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8月出版新書

2025年07月出版新書

2025年06月出版新書

2025年05月出版新書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供应链管理:实践者的专家之路

書城自編碼: 4148698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管理一般管理學
作者: 刘宝红
國際書號(ISBN): 9787111564393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1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软精装

售價:NT$ 454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现代日本简史 近现代日本发展之路的通俗历史读本 解析日本百年来的兴盛与阵痛
《 现代日本简史 近现代日本发展之路的通俗历史读本 解析日本百年来的兴盛与阵痛 》

售價:NT$ 449.0
墨菲定律受益一生的黄金法则和人生定律心理学基础入门
《 墨菲定律受益一生的黄金法则和人生定律心理学基础入门 》

售價:NT$ 250.0
企业国家:一部日本经济史
《 企业国家:一部日本经济史 》

售價:NT$ 653.0
汉简《苍颉篇》研究
《 汉简《苍颉篇》研究 》

售價:NT$ 653.0
抑郁症(精装全彩版)牛津科普系列:拨开抑郁症的迷雾,探索情绪背后的深层真相
《 抑郁症(精装全彩版)牛津科普系列:拨开抑郁症的迷雾,探索情绪背后的深层真相 》

售價:NT$ 449.0
天才的盛会:文艺复兴艺术三百年
《 天才的盛会:文艺复兴艺术三百年 》

售價:NT$ 500.0
裘锡圭学术文集(全六卷)
《 裘锡圭学术文集(全六卷) 》

售價:NT$ 4998.0
从马可波罗到马戛尔尼:十三世纪以降的欧亚世界
《 从马可波罗到马戛尔尼:十三世纪以降的欧亚世界 》

售價:NT$ 347.0

編輯推薦:
聚焦供应链人发展的三个阶段
  初入职场,如何找到高于平均水平的公司,跟随高于平均水平的人,力争高起点进入快车道,迅速积累第一手实践经验。这也包括读好书、参加系统的培训认证。
  在平台期,如何弥补能力上的短板,特别是领导力,尽快适应、跨越平台期,进入职业发展的更高境界。这也包括调整心态,适度提高,维持现状做个普通的好员工。
  在专家层面,如何摒弃以前学到的平均甚至错误的方法论,领会供应链管理的精髓,完成范式转移,即方法论和基本假设的根本改变,成为供应链专家,解决老问题。
  反复阐述的“专家三部曲”
  系统学过,而且学到极好;
  系统做过,而且做到极好;
  系统提高、总结过,从形而下上升到形而上,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再由理论来指导实践。
內容簡介:
本书介绍了供应链管理从业人员,初入职场,如何找到高于平均水平的公司,跟随高于平均水平的人,力争高起点进入快车道,迅速积累第一手实践经验;在平台期,如何弥补能力上的短板,特别是领导力,尽快适应、跨越平台期,进入职业发展的更高境界;在专家层面,如何摒弃以前学到的常见甚至错误的方法论,领会供应链管理的精髓,完成范式转移,即方法论和基本假设的根本改变,成为供应链领域的专家。
關於作者:
刘宝红
供应链管理畅销书作者,“供应链管理专栏”(www.scm-blog.com)创始人,西斯国际执行总监。
刘先生毕业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获供应链管理MBA学位。他现在旅居硅谷,专注供应链管理领域的研究和写作,并定期回中国,服务本土企业。
在供应链管理领域,刘先生旨在填补学者与实践者之间的空白。他在研究和著述的同时,还通过培训、咨询积极参与供应链实践,全面覆盖汽车、家电、电信设备、航空航天、机械制造、新能源、新零售、电商、快时尚、服装、餐饮等多个行业。
目錄
序一 供应链管理在国内的发展
序二 这是本写给什么人的书
作者简介
引言
供应链管理:认识这个领域1
供应链管理:从“三个三”谈起1
供应链是企业的三大核心职能之一2
改善供应链从改善计划和采购做起5
小贴士 供应链管理是种新思维6
供应链管理是三流集成11
小贴士 信息流和信息技术15
供应链管理是美国“落后挨打”的产物18
供应链管理是“关系经济”胜出的产物22
小贴士 日本企业的光环逐渐散去26
从“愿景”说供应链管理的贡献28
第一章
初入供应链:打好基础,进入快车道33
供应链管理:大公司与小公司的不同34
小贴士 行业老大的诅咒40
小贴士 我,不是我们43
小贴士 在中小企业,谁在做供应链的核心业务47
供应链管理最好的公司49
小贴士 高德纳的全球供应链25强51
小贴士 当心二流公司54
小贴士 在大公司里学什么57
供应链管理的职业机会67
小贴士 采购的分层和分权69
