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8月出版新書

2025年07月出版新書

2025年06月出版新書

2025年05月出版新書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大战场:敌后抗战田野调查笔记(中外史料互证 × 20年田野调查 × 14篇深度报告)

書城自編碼: 4145870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政治/軍事軍事
作者: 余戈 等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45589474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8-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47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季风海域的丝银对流:16—17世纪中西交往图景中的东亚移民、贸易与文化
《 季风海域的丝银对流:16—17世纪中西交往图景中的东亚移民、贸易与文化 》

售價:NT$ 653.0
她本自由:女性破除心理束缚、治愈父权创伤之旅
《 她本自由:女性破除心理束缚、治愈父权创伤之旅 》

售價:NT$ 305.0
大学问·天津工人:1900—1949(海外汉学家贺萧代表作)
《 大学问·天津工人:1900—1949(海外汉学家贺萧代表作) 》

售價:NT$ 500.0
加密货币与金融大变局 稳定币重塑金融体系
《 加密货币与金融大变局 稳定币重塑金融体系 》

售價:NT$ 403.0
莆田南少林武术桩功功法
《 莆田南少林武术桩功功法 》

售價:NT$ 857.0
逊清奉天残留特权研究
《 逊清奉天残留特权研究 》

售價:NT$ 704.0
分职文昌:中国古代尚书省及六部体制研究
《 分职文昌:中国古代尚书省及六部体制研究 》

售價:NT$ 539.0
弗里德里希二世皇帝:一部传记
《 弗里德里希二世皇帝:一部传记 》

售價:NT$ 1034.0

內容簡介:
《大战场》以翔实的史料、客观的视角,通过14篇田野调查报告,再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重要战役战斗,彰显了敌后抗战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的重大价值。
敌后战场的开辟,奠定了中国抗战两个战场的战略格局,为迅速扭转战争初期的不利局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敌后战场的坚持斗争,粉碎了日本侵略者“以战养战”“以华制华”的战略图谋,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
本书作者长期坚持田野调查,深入晋冀豫苏鲁等敌后战场战役战斗发生地寻访调研,结合中外史料互证,挖掘鲜为人知的战场记忆,重现了真实的敌后战场。本书有力回击了对敌后战场的诋毁抹黑,在相当程度上填补了军战史专业研究的空白。
關於作者:
余戈,1968年7月出生,曾任《军营文化天地》杂志主编、副编审,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党史军史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已出版“滇西抗战三部曲”(《1944:松山战役笔记》《1944:腾冲之围》《1944:龙陵会战》)、《惠通桥之战》等,作品曾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文津图书奖,入选年度“中国好书”。
目錄
前言 触摸抗战最真实的模样............................................................................... 001
平型关:板垣“钢军”的绝望深谷........................................................................ 005
人们容易从“平型关大捷”这个概念,想当然地认为当年八路军的这一仗发生在古老的内长城关口上,其实,关口一线是由阎锡山指挥的国民党晋绥军把守的。林彪指挥的八路军第115 师,是悄悄前出到平型关右前方几公里处的乔沟深谷设伏——这种有别于国民党军的战法,是从红军反“围剿”时期起就熟练掌握的运动战和山地游击战。
齐会:冀中平原上的经典歼灭战............................................................................ 027
