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长寿:逆转和延缓衰老的科学饮食(上下册)
》
售價:NT$
857.0

《
安史之乱:历史、宣传与神话(40幅插图,深度还原安史之乱重要战事)
》
售價:NT$
704.0

《
亚伯拉罕的行李:中世纪印度洋世界的饮食、日用与旅行技艺
》
售價:NT$
602.0

《
中国历代文论要略(全三册)
》
售價:NT$
714.0

《
英歌36( 国家级非遗“英歌舞” 潮阳英歌文化)
》
售價:NT$
347.0

《
汪诘经典著作 时间的形状 相对论史话
》
售價:NT$
398.0

《
世界名校升学规划:让你脱颖而出的9种学习力
》
售價:NT$
356.0

《
大学问·华北村治:权力、话语和制度变迁(1875—1936)
》
售價:NT$
454.0
|
編輯推薦: |
《西浦纪事》 以其独特的地域视角、丰富的历史细节和深刻的人文关怀,为读者呈现了一幅生动的淞浦地区抗日斗争画卷。全书20万字的篇幅,既保证了内容的深度与广度,又便于读者消化吸收。作为红色题材,它不仅具有历史价值,更承载着传承民族精神、激发爱国情怀的重要使命。在当前强调文化自信和历史教育的背景下,此书的出版对弘扬爱国主义教育、促进历史认知具有积极作用。
|
內容簡介: |
纪实小说《西浦纪事》是西浦地区抗日斗争历史的回顾。小说以淞浦地区为故事的发生地,讲述了在抗日战争时期,西浦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前赴后继、浴血抗战的一系列可歌可泣的事迹,真实反映了上海周边地区抗日斗争的面貌。
|
關於作者: |
凌耕,本名张林根,上海市青浦人。上海市作家协会理事、上海诗词协会会员,青浦区作家协会创会主席。
1968年毕业于上海航空工业学校,2002年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1969年投亲插队,回徐泽公社务农八年。1976年担任蟠龙中学语文老师。1982年调至青浦县(现青浦区)文化系统从事群文创作辅导,之后在县(区)机关从事有关工作。出版散文集《青杏小集》《青深拾珍》《鸥过集》《余警集》,长篇历史人物传记《王泡传》,长篇小说《秘塘纪事》,策划、主编《话说青浦》《青浦掌故新编》《瓶粟斋诗选注》等多种人文美书籍。
|
目錄:
|
序
人物表
第一章
风云突变,“八一三”淞沪抗战
西浦沦陷,自卫队相继成立
第二章
爱国有心,张桂芝拒任伪职
厚颜无耻,周子文兵败珠葑
第三章
英雄聚会,程家祠堂交朋友
“两顾”相见,崧塘夜话分外亲
第四章
顺水推舟,上海巧接龙箍头
灰皮红心,人民武装三支队
第五章
崧塘偶遇,田爱云绝处逢生
锋芒初试,公路桥一夜火烧
第六章
助纣为虐,金风高开得顺风船
居心叵测,陆惠人摆出鸿门宴
第七章
疑窦丛生,“反扫荡”屡屡失利
将计就计,三支队揪出内鬼
第八章
民主政府,王师龙兴革区政
《野火》熊熊,贼汉奸露出原形
第九章
“江抗”东进,上海滩敌伪震惊
当机立断,“肚兜带”炸响迅雷
第十章
以毒攻毒,短枪队计捕毒贩
案中有案,杨国才惨遭杀害
第十一章
日寇凶残,三青年囹圄完节
鱼龙混杂,四中队拖枪哗变
第十二章
日伪合谋,大“扫荡”迫在眉睫
十万火急,姜惠萍智送情报
第十三章
虎口脱险,三支队突出重围
灭绝人性,老百姓惨遭屠戮
第十四章
同流合污,余瑞华递交投名状
一箭三雕,方鸿飞拗断父女情
第十五章
合力抗日,钱锦方率众归心
亲痛仇快,谢石关重演惨剧
第十六章
日寇“清乡”,风声鹤唳竹篱笆
为民除害! 霹雳手段掰蟹脚
第十七章
大雪纷飞,粮船马盘塘遇截
小计略施,真假三支队碰头
第十八章
神明护佑,游击队如鱼得水
医院拒捕,好男儿舍身为党
第十九章
血衣惊魂,沪上寓公重披甲
魔窟祝寿,干山罪魁终落网
第二十章
糖坊暴露,交通站夏辉被捕
珠葑博弈,放生桥岩崎失算
第二十一章
利欲熏心,日伪斗法黑吃黑
尔虞我诈,好戏连台狗咬狗
第二十二章
喜迎亲人,顾火生重返西浦
报仇雪恨,尹腾达一命呜呼
第二十三章
日寇投降,抢果实顽伪合流
逆浪汹涌,扬云帆凯歌齐奏
第二十四章
历史转折,新四军奉命北撤
