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Go语言高级编程(第2版)
》
售價:NT$
458.0

《
与贝聿铭同行
》
售價:NT$
602.0

《
如何面对爱情里的失望
》
售價:NT$
179.0

《
至高无上:一场颠覆世界的人工智能竞赛
》
售價:NT$
403.0

《
聪明钱
》
售價:NT$
398.0

《
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
》
售價:NT$
500.0

《
约翰·巴勒斯:美国自然文学之父
》
售價:NT$
347.0

《
东线有战事1914:一战爆发与帝国崩溃
》
售價:NT$
449.0
|
內容簡介: |
《课程思政案例精选 化学分册》为“课程思政案例精选”的一个分册。本套图书秉承“讲好科学故事,弘扬科学家精神”理念,旨在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丰富而生动的教学素材,以促进学科知识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培养既有扎实专业素养,又具备高尚道德品质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新一代人才。本分册主要包括化学类案例19 个,每个案例都包含了案例故事和课程思政分析两大部分。本书可供高等学校化学化工等相关专业教师教学参考,也可作为学生入学教育、通识课程教材,还可作为青少年科普读物。
|
目錄:
|
案例1 化学发展简史 001
案例2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化学知识记载 005
案例3 东晋葛洪与中国古代化学 011
案例4 中国“近代化学之父”徐寿 016
案例5 侯德榜与中国民族工业 022
案例6 中国有机化学家黄鸣龙 029
案例7 中国“稀土之父”徐光宪 035
案例8 中国理论化学开拓者唐敖庆 043
案例9 中国结构化学奠基人卢嘉锡 049
案例10 中国“龙芯之母”黄令仪 054
案例11 中国的稀散元素 059
案例12 屠呦呦与青蒿素的不解之缘 065
案例13 波义耳把化学确立为科学 071
案例14 近代大化学家故事集锦 075
案例15 诺贝尔的矛盾纠结人生 098
案例16 居里夫人的感人故事 104
案例17 弗里茨哈伯的两面人生 110
案例18 两获诺贝尔奖的化学大师鲍林 116
案例19 田中耕一:从小职员到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的逆袭 124
|
內容試閱:
|
——探索科学与人文的水乳交融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当今时代,化学、环境与生物等学科领域的研究不断取得突破,为人类应对诸多全球性挑战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然而,科学知识的传授不应仅仅局限于技术和理论层面,更应关注其背后所蕴含的人文价值、社会责任以及道德伦理考量。正因如此,课程思政在化学、环境与生物类专业教育中的有机融入显得尤为重要。
本套案例精选的编纂秉承“讲好科学故事,弘扬科学家精神”理念,旨在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丰富而生动的教学素材,以促进学科知识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培养既有扎实专业素养,又具备高尚道德品质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新一代人才。
化学作为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学科,其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从新材料的研发到药物的合成,从能源的利用到环境保护,化学无处不在。然而,化学的应用也带来了一些挑战,比如化学品的安全使用、环境污染等问题。在化学类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能够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化学的两面性,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同时也能让他们意识到科学家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所肩负的责任。例如,在讲解化学反应原理时,可以引入工业生产中的节能减排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通过优化反应条件,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废弃物排放,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不仅能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又如,在介绍化学实验方法时,强调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可以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诚实守信的品质。
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其目标是寻求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当前,全球面临着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污染等严峻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也考验着人类的智慧和担当。在环
境科学类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可以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环境问题的紧迫性和复杂性,激发他们为保护环境贡献力量的决心。例如,通过讲述一些环境污染事件,比如日本水俣病事件、英国伦敦烟雾事件等,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的巨大危害,从而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和法治观念。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环境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培养他们的公共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它为人类认识自身、理解生命奥秘、解决健康问题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在生物类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他们尊重生命、关爱自然的情怀。比如,在讲解生物进化理论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多样性和适应性,让他们认识到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从而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在介绍生物技术的应用时可以探讨基因编辑、克隆技术等带来的伦理问题,培养学生的伦理意识和道德判断能力。
作为玉溪师范学院的一个二级学院,化学生物与环境学院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全校率先制定并出台《化学生物与环境学院课程思政实施细则》(玉师院化生环〔2021〕14 号),明确党委书记和院长为第一责任人,党建引领推动、保
驾护航,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检验学院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遵循“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课程育人”理念(即“四全育人”理念),大力实施德融课堂,落实、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与党支部建设同步、与学科专业建设同步、与思政课程同步的“三同步”机制,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1 1 X”理工农学类专业课程思政体系;聚焦“讲好科学故事,弘扬科学家精神”,推进课程思政进科研、进课堂、进教材、进实践、进头脑,锚定培养学生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个人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长成才,产出了一批标志性成果,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成效,积累了一些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
这套课程思政案例精选中的每一个案例故事都是地方高校教育工作者们精心挑选和设计的成果。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化学、环境与生物类专业课程和思政教育的融合方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我们希望这些案例能够为广大教师提供
有益的参考和启示,让他们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加自然、有效地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程,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同时,我们也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阅读这些案例感受到科学魅力和人文关怀,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追求科学真理的道路上始终保持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敬畏之心,以所学知识为社会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课程思政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需要教育工作者们不断探索和创新。我们相信,随着课程思政理念的持续深入和实践的不断推进,化学、环境与生物类专业教育将焕发出新的活力,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为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更大的贡献。让我们共同翻开这套案例精选,开启一段充满探索与思考的高等教育之旅,在科学与人文的交融中培育出更加绚烂的智慧之花!
在本套案例精选得以问世之时,谨向化学、环境与生物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教学领域的同仁们致以深深的谢意。感谢你们的不懈探索,正是你们的努力、创新和无私分享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思路和宝贵的经验,激发了我们对课程思政更深层次的思
考,拓展了教育教学的视野。我们深知,在推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发展的道路上离不开每一位同仁的智慧与付出。愿我们继续携手共进,为培养更多具有高尚品德和扎实专业素养的人才贡献力量!
编著者
2025 年3 月于云南玉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