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高句丽渤海研究论集
》
售價:NT$
704.0

《
德国民法总论:法律行为理论(第二版)
》
售價:NT$
1023.0

《
权利之辩:哲学探赜
》
售價:NT$
440.0

《
生活就是反抗:葛兰西传(社会思想丛书)
》
售價:NT$
594.0

《
文治天下:宋朝政治文化漫谈
》
售價:NT$
380.0

《
丝与茶:18世纪亚洲商品在斯堪的纳维亚
》
售價:NT$
490.0

《
不可思议的树:一本可触摸的纸上年轮博物馆
》
售價:NT$
429.0

《
中国蝉科图谱
》
售價:NT$
559.0
|
內容簡介: |
陆游(1125-1209),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文学家、史学家。孝宗时,被赐予进士出身,历任宁德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夔州通判等职,官至宝章阁待制而致仕。其一生坚持抗金主张,屡遭朝中主和派排斥打击,然恢复河山矢志不渝。陆游勤于创作,著有《渭南文集》《剑南诗稿》《南唐书》等作品,其诗词思想精深,感情真挚,昂扬豪壮中带着沉郁悲凉,哀婉含蓄中藏有满怀柔肠,他用自己悲壮的一生奏响了时代的最强音。本书从陆游在动荡中出生入手,展现一个从文弱书生到打虎英雄,从泪溅龙床的诤臣到流芳百世的“南宋四大家”之首,着眼于他的求学、仕途、爱情、婚姻、宦旅、创作,还原出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陆游。
|
關於作者: |
汪和邕,原名汪火勇,号破窑居士,湖北襄阳人,现居深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光明区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品散见于《西部》《绿洲》《四川文学》《湖南文学》《广西文学》等多家刊物,曾获东丽杯鲁藜诗歌奖、全国打工文学征文大赛银奖、深圳市优秀群众文学评选活动一等奖等奖项,部分作品被选为高中大联考语文阅读试题,已出版小说集《大雪温暖》《槐树湾纪事》《这世上有没有爱情》等多部。现致力于宋代历史与文献研究。
|
目錄:
|
目录
自 序………………………………………………………………………1
导 读………………………………………………………………………1
卷一 生于国难……………………………………………………………1
出 生… …………………………………………………………………3
避 兵… ……………………………………………………………………9
卷二 勤学不倦………………………………………………………………17
求 学… ……………………………………………………………………19
师 承… …………………………………………………………………… 25
卷三 屡遭挫折………………………………………………………………31
科 考… …………………………………………………………………… 33
诀 别… …………………………………………………………………… 39
卷四 初涉宦海……………………………………………………………… 49
自 荐… …………………………………………………………………… 51
出 仕… …………………………………………………………………… 56
面 圣… …………………………………………………………………… 62
卷五 隆兴抗战…………………………………………………………………… 69
救 弊… …………………………………………………………………… 71
和 议… …………………………………………………………………… 76
出 都… …………………………………………………………………… 81
卷六 万里入蜀…………………………………………………………………… 91
逆 流… …………………………………………………………………… 93
