里面的文字平仄必须服从音乐的要求。从这一点看,散曲的音乐性是在“绑架”文学性。格律诗声律部分只有平仄两档,词的平仄要求也是平仄两档,而散曲的平仄要求则是“平仄上去”四档。这是由曲的音乐性所约束的。当今写作散曲虽然已不可能顾及其音乐性,但是对各种曲牌的用字平仄规定还是要遵守的。
要知道写作散曲还离不开对仗形式。曲的对仗要求比较自由、宽松,但也有规矩,大多是对偶句。对仗形式有“两字对”“首尾对”“衬字对”“多维对”等十三种。在语言的运用和词序组合上有许多特点,主要表现在:有工对也有宽对,但宽对的现象更普遍;有句中自为对、错综成对或倒字为对、俗语入对等。杜先生告诫说增减字、增减句体现了散曲创作的灵活性。但增减字、增减句不能随意乱增减,一定要按有关“谱”的要求,即增减多少的规定。散曲的一个特点是可以在句中增加衬字。散曲中的衬字比起唐诗、宋词来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衬字小令较少,套曲较多,戏曲里的套曲更多。由于散曲有可加衬字的规则,散曲本来体例上已有的叠加、组合的特色,又增加了一层自由度,这就使散曲的表现力增加了新的空间,更能使散曲实现曲艺化、戏剧化效果。这种体例逐渐宽松的组织,正是唐诗、宋词、元曲“诗体”演化的过程,是客观而合乎逻辑的自然现象。衬字使曲的内容更加完整充实,使语言更加周密、丰富、生动,使字句与音乐旋律更加贴合。衬字用得恰当可使句法灵活多样,增强了曲文的口语化和形象化特点。
杜先生的这些论述有理有据,考据详尽,令人佩服,可以说这是当今散曲作者认识和了解中国散曲历史和发展进程的一部很好的著作。
杜先生在论述了中国散曲的发展史和特点后,书中又具体讲述了当今散曲作者应该如何进行散曲创作,并从语意、意境、风格、境界等几个方面进行述说。散曲作为继承诗词的文学样式,在语言艺术上既继承了诗词的传统手法,又体现出诸多创新,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散曲既以传统的“意象结构”表现“情感”,又以其独特的“直陈”方式直接表现情感。作为散曲的一种特殊语言,它既是描景绘人状物的装饰手段,也是造境抒怀的情感载体。散曲的语言修辞既有以开放的语言形态造就“滑稽诙谐”的审美情趣,也有蕴藉涵敛的语言形态造物抒怀舒展一方天地。语言是散曲创作的基本要素,语言的组合构成语义,语义构造图景和表达思想,所以掌握好语意塑造是创作散曲的最基本要素。要想作一首好曲,需要在语意塑造、意境塑造、风格塑造、境界塑造上下功夫。这是四个连带的、综合塑造的关系,要把它们统一起来应用。除在技术层面上下功夫外,还要提高自我修养水平。一个人的经历和修养最终决定了他的价值取向和人生境界,有什么样的人生境界就有什么样的作品境界。一首好的散曲面世也必须注意这几个方面。
书中阐述了关于散曲创作的技巧与修养,以及如何借鉴过往散曲大师们的创作经验,写出当今时代的好作品。他强调全面认识和界定元散曲的风格流派特征,是对元散曲的艺术价值和艺术内涵的正确理解和概括,这是当代散曲创作传承的基础。片面地强调哪一方面,都会偏离完整的散曲价值观。元散曲文学体式组织的灵活性和音乐体式组织的灵活性,为散曲的表现内容开拓了空间,与唐诗、宋词相比,散曲无疑是一种进步。因而散曲更利于抒情、叙事,更利于刻画人物,表现人物内心情感。杜仁杰〔般涉调·耍孩儿〕《庄家不识勾栏》、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刘时中〔正宫·端正好〕《上高监司》便是佐证。这一体式组织的灵活性与元代戏曲发展相互促进,为戏曲唱腔、唱词的丰富提供了重要条件,这也是元曲生命力持久的重要基础。
