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不被情绪内耗的10种能力
》
售價:NT$
357.0

《
权力意志(全二册。尼采晚年思想结晶;剔除惯性、升华自我的思想利刃)
》
售價:NT$
500.0

《
从领口开始编织的钩针毛衫
》
售價:NT$
301.0

《
日中之光——埃瓦格里乌斯笔下5—6世纪的拜占庭帝国
》
售價:NT$
500.0

《
唐勾检制研究
》
售價:NT$
296.0

《
俄罗斯通史(公元9世纪—1917年)
》
售價:NT$
500.0

《
被争夺的身体:魏玛德国的生育制度
》
售價:NT$
449.0

《
热烈的孤独大宋词人的明月与江湖 大宋顶流小传两宋词人柳永苏轼等两宋王朝史
》
售價:NT$
356.0
|
編輯推薦: |
1.研究视角新颖:突破传统单一学科局限,巧妙融合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理论。
2.研究方法创新:精心设计,实现多种研究范式的融合,打造“问卷调查—实验室实验—自然观察—干预追踪”的多层次研究体系。
3.实践指导价值高:借助多维度的创新设计,不仅深化了对青少年学业投入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的科学认知,更为教育实践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干预策略。
|
內容簡介: |
青少年学业投入的影响因素是多元且复杂的。本书在研究视角上打破了传统单一学科的界限,融合了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构建了一个“个人—家庭—教师”三维交互影响的系统性研究框架。在研究方法的设计上,本书实现了多种研究范式的融合,形成了一个“问卷调查—实验室实验—自然观察—干预追踪”的多层次研究体系。通过这种多维度的创新设计,本书不仅深化了对青少年学业投入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的科学理解,还为教育实践提供了可操作性的干预策略,为青少年学业发展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借鉴。
|
關於作者: |
常保瑞,心理学博士,广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与社会治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心理科学进展》、CURRENT PSYCHOLOGY (《当代心理学》)期刊通讯评审专家,长期致力于社会心理研究。入选“广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卓越教师”支持计划拔尖人才。近年来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九项,在《心理科学》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七十余篇。
|
目錄:
|
导论 文献综述与理论梳理/1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研究目的/1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23
第三节 研究意义/26
第一部分 个人因素
第一章 成长思维对学业投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31
第一节 成长思维对中职生学业投入影响的探讨:坚毅与生活满意度的链式中介作用/31
第二节 成长思维对中职生学业投入影响的分析:坚毅的中介作用与心理需求满足的调节作用/42
第三节 成长思维对学业投入影响的深入研究:生命意义感与生活满意度的多重中介作用/59
第四节 成长思维对民族地区回流儿童学业投入影响的实证分析: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72
第五节 高中生的成长思维与主观幸福感: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及其干预策略研究/86
第六节 成长思维对中职生学业倦怠影响的探讨:一个多重中介模型的构建/109
第七节 中职生成长思维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剖析/119
第二章 正念与学业倦怠的关系:核心自我评价的调节与中介作用/131
第一节 正念缓冲高中生学业倦怠的理论依据/131
第二节 正念缓冲高中生学业倦怠的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134
第三节 正念缓冲高中生学业倦怠的研究设计/156
第四节 高中生正念水平、核心自我评价与学业倦怠的现状及关系研究/157
第五节 正念训练对高中生核心自我评价、学业倦怠的干预研究/169
第六节 正念缓冲高中生学业倦怠的深入讨论/174
第三章 生命意义感与学业成绩的关系:横断和纵向研究/184
第一节 生命意义感促进初中生学业成绩的研究背景/184
第二节 生命意义感促进初中生学业成绩的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185
第三节 初中生生命意义感、心理需求满足、自尊与学业成绩关系的横断研究/199
第四节 初中生生命意义感、心理需求满足、自尊与学业成绩关系的纵向研究/212
第五节 生命意义感促进初中生学业成绩的深入讨论/217
第四章 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投入的关系:心理弹性和学习动机的链式中介作用/230
第一节 自我效能感促进学业投入的研究背景/230
第二节 自我效能感促进学业投入的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231
第三节 自我效能感促进学业投入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236
第四节 自我效能感促进学业投入的研究结果/239
第五节 自我效能感促进学业投入的深度讨论/243
第二部分 家庭因素
第五章 父母学业参与对学业投入的影响:心理需求满足的中介作用和成长思维的调节作用/249
第一节 父母学业参与促进中职生学业投入的研究背景/249
第二节 父母学业参与促进中职生学业投入的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250
第三节 父母学业参与促进中职生学业投入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255
第四节 父母学业参与促进中职生学业投入的研究结果/256
第五节 父母学业参与促进中职生学业投入的深度讨论/259
第六章 社会经济地位对学业投入的影响:成长思维的调节作用/265
第一节 社会经济地位促进学业投入的研究背景/265
第二节 社会经济地位促进学业投入的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266
第三节 社会经济地位促进学业投入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269
第四节 社会经济地位促进学业投入的研究结果/271
第五节 社会经济地位促进学业投入的深度讨论/273
第七章 社会阶层对学业投入的影响:心理需求满足的中介作用和物质主义的调节作用/278
第一节 社会阶层促进学业投入的研究背景/278
第二节 社会阶层促进学业投入的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279
第三节 社会阶层促进学业投入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282
第四节 社会阶层促进学业投入的研究结果/283
第五节 社会阶层促进学业投入的深度讨论/287
第八章 物质主义对学业投入的影响:心理需求满足的中介作用和社会经济地位的调节作用/290
第一节 物质主义降低学业投入的研究背景/290
第二节 物质主义降低学业投入的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291
第三节 物质主义降低学业投入的相关研究/294
第四节 物质主义降低学业投入的实验研究/297
第五节 物质主义降低学业投入的深度讨论/301
第三部分 学校因素
第九章 教师情感支持对学业投入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作用/307
第一节 教师情感支持促进学业投入的研究背景/307
第二节 教师情感支持促进学业投入的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308
第三节 教师情感支持促进学业投入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321
第四节 教师情感支持促进学业投入的研究结果/324
第五节 教师情感支持促进学业投入的深度讨论/334
第十章 教师自主支持对学业投入的影响:心理需求满足的中介作用及干预研究/345
第一节 教师自主支持促进学业投入的研究背景/345
第二节 教师自主支持促进学业投入的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346
第三节 教师自主支持促进学业投入的相关研究/358
第四节 教师自主支持促进学业投入的追踪研究/382
第五节 教师自主支持促进学业投入的深度讨论/39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