战火青春,押发簪情定终身
第二十五章
大军云集,好儿女告别家乡
盛况空前,根据地军民联欢
附录
顾德欢小传
顾复生(即顾火生原型)小传
后记
|
內容試閱:
|
江南大地上的惊人传奇——序凌耕长篇纪实文学《西浦纪事》
赵丽宏
我面前这本题为《西浦纪事》的书,是作家张凌耕的新作,是一部反映上海西浦地区抗战的故事。这段血火交织的岁月,是中国人抗击日寇侵略的历史。对于老一辈中国人而言,这段历史在他们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这本书,让我震惊,让我感动,也让我钦敬。
为何震惊?是因为书中记述的这一段上海郊区的抗战历史,其中的曲折惊险和惨烈,让人难以想象。而这段历史,以前竟然很少有人提及。如果不读这本书,根本无法相信在日寇侵华的大本营上海,在侵略者的眼皮底下,曾经有过这样顽强坚韧的抗日武装,上演过如此惊心动魄的抗战故事。很多上海人对这段历史一无所知。在中国的抗战版图上,淞浦地区(作品中的西浦地区)的抗战历史也许曾经被人忽略,但这段历史,也是中国全民族十四年抗战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片土地上军民抗战的英勇与悲壮,和中国其他地区的抗战历史相比,一点也不逊色。作品中有惊心动魄的“鸿门宴”、智铲内奸的化装戏,里应外合的劫法场、威震四方的奇袭和伏击,以及血流成河的惨烈场景。这段历史,其独特性,就如江南水乡的纵横交错,柔中有刚,波光潋滟的柔波,芦苇荡,油菜花地里,隐藏着刀光剑影,活跃着抗日游击队矫健无畏的身影。淞浦的抗战勇士,智勇双全,他们的抗战故事,是江南大地上一段惊人的传奇。
为何感动?是因为书中所述上海人在抗战中那些可歌可泣的事迹,展现了那些为保卫家乡,抗击侵略者不惜流血牺牲的英雄人物。在我们以前读过的史书中,找不到他们的名字,然而他们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真实存在。他们曾经为了民族大义,为了保卫家乡,为了中国人的尊严而浴血奋战。他们并非正规的军人,而是在田间劳作的庄稼人,是在水乡泽国讨生活的船民,是乡镇的教师、工匠和商人。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引领下,他们杀鬼子、除汉奸、拔据点,前赴后继、不屈不挠,令日寇和汉奸闻之惊惧。在这段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无数人在这片土地上出生入死,淞浦大地上,浸透了这些抗战英烈的鲜血。这是一部以章回体形式撰写的纪实长篇,既有引人入胜的曲折韵味,也有纪实文学的真实气息。作品中的人物,不是平面的 ,概念,而是性格各异的立体形象。作品的主角是一批坚定勇敢的抗日英雄,是众多坚贞不屈的烈士。作品中也有贪生怕死、见利忘义的叛徒和汉奸。他们的覆灭下场,是罪有应得。这些形形色色的不同人物的故事,构成了作品中西浦地区惊心动魄的抗战史,也表现了人性的曲折和复杂。
读完这本书,我对写这本书的凌耕先生由衷地产生了敬佩之情。张凌耕是我的老朋友,我们都是当年到故乡“插队落户”的知青。我去崇明岛,他回到家乡青浦当农民。我曾读过他写的关于插队生涯的长篇小说《崧塘纪事》写得真挚动人,是对知青岁月的真实记录。《西浦纪事》中的故事就发生在他的家乡。他是新中国成立前夕诞生的一代,没有机会亲历抗战,但他 ,从小就听说过很多发生在家乡的抗战故事,民间传说中那些抗战英雄的形象,一个个铭刻在他的记忆中。把这段历史写出来,成为他“蛰伏在心底的”一个执着心愿。为了实现这个心愿吗,他悉心研究这一段历史,查找了大量尘封的史料,采访了很多知情的老人,历经多年时间,数易其稿,终于完成长篇纪实文学《西浦纪事》的创作,回溯并演绎了淞浦人民在抗日战争中错综复杂的历史。这部作品凝聚着他的心血,也凝聚一个青浦作家对家乡的深情。这是对故乡先烈的讴歌与致敬,是对一段重要历史的拾遗补阙,也是凌耕献给上海,献给家乡的珍贵礼物。
2024年年7月25日于四步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