入 蜀… ………………………………………………………………… 100
客 居… ………………………………………………………………… 107
卷七 壮岁从戎………………………………………………………………… 115
从 戎… ………………………………………………………………… 117
刺 虎… ………………………………………………………………… 123
梦 断… ………………………………………………………………… 130
卷八 燕饮颓放………………………………………………………………… 137
阅 兵… ………………………………………………………………… 139
赏 花… ………………………………………………………………… 143
放 翁… ………………………………………………………………… 148
卷九 东归山阴………………………………………………………………… 155
东 归… ………………………………………………………………… 157
盐 引… ………………………………………………………………… 162
开 仓… ………………………………………………………………… 168
风 月… ………………………………………………………………… 175
卷十 大地绝响………………………………………………………………… 187
妻 故… ………………………………………………………………… 189
南 园… ………………………………………………………………… 194
北 伐… ………………………………………………………………… 199
绝 唱… ………………………………………………………………… 207
陆游生平简表…………………………………………………………………… 212
后 记…………………………………………………………………………… 214
附录:部分参考文献…………………………………………………………… 216
|
內容試閱:
|
卷一 生于国难
出 生
宋宣和七年(1125)十月十七日早晨,天光云影,交相辉映,淮河的美 景如画卷般徐徐展开。孰料转眼间乌云密布,预示着一场大雨即将来临。 淮河平缓,静水流深,此时的河水远没有夏季丰沛,河堤上可以看到河 水跌落的痕迹。堤坡上的野草早已没了绿意,只看到枯黄一片,在寒风中颤 抖着低吟。岸边的柳树垂下光秃秃的枝条,偶尔还能看见些许尚未落尽的黄叶, 跟随枝条在风中摇摆不定。再远处,是一些榆、槐、楸等树木,灰黑的树枝 张牙舞爪地伸向空中。 一艘高大的官船停靠在岸边。一名中年男子背着双手伫立在船头,他双 眉紧锁,下陷的眼窝里一双深褐色的眼眸,正忧郁地望着前方,全然不顾一 阵紧似一阵的寒风。这名男子不是别人,正是时任淮南路转运副使的陆宰, 此番北上是要赴东京(今河南省开封市)面圣述职。 陆宰拖家带口从淮南出发,打算沿淮河而上,北接汴河,直达都城汴梁。 南方湿润的气候,使淮河以南地区终年不结冰,长期保持着流水状态,得天 独厚的自然条件使水路交通十分便利。选择水路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 其妻唐氏已经怀胎数月,行走甚是不便,乘坐肩舆或“鼠尾轿”恐难抵颠簸 之苦,而水路则相对平稳许多。陆宰算了算日子,如果一路顺畅,妻子唐氏 可在抵达汴梁后,住进官驿里安心生产。 这几日气温骤降,站在船头更是寒风刺骨,人们都躲在船舱内避寒。船 头除了陆宰外,还有两名老者坐在船舱口唠嗑,这里刚好可以避风,又可观 察天气变化。一个清瘦羊须,乃陆府的家院陆忠,另一个须发皆白,正在吸 旱烟,是这艘船的船老大。此时头顶上空的乌云越积越浓,如蛟龙翻滚,陆 忠自言自语道:“好浓的天公絮!”船老大估摸着大雨将至,显然现在是无 法起锚驶船的,心里再急也要等这场雨下后才敢下令行船。他吐出最后一口 浓烟,将烟锅在鞋底敲了敲,跟着说道:“是呀,又厚又重的天公絮,恐怕 要落雨了。”说完,他将旱烟袋往腰间一别,望向站在船头的陆宰。 陆宰没有想到一大早就变了天,知道一时半会儿无法行船。他又向前方望去。此水段江阔水清,如一幅画卷沿着河水向前徐徐展开,虽被笼罩在一 片凄凉萧瑟之中,倒也别有一番风味,只不过此时的陆宰并无心思欣赏,更 没有寻词觅句的雅兴,雕像般站立甲板上,仿佛周遭的一切都与他无关。