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第3选择
》
售價:NT$
449.0

《
火起建章宫:汉武帝天命之年的荣耀、危机与救赎
》
售價:NT$
347.0

《
道德偶然研究
》
售價:NT$
490.0

《
中国古代史三论:政治·地域·族群
》
售價:NT$
419.0

《
走向现代:东亚现代人的起源与演化
》
售價:NT$
539.0

《
蜉蝣国度
》
售價:NT$
341.0

《
中国兰花名品珍品鉴赏图典(第四版)
》
售價:NT$
1914.0

《
老年
》
售價:NT$
539.0
|
編輯推薦: |
本书的特色在于,挑战了关于普惠金融和贫困理论的现有学术观点,同时将普惠 金融及消除贫困工作与第四次工业革命联系起来。本书跳出了一直以来分析普惠金融的传统窠臼(即将银行账户或小额信贷作为成功标准),讨论了第四次工业革命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重要作用。本书围绕五个目标,审视了关于贫困和普惠金融的文献和理论。
第一,全面介绍了第四次工业革命及其作用下的普惠金融。
第二,深入探讨了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的普惠金融理论。
第三,重构了普惠金融理论,分析了传统普惠金融转向数字普惠金融,强调了数字技术推动非正规金融体系转向正规金融体系的积极作用。
第四,详细评估了数字普惠金融消除贫困工具及其影响。
第五,提供了数字普惠金融成功实践案例,展望了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前景。
这本书有助于包括金融、发展经济学和消费经济学在内的多学科学者、学生和从业者开展相关研究。
|
內容簡介: |
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对学术界关于普惠金融和减贫的观点提出了挑战,同时还将普惠金融和减贫与第四次工业革命联系起来。本书偏离了以银行账户或小额信贷作为成功标准的普惠金融分析方法,而是讨论了第四次工业革命如何促进数字普惠金融。本书从五个方面探讨了过去和现在对贫困与普惠金融的解读和理解。首先,本书全面介绍了第四次工业革命和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的普惠金融。其次,该书深入探讨了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的普惠金融理论。第三,本书重构了普惠金融理论,从传统普惠金融转向数字普惠金融,强调了数字普惠金融在从非正规金融货币市场向正规金融体系过渡中的作用。第四个目标是评估数字普惠金融的工具和对贫困的影响。最后,本书提供了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数字普惠金融的案例研究和数字普惠金融的未来。本书将对金融、发展经济学和消费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学者、学生和从业人员产生兴趣。
|
關於作者: |
作者简介:
戴维·姆兰加(David Mhlanga)是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Monash University)教学教授,曾担任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University of Johannesburg)经济学教授,以其在经济学、商业和金融领域的专业知识而闻名。专业领域包括可持续发展、贫困研究、金融科技、普惠金融和第四次工业革命,研究特色是将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融入商业、金融、经济和教育领域。著有多部具有影响力的著作,如《数字普惠金融、金融科技与人工智能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和《负责任的工业4.0与发展:以人为本的人工智能框架》等。
译者简介:
方 晓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博士,曾受聘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高级编辑。研究领域包括国际 金融、债券市场基础设施、数字货币等。出版《金融基础设施经济学分析》《金融担保品实务操作手册》《货币贵族》《迷失的经济学》等8部著作。
穆争社
经济学博士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研究员,受聘为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学博士生导师。 长期研究、实践农村金融改革、数字普惠金融、货币政策。在《金融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被《新华文摘》《金融与保险》《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转载10余篇。出版《农村普惠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与管理体制研究》《农村信用社改革资金支持政策设计理念》等专著10部,翻译《数字普惠金融:理论、实践、工具、监管》等“数字普惠金融”系列著作。
|
目錄:
|
目 录
第一部分 引言
1.数字普惠金融导论:回顾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的贫困理论3
1.1 研究背景3
1.2 框架结构6
1.3 主要内容7
参考文献11
2.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基本要素14
2.1 导言14
2.2 工业革命的历史14
2.3 第四次工业革命21
2.4 小结27
参考文献27
3.普惠金融与第四次工业革命30
3.1 导言30
3.2 普惠金融理论31