1939 年初,日军慑于敌后游击战争的严重威胁,从正面战场回师,进攻冀中根据地,冀中大部分县城为日军占领,形势日趋严峻。1 月,贺龙率领第120 师驰援冀中。4 月中旬,在河间县齐会村、找子营、南留路村等地,与前来“扫荡”的日军第27 师团第3 联队第2 大队激战三天两夜,创造了八路军在平原地区全歼日军的光辉战例。
梁山:一一五师好汉们的饕餮盛宴............................... ......................................... 049
梁山战斗不是一次孤立的战斗。它是中国人民反奴役反侵略作战中的一环,无数这样的战斗环环相扣,成为打击侵略者的天罗地网,也成为重塑中国人精神的铁血骨骼。
黄土岭:“名将之花”是这样凋谢的....................... ............................................... 071
黄土岭战斗,以歼灭日军900 多人、打死指挥官阿部规秀中将和缴获大量军用物资而胜利结束。尤其是所谓“名将之花”的凋零,让日本“华北方面军”终于认识到:太行山的气候,是不适于东洋的什么花绽放的。
雁宿崖:激战之后此处无雁宿.............................. ................................................. 087
在战争时期,夸大战果、虚报己方牺牲和损失是各国惯常的做法。因此,对于“尘埃落定”的伤亡人数,后人研究起来却难免“尘土飞扬”。但无论日军伤亡人数到底是多少,都无法抹杀八路军在雁宿崖战斗中取得的辉煌胜利。
东团堡:“玉碎”倭寇此处遗长恨....................... ................................................... 109
东团堡之战发生在1940 年9 月,属于八路军“百团大战”第二阶段作战涞(源)灵(丘)战役中的一次战斗。那次战斗全歼日军独立混成第2旅团独立步兵第4 大队第4 中队,是日本公刊战史《华北治安战》一书承认的“玉碎”作战。
关家垴:小山头上的血性与担当......................... ................................................... 127
彭德怀态度坚决,认为一旦放走冈崎支队,很难再寻将其歼灭的战机,“必须在此将其消灭!”“就是拼光了,也要拿下关家垴!”“不能打硬仗的部队,以后也没有前途!”
沁源:给侵略者一个“没有人民的世界”.............................................................. 159
太岳军区司令员陈赓在日记中记下了沁源围困斗争的意义,他特别提到, 陈賡特别提到,围困沁源是敌俄双方顽强斗争的比赛,“谁是最后的顽强者,谁就是最后的胜利者”,“只要我们善于领导,群众是不会离开我们的”。
迁安:驱散冀东阴霾的霹雳伏击............................. ............................................... 185
冀东军分区第12 团团长曾克林曾回忆说:“彭家洼、大贤庄两次战斗,打的都是鬼子的王牌军。为此,我军威震滦东,敌人闻风丧胆,大大振奋了民心,鼓舞了斗志,为开辟滦东根据地、扩大抗日力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冀东:他们是靠打歼灭战“发家”的..................... ............................................... 209
14 年抗战,在敌后战场的19 个抗日根据地,哪个根据地最艰苦?哪支部队最能打?我个人认为都是冀东。冀东的反“扫荡”不是一般所谓的“跑反”,而是逮住机会就打仗,硬碰硬地打,打歼灭战。冀东部队是靠打仗“发家”的。
阜平和海阳:“铁西瓜”货源充足.......................... ................................................ 239
这一切现象值得人注意之处,不在这些原始武器的品质优良,而在它们所反映出来的人民的战斗精神。一个人须有莫大的勇气,才能对敌人的可怕的近代武器想出这些简单原始的抵抗方法来。
车桥:雷霆万钧之“围点打援”................................ .............................................. 263
这次战役不仅是抗战以来新四军在华中地区歼灭日军最多的一次战役,而且打通了苏中与苏北、淮南、淮北抗日根据地的联系,使华中抗日根据地连成一片,从此揭开了华中地区战略反攻的序幕,是华中敌后战场由相持转入局部反攻的重要标志。