好 半天,他才把目光从前方收了回来,环顾四周,目触之地全是凋零的景象, 像极了此时的大宋王朝,正处于风雨飘摇的境地。景色四时而换,大宋又何 时能再返盛世,想到此处陆宰心中愈发惆怅。 一个年约十四五岁的女子,轻快地走到陆宰跟前。此女子乃陆府养娘, 名唤春花,打小就进了陆府,为陆宰妻子唐氏的体己婢女。春花将双手搭在 一起,身子微微一弯,施了一礼,神色慌张地说道:“老爷,夫人可能要生了。” 陆宰正想着心事,竟没有察觉春花已站在身旁。他看了一眼春花,不慌 不忙地捋了捋胡须,茫然地说道:“哦,知道了。” 春花见陆宰并没有喜出望外,反而面不改色,眺望着远方。她不禁也跟 着向远方望去。远方并无特别之处,奔流不息的河水,黑压压的乌云随风翻滚, 再远一点儿就看不清了,那是未知的天际。春花愈发不解了,心想近段时间 老爷甚是怪异,一路上沉默寡语,不是坐在舱内独处沉思,就是一个人站在 船头发呆,就连家中即将添丁也是一副漠不关心的样子。 这时,船舱里传来了夏竹的喊声:“春花,快来,夫人叫你了。春花,春花。” 春花匆匆应声答道:“知道啦,来啦,来啦。”她又望向陆宰,欲言又止, 犹豫半晌才道:“老爷,夫人叫我了。” 陆宰眼见即将下雨,此时也不方便上岸去找郎中,便对春花说道:“小 心伺候夫人,如有事及时回禀。” 春花应道:“是,老爷。”而后踅向船舱去了,一边走一边扭头看陆宰。 陆宰的左眉快速抽动了几下,表面上看似平静,其实心乱如麻。自从踏 上回京之途后,左眼皮就跳个不停,吉哉?凶哉?如今北有金兵虎视眈眈伺 机南侵,内有奸臣专权朋党之争,此时的大宋王朝可谓内忧外患岌岌可危, 此次奉谕赴京面圣,自己又将要面临怎样的结果,这些他都无从知晓。所谓 天威难测,陆宰的心里惴惴不安,而这些忧心之事又不能跟家人提及,说了 也无人可以替他分担,唯有一人默默承受。 北风刮得更猛了,吹得桅杆发出吱吱嘎嘎的响声,篷索在风中胡乱摇晃, 打在束好的帆布上发出“嘭嘭嘭”的响声。河水被掀得卷起了阵阵急浪,原 本清澈的河水变得污黑一片,上下乱翻,似有怪物隐藏其中,看着有些瘆人。 陆宰定睛一看,竟看到有数只扬子鳄在水中游走。“好吓人的蛟鼍!”陆宰暗道。
他向前几步走向船沿,待仔细察看时,那几只鳄鱼已潜入水中不见了。骤然间, 一道闪电如巨蟒狂舞,把前方乌云弥漫的天空撕裂出一道口子,船头顿时一亮, 闪电旋即又消失在团团浓云中。紧跟着,远处传来一声霹雳,仿佛在耳边炸响, 甚是骇人,随后天鼓余声不断。顷刻间,豆大的雨点倾泻而下。 船老大及船工早已忙成一团,船锚虽抛入水中,此时已嵌入河床,可能 觉得不太放心,两名船工正冒雨在岸边加钎固定船只;一名上身赤裸的船工 像一只灵活的猴子,淋着雨快速爬上桅杆,他用绳子将帆布束了好几个节, 随即又哧溜从桅杆上滑了下来。 暴雨来得太过突然,陆宰猝不及防,雨水瞬间淋湿了他的衣衫,他以袖 掩面,急速往船舱跑去。进到船舱,陆宰抹了抹脸上的雨水,凝视着舱外宛 如万马奔腾的滂沱雨水,眼前的一切也变得模糊起来。他原本打算进内室的, 想着唐氏此时正在待产,他一个大男人还是避讳一些好,有春花在唐氏身边 服侍甚是放心。原来,春花的阿娘是一名稳婆,自小耳濡目染,先前已协助 过唐氏生产。陆宰择一处不碍事的地方坐了下来,像没事一样盯着舱外的雨 水发呆。 阵阵巨浪猛烈地拍打着船体,发出“啪啪”的沉闷响声,像有人在水下 凿船似的。只见夏竹跑前跑后,按照春花的要求,烧开水、拿盆子、递毛巾、 剪刀……这一切都预示着陆宰的夫人唐氏快要生了。唐氏不是初产(长淞, 仲濬,叔游,季涭),生产相当顺利。陆宰正在胡思乱想间,伴随着一声婴 儿的啼哭,陆游在这艘船上诞生了。 说来也巧,自陆游生下后,骇人的风雨竟然停了,天立马放晴了。外面 传来夏竹的声音:“天晴喽!快出来看天弓哟!” “哇!好美的天弓啊!” 陆宰走到甲板之上,向天空望去,经雨水的洗刷,天格外澄澈、湛蓝, 几朵淡云散漫地飘着。半圈双层的彩虹在前空挂着,像一道彩虹紧紧拥抱着 另一道彩虹。这时,甲板上站了好几堆人,有的在看彩虹,有的在看滚滚流 淌的河水。 春花掀起船舱口的垂帘,也跟着喊道:“真的天晴了,好美的天弓!夫 人刚生下三少爷,这天儿就放晴了。” 