小贴士 做什么工作最好74
小贴士 外行怎么能快速入行76
换工作,开拓更多的供应链领域78
小贴士 计划:供应链管理的另一领域79
小贴士 计划的三道防线81
小贴士 你最了解你自己87
供应链管理的职业认证89
侧重采购管理的认证90
侧重运营管理的认证92
哪个认证最值得拿94
小贴士 从采购经理到基金经理:认证有多少才够95
学历替代不了经历,经历也替代不了学历97
小贴士 想逃避,创业不是归宿101
供应链管理方面的书籍103
采购与供应管理104
生产与运营管理105
物流管理106
供应链管理106
其他108
小贴士 读原著,读透那几个没法回避的人110
做供应链管理的“三语人才”112
小贴士 没有技术背景怎么办113
影响你的那几个人116
小贴士 精心挑选你的敌人120
小贴士 不从众:自己做自己的参照系121
从3C说做人与做事123
小贴士 宁做钝才,不做歪才125
小贴士 原则与利害127
小贴士 今天的危机是明天的笑话129
22 岁的时候,你在干什么131
小贴士 耐得住寂寞135
小贴士 活着(Stayin Alive)136
小贴士 你是你最好的广告138
追求卓越,拒绝做差不多先生140
小贴士 “差得多”遇上“差不多”—日本同事的沮丧142
第二章
工作了八年或十年后,日子不好也不坏147
工作了八年或十年后,日子不好也不坏148
你不是那个最悲惨的人150
你缺的不是经验155
小贴士 从IBM裁老员工说起158
小贴士 谈的都是当年之勇161
缺能力,还是缺意愿163
小贴士 局外人的残忍167
小贴士 老板是对的—当元老遇到新老板时171
跨出一步172
不作为也是风险175
小贴士 鸣笛与驱雾178
维德必危:不做人人都喜欢的人179
不但要放枪,而且要瞄准181
应对两难,避免单向思维和单一指标184
经济增长的拐点,职业人士的良机187
从外企到民企,如何192
乔布斯:不要被一份工作害了197
小贴士 死亡是人生抉择的试金石200
从哈佛大思想说比你大的事202
小贴士 没有理想的一代204
小贴士 问你可以为别人做什么205
小贴士 远见、自律和激情206
对贡献有激情,对回报有信心208
贡献和回报208
回报和坚持208
网站的贡献和回报210
对贡献有激情的时候,还要对回报有信心210
回报是贡献的影子211
学点新东西212
小贴士 你不能不知道什么是好的213
小贴士 3+3+1215
会干活,不会表现,怎么办217
听从你自己的建议220
退一步海阔天空222
小贴士 善待自己223
小贴士 家庭成功224
小贴士 成功的含义226
第三章
成为专家:实现范式转移,从有知到有知231
供应链的根本问题,其实并没有那么不同232
小贴士 车联网、电商和传统制造业的供应链236
小贴士 电商的根本是个库存计划问题238
我为什么不谈供应链的发展趋势240
小贴士 博大、博新244
不关努力,而是不同245
小贴士 苹果的“非同凡想”(Think Different)251
不是知易行难,而是知不易、行不难253
要改变行为,必须改变能力257
小贴士 新产品开发中,供应链的速度太慢怎么办263
你没法“确保”绩效—兼谈系统和流程267
持久结果需要持久投入269
供应链管理的核心是协作273
小贴士 都是别人的错277
竞争:不是太少,而是太多279
小贴士 备份不是解决复杂问题的首选方案280
垄断不是问题,应对垄断的方法是问题288
小贴士 “垄断”供应商怎么管293
不确定性:那只还没有落地的鞋子295
小贴士 建立计划的三道防线,系统应对不确定性297
小贴士 人的天性是喜欢确定性,你的供应链伙伴也是299
小贴士 不确定性的三种应对方法302
订单和预测:由谁来承担不确定性的风险304
小贴士 投篮与预测308
小贴士 什么时候订单驱动,什么时候预测驱动310
做个好客户,也符合自己的利益313
整合供应商,尽量增加规模效益314
加强计划性,少给供应商制造额外麻烦316
协作互助,多与供应商共同解决问题318
你看到了客户钱多,但没看到客户人傻320
标杆和标杆研究:不要太把对标当回事323
小贴士 烂行业的标杆也是“矬子里的将军”326
学习成功,还是避免失败328
后记
要么成为领袖,要么成为专家333
內容試閱
供应链管理在国内的发展
2015 年,普华永道在北美的一位总监问我,供应链管理在中国发展得怎么样?我给他
简短地回复了E-mail,说发展得很好,同时讲了自己的三个小故事来概括:十几年前,我
在申请北美商学院时,第一次听说供应链管理;七八年前,国内的一些大型企业启动供应
链转型,成为我在国内的第一批客户;最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成为我的客户,从
供应链的角度解决日益严峻的成本和库存问题。
在这里,我想把这三个小故事讲得更详细点,因为它们也是供应链管理在国内十几年
来发展的缩影。
2000 年4月的一个晚上,上海已经是初春乍暖。睡眼惺忪中,我接到一位美国教授的
电话。那是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面试电话,我在申请它的商学院。教授是美国人,不过地
