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傅佩荣讲易经
》
售價:NT$
1010.0

《
历史的镜子
》
售價:NT$
286.0

《
我们还是香格里拉的囚徒吗:藏学、国学与语文学(二)
》
售價:NT$
500.0

《
制造怪物:非人化的异常力量
》
售價:NT$
500.0

《
人格类型:我们何以不同(荣格人格类型理论——人格类型是一种人们了解自己、了解人际困扰的方法)
》
售價:NT$
301.0

《
索恩丛书·宗教与资本主义的兴起
》
售價:NT$
658.0

《
遇见 高云
》
售價:NT$
398.0

《
日本首都圈空间结构与协同发展
》
售價:NT$
653.0
|
內容簡介: |
《你好,未来的我》打破了传统工具书的刻板面孔,它不是堆砌“养老金融”的冰冷数据,而是将作者的思考融入叙述场景。本书围绕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产业金融三个部分展开讲解,文中既有中国的政策变化、实践案例,又有国际先进国家的经验总结,将东方智慧和西方理论与实践交织,让专业概念化作可感知的关怀温度。本书不仅探讨了养老金融的金融知识,还深入分析了各类养老金融产品的特点。对于普通的读者来说,可从本书中学习到养老金融的基础知识,为更好规划未来提供思考;对于金融从业者来说,可以系统掌握金融知识和工具,融会贯通并更好服务客户,为更多人提供养老规划建议;对于养老行业从业者来说,掌握金融知识可为养老产业发展提供支持助力,寻求长期可持续发展支持。今后的每一天都是未来,而本书正是连接现在与未来的桥梁。
|
關於作者: |
王旭,曾供职于中信银行,有20多年的金融从业经验,目前供职于北京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金控定位于打造牌照齐全、资源协同、业务联动、风险隔离的国有金控集团,作者近期主要研究传统金融行业与科技发现相结合的相关案例。
|
目錄:
|
第一章百岁人生:健康与财富的长远规划 1
一、预期寿命:人均突破三位数 3
二、生存质量:健康寿命比寿命更重要 13
三、生活方式:早期干预为寿命带来指数化增长 14
四、生存密码:全球长寿区域的自然处方 17
第二章五维裂变:长寿时代的未来场景 25
一、身体变化:迎来更多正常的衰老现象 30
二、心理变化:重构生活结构和心理状态 32
三、认知迭代:终身学习,更注重体验 35
四、职业拓扑:50岁创业成功率最高 37
五、财富规划:进入主动出击的时代 39
第三章认知升维:养老金融的体系框架 43
一、概念解读:三大方面构建养老金融体系框架 45
二、理论模型:风险—收益—时间的三角博弈 47
三、风险防范:储备不足与通货膨胀的双重变量 57
第四章养老金金融:从“三支柱”解读养老储备的底层逻辑 59
一、发展历程:全球养老金“三支柱”的百年之路 61
二、第一支柱:中国基本养老保险覆盖10亿人 66
三、第二支柱:中国企业和职业年金覆盖近亿人 70
四、第三支柱:中国个人养老金账户开通超6000万人 79
五、国际镜鉴:各国(地区)养老金资产与资本市场双向赋能 85
六、特色之路:构建体系化的养老金融生态 109
第五章养老服务金融:建立全生命周期资产配置方案 111
一、需求解码:全周期服务图谱与痛点透视 114
二、产品储备:抗周期资产的攻守同盟 120
三、配置法则:多元分散、风险适配 176
四、20~35岁:低成本启动养老引擎 179
五、35~60岁:攻守兼备的黄金阶段 184
六、60岁 :从积累到兑现的艺术 190
七、专业驱动:养老金融规划师的多重职责 194
第六章养老产业金融:银发经济带来新机遇 199
一、四大模式:多元需求推动养老产业差异化布局 201
二、崭新机遇:养老产业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 231
三、迎接挑战:养老产业面临的三个困难 240
四、标准探索:养老产业十二大类逐步发力 241
五、金融角色:从“输血”到“造血” 245
第七章未来图景:构建“金融—产业—社会”价值三角 253
一、AI重构:养老服务的六大场景 255
二、长远之路:AI赋能养老尚待解决的痛点 269
三、价值三角:构建“金融—产业—社会”的框架体系 275
参考文献 293
致谢 297
代后记迎接未来 299
规划清单
1 人为什么不能像乌龟那样“生命在于静止”? 19
2 中国长寿之乡的秘诀是什么? 22
3 你的第一支柱养老金有多少? 69
4 第二支柱企业年金如何提取和转移? 73
5 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有什么好处? 84
6 为什么需要专属的个人养老金账户做资金储备? 124
7 你是否购买商业养老保险的四大判断节点? 136
8 短期医疗险是否可以代替长期医疗险? 142
9 如何让证券投顾服务走进寻常百姓家? 149
10 “以房养老”有哪些方式? 162
11 你需要多少资金来养老? 173
12 年轻人如何通过基金定投实现养老储备? 182
13 中年人怎样通过资产配置实现养老资产稳健增值? 187
14 退休后如何实现养老资产的增值与传承? 193
15 为什么要选择养老金融规划师? 196
16 如何通过智能设备提升居家养老生活品质? 206
17 上海社区如何实现“养老不离家”? 212
18 如何选择心仪的旅居养老地? 229
19 智能穿戴设备如何改变养老生活? 256
20 中国人形机器人何时能成为家庭标配? 26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