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绝对历史主义何以可能?--黑格尔主义进路下的葛兰西绝对历史主义思想研究
			》 
			 售價:HK$ 
			449
			 
			 
	
			  
			《 
			新民说·欧洲城市现代史:从 1815 年至今
			》 
			 售價:HK$ 
			449
			 
			 
	
			  
			《 
			拍出绝世佳作 世界顶级摄影师私藏技法解密
			》 
			 售價:HK$ 
			653
			 
			 
	
			  
			《 
			意大利读画记
			》 
			 售價:HK$ 
			347
			 
			 
	
			  
			《 
			当代艺术的十九副面孔 大师与我们的时代 2025版 
			》 
			 售價:HK$ 
			551
			 
			 
	
			  
			《 
			阅读苏河左岸
			》 
			 售價:HK$ 
			500
			 
			 
	
			  
			《 
			纸上博物馆·达达主义:艺术的反抗(艺术简史,讽刺超前,社会政治矛盾,16开图文全彩,伽利玛原版引进)
			》 
			 售價:HK$ 
			398
			 
			 
	
			  
			《 
			名画里的中国 (共7册) 汉宫春晓图/韩熙载夜宴图/唐宫仕女图/洛神赋图/西湖十景图/千里江山图/清
			》 
			 售價:HK$ 
			1367
			 
			 
	
 
      | 
     
      
      
      
      
         
          | 內容簡介: | 
         
         
           
            公正不独重杀伐果断,而更重明辨是非;明辨是非不独重眼观六路,而更重耳听八方。由此意见应有机会表达,并且要有实际效果。
 本书介绍了我国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少捕慎诉慎押政策、监诉衔接、非法证据排除、指导性案例援引等刑事司法改革措施。这些改革措施倡导多元主体通过沟通程序形成意见共识,融贯证据和事实,完善证据法、组织法和程序法之间,监察法和诉讼法之间,审判前程序和审判程序之间等的有机衔接,推动刑事诉讼程序符合公正、高效价值,以及纠纷得到准确、及时解决。
           | 
         
       
      
      
      
         
          | 關於作者: | 
         
         
          |  
            陆而启,1971年生,安徽合肥人,法学博士,厦门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福建省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福建信实律师事务所律师,厦门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诉讼法学、司法制度。出版专著五部,编写证据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等教科书多部;在《法学家》《政法论坛》《法律科学》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项,教育bu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理论研究课题、中国法学会法学研究课题等省部级课题近十项,承担厦门市翔安区人民检察院等司法实务部门委托课题多项。
           | 
         
       
      
      
      
         
          | 目錄: 
           | 
         
         
           
            绪 论 通过程序的意见沟通·001
 第一章 案件真相的意见解释·008
 一、引言:纠纷与真相/009
 二、途径:认证与认人/010
 三、本质:符合或聚合/012
 四、事实:存在与开放/014
 五、证据:材料与意见/016
 六、结语:程序与法律/018
 第二章 审慎采取强制措施:保护民营企业经营者相关规范解读·024
 一、最高人民检察院相关意见中的“不采取拘留、逮捕措施”的规范解读/025
 二、地方规范解析———以粤法“11条取保候审指引”为例/028
 三、结论:改变“构罪即捕”和“一捕了之”的政策激励和制度创新/031
 第三章 宽严相济政策下取保候审适用条件解读· 034
  一、预防视角:从社会危险性到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035
  二、义务视角:从取保候审到转化为逮捕/038
 三、罪行视角:从社会危害性到社会危险性/040
 四、态度视角:从社会危险性到人身危险性/044
 五、程序视角:直接取保和作为羁押替代的取保/045
 第四章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试点探索· 049
 一、引言:从审判资源配置到利益博弈/049
 二、“认罪”作为程序选择的前提/050
 三、“认罪”作为定罪量刑的证据/057
 四、认罪认罚案件的审理程序/064
 五、结语:“认罪”的动力学原理/067
 第五章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博弈原理· 068
 一、从盲目预测到先定后审/069
 二、认罪认罚从宽统一性与个别化的制度信任/072
 三、控方的举证责任与关照义务/075
 四、被控告人认罪服法或者对抗博弈/079
 第六章 认罪认罚从宽案件的检察主导听证· 082
 一、何谓实质审查:保障认罪认罚自愿性和真实性/082
 二、如何保障程序:回归到书证审查的常态/085
 第七章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值班律师· 090
 一、刑事诉讼律师化与强制辩护制度/090
 二、从值班律师参与认罪认罚案件到刑事辩护全覆盖/097
 三、告知程序的职权关照影响值班律师形式化参与/102
 四、值班律师参与对讯问程序的正当性补足/10 5
  五、权利救济的事实基础需要值班律师实质性参与/110
 六、两条腿走路:从权能扩展到身份转换/113
 第八章 论监察调查的层级监督· 120
 一、问题的提出/121
 二、科层控制之一:对监察办案流程的审批机制/127
 三、科层控制之二:留置等调查处理行为的双重审批/129
 四、程序约束:职务犯罪调查权的依法运行/130
 五、相对封闭环境下职务犯罪被调查人的权利保障与救济/134
 六、结语:经得住历史检验/137
 第九章 论监察法的比例原则· 139
 一、引言:限制之限制/140
 二、监察案件管辖:门槛之比例性/143
 三、分类处置和处理/148
 四、监察调查措施的比例性/151
 五、宽严相济与认罪认罚/158
 六、法律责任的比例性/159
 七、结语:比例原则作为裁量根据/161
 第十章 非法证据排除的程序性规范· 164
 一、非法证据排除先行审查和先行裁决的规范/165
 二、证据可采性先行裁决的诉讼模式基础/170
 三、非法证据排除的审查内容———以审判前供述为例/177
 四、庭前会议中证据合法性的审查程序/180
 五、庭审中证据合法性调查程序/183
 六、不服证据收集合法性裁判的救济程序/19 1
  七、排除非法证据的双重审查/192
 第十一章 检察机关的非法证据排除程序·195
 一、检察机关排除非法证据程序的规范依据/197
 二、检察机关排除非法证据的证明方法/200
 三、检察机关排除非法证据的办案机制/209
 四、检察机关排除非法证据的程序效果/213
 五、对检察机关排除非法证据的救济机制/215
 第十二章 检察指导性案例参照适用的逻辑· 218
 一、问题的提出/218
 二、指导意义解析/219
 三、参照方法分析/230
 四、结 语/233
 结 语 寻求常识的对话论坛·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