方口音很重,半懂不懂中,我隐约听到一个词:Supply Chain Management(供应链管
理)。这是什么?我学管理专业都十年了,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词。到了美国,才搞明白
教授有个供应链管理的研究项目,因为我以前的行业背景挺适合,就给我奖学金,招我来
做研究助理。
还是不知道供应链管理是什么,就请教底特律的师兄。他说这可是美国的大热门。后
来听人讲,当时供应链管理在美国的热度,大有跟互联网一拼的架势。也是在那个时候,
美国一流的商学院开始单设供应链专业,与财务、营销、运营等传统的MBA专业并驾齐
驱,供应链管理也正式成为MBA的一个分支。但在国内,供应链管理可以说是一片空白:
当时国内刚开始发展物流管理,我隐约感到供应链跟物流有一定关系,但除此之外,就一
无所知了。不管怎样,我就这样进入了供应链管理领域,鬼使神差地成为国内较早一批系
统研究供应链管理的人。
一晃八九年过去了。我在美国求学、工作、定居下来。这期间博客开始流行,我就开
了个“供应链管理专栏”博客(www.scm-blog.com),断断续续写了几百篇文章,后来汇集
成我的第一本畅销书《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一个实践者的角度》。2009年,突然有一天,
一个千亿元级企业的总监在我的博客上留言,说他们要做供应链转型,能不能帮忙。供应
链转型?这不就是北美企业这一二十年来忙的嘛!北美企业在全球寻源、外包生产,彻底
改变了供应链的结构,要求企业在系统、流程和组织架构、人员建制上做出实质性改变。
他们虽然不这么讲,但其实用一句话来说,就是供应链转型。
当时我还在硅谷一家公司做全职工作,没法经常到国内出差,就介绍一个美国专家过
去。这位专家先在霍尼韦尔等公司就职,经历了美国航空制造业的全球寻源、外包和供应
链转型;后来到硅谷,进入半导体设备行业,推动一个半导体设备制造商的供应链转型。
对国内的这个大公司,他在方法论上帮助外包生产、搭建新的供应链架构,我帮助做协
调、沟通工作。就这样,离开中国十年后,我又跟国内联系上了,介入了早期本土企业的
供应链转型。
大致也是在这个时期,供应链管理普遍安上了大型本土企业的雷达。我想这跟2008年
金融危机不无关系:经济不景气,营业收入增速放缓,成本压力加大,逼得越来越多的企
业向供应链管理要效益。可以说,供应链管理是典型的“生于忧患”,是外在压力下企业
的理性选择。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时光返回到1997年,作为最早重视供应链管理的本土
企业之一,华为开始系统地导入IBM的集成供应链管理,与规模增大带来的低效以及当时
的亚洲金融危机不无关系。再往前到20世纪80年代,供应链管理在美国兴起,根本原因
就是来自日本企业的竞争压力,迫使北美企业放弃单打独斗,推动供应链上各合作伙伴的
通力协作。
五六年一转眼过去了。期间我回国内二十余次,培训、咨询众多的本土企业。客户先
是集中在千亿元、百亿元级的大企业,慢慢地数亿元规模的中小企业也越来越多,包括一
个年营收5亿元人民币的玻璃幕墙公司。有一天,该公司的老总说:“我们其实就是个供
应链管理公司。”我有点吃惊,心想这可是建筑行业,你们又是安装玻璃幕墙的,跟生产
没关系,怎么称得上供应链管理公司呢?不过转念细想:也对,供应链是匹配需求和供应
的链条,客户有需求,这个公司有供应,这不是供应链是什么?后来,这家幕墙公司进入
电商领域,建成门窗、幕墙行业的第一个B2B电子商务平台,供应链管理就成了它的核心
竞争力。
类似的公司还有很多。它们大多是民营企业,经历了一二十年的爆炸式成长,规模成
长到几亿元、一二十亿元,说大不大,但一点也不小。人工成本飙升、人民币升值,成本
和库存问题日益严重,都促使这些中小企业向供应链管理要效益。就这样,十几年的时
间,供应链管理从无人知晓到后来被大公司采纳,再到广泛地进入中小企业,终于成为本
土企业管理词典中的关键词汇。
我说这些,主要是给大家一个大致的印象,了解供应链在国内的发展历程,以及未来
的发展前景。我很幸运,无意中成为国内第一批系统学习、实践和研究供应链管理的人,
也见证了一二十年来,供应链管理在国内的蓬勃发展。各位读者也同样幸运,因为你们都
是本土的前几代供应链专业人士。供应链管理发展这么迅猛,对人才的需求这么大,我们
每一个人的未来都是一片光明,机会可以说遍地都是。
作为职业人,我们的挑战就是成为供应链领域的专家:系统学过、系统做过、系统提
高总结过,能够从形而下上升到形而上,不但能自己成功,也能让更多的人成功。这是个
长期的过程,不但需要自己去学、自己去做、自己去总结,而且需要向别人学习,向别的
公司、别的行业学习。人总是从经验中学习,要么是自己的经验,要么是别人的经验。作
为“别人的经验”,希望这本书和我别的书一起,给大家提供更好的学习、总结和提高的
机会。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