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拉贝日记(全新版本。)
》
售價:NT$
449.0
《
情绪脑科学 :解锁大脑密码,重获情绪自由
》
售價:NT$
250.0
《
超智能与未来:宇宙进化、科技趋势与人类未来
》
售價:NT$
398.0
《
人比AI凶(“中国好书”“文津图书奖”得主万维钢全新力作;当AI无所不能,你靠什么不可替代?答案就在这里!)
》
售價:NT$
403.0
《
鲶鱼之怒:日本大众文化中的天灾·疫病·怪异
》
售價:NT$
352.0
《
经典译林:罗生门
》
售價:NT$
199.0
《
现场:细读《史记》
》
售價:NT$
250.0
《
传奇与绝技:木拱桥里的中国营造智慧
》
售價:NT$
398.0
編輯推薦:
★《明哲文选》系列之三《文化双融:执两用中的战略新思维》(Ambiculturalism: Strategic Middle-Way Thinking for the Modern World)是整部文选的思想底蕴,收录了蕴含有陈明哲教授所创立的文化双融观点的学术著作与商业应用文章。文化双融理念倡导在理解对立的基础上“执两用中”,寻求平衡与整合的创新机遇,这种思维对于读者思考自身所面临的两难问题,乃至应对当今全球环境的剧变均大有裨益。
★《明哲文选》(三卷),收录了全球著名战略学者陈明哲教授过去30年来的代表性著作,旨在帮助读者深入了解陈明哲教授“精一”和“双融”的思想理念,以及华夏智慧的行践心得,也期许读者回归自己,反思如何在动荡的大环境下,为自己找到安身立命之处。
★陈明哲教授是全球著名的企业战略专家、也是“动态竞争”理论与“文化双融”观点的创始人;1990年代开始,受国家*与MBA教育指导委员会邀请,为中国高校从事MBA教育的教师授课,帮助推动了中国战略学和管理学学者的成长。
★陈明哲教授是强调知行合一、理论落地的全方位学者,曾为联邦快递、杜邦、摩根士丹利、劳斯莱斯等著名的
內容簡介:
“明哲文选”收录国际著名战略学者陈明哲过去30 年来在学术、商业上的代表性著作,其中卷三《文化双融:执两用中的战略新思维》收录了陈明哲教授创立的“文化双融”观点的相关学术著作内容与商业文章。管理中的诸多二分对立,往往源自东西双方文化,包括认知、思维以及价值观等诸多方面的对立。理解文化双融,并寻求其中平衡与整合的创新机遇,本书可为有志于驰骋全球疆土的人士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维与行动指南。
關於作者:
陈明哲
现任美国弗吉尼亚大学达顿商学院讲席教授、国际管理学会(Academy of Management)暨战略管理学会(Strategic Management Society)终身院士,是全球著名的企业战略专家,也是动态竞争理论与文化双融理论的创始人。
陈明哲教授曾担任全球拥有2万名会员的国际管理学会的主席(2012 ~ 2013年),并于2014年获得该学会的“杰出教育家”终身成就奖,以表彰他对管理教育与实务的卓越贡献。陈明哲教授是一位平衡专业与人文、理论与实务的全方位学者,不仅是学术创业者,更是致力于“立人立群”与“薪火相传”的导师,迄今已在全球各地培养了逾万名管理学术与实务人才。
目錄 :
目录
推荐序一
推荐序二
推荐序三
自序
导读
本书架构
| 篇 |
东-西双融
第1章 西方遇见东方:文化双融的管理取向 3
第2章 关系视角的商业思维:来自东西方的管理启示 15
第3章 连接东西方的文化双融大使 38
第4章 融合东西文化的“文化双融”管理者 62
第5章 动态竞争:中西合璧的战略观 66
| 第二篇 |
竞争-合作双融
第6章 重构竞争- 合作的关系:一个超悖论的视角 71
第7章 重构动态竞争:一个多维度的框架 100
第8章 由动态竞争到动态合作 129
第9章 动态竞争观点下的动态合作分析 133
| 第三篇 |
古-今双融
第10章 源于东方、成于西方的动态竞争理论 139
第11章 超悖论:“中庸之道” 163
第12章 从四书五经中提出“动态竞争”理论? 188
第13章 论王道企业家 192
第14章 陈明哲与陆雄文:如何培养当代的“士” 203
第15章 夏之大者,执两用中,体用归元 218
| 第四篇 |
宏观-微观双融
第16章 期望– 效价模型在动态竞争中的应用 233
| 第五篇|
文化双融的应用
第17章 文化双融:两种价值体系的和合 249
第18章 文化双融:乐高如何在好莱坞舞台上赢得机会 251
第19章 中庸之道在企业中的应用 254
內容試閱 :
| 推荐序一 |
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
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弟子为老师记录言行并编纂流播是一种美德,正是感于明哲先生的弟子的诚意,写点对《明哲文选》的读后感。
