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暗示的力量:唤醒孩子的内驱力
》
售價:NT$
254.0

《
权力、国家和太空 :太空行为体的概念化、衡量和比较
》
售價:NT$
500.0

《
《营造法原》解读
》
售價:NT$
857.0

《
舌诊图谱:观舌知健康 全新正版彩图全解舌诊辩证图谱图解中医舌诊基础理论手诊面诊罗大伦书舌诊诊断教程中医看舌苔调理书中医养生
》
售價:NT$
296.0

《
清代生活与政治文化
》
售價:NT$
449.0

《
善战:孙子兵法中的高维博弈(只要存在竞争与较量,就有“论战胜负”的思维博弈)
》
售價:NT$
398.0

《
丁元公绘水浒人物图
》
售價:NT$
1673.0

《
傅佩荣讲易经
》
售價:NT$
1010.0
|
內容簡介: |
本书全面介绍了材料领域发明专利申请的特点以及实质审查的难点与热点,内容从三个部分展开:材料领域难点问题的审查、材料领域热点问题的审查、材料领域专利申请的撰写建议。希望本书能够对从事材料领域知识产权工作的相关人员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以期为材料领域的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關於作者: |
作者长期从事材料领域发明专利的实质审查、复审审查以及专利信息服务工作,具有丰富的专利检索、专利审查和专利分析经验。
|
目錄:
|
第一部分 材料领域难点问题的审查
第一章 功能性限定类案件的审查003
第一节 功能性限定类权利要求专利审查实践中的难点 / 003
一、功能性限定的认定还存在疑问 / 004
二、对功能性限定存在不同的理解 / 004
三、判断功能性限定的实际限定作用存在难度 / 005
第二节 功能性限定的一般性概念及相关规定 / 006
一、功能性限定以及功能性限定类权利要求的定义 / 006
二、功能性限定类权利要求的表现形式 / 008
三、功能性限定的相关规定 / 011
四、功能性限定中“等同”的判定 / 016
第三节 功能性限定类权利要求的检索 / 017
一、《专利审查指南》中的规定 / 017
二、功能性限定的检索策略 / 017
第四节 功能性限定类权利要求的审查思路探讨 / 018
一、功能性限定产品的新颖性、创造性以及重复授权判定 / 018
二、功能性限定有关“以说明书为依据”的审查 / 020
三、功能性限定有关“缺少必要技术特征”的审查 / 025
第二章 参数限定类案件的审查028
第一节 参数限定产品推定新颖性的相关规定 / 028
一、欧洲专利局对推定新颖性的相关规定 / 028
二、美国专利商标局对推定新颖性的相关规定 / 029
三、日本特许厅对推定新颖性的相关规定 / 030
四、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对推定新颖性的相关规定 / 032
第二节 参数限定产品发明推定新颖性的审查思路探讨 / 032
一、通过参数测试方法之间的关联性推定 / 033
二、通过实现该参数的关键控制手段推定 / 036
三、通过制备方法推定 / 037
四、综合考虑各种方式的组合运用 / 040
第三节 参数限定产品发明的创造性审查思路探讨 / 040
一、手段参数和目标参数的定义 / 040
二、手段参数和目标参数在新颖性和创造性的审查中的异同 / 042
第四节 参数限定产品发明推定新颖性与创造性的审查策略选择 / 045
第五节 参数限定产品发明公开不充分和未以说明书为依据的审查 / 046
一、参数限定产品权利要求公开不充分的审查 / 046
二、参数限定产品权利要求未以说明书为依据的审查 / 048
第三章 用途限定类案件的审查051
第一节 用途限定的概念、特点以及相关规定 / 051
一、用途限定产品权利要求的概念 / 051
二、用途限定产品发明的保护范围 / 052
三、国外对用途限定产品的相关规定 / 054
四、小结 / 056
第二节 用途限定产品发明的新颖性审查思路探讨 / 058
一、用途未隐含产品具有特定的结构和/或组成 / 059
二、用途隐含产品具有特定的结构和/或组成 / 062
第三节 用途限定产品发明的创造性审查思路探讨 / 064
