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8月出版新書

2025年07月出版新書

2025年06月出版新書

2025年05月出版新書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作为“新文科”的艺术教育:中国艺术教育论坛文集II

書城自編碼: 4143031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藝術艺术理论
作者: 高世名 曹意强 主编
國際書號(ISBN): 9787100251280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 2025-06-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NT$ 39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何以为帝:雍正继位新探(清史泰斗冯尔康,从继位疑案读懂中国封建皇权,看清人性与制度的极致博弈)
《 何以为帝:雍正继位新探(清史泰斗冯尔康,从继位疑案读懂中国封建皇权,看清人性与制度的极致博弈) 》

售價:NT$ 347.0
元照英美法词典(简装学生版)
《 元照英美法词典(简装学生版) 》

售價:NT$ 505.0
防患于未“燃”:故宫历史上的火灾与消防(在故宫) 探秘故宫防火智慧 解码古建营造技艺
《 防患于未“燃”:故宫历史上的火灾与消防(在故宫) 探秘故宫防火智慧 解码古建营造技艺 》

售價:NT$ 403.0
从家族企业到商业世家:创业家族世代繁荣的路线图
《 从家族企业到商业世家:创业家族世代繁荣的路线图 》

售價:NT$ 403.0
敦煌石窟乐舞图像研究
《 敦煌石窟乐舞图像研究 》

售價:NT$ 857.0
剑桥俄国史 第一卷 从早期罗斯到1689年
《 剑桥俄国史 第一卷 从早期罗斯到1689年 》

售價:NT$ 1250.0
原来数学还可以这样学
《 原来数学还可以这样学 》

售價:NT$ 407.0
典籍里的中国  第二辑
《 典籍里的中国 第二辑 》

售價:NT$ 653.0

編輯推薦:
1.阵容强大,发言精彩。所选文章的作者多为各艺术院校的院长,对艺术艺术思考深入。
2.深入探讨,发人深省。全书围绕艺术学作为“新文科”的发展来讨论,对艺术教育的关注值得大家参考借鉴。
內容簡介:
本书以“中国艺术教育论坛”(中国艺术院校校长论坛)的主题研讨为基础,邀请中国艺术教育界与思想界的重要学者,就艺术教育相关议题撰文与发表讲演。文集主要聚焦“新文科”背景下艺术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讨论“双一流”建设格局下的艺术学科发展,并从艺术学科自身的优势与特性出发,探讨中国艺术学科的创生机制与动力机制,思考中国艺术教育的社会能量与未来发展。
關於作者:
高世名,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艺术教育及策展实践,倡导人文与科技双向会通的艺术教育、艺术教育的有为之学。著有《行动的书:关于策展写作》《一切致命的事物都难以言说》《镜子与面具:关于现实与实在的视觉分析》等,主编“行动之书”“展示文化丛书”“跨媒体艺术丛书”等,先后发起“Panel 21:二十一世纪艺术/教育圆桌会议”“中国艺术教育论坛”等。
曹意强,英国牛津大学博士、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主要从事艺术与艺术史研究,著有《艺术与历史》《时代的肖像》《艺术史的视野》《艺术与智性》等,主编《艺术管理概论》《美术鉴赏》《艺术学的理论视域》《艺术史二十讲》《如何看懂一幅画》《美术博物馆学导论》《艺术人文研究》等,发表中英文论文多篇。
目錄
高世名 序Ⅰ:艺术教育之根本责任
曹意强 序Ⅱ:艺术教育的性质与学科评价体系的建构前提
专题Ⅰ “新文科”背景下艺术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前 言
许?江 中国文化精神之征候——“中国艺术大讲坛”第一讲
刘伟冬 以新文科建设为平台,推进艺术学科的创新发展
彭?锋 乘新文科建设东风,加快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
鲁晓波 艺术设计:为时代,为民生
廖祥忠 科技强势背景下数字艺术类专业教育的创新与发展
周?星 吸纳、融合、适应新阶段的新文科建设需要
王黎光 “新文科”背景下音乐学科“美人”“化人”功能
何?俊 新文科建设的“南山愿景”