3.3 第四次工业革命推动普惠金融发展37
3.4 小结41
参考文献41
第二部分 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的普惠金融理论
4.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的普惠金融受益人理论49
4.1 导言49
4.2 普惠金融的受益人理论50
4.3 第四次工业革命对普惠金融受益人理论的影响57
4.4 小结58
参考文献58
5.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的普惠金融供应代理理论61
5.1 导言61
5.2 普惠金融的供应代理理论62
5.3 第四次工业革命对普惠金融供应代理理论的影响69
5.4 小结71
参考文献71
6.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的普惠金融融资理论74
6.1 导言74
6.2 普惠金融的融资理论75
6.3 第四次工业革命对普惠金融融资理论的影响83
6.4 小结84
参考文献84
第三部分 重构普惠金融:从传统普惠金融到数字普惠金融
7.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的数字普惠金融91
7.1 导言91
7.2 数字普惠金融的内涵92
7.3 数字普惠金融的目标93
7.4 数字普惠金融的基本要素96
7.5 小结103
参考文献104
8.数字普惠金融推动非正规金融体系转向正规金融体系106
8.1 导言106
8.2 非正规金融市场107
8.3 正规金融市场107
8.4 数字金融服务109
8.5 数字普惠金融推动非正规金融体系向正规金融体系转型112
8.6 小结122
参考文献123
9.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数字普惠金融创新的前景与挑战126
9.1 导言126
9.2 新兴市场的数字金融服务127
9.3 女性数字普惠金融面临的挑战131
9.4 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举措136
9.5 小结137
参考文献137
第四部分 评估数字普惠金融工具与影响
10.导论: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的贫困问题141
10.1 导言141
10.2 世界银行关于贫困问题142
10.3 第四次工业革命对贫困内涵的影响143
10.4 数字贫困者144
10.5 小结146
参考文献146
11.普惠金融消除贫困的渠道:第四次工业革命和数字技术的作用149
11.1 导言149
11.2 有关消除贫困的经济学理论149
11.3 普惠金融、金融发展、经济增长和消除贫困152
11.4 普惠金融与消除贫困关系的实证研究154
11.5 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数字普惠金融在消除贫困中的作用156
11.6 小结159
参考文献159
12.从古典贫困理论看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普惠金融对消除贫困的影响161
12.1 导言161
12.2 古典理论对贫困根源的认识162
12.3 第四次工业革命与古典贫困理论165
12.4 从古典经济学理论看普惠金融与贫困167
12.5 小结168
参考文献169
13.从新古典贫困理论看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普惠金融对消除贫困的影响172
13.1 导言172
13.2 新古典经济学的贫困理论173
13.3 第四次工业革命与新古典贫困理论181
13.4 普惠金融与新古典贫困理论182
13.5 小结184
参考文献185
14.从凯恩斯主义或自由主义贫困理论看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普惠金融对消除贫困的影响189
14.1 导言189
14.2 凯恩斯主义或自由主义的贫困理论191
14.3 第四次工业革命与凯恩斯主义或自由主义贫困理论196
14.4 普惠金融与凯恩斯主义或自由主义贫困理论198
14.5 小结199
参考文献200
15.从激进主义贫困理论看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普惠金融对消除贫困的影响204
15.1 导言204
15.2 激进主义的贫困理论20
15.3 第四次工业革命与激进主义的贫困理论209
15.4 普惠金融与激进主义的贫困理论212
15.5 小结213
参考文献214
16.从非经济视角贫困理论看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普惠金融对消除贫困的影响218
16.1 导言218
16.2 非经济视角的贫困理论219
16.3 普惠金融与非经济视角的贫困理论222
16.4 第四次工业革命与非经济视角的贫困理论224
16.5 小结226
参考文献226
第五部分 数字普惠金融研究案例
17.发展中国家数字普惠金融成功案例233
17.1 导言233
17.2 中国的数字普惠金融233
17.3 非洲的数字普惠金融239
17.4 小结247
参考文献247
18.数字普惠金融与新兴市场的前进之路:实现可持续发展251
18.1 导言251
18.2 数字普惠金融发展252
18.3 数字普惠金融的主要要素254
18.4 小结262
参考文献262
19.结束语:在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重新审视贫困理论266
19.1 导言266
19.2 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消除贫困267
19.3 内容总结269
参考文献272
本书索引27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