一、对比文件已公开相似或相近用途 / 065
二、对比文件未公开用途,但用途特征未隐含结构和/或组成区别 / 066
三、对比文件未公开用途,且用途特征隐含结构和/或组成区别 / 069
第四节 用途限定产品发明专利的一般审查原则 / 071
第四章 “三步法”内在逻辑探讨及最接近现有技术的选取073
第一节 “三步法”的内在逻辑探讨 / 074
一、发明创造的过程 / 074
二、“三步法”对发明的重塑 / 077
三、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选取 / 080
第二节 《专利审查指南》中最接近现有技术的相关规定和概念 / 085
一、关于“例如”的理解 / 086
二、关于“优先考虑”的理解 / 093
三、关于技术领域的理解 / 097
四、关于技术问题的理解 / 101
五、关于技术特征的理解 / 105
第三节 不能作为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情形 / 106
一、对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改进妨碍原技术问题的解决或功能的实现 / 107
二、最接近的现有技术不是一个明显的技术方案 / 108
第四节 多篇文件结合时,选取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其他考虑因素 / 110
一、有利于事实认定和说理 / 111
二、符合申请人的实际研发过程 / 114
第五章 重复授权类案件的审查118
第一节 我国对于禁止重复授权有关规定的演进 / 118
一、禁止重复授权需要关注的两个因素 / 118
二、第一个重要节点 / 119
三、第二个重要节点 / 120
四、第三个重要节点 / 121
五、一个重要阶段 / 122
六、第四个重要节点 / 124
第二节 我国禁止重复授权制度的相关规定 / 127
一、禁止重复授权原则与先申请原则 / 127
二、《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四十七条对禁止重复授权例外情况的规定 / 128
三、三个容易混淆的概念 / 130
四、《专利审查指南》对“同样的发明创造的处理”的规定 / 131
第三节 典型案例 / 135
一、关于“申请人异同”的处理方式 / 135
二、关于“申请日异同”的处理方式 / 137
三、关于保护范围是否相同的判断 / 139
四、关于尚未终止的判断 / 147
第二部分 材料领域热点问题的审查
第六章 冗长权利要求类案件的审查153
第一节 冗长权利要求的检索 / 153
一、分析权利要求,确定检索要素 / 155
二、构建检索式,获取对比文件 / 157
第二节 冗长权利要求的创造性审查 / 159
第七章 互联网证据的审查170
第一节 互联网证据真实性的确定 / 171
一、可信度较高的网站类证据 / 171
二、新闻报道 / 174
三、电子商务平台 / 176
四、社交平台 / 179
五、域外证据 / 184
六、其他 / 185
第二节 互联网证据公布日的确定 / 186
第三节 互联网证据的存证 / 191
第八章 涉及宽限期类案件的审查193
第一节 关于新颖性宽限期的相关规定 / 193
一、美国专利商标局关于新颖性宽限期的规定 / 194
二、日本特许厅关于新颖性宽限期的规定 / 194
三、欧洲专利局关于新颖性宽限期的规定 / 195
四、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新颖性宽限期的规定 / 195
五、小结 / 196
第二节 新颖性宽限期、优先权和现有技术概念之间的关系 / 197
一、新颖性宽限期和优先权之间的关系 / 197
二、新颖性宽限期和现有技术之间的关系 / 198
第三节 《专利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的宽限期 / 198
一、在国家出现紧急状态或者非常情况时,为公共利益目的
首次公开的 / 199
二、在中国政府主办或者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的 / 199
三、在规定的学术会议或者技术会议上首次发表的 / 200