桑?兵 不分科与科学:新文科战略构想的历史溯源及未来走向
柴改英 创新“三四制”模式,培养高素质涉外人才——浙江外国语学院新文科建设实践探索
李永友 浙江财经大学的新文科建设理念与实践
杨振宇 守正创新——艺术学科与新文科建设
高世名 人文与科技的双向会通——作为“新文科”的美术教育
专题Ⅱ?“双一流”建设格局下的艺术学科发展
????前 言
许?江 道技相生,艺科融合,东方振兴——新时期艺术教育学术思考
高世名 从“国美之路”到“国美模式”——对艺术教育和学科建设的一些思考
柯?扬 中央音乐学院一流学科建设实况报告
俞剑红 北京电影学院“双一流”建设
王廷信 “双一流”大学建设之我见
曹意强 新时期艺术教育与艺术学科所面临的困境思考
曹意强 与其简单反对,不如积极建构
许?平 聚焦当前全国设计学科的发展现状
內容試閱
艺术从文学门类中独立出来,其根本目的就是要建立符合艺术本性的评价体系。迄今,艺术门类已经独立6年,虽然人们不断呼吁,但是此体系依然未见其形,反而出现了更令人担忧的状况。目前正在开展的新一轮博士学位授权点申报工作就是实例:全国各省市所推荐的拟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共34所,无一所艺术院校。在这个数据中,专业艺术学院全体缺席,并非他们不愿申报;恰恰相反,尽管其中许多实力雄厚的独立设置学院为此轮申请做了极为充分的准备,却被其所在省市在审核推荐时筛选出局了。这个事实证明:以往长期形成的不合理的评价体系并没有因为艺术学科门类的确立而得以纠正。
就博士点申报而言,在艺术门类独立之前,由于评价体系受制于文学门类,甚或囿于理工科标准,艺术创作成就排除在学术成果之外,一律以文字发表为指标,致使我国绝大多数专业艺术学院无缘该学位的申请。除了原属文化部的少数几家重点艺术学院,艺术学科的博士点大多落在综合类和师范类大学(在此也必须说明:当时如此分布的博士点及其数量,对于正在力争脱离文学而自成门类的艺术学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可说是一种权宜之计,但其不合理之处显而易见)。
在国家和各省份的教育资源分配上,博士点是重要的指标之一。由于上述原因,我国艺术教育中的主导力量,即独立设置的专业艺术学院,由于没有博士点而被放逐到边缘地带,出现了这样的尴尬局面:其培养的学生甚至学生的学生,在综合类或师范类大学当上了艺术学的博导,而其老师所在的学院却没有博士点,由此更无缘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了。
我国许多专业艺术学院早已进入世界一流,在国际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却在国内无缘进入“双一流”行列。这说明不仅是艺术学科的评价体系出了问题,更是整个教育的评价标准出了问题。这种情况的发生,首先是建立评价体系的前提出了问题。若不先解决前提问题,自然难以建立合理的评价体系。这也是为何艺术门类独立之后,非但以前的问题没有解决,反而出现了新的问题。
笔者认为,要建立艺术学科健康的评价体系,必须解决下列三个前提问题:一是科学地调整一级学科设置,二是科学地摆正艺术创作与学术研究的关系,三是科学地建置专业型(或学术型)与研究型的学位制度。在完善地解决了以上三个问题之后,我们才能谈论艺术学科的评价体系,而这个体系必须建立在艺术创作和研究的本性之上。

中国艺术教育研究院的同仁们抱持着一个共同的信念,艺术和教育在根源处是统一的。这不仅由于中文古老的“藝”字,本是一种与教育统一的“种植”和“培育”,而且因为我们坚定地相信,在“学以为己”“学以成人”的双重意义上,教育问题就是艺术问题。艺术和教育的共同使命,如蔡元培先生在国立艺术院开学典礼的致辞中所言,是“以爱美的心真正地完成人们的生活”。
“真正地完成人们的生活”,对蔡元培先生来说,其关键在于美育,就是通过艺术与审美之教育,做到“破人我之见,去利害得失”。美之对象,天下为公,可以与人同乐,亦可以使人舍己为群。美感之发动,陶养性灵,激荡情感,可以使人以身许国,不计祸福,以热烈之情感奔赴之。教育之施行,在于引导心灵转向,培养共同关切,点拨经验,更新知见,涵养胸襟,锻造品格。
蔡元培先生所说的美育,跟我们今日所说的艺术教育声息相通,同时也有所不同。
美育是从对自然、世界的观照中获得审美经验,建立起感性之学,从而涵养人心,其要旨在于人格之养成;而艺术教育则是引导人们通过诗性的制作完成艺术家之自我,强调生命经验的创造性转化。艺术教育需要在切身的实行中,在上手的训练和身体的感觉中,贯通手、眼、身、心。在此,艺术创造的过程同时也是自我创造的过程,艺术和教育同归于人的自我发展之生命进程。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