水道:反攻收复胶东的序幕之战............................. ............................................... 287
水道战斗的规模不算大,但是它却是胶东地区自抗战以来我军首次在敌人拥有坚固防御体系的条件下,成建制地全歼日军一个加强小队的攻坚战。此战极大地震撼了胶东地区的日伪军,使敌人认识到其“推行数年之久的碉堡政策已不适用于目前战略战术的要求”。
冉庄:陷敌于灭顶之灾.................................................. ........................................ 307
(冀中)素有中共平原根据地模范区之称,交通壕、地道建筑非常普遍,几乎所有的村庄都有地下设施,甚至有相距七八公里的三个村庄用地道连接起来,而且农村的老百姓抗日意识很强,形成了半农半兵状态,就连老幼妇女也组织了抗日团体。
后记 铭记与传承.................................................... ............................................. 319
內容試閱
前言
触摸抗战最真实的模样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全民族众志成城、奋勇抗战的伟大胜利。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战具有决定性战略地位与重大历史功绩:创造性确立游击战战略地位,通过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凝聚起人民战争的磅礴力量;创新实施地道战、地雷战等独特战法;在战略相持阶段有效牵制侵华日军主力,为抗战最终胜利作出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值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重温历史、缅怀先烈、汲取力量,更显意义重大。近期,总书记在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时强调,百团大战的历史壮举,充分展现了我们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充分展现了党领导的人民战争的磅礴力量。要讲好抗战故事,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这不仅是崇高的敬意,更是对历史研究者和所有后人的殷切嘱托,为我们深刻理解和研究敌后抗战指明了方向。总书记对百团大战这一敌后战场重大战役典范的肯定,正是对敌后战场艰苦卓绝斗争和巨大牺牲贡献的有力印证,为我们坚持正确历史观、批驳历史虚无主义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来,一些有识之士关于抗战史“重建”(或曰“重写抗战史”)的呼吁,在学界和公众中引起广泛共鸣。作为这一问题在社会上的“镜像”反映,是公众对于“抗日神剧”和“横店抗战”现象的强烈批评。但若刨根问底,有相当重要的原因是以往对于抗战史研究不够深入和普及性不够;若有扎实细致的战史文本及大众传播,怎么会给胡编乱造者提供空间?而受到公众好评的影视剧,其成功点几无例外地首先是在史实发掘方面有所发现和突破。
问题的另一面,则是某些居心叵测者旧调重弹,诋毁八路军、新四军“游而不击”,颇有混淆视听之势。前几年,一则关于敌后抗日战场仅消灭日军851人的荒唐段子,曾在网络平台上大肆传播。当时,笔者列举由被俘日军、后经我方改造成为反战同盟战士所著的《八路军中的日本兵》一书中的数字——1937年至1944年4月,仅八路军俘虏的日军即达2407人;并以在滇西战场著名的松山战役中,远征军毙敌1288人却仅俘虏9人的案例,为估算八路军的战果提供了一个数字参照,也对某些恶意诋毁者给予了有力回应。总书记强调要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要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这就要求我们用无可辩驳的史实和深入扎实的研究,回击一切歪曲、否定敌后战场历史地位和伟大功绩的错误言论,让历史的真相在红色资源的守护与阐释中熠熠生辉。