四、他人未经申请人同意而泄露其内容的 / 201
第四节 新颖性宽限期审查实践中的重难点问题 / 204
一、声明享受新颖性宽限期的时机 / 204
二、证明文件的效力 / 205
三、多次公开的情形 / 207
第九章 诚实信用原则在专利实质审查中的适用初探210
第一节 诚实信用原则的出台背景及相关规定 / 210
一、诚实信用原则的出台背景 / 210
二、诚实信用原则的相关规定 / 213
第二节 诚实信用原则的立法 / 214
一、诚实信用原则的概念与内涵 / 214
二、诚实信用原则的立法本意 / 215
第三节 知识产权制度中诚实信用原则的适用 / 215
一、诚实信用原则在商标法中的规定 / 216
二、国外诚实信用原则的相关规定 / 217
三、小结 / 221
第四节 实质审查过程中诚实信用条款的适用初探 / 222
一、所提出的多件专利申请的发明创造内容明显相同,或者实质上由不同发明创造特征、要素简单组合形成的 / 223
二、所提出专利申请存在编造、伪造、变造发明创造内容、实验数据或者技术效果,或者抄袭、简单替换、拼凑现有技术或者现有设计等类似情况的 / 224
三、所提出专利申请的发明创造为明显不符合技术改进、设计常理,或者变劣、堆砌、非必要缩限保护范围的 / 228
第十章 技术融合类案件的审查:以智能家居为例230
第一节 国内外对人工智能类案件的审查标准对比 / 230
第二节 智能家居创造性审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233
第三节 审查中应当把握的基本原则 / 234
第四节 常见问题的指导性做法 / 234
一、涉及引入新的控制参数的专利申请 / 234
二、涉及公知常识认定的专利申请 / 237
三、涉及控制条件组合的专利申请 / 239
四、涉及领域转用的专利申请 / 242
第三部分 材料领域专利申请的撰写建议
第十一章 材料领域专利申请撰写的一般建议249
第一节 背景技术和发明内容部分 / 249
一、《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和《专利审查指南》的具体要求 / 249
二、撰写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分析 / 251
三、案例分析 / 252
四、具体建议 / 256
第二节 权利要求部分 / 257
一、《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和《专利审查指南》的具体要求 / 257
二、撰写过程中应该注意的要点 / 257
三、案例分析 / 259
第三节 具体实施方式部分 / 261
一、多层次撰写 / 261
二、多角度撰写 / 262
三、保密与公开充分的平衡 / 262
四、可预期性不强的领域重视实验数据 / 263
第十二章 特定类型案件的撰写建议264
第一节 功能性限定类案件的撰写 / 264
一、“四步撰写法”——功能性限定类权利要求的一般撰写方法 / 264
二、撰写功能性限定类权利要求的考虑因素 / 268
第二节 参数限定类案件的撰写 / 272
一、涉及克服说明书公开不充分的参数限定类案件的撰写注意事项 / 272
二、涉及克服权利要求不清楚的参数限定类案件的撰写注意事项 / 273
三、涉及克服三性的参数限定类案件的撰写注意事项 / 273
四、涉及克服以说明书为依据的参数限定类案件的撰写注意事项 / 276
|
內容試閱:
|
材料学,是与工程技术密不可分的应用科学,是研究材料的组织结构、性质、制备、加工和应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是来源于传统的机电化又服务于机电化的基础性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的材料领域与机械、化学、电学领域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越来越融合。在专利申请中,材料领域通常包括:制冷、供热、建筑施工、水利工程、污水或污泥处理、挖掘、锁具、运动器材、塑性材料、塑性层状制品与层压工艺、涂料、镀覆、催化剂、表面涂覆、无机非金属、无机金属、液体分离、气体分离和液固分离。