风雨来去匆匆本属正常的自然现象,经春花这么一说,大家立即把这风 雨与陆游的降生联系在一起。众人震惊不已,心中暗想,这孩子降世非同凡响, 日后必成大器。几个女佣聚集在一起窃窃私语,夏竹嘟着嘴说道:“如此列缺霹雳,吓得我掩住了双耳,还震得耳膜咚咚响。说起来真是怪异,我长这 么大,还没有在这个时节见过这样的天气!” 坐在一旁的船老大拿着烟杆在鞋底上磕了磕烟灰,咳了一声,插话道:“别 说你们这帮孩子,就是老夫也有多年没有见过这么骇人的雷雨了。” 春花嘻嘻一笑,字正腔圆地说道:“我们家的这个三少爷端得非同寻常, 他要生时,风雨被他招来了,他生了,这风雨也停了。” 夏竹连声应道:“是呀是呀,就是他在夫人的肚子里乱踢乱动,天老爷 才跟着响天鼓、刮大风、落跳珠。” 陆宰忍不住笑了,不过也为如此怪异的天气感到诧异。不管怎样,添丁 的喜悦暂时驱散了他心中的郁闷,紧皱的眉头也舒展开来,烦乱的心绪渐渐 平息,此去汴梁心中大安。 这时,春花面带喜色地走到陆宰面前,弯身道了个万福:“恭喜老爷! 贺喜老爷!夫人生了一个小少爷。” 早就有人告知陆宰,不过有人道喜顿觉十分畅快。产子对于陆宰来说, 算是近期最令他开心的事情了,只是多年的官场打磨,已经练就了喜怒不形 于色。见春花过来道喜,陆宰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点儿笑容,他从怀中拿出 几文铜钱递给春花,说道:“春花近段时日辛苦了。” “谢谢老爷!”春花接过铜钱,连忙鞠躬道谢,而后说道,“老爷,夫 人请你过去看看三少爷。”。 陆宰“嗯”了一声,跟在春花身后,不急不缓地往船舱走去。 陆宰刚走到舱内隔板前,春花赶忙掀起垂帘。陆宰进入内室,看见唐氏 脸上毫无血色,人也疲惫不堪,显然是刚才产子所致。唐氏欲起身被陆宰一 把按住。陆宰坐在床沿边,说道:“娘子辛苦了!万不可动,此时需要好生 静养。” 唐氏微微一笑,回答道:“让官人费心了,我的身子骨还算硬朗,这已 是第三胎了,我可没有那么娇气。” 陆宰又道:“俗语有云,伤筋动骨一百天,何况产子?娘子还是安心休养, 生活所需吩咐春花即可,万勿起身劳作。”说完,扭过头问春花,“春花, 可曾为夫人备好滋养补品?” 春花目光犹犹豫豫,她看了一眼唐氏,答道:“人参燕窝倒是还有一些, 我要为夫人准备一些滋补汤水,可是……可是夫人说刚刚产子不可大补。” 陆宰“哦”了一声,若有所思,而后又问道:“那活鸡鲜鱼可否还有?”
“鸡早已没有了,活鱼倒是养了好几尾。”春花回了陆宰的话,接着又说, “船上所备食物已用去七七八八,陆家院原本计划择日上岸,在附近集市购买, 如今船停靠于此,他刚才还说就在此地购买。” 陆宰点点头,捋须说道:“如此甚好,拟好所需物资单子。” 春花忙应道:“老爷放心,这些夫人早有交代,陆家院说等待地面稍微 干爽一点即着人上岸到附近村庄购置。” 陆宰这才放下心来,轻声嗯了一下,又说道:“如此甚好。”他将食指 中指搭上唐氏的手腕处,把了一会儿脉,说道:“娘子脉象平稳,只是刚刚 生产,身子尚有些虚弱,调养几天,定可恢复如常。” 唐氏望着陆宰,勉强笑了笑,轻声说道:“谢谢官人关心,生个孩子而已, 万不可为我一人而费神忧心。” 陆宰摆摆手,说道:“娘子此言差矣,活生生从身上掉下几斤肉,当然 得好好补补身子,再说不喝鸡汤鱼汤怎么给孩子下奶。”说完,他小心翼翼 地掀开被褥,这时从唐氏的怀中露出了一个婴儿的头。陆宰仔细打量这个初 到人世的小家伙,只见他头发乌黑,面色红润,正睁大一对漆黑的眼睛好奇 地打量着这个陌生的世界,嘬着嘴吞咽着自己的口水。 唐氏望着陆宰,轻声说道:“官人,给孩子起个名字吧。” 一旁的春花也跟着说:“老爷,快给三少爷起个名字吧。”说罢,用很 期待的眼神看着陆宰。 “原本以为会到了京师之后生产,不料此子竟不择天时,迫急而诞,令 老夫措手不及,一时尚未想好,我看……”陆宰望着唐氏说道,“我看就由 娘子为他起个名字吧。” 唐氏尴尬一笑,说道:“官人,我哪里会起名字?” 陆宰笑道:“娘子腹中有子,也该腹中有名才是。” 唐氏面露羞愧之色,说道:“官人休要取笑于我,腹中有子容易,这起 名可比产子要难得多,还是要辛苦官人好好思量一番。” 陆宰笑着望向春花,像是征求她的意见。