在多年研究中我深切感到,抗战史上即便是妇孺皆知的事件,仍有无数基础性的细节尚未搞清,“宜粗不宜细”的修史传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专业研究的手脚;而轻视、忽视以敌方史料做“互参”研究,也让我们在诠释历史时失去了大量“佐证”材料。从这点来看,探掘历史真相的工作未有穷期;在这个技术发展、人才辈出的时代,甚至人人有责。要深入开展红色教育,从抗战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就必须对史实的精准挖掘、历史的生动呈现有更高要求。我们的田野调查,正是对“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的实践,是让凝固的土地“说话”,将蕴藏其中的精神密码传递给今人和后代。
仅从字面含义理解,“敌后战场”即是兵法所谓“四战之地”,在四面受敌的情况下,谋求生存原已是极难、极高的目标,而实现这一目标的终极手段却是要“能打”,本书的聚焦点正是一个个关于“打”的具体案例。从这个意义上说,“游而不击”却基本上能以战斗缴获武装自己,在“铁壁合围”下发展出上百万武装力量,被敌人称为“治安之癌”,这在逻辑上就是一个荒诞的悖论。本书定名为《大战场》,正是基于对敌后战场的重新审视。这里所说的“大”,并非仅仅是指敌后战场山河之雄阔、地域之广大,更是对其深厚伟力与内蕴之感叹。我比较熟悉滇西战场的游击作战,滇西沦陷区曾先后建立过腾北游击区和龙潞游击支队等游击武装,但存续时间仅仅一年半,即被迫解散或退过怒江,深究其内因与外因,唯有与敌后战场做比较研究才能找到答案。
我曾在一本书的后记中感喟:“军队与其他社会组织或团体最大的不同就是,它是靠荣誉而存在的,舍此则生不如死。”若进一步而论,一支军队的荣誉很大程度上是以其战史为支撑的,部队的“荣誉室”亦即其战史陈列室。从军队自身来看,维护军史、战史荣誉,与履行保卫疆土的职责使命同样重要。维护军史、战史,须用史实和数字说话,这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最有力量的。如果说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对此认识不够充分、所做不尽到位,那么现在应当尽快补上所欠缺的功课。古人讲治学立身,有“知行合一”之论,谓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经过多年的实践体会,我感到这一方法论对于战史的重建或修复,具有特殊意义。
战争,尤其是中华民族反抗侵略和压迫、实现民族独立自由的抗日战争,是写在大地上的壮美诗篇。当时光飞逝、硝烟散去,我们欲重温史实并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最好的方式就是重回历史现场。我们要从抗战历史中汲取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汲取万众一心、勠力同心的团结伟力,汲取舍生忘死、向死而生的血性胆魄。那么,就请读者诸君翻开本书,和我们一起奔赴这个大战场吧!循着先辈的足迹,触摸抗战最真实的模样,感受这片浸透热血的土地所承载的“钢铁意志”,让敌后抗战那波澜壮阔、可歌可泣的历史画卷,成为我们奋进新征程中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
余戈
2025年7月
后记
铭记与传承
这是一部从策划到出版持续运作逾20年的书稿,从2005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延续至2025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此期间,我先是在解放军出版社《军营文化天地》杂志担任副主编、主编,策划并组织采编队伍对敌后抗日战场做田野调查,在2005年和2015年分别推出了纪念专辑和纪念专刊。参与抗战专辑、专刊采写的作者,以我们杂志编辑部的编辑和记者为主,还有几位来自部队的优秀报道员以特约记者身份加盟。本书大部分稿件诞生于这个过程。
我们当时的定位是,“以媒体做历史”的尝试和探索,在史实挖掘方面应抵达历史研究的深度,在表达层面则应充分发挥媒体的优势及特长。基本操作方法是,借鉴军事活动中的“参谋旅行”形式,以“史料调研 战场田野调查”的方式采访。在做好充分的案头工作之后,才开始现地采访之旅。一个特别的要求是,对每一段战事的“复盘”,在占有中方史料之外,要同时获得日方史料进行“互参”佐证。我们的追求是,将宏观军战史或教科书上的寥寥数行文字,将抗日将士浴血奋战的战斗经过、战术行动及其英勇事迹,尽力落实在大地之上,再现于文本之中。
当时,我本人正沉浸在对抗日战争滇西战场的“微观战史”研究中,这些媒体策划和行动也是运用其研究方法,对敌后抗日战场这个题材进行小型的“练兵”。虽然大部分作者都是初次涉猎抗战史,但因策划理念、组织和操作方法得当,所采写的稿件仍然远超出一般新闻报道的范畴,在相当程度上填补了军战史专业研究的某些空白。或许可以说,我们以新闻媒体行动对历史探知提供了些许“增量”。
