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水之契约
》
售價:NT$
367.0

《
ABB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与仿真
》
售價:NT$
607.0

《
工厂生产计划精细化、精益化、精进化管理手册
》
售價:NT$
352.0

《
中国画技法与教学研究
》
售價:NT$
337.0

《
生命瞬间 人生风采——晚晴居影集
》
售價:NT$
500.0

《
美国国家地理·环球终极探索 全10册
》
售價:NT$
1520.0

《
通往权力之路:叶卡捷琳娜大帝
》
售價:NT$
658.0

《
西方毛发时尚演变
》
售價:NT$
500.0
|
編輯推薦: |
鲁迅是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文学家、思想家,其作品、思想至今依然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今天为何依旧要重新阅读鲁迅?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或许可以从著名现代文学史学者许子东的新著《重读鲁迅》中找到答案。
《重读鲁迅》依据200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鲁迅全集》的顺序,以56篇三十五万言的篇幅,或以单篇或以小的文章集群的方式集中阅读鲁迅的作品,从原始文本出发,将鲁迅重新放回他原始的文化语境中重温。
许子东说:“一百年了,所有人都看到中国的变化,唯有鲁迅看到中国的不变。”这大概就是我们重读鲁迅的意义。
|
內容簡介: |
本书沿着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鲁迅全集》的收录顺序,基于鲁迅的作品和生平,结合历史与当下,对鲁迅的经典作品进行了重新释读。本书脉络清晰,内容翔实,讨论深入浅出。作者语言幽默生动,不仅对鲁迅不同作品集的作品进行了分别的解读,同时还在字句中埋下鲁迅一生创作母体的草蛇灰线,详细探讨了鲁迅作品中的三个矛盾:身在传统之中反传统、文学观念与启蒙使命、进化论者碰到世事循环。本书以20世纪的思想史、文学史为背景思考鲁迅对我们的意义,借用许子东教授书中的话:“我所看见的并非现代的前身,而是其后,或者竟是二三十年后”,“是对20世纪中国革命的长预言”。
|
關於作者: |
许子东
----------------------------
许子东,浙江天台人,上海出生。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硕士、加州大学洛杉几分校(UCLA)东亚系硕士、香港大学中文系博士。香港大学中文学院荣誉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紫江讲座教授。曾任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主要著作有《郁达夫新论》《当代文学印象》《当代小说阅读笔记》《吶喊与流言》《张爱玲的文学史意义》《香港短篇小说初探》《许子东讲稿》(三卷本)、《许子东现代文学课》《细读张爱玲》《重读二十世纪中国小说》等十余种。论文及专著十数次在海内外获奖。曾任“锵锵三人行”“圆桌派”“见字如面”等节目嘉宾。
|
目錄:
|
1 在传统中反抗传统:《我之节烈观》
2 新青年想象:《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3 《娜拉走后怎样》:时间与地点
4 天才、胡须、雷锋塔
5 《春末闲谈》
6 《灯下漫笔》
7 写在《坟》后面
8 《随感录三十五》:论国粹
9 《随感录三十八》:“个人的自大”与“爱国的自大”
10 《随感录四十》:题为《爱情》的少年诗
11 《随感录四十八》:禽兽,或圣上
12 《呐喊》自序
13 《狂人日记》:中国现代文学的提纲
14 孔乙己的长衫
15 《药》中的十二个人物
16 《一件小事》:是否一件小事?
17 《故乡》中的两个阶级
18 《阿 Q 正传》:精神胜利法的三个层次
19 《祝福》中的“四条绳索”
20 关于《肥皂》的争议
21 《伤逝》与“五四”爱情小说模式
22 最有鲁迅情调的小说:《在酒楼上》《孤独者》
23 还是“鲁迅碰到鲁迅”:《影的告别》
24 希望是甚么?是娼妓
25 《野草 · 风筝》:无法忏悔的悲哀
26 《过客》:鲁迅唯一的剧本
27 《立论》:说好话还是说真话?
28 《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士官民三角关系缩影
29 《狗 · 猫 · 鼠》:鲁迅笔下的动物形象
30 《父亲的病》:弒父与怜父
31 《藤野先生》:为了国家和为了学术
32 青年*读书
33 《忽然想到》:论辩的魂灵
34 《忽然想到》:凶兽和羊
35 《这个与那个》:醉虾的帮手
36 《记念刘和珍君》
37 孺子牛的三项基本原则
38 革命与文学
39 鲁迅与香港
40 鲁迅的学术演讲:《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41 《小杂感》中的革命理论
42 左右夹击:《“醉眼”中的朦胧》
43 鲁迅与梁实秋的争论:关于文学的阶级性
44 鲁迅的世界观转变?
45 鲁迅与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46 《“民族主义文学”的任务和运命》
47 《为了忘却的记念》
48 谁是“第三种人”?
49 “奴隶”与“奴才”的区别:《漫与》和《偶成》
50 鲁迅在《申报 · 自由谈》
51 《申报 · 自由谈》:鲁迅与胡适
52 鲁迅笔下的风花雪月
53 鲁迅评阮玲玉之死:《论“人言可畏”》
54 “两个口号”之争的背后
55 重读鲁迅《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
56 重读鲁迅的文章《死》
附录
1 《摩罗诗力说》中的文艺观
2 《中国小说史略》中的“娱心”与“劝善”
3 周氏兄弟失和的原因
4 《医学者所见的鲁迅先生》
5 鲁迅的遗嘱与遗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