陆宰一家对待仆佣如同家人一般, 春花没有说话,像是在思考。陆宰又望向唐氏怀中的孩子,伸手摸了摸他的 脸蛋。春花像想起了什么,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兴奋地说道:“老爷,夫人, 三少爷在船上生的,我看就叫船生好了。” “船生?哈哈……”陆宰一时没有忍住,竟笑出声来。 春花很认真地说道:“对,船生!我们村里都是这么起名字的,有的在路边生的,叫路生,放牛时生的,就叫牛生,还有的叫鸭蛋、狗蛋……”春 花一时想不起还有什么名字,怔了一会儿神,接着道,“老爷,您别看这些 名字起得贱,可是好生养,一个个的身体都好得很呢。” 唐氏也跟着笑了,望向陆宰,轻声说道:“官人就不要为难我们了,还 是由你来起名吧?” 陆宰站起身来,左手背在身后,右手捻着胡须,他略作思索,便想到了《列 子·仲尼》中的“务外游,不知务内观”之句,便对唐氏说道:“娘子,我 看就叫陆游吧。” 唐氏道:“陆游?” 陆宰说道:“不错!陆游,字务观,小字延僧。娘子以为如何?” 唐氏小声重复:“陆游,务观,延僧。”然后点了点头,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春花搔了搔头,一双乌黑的眼珠转了一下,小声嘀咕道:“陆游、务观、 ‘盐生’,盐巴倒是值钱,可‘盐生’还没有船生好听呢。” 陆宰又是一阵爽朗的笑声。他已经有好久没有这样笑过了。 一路少叙。且说陆宰进京后,随即调任京西路转运副使。因时局动荡不安, 陆宰将家眷安顿在荥阳(今河南省荥阳市),他则独自前往京西路治所洛阳, 负责为泽州(今山西省晋城市)、潞州(今山西省长治市)一带的抗金军队 供应粮饷。因陆宰主张抗战,屡屡向朝廷进谏挥师收复失地,因此也多次遭 到了朝中主和派的一再攻讦。不久,即被御史徐秉哲罗织罪名弹劾免职。 当陆宰返回荥阳时,告知唐氏自己遭到弹劾已被免职。唐氏见陆宰情绪 不佳,安慰道:“官人,没有获罪已是天恩。如此岂不更好,我们正好可以 返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早点儿避开这官场是非。”说罢叹息一声。 陆宰心中愤懑不已,为官多年的他深知宦海险恶,今日加官晋爵光宗耀 祖,明日说不定就会撤职罢官,抄家灭族。听了唐氏的话,陆宰心情大好, 反倒安慰起唐氏道:“娘子不必担忧,朝中众臣整日里勾心斗角,相互倾轧, 为夫早就厌倦了宦海浮沉。如今朝政更是混乱不堪,谗佞专权,非亲不用, 非财不取,朝中贤臣悉数凋零,众多忠良之臣遭受奸宄毒手,为夫能全身而 退已甚感幸运,心中也在盘算是留驻于此,还是择日返乡,娘子的话倒是提 醒了我。” 唐氏说道:“那我们早点儿准备,将此处物产出卖典当。” 陆宰听了点了点头,他深知这次返乡不同以往,可能这辈子将再无机会 重返京师了,心中竟生出些许不舍。
此时正值金军大举南下,攻城略地,如同摧枯拉朽一般,所到之处庐舍 尽焚,戮男淫女,尸横遍野,惨不忍睹。 靖康元年(1126)闰十一月,金人攻陷东京,掳走徽、钦二帝和皇族宗 室、内侍、朝中大臣及各业能工巧匠达数千之众,全部被押往“五国城”(今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依兰县),整个东京城被洗劫一空,并纵火烧毁不能带走 的财物,大火接连几个昼夜不熄,一时烟雾笼罩,火光冲天。 翌年,陆宰举家南移寿春(今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寿春镇)。陆宰曾任淮 南西路漕司,对此地比较熟稔,在此还置有田产,原本还打算在此定居终老, 不想世事难料,由于中原太乱,溃兵游勇乘机骚乱,只得携家眷渡淮河越长 江再次南下。 一路之上,城墙残破,饿殍满道,到处都是衣衫褴褛的难民,妇孺哭声 不绝于耳,凋敝程度远远超出了陆宰的想象。途中还遭遇几次匪掠,幸提前 获知消息,陆宰带着一家人跟着其他难民,躲避在荒草丛、芦苇荡中。陆宰 遇到不少因饥饿而晕倒在路边的灾民,他却束手无策,只能扼腕长叹,空发 一番牢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