我因书写抗日战争滇西战场的“滇西抗战三部曲”而为公众所知,但能以自己所倡导、实践的“微观战史”方法致力于敌后战场研究,也是一个长久的心愿。2018年底,我从军队新闻出版岗位转行,进入军事科学院从事军战史专业研究,由此迎来了新的契机。当时中国军网曾以《冲破“腾冲之围”,我将挥戈“红色抗战”》为题对我做专访,这个题目正好表达了我个人的期许。到军事科学院解放军党史军史研究中心工作之后,几位军战史领域的前辈也对我提出建议,希望我运用“微观战史”的研究方法,在敌后战场研究方面也有所作为。因此,对敌后抗战这个主题,特别是适合做微观研究的题目,我始终在做着持续的拓展和挖掘,也密切关注着国内外“高手”们的研究成果。
2024年,我在天地出版社出版了《惠通桥之战》一书。该社编辑在与我交流中,希望我为即将到来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再写一本书,我谈到了一直在做的敌后抗日战场田野调查,得到了他们的热情肯定。于是,我做出计划和安排,先后考察了晋北、冀东、冀中抗日战场,补写了数篇稿件,又对此前的全部稿件进行增订,完成了目前的书稿。
《大战场:敌后抗战田野调查笔记》的完成,虽由我统筹,但绝非一人之功,而是集体智慧与心血的结晶,饱含着诸多同事和战友对抗战史研究的真情。各篇执笔如下:
《平型关:板垣“钢军”的绝望深谷》《齐会:冀中平原上的经典歼灭战》《沁源:给侵略者一个“没有人民的世界”》《冀东:他们是靠打歼灭战“发家”的》执笔:余戈(军事科学院党史军史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研究员,已退休);
《雁宿崖:激战之后此处无雁宿》执笔:曹舒雅(现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讲师)、李峻(现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
《梁山:一一五师好汉们的饕餮盛宴》执笔:李雷(现《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编辑)、彭军(现《怀化日报》编辑);
《黄土岭:“名将之花”是这样凋谢的》《冉庄:陷敌于灭顶之灾》执笔:李雷(现《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编辑);
《东团堡:“玉碎”倭寇此处遗长恨》执笔:薛子利(现山东临沂民政局职员);
《关家垴:小山头上的血性与担当》执笔:邢玉婧(现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出版社编辑);
《迁安:驱散冀东阴霾的霹雳伏击》执笔:董连辉(现《廊坊日报》编辑);
《阜平和海阳:“铁西瓜”货源充足》执笔:方莉(原解放军出版社编辑,已退役);
《车桥:雷霆万钧之“围点打援”》执笔:王前(现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出版社编辑)、朱行彦(淮安军分区政治部干事,已退役);
《水道:反攻收复胶东的序幕之战》执笔:张磊(现国防大学后勤指挥学院讲师)、武丽娜(原解放军出版社编辑,已退役)。
大家深入战场遗址,走访亲历者后人,在档案堆中钩沉索隐,在田野间丈量历史。正是这份执着与热忱,让那些被岁月尘封的记忆重新鲜活起来。
特别感谢军事科学院、各地党史研究部门以及抗战纪念馆的专家们,他们以严谨的学术态度为本书提供了宝贵的指导与支持。
鸣谢单位如下:
山西——总参某工程维护团、长治军分区政治部、沁源县人武部、武乡县人武部、八路军太行纪念馆、百团大战纪念馆;
山东——烟台警备区政治部、海阳市人武部、梁山县人武部、烟台市牟平区党史研究室、胶东地区武装革命斗争纪念馆、许世友将军在胶东纪念馆;
河北——保定军分区政治部、涞源县人武部、阜平县人武部、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冉庄地道战纪念馆、雁宿崖黄土岭战役纪念馆、冀东抗战纪念馆、潘家峪惨案纪念馆、齐会战斗纪念馆;
江苏——淮安军分区政治部、车桥战役纪念馆。
同时,也要向那些接受采访的老兵、亲历者及其家属致以崇高敬意,他们的讲述让历史有了温度,让记忆得以延续。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这部作品不仅是对历史的追寻,更是对先辈精神的传承。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希望这本书不仅能还原那段烽火岁月,更能让今天的读者感受到伟大抗战精神的力量。
让我们永远铭记历史,珍视和平,传承精神,砥砺前行。
余戈
2025年7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