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囚笼之家
》
售價:NT$
305.0

《
季风海域的丝银对流:16—17世纪中西交往图景中的东亚移民、贸易与文化
》
售價:NT$
653.0

《
她本自由:女性破除心理束缚、治愈父权创伤之旅
》
售價:NT$
305.0

《
大学问·天津工人:1900—1949(海外汉学家贺萧代表作)
》
售價:NT$
500.0

《
加密货币与金融大变局 稳定币重塑金融体系
》
售價:NT$
403.0

《
莆田南少林武术桩功功法
》
售價:NT$
857.0

《
逊清奉天残留特权研究
》
售價:NT$
704.0

《
分职文昌:中国古代尚书省及六部体制研究
》
售價:NT$
539.0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的结项成果。该书立足于清代北方坊肆,以八旗说唱文学坊肆为典型,阐述坊肆及坊肆主人与八旗说唱之间的联系,探讨八旗说唱文学自抄录阶段进入刊刻出版时期后,在创作群体、编创方式、题材内容、受众群体等多方面的变化,发现传播新现象结其规律,把版本研究、传播学研究相结合,将说唱文学文本文献资料研究同社会历史人口流动、民族说唱调查相联系,探讨出现在清代北方地区的书籍坊肆与说唱文学传播繁荣现象的更深层次原因。本书对地方非物质文化的建设和保护具有价值。
|
目錄:
|
绪论
章 清廷政策与八旗说唱文学
节 八旗说唱文学的概念界定
节 清代满汉文化的深度融合
三节 清对说唱曲艺的重视与禁毁
章 八旗说唱文学的地域流播
节 北京城的繁荣与八旗说唱文学消费市场的兴起
节 盛京城的角色定位成为八旗说唱文学繁荣的土壤
三章 社会的传播渠道——书社、堂会、茶园
节 书社中的消闲
节 堂会中的扬名
三节 茶园中的生计
四章 市场的传播组织——坊肆
节 八旗说唱文学坊肆辑目
节 地区八旗文学坊肆唱本的刊刻特征
五章 历史的传播记录——版本、目录
节 八旗说唱曲本的版本特征
节 八旗说唱文学坊肆目录
三节 八旗说唱文学的发售与购阅者的阶层
六章 八旗说唱文学的余音
节 天津《社会教育星期报》
节 曲种的融合和形式的转化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雕版印刷于七世纪出现,活字印刷在十一世纪盛行。清代应科举制度之发展、承社会经济之繁荣,在官方的身体力行和极力提倡下,不胜枚举的私人、书坊开始大量用印刷的方法生产书籍。刊刻出版业成为宋元明清时期文学研究过程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领域。尤其是对于话本、小说、戏曲、说唱,它们在自身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始终与受众和市场紧密相连。以往俗文学的研究,过多地关注一头一尾,即文学作品产生的源头一一对创作者的生平考证,对文学作品这一结果的深人阐述一一分析人物形象、叙事方等,很少把更多的视线放到中间环节一一经过了怎样的收集稿源、抄录眷写、编辑排版、刻印刊行以及购阅者接受的全过程。可以说,刊刻出版业的盛兴掀起俗文学传播的大变革。坊肆及坊肆主在其传播过程中发挥了的导向作用。受众阶层对于购买需求的不断变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坊肆在俗文学作品题材选择和约稿创作倾向上的变化。一部记录清代出版家及其出书情况的著作,对于研究清代出版史,对于研究版本学、目录学、文献学及其他学科,都是大有裨益的。清代八旗说唱文学是与百姓大众的情感息息相通的,其文字雅俗共赏是为民众所接受的。随着市民阶层的发展扩大,其普及程度上到高统治者下到平民老百姓,超过科举用书。但在一次又一次的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发布的禁毁通俗文学的禁令中,来自民间的坊肆被忽略,不受重视。他们出版这些的主要目的是获利,但也同时展示了说唱文学不可阻挡的发展历史潮流以及顽强的生命力。
一、清代坊肆与八旗说唱文学传播的研究现状综述清代坊肆与八旗说唱文学传播的研究,以版本研究成果为依托,注重从出版文化的角度阐述八旗说唱文学中所存在的传播事实与演变轨迹,将传播学与中国古典文学交叉,以期挖掘有关中国古代民族曲艺传播中的财富。现将已有的学术研究成果集中分析如下:
从文献资料的整理辑录来看,相关目录的编撰和文本的整理已出版。清乾隆年间民国初年,北京的百本张、别垫堂、聚卷堂,有大量抄印的目录和曲文的单行本。清乾隆六十年乙卯(1795)集贤堂刊刻的《霓裳续谱》,反映了清以来民间杂曲括148首岔曲)的主要成。民国时期刘复等的《中国俗目稿》(1932年)、齐如山的《升平署岔曲》(1935年),新中国初期傅惜华的《北京传统曲录》(1962年),是对此前目录和当时收藏结。20世纪90年代后,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首都图书馆以及台湾傅斯年图书馆中收藏的有关说唱文本,逐渐被整理和影印出版,如《清蒙古车藏曲本》《俗文学丛刊》《子弟书全集》《子弟书珍本百种》等即是。2012年出版的《子弟目》是对清代子弟书目录结目录学专著。2020年陈锦钊编纂的《子弟书集成》,收录了散存在国内外各地的子弟书,通过底本、详加解题,对其进行了辑录、整理、编纂和标点等精校工作,历时四十余年,是学术界具有代表的子弟书集成本来海外研究对此也有所关注,日本九州大学言语文化研究院学者中里见敬编撰了《滨文库所藏唱本目录》,整理著录了清末民国时期的唱本1123册,其中提及子弟书版本情况。目录学、版本学研究的成果为开展清代坊肆与八旗说唱文学的传播研究,提供了很多原貌文献资料,可作为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作为清代八旗说唱曲艺传播的主要载体,坊肆及坊(肆)主等参与了文本创作、读者阅读以及作品流通的全过程。由于其传播的特殊,目前相关的研究比较薄弱。清代叶德辉《书林清话》对历代刻书的源流、特点、地域、种类以及刻书家的情况,作了较为而具体的论述。当代张秀民《中国印刷史》(1989年)对中国古代出版印刷史的论述较为中肯,资料翔实厚重。任继愈主编的“中国版本文化丛书”,对不同时代、类型的版本特点、演变规律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以及重要的版本个案作了的研究。此外,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