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蒋百里的一生
》
售價:NT$
352.0

《
AI应用革命(用AI将所有产业重做一遍。覆盖20+行业场景,分析新生玩家生存法则,构建高效商业新模式)
》
售價:NT$
398.0

《
抗日战争:1937—1945
》
售價:NT$
704.0

《
理想国译丛072:欧洲告急:丘吉尔、奥威尔与自由之战
》
售價:NT$
500.0

《
AI风暴:中美博弈与全球新秩序(创新中国书系)
》
售價:NT$
352.0

《
吃对一日三餐 远离阿尔茨海默病
》
售價:NT$
296.0

《
安娜·卡列尼娜 全2册 插图珍藏版
》
售價:NT$
1826.0

《
布鲁克林有棵树(纽约公共图书馆20世纪重要的著作之一)
》
售價:NT$
356.0
|
編輯推薦: |
该书稿内容翔实,逻辑严密,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既深入剖析了上海在超大城市基层党建领域的创新举措与成功经验,又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科学预测和合理规划。书稿中的案例生动具体,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可借鉴性。同时,书稿语言流畅,表述精准,符合学术出版物的规范和要求。总体而言,该书稿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
內容簡介: |
本书稿立足于上海探索城市基层党建新路的丰富改革实践,对新时代党建引领这一制度创新在不同领域的探索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探讨了这一制度创新对于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意义。书稿约12万字,分为导论和正文五章内容,从社区党建:超大城市基层社会的再组织、楼宇党建:在流动社会中构筑坚实组织基础、区域化党建:构建基层治理共同体、新兴领域党建:党建全覆盖的时代探索四个方面论述了上海探索城市基层党建新路的丰富改革实践,并对上海进一步探索超大城市基层党建新路进行了展望。
|
關於作者: |
黄晓春,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上海市社区发展研究会会长。长期聚焦当代中国基层治理转型问题,尤其关注基层政府的行为机制与社会组织发展特征。近年来围绕这些专题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社会》等国内一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多次获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及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
目錄:
|
导?论
超大城市发展与基层党建创新之路 / 1
一、超大城市核心特征与基层党建新使命 / 2
二、上海基层党建新路的探索:一个历史溯源视角 / 7
三、制度创新的深远影响 / 17
四、改革启示 / 26
第一章
社区党建:超大城市基层社会的再组织 / 31
一、改革缘起:从单位制到社区制 / 32
二、上海探索社区党建的基本思路与主要举措 / 39
三、上海探索社区党建的改革成效及启示 / 49
第二章
楼宇党建:在流动社会中构筑坚实组织基础 / 55
一、背景:流动社会中的治理困境 / 56
二、楼宇党建的系统性创新 / 59
三、改革的深层意义与启示 / 76
四、改革展望 / 81
第三章
区域化党建:构建基层治理共同体 / 85
一、区域化党建诞生的时代背景 / 86
二、上海区域化党建的实践历程 / 87
三、上海区域化党建的主要成效及启示 / 106
四、未来展望 / 114
第四章
新兴领域党建:党建全覆盖的时代探索 / 119
一、围绕业态特征推动党建工作精准施策 / 121
二、以精细化思维推动党建工作全覆盖 / 133
三、改革成效与展望 / 145
第五章
上海进一步探索超大城市基层党建新路的展望 / 151
一、构建党建引领贯穿社会治理全过程的制度链条 / 151
二、形成党建引领共治的系统工作架构与运行机制 / 153
三、形成党建引领下的高水平社会力量发展格局 / 154
四、进一步深化党建引领下的社区自治机制 / 155
五、探索虚拟空间党建社会动员新机制 / 157
六、深化党建带群建促社建的新型工作机制 / 159
七、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社会治理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 160
参考文献 / 162
后?记 / 166
|
內容試閱:
|
序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创新。我们党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历史。新时代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取得重大成果,集中体现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在这一科学理论的指引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推进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新征程上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要在体系化学理化上下功夫,从学术基础、实践导向、国际视野、历史维度等方面着力,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阐释,这不仅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更是持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走深走实的必然要求。
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实践高地,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上海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从“五个中心”建设、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深入推进,到新时代人民城市建设呈现日益蓬勃发展新局面,无不彰显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五个中心”建设:国家使命与发展逻辑 党建引领的实践逻辑:城市基层党建创新模式
上海市委高度重视党的创新理论武装,高度重视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将思想铸魂、理论奠基作为上海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的引领性工程。上海理论社科界始终以高度政治自觉和学术担当,以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为己任,以“两个结合”为根本途径,高质量开展研究阐释,彰显了与伟大时代和伟大城市同频共振、同向同行的责任担当,形成了丰富研究成果。
为引领推动全市理论社科界深入开展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持续推出原创性、有见地、高质量研究成果,上海市委宣传部组织开展了“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文库”建设。具体编纂中,文库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原理体系”和“上海实践”两大核心内容,既强化整体性系统性研究,又注重从不同领域深入阐释;既提炼、解读标识性概念,又加强重大现实问题研究;既运用各学科资源呈现理论学理深度,又立足上海实际反映实践厚度,从而形成体现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成果。
实践发展未有穷期,党的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在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在上海加快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砥砺奋进中,实践发展为理论创新打开了广阔的空间,也对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衷心希望上海理论社科界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秉持“思想精耕”的卓越匠心,深潜细研、守正创新,不懈探索实践,以更加丰硕的成果回应时代、回馈人民,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赵嘉鸣
2025 年 5 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