因此,材料领域的发明往往内容复杂且涉及面广,导致材料领域的发明专利申请具有如下特点。一是改进型发明居多。在侧重于机械的材料领域的专利申请中,改进型发明居多,开拓性发明相对较少,主要体现在对现有机械结构的优化。在侧重于化学的材料领域,大部分专利申请是对已知组合物的组分和/或配比的改进,或者是对已知方法的原料配比、步骤和工艺条件、工艺设备的改进等。二是专利申请文件的主题类型和表征方式多样。材料领域发明专利申请既涉及产品,又涉及产品的制备方法、用途和使用方法。当某些产品的权利要求通过结构特征无法清楚表征时,还会进一步借助用途限定、功能限定、参数限定对其进行表征。特别是材料领域涉及新材料的研发和使用,其专利申请多使用用途限定的方式撰写权利要求。三是申请人对专利审查质量期待较高。在知识产权助力科技创新的大环境下,申请人对于高效快速授权的需求越来越高,材料领域专利申请的审查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特别集中在材料领域的创造性审查上。四是申请文件的撰写水平参差不齐。材料领域涉及的专利审查范围小到运动健身器材,大到航空航天材料,既涉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又涉及国家安全,受撰写人申请文件撰写水平的影响,有些权利要求过于冗长复杂,既不利于申请获得合理的保护范围,也不利于审查。五是证据具有多样性。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材料领域专利审查过程中采用的证据除涉及专利文献外,还扩展到期刊、论文、视频、网络交易平台、博客、微信朋友圈等,这对证据的真实性和公开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六是同一件专利申请于相同的日期既申请发明专利又申请实用新型专利的情形较多。重复授权的问题主要涉及材料领域侧重于机械方面的申请。关于重复授权的问题,既涉及实体问题,又涉及形式问题,在判断的过程中需要考虑的方面较多,存在一些困难。七是存在非正常专利申请。部分申请人利用专利制度,从事一些不诚信的申请行为,试图获得不正当利益。材料领域申请门槛低,存在一定数量的非正常专利申请。八是多技术融合专利申请增多。随着技术的发展,跨学科、多学科的交叉融合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多,传统的材料领域技术飞速发展,融合多学科技术的专利申请日益增多。基于上述材料领域发明专利申请的特点,在材料领域的专利审查中出现了一些难点及热点问题,例如功能性限定、参数限定和用途限定类权利要求的审查,创造性“三步法”中最接近现有技术的选取,冗长权利要求的审查,重复授权的判断,互联网证据的认定,新颖性宽限期的判定,诚实信用原则的使用,技术融合类案件的审查等。因此,熟悉材料领域专利申请的特点、了解材料领域专利申请的审查要点,对于将这些内容复杂且涉及面广的发明撰写成一份好的材料领域发明专利申请文件而言是非常必要的。围绕上述问题,本书从三个部分展开:材料领域难点问题的审查、材料领域热点问题的审查、材料领域专利申请的撰写建议。在材料领域难点问题的审查部分,对功能限定、参数限定、用途限定类权利要求的概念、相关规定及审查进行了探讨;通过对“三步法”内在逻辑的分析,探讨了最接近现有技术选取的基本原则以及对审查指南中相关规定的理解;梳理了重复授权有关规定的演进过程,对目前禁止重复授权的相关法条进行剖析,并结合典型案例阐述禁止重复授权相关法条在审查实践中的运用。在材料领域热点问题的审查部分,结合案例给出了冗长权利要求的探讨性检索和创造性审查思路;整理归纳出了常见的互联网证据类型,对涉及不同互联网证据真实性和合法性的考量进行了分析;分析了新颖性宽限期的各国相关规定,并对其适用进行了探讨;从诚实信用原则的出台背景及规定、立法意义等出发,对其适用进行了初步探讨。在材料领域专利申请的撰写建议部分,以实际案例的撰写过程为例,阐述了材料领域专利申请撰写的一般建议,以及功能限定类、参数限定类专利申请权利要求的一般撰写方法。本书有助于从事材料领域知识产权工作的人员了解和理解材料领域的审查标准和撰写要求,能够为材料领域的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