书中指出用什么语音体系、什么音韵系统进行当代散曲创作,是一个不能回避的课题。语音的变化是人类长期发展的正常现象。适应这种变化,不断调整、规范音韵与现实语言的衔接是很自然的事情。没有哪一个朝代死抱着前一个朝代的韵书不放,每个朝代都在根据本朝语言、语音的变化而编纂自己的韵书。因此,当代诗词曲创作,以当代语言、语音系统为基础,以当代音韵系统为标准,是必须坚持的方向。当代进行散曲创作必须要学习和掌握当代的音韵,也就是普通话的音韵。当代散曲创作应以《中华通韵》为标准的新诗韵,这样才能写出新时代的散曲作品。
杜先生讲周德清的《作词十法》核心内容有四条:一是强调作曲必须先了解曲牌的音乐属性、特点,音乐第一,文学第二。二是文学文字要明了、俊美、宜唱,注意阴阳。三是注意结尾平仄。四是特别注意务头处的文字选择。但是当代散曲的创作则有了很大的变化。一是六百年前曲牌的音乐属性、特点,现已无从知晓。即使有工尺谱的《九宫大成》,一般人也难以翻唱,更弄不清“务头”在哪里。所以当代散曲的创作只能按谱的文字平仄填制,只考虑其文学属性就行了。要求现代人写格律诗必须遵守《平水韵》,填词者必须遵守《词林正韵》,制曲必须遵守《中原音韵》,显然是没有道理的,也是对音韵学历史缺乏常识的论调。《中华通韵》则是新中国语言体系中的新韵书。该规范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汉语拼音方案》《通用规范汉字表》等语言文字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为依据,以音韵学理论和诗词创作实践为基础,有利于广大群众热爱、学习和创作诗歌,也有利于专家学者对诗词曲作品的研究评判。《中华通韵》是适应语言发展变化和时代进步的重要成果,是新时代中华传统诗词持续发展的新标志。当代散曲创作应积极提倡以《中华通韵》为标准的新诗韵,必将涌现新时代的优秀作品。
杜先生在书中还提到散曲创作中的自度曲与自由曲问题,所谓“自度曲”,是指在旧有曲调外,自行谱写新曲。通晓音律的词人,自作歌词,又能自己谱写新的曲调,叫作“自度曲”。而自由曲的特点:一是借鉴元曲的结构特征及语言风格进行的文学诗体创作;二是只具有文学属性而无音乐属性,不受音乐格局的限制;三是只能吟诵而不能吟唱;四是不具有可复制性。自度曲是历史上形成的概念,自由曲是当代新兴的概念。
这里本人要补充说,自度曲也好,自由曲也罢,它们都不是按照古来旧有的曲牌格式和要求写作,对当代散曲作者来说,都是在继承古来散曲传统后的进一步发展和创造,它们是在古来散曲基础上制作离开音乐旧谱必须能歌唱的一种新诗体。古人在自己所处时代创造出了唐诗、宋词、元曲的繁荣,当代人则正在创造自己的新诗体“诵”,诗—词—曲—诵,正是从古到今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进程。而这种诵体诗—— 《中华诵》,也就是自度曲、自由曲和新诗相结合的时代新生物种。当代散曲作者可以依据杜先生的大作指导进行古代格式的散曲创作,写出当代优秀的新散曲,也就是旧瓶装“新酒”。但是本人更希望广大作者努力创制“新瓶”,为创造当代的新诗体而努力,因为当代毕竟早就不是唐宋元明时代了。创造当今时代的新文学体式,乃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笑谈便是编修院——散曲创作论要》一书的特点:一是力求在阐述过程中运用历史的观点、发展变化的观点、文学与社会联系的观点去阐述每一过程的内涵;二是力求运用大数据思维及其方法解析、揭示元曲文献蕴藏的规律,以及当代散曲创作的状况,为认识元曲及当代散曲创作奠定坚实的认识基础。运用大量的大数据研究结果,这是该书的一个特色,也为当代散曲创作和研究开了一条新的思路。目前运用大数据研究散曲,杜先生可谓走在时代的前沿。应该说杜先生的这部专著是当代散曲创作者身边bi备的一部很有实用价值的参考书。当今每一位散曲创作者都可以把此书当作如何写作散曲的切实可用的教材。
写于2022 年10 月
于津门知不足斋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