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失控的孤独
》
售價:NT$
286.0

《
怀疑:破解天才困惑与凡人焦虑的心理谜题
》
售價:NT$
408.0

《
神圣的异端:法国中世纪纯洁派叙事研究
》
售價:NT$
500.0

《
甲骨文丛书·莫卧儿王朝的灭亡:德里1857年
》
售價:NT$
760.0

《
江南器物志
》
售價:NT$
403.0

《
Go语言高级编程(第2版)
》
售價:NT$
458.0

《
与贝聿铭同行
》
售價:NT$
602.0

《
如何面对爱情里的失望
》
售價:NT$
179.0
|
內容簡介: |
《课程思政案例精选 环境分册》为“课程思政案例精选”的一个分册。本套图书秉承“讲好科学故事,弘扬科学家精神”理念,旨在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丰富而生动的教学素材,以促进学科知识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培养既有扎实专业素养,又具备高尚道德品质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新一代人才。本分册主要包括环境类案例19 个,每个案例都包含了案例故事和课程思政分析两大部分。本书可供高等学校环境类相关专业教师教学参考,也可作为学生入学教育、通识课程教材,还可作为青少年科普读物。
|
目錄:
|
案例1 中国生态思想及其实践 001
案例2 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守望者曲格平 014
案例3 “中国催化剂之父”闵恩泽 023
案例4 中国著名分析化学家周同惠 028
案例5 中国环境化学事业铺路人徐晓白 033
案例6 献身废水处理新技术的钱易 039
案例7 中国森林生态定位研究先驱与绿色文明守护者蒋有绪 043
案例8 解码地球文明的战略科学家丁仲礼 050
案例9 以科技重塑水生态的战略科学家曲久辉 058
案例10 大众汽车尾气排放作弊事件与中国“蓝天保卫战” 067
案例11 碳中和与碳达峰:温度?态度? 073
案例12 中国环境修复的发展历史与成就 083
案例13 先行者蕾切尔卡逊与全球环保事业 089
案例14 日本水俣病事件的反思及其延伸 099
案例15 阻止了一场反应停悲剧的凯尔西 106
案例16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 112
案例17 “锂电池之父”古迪纳夫 116
案例18 黎巴嫩大爆炸事件及危险化学品生产安全事故防范 120
案例19 米基利的两项20 世纪最糟糕的发明 126
|
內容試閱:
|
—— 探索科学与人文的水乳交融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化学、环境与生物等学科领域的研究不断取得突破,为人类应对诸多全球性挑战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然而,科学知识的传授不应仅仅局限于技术和理论层面,更应关注其背后所蕴含的人文价值、社会责任以及道德伦理考量。正因如此,课程思政在化学、环境与生物类专业教育中的有机融入显得尤为重要。
本套案例精选的编纂秉承“讲好科学故事,弘扬科学家精神”理念,旨在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丰富而生动的教学素材,以促进学科知识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培养既有扎实专业素养,又具备高尚道德品质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新一代人才。
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学科,其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从新材料的研发到药物的合成,从能源的利用到环境保护,化学无处不在。然而,化学的应用也带来了一些挑战,比如化学品的安全使用、环境污染等问题。在化学类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化学的两面性,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同时也能让他们意识到科学家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所肩负的责任。例如,在讲解化学反应原理时,可以引入工业生产中的节能减排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优化反应条件,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不仅能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又如,在介绍化学实验方法时,强调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诚实守信的品质。
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其目标是寻求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当前,全球面临着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污染等严峻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也考验着人类的智慧和担当。在环境科学类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可以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环境问题的紧迫性和复杂性,激发他们为保护环境贡献力量的决心。例如,通过讲述一些环境污染事件,比如日本水俣病事件、英国伦敦烟雾事件等,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的巨大危害,从而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和法治观念。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环境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培养他们的公共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它为人类认识自身、理解生命奥秘、解决健康问题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在生物类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他们尊重生命、关爱自然的情怀。比如,在讲解生物进化理论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多样性和适应性,让他们认识到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从而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在介绍生物技术的应用时可以探讨基因编辑、克隆技术等带来的伦理问题,培养学生的伦理意识和道德判断能力。
作为玉溪师范学院的一个二级学院,化学生物与环境学院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全校率先制定并出台《化学生物与环境学院课程思政实施细则》(玉师院化生环〔2021〕14 号),明确党委书记和院长为第一责任人,党建引领推动、保驾护航,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院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遵循“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课程育人”理念(即“四全育人”理念),大力实施德融课堂,落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与党支部建设同步、与学科专业建设同步、与思政课程同步的“三同步”机制,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1 1 X”理工农学类专业课程思政体系;聚焦“讲好科学故事,弘扬科学家精神”,推进课程思政进科研、进课堂、进教材、进实践、进头脑,锚定培养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长成才,产出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成效,积累了一些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
这套课程思政案例精选中的每一个案例故事都是地方高校教育工作者们精心挑选和设计的成果。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化学、环境与生物类专业课程和思政教育的融合方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我们希望这些案例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让他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加自然、有效地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同时,我们也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阅读这些案例感受到科学魅力和人文关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追求科学真理的道路上始终保持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敬畏之心,以所学知识为社会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课程思政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教育工作者们不断探索和创新。我们相信,随着课程思政理念的持续深入和实践的不断推进,化学、环境与生物类专业教育将焕发出新的活力,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为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让我们共同翻开这套案例精选,开启一段充满探索与思考的高等教育之旅,在科学与人文的交融中培育出更加绚烂的智慧之花!
在本套案例精选得以问世之时,谨向化学、环境与生物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领域的同仁们致以深深的谢意。感谢你们的不懈探索,正是你们的努力、创新和无私分享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思路和宝贵的经验,激发了我们对课程思政更深层次的思考,拓展了教育教学的视野。我们深知,在推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发展的道路上离不开每一位同仁的智慧与付出。愿我们继续携手共进,为培养更多具有高尚品德和扎实专业素养的人才贡献力量!
编著者
2025 年3 月于云南玉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