我与明哲先生有缘当面交流。2013年,在时任国际管理学会(AOM)主席的明哲先生的推动下,我出席了第73届AOM年会并做了有关海尔人单合一模式探索的演讲。通过AOM的学术平台,人单合一模式得到国际知名管理学者的关注和热议。年会期间的研讨交流,对年轻的人单合一模式的发展和完善作用匪浅。这是一场管理学界的盛会,之前,鲜有企业家获邀发表主题演讲,即使有,也是小范围的。选择让我做年会的主题演讲,体现了明哲先生的理念。他说,“AOM年会要做的事就是追求典范的力量,海尔无疑是商业模式创新与变革的鲜明代表”。也是在那次会议上,我对明哲先生的“动态竞争”“文化双融”理论体系有了深入的了解。
管理,作为一门学问,源于发生工业革命的西方。在相当长的时间里,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基本上就是西方管理的代名词。全球企业遵循的经典管理模式也来自西方,比如福特模式、丰田模式。丰田虽然是日本企业,但丰田模式的管理理论源于美国管理学家戴明的“全面质量管理”。海尔在创业初期也曾学习美国企业、日本企业的管理方法,但在互联网时代,西方经典管理模式暴露出致命的缺陷:工具理性肆意泛滥,完全压倒了价值理性,以理性经济人为假设前提的主客二分体系禁锢了员工的创造力,许多显赫一时的企业巨头也并非大而不倒。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从管理学领域没找到答案,却在文化范畴发现了曙光。西方固有的线性思维和“原子论”观念体系,可能是导致经典管理模式走入死胡同的根源,而中国传统文化的“系统论”基因正是突破这一困境的良药。从2005年起,我们就在探索一种全新的人单合一模式。这种新的管理模式以“人的价值”为出发点,相对于西方企业普遍奉行的“股东”,完全是颠覆性的,所以我们在探索的过程中找不到现成的借鉴,一度备受质疑。我也曾遍访“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IBM前CEO郭士纳等学界、企业界泰斗,希望得到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指导,但除了对海尔挑战传统管理的勇气的嘉许,所获甚微。这是两个时代,就像两条道上跑的车,没有可比性。直到遇到明哲先生,我的信心才更加坚定。“动态竞争”和“文化双融”挣脱了工具理性的牢笼,它对人的价值的根本性关心,为管理学在新时代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
也许是遍尝探索人单合一模式的艰辛,我对明哲先生独创两个新的研究领域心生尊敬,也心有戚戚。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思想上的创新体系都必然同时受到外部环境和自身主观性两种因素的作用与影响。明哲先生刚到美国投身管理研究的20世纪80年代,正是美国管理理论和企业实践活跃的时期。也就是说,明哲先生在大师云集的时间和地点入行,学而优则创,直至开宗立派,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其坚韧可想而知。这或许就是哲学家福柯所描绘的一种境界—从被动依赖权威中走出,运用自我的理性来进行主动思考。这是极不容易做到的,福柯将其定义为“启蒙”。追溯明哲先生管理思想的渊源,儒家思想是源头,但不仅如此,明哲先生在管理学领域的勇猛精进也大有“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明哲文选》为读者提供了藏在文字背后的答案。这套书就好在全景、全视角地再现了一位管理大家的成长历程和新研究领域的形成过程。很少见到这样的个案,他的学术创业、实践创业与他的个人经历、思想演变完美融合。
所学即所教,所知即所行,无怪乎他的学生无论课堂内外始终追随他。书中有这样一段话令人印象深刻:东方学者的首要职责是树立道德、伦理规范,“传承”祖制及先贤智慧,传播知识,弘扬文化。也许,正是由于东方学者的这种使命感,国际管理界的智慧清单里才会出现源于东方智慧的贡献。在互联网和物联网时代,东方智慧正在创造具有普适性的解决方案。正如书中所说,文化双融理论的核心在于回答这样一个问题:管理人员和企业如何在纷乱却又互联,甚至有些自相矛盾的全球化世界中应对商业的复杂性。这是一个正确的问题,答案未必单一,但过去的答案一定不适应现在的挑战。当下,全世界正面临着新冠疫情的困扰,更需要这样思考,更需要这样行动。
值得欣慰的是,从7年前人单合一模式正式登上国际管理学会的殿堂起,国际学术界、企业界对人单合一模式越来越认可,不少欧美企业也放弃原来的模式,转而学习人单合一。文化双融理论也在广泛的实践领域得到进一步验证。在我们并购的欧美企业中也是如此,我称之为“沙拉式文化融合”,不同国家的文化都得到尊重,就像蔬菜各不相同,但沙拉酱是一样的,那就是基于“人的价值”的人单合一模式。
后,引用明哲先生的一句话作为结语,并与本书的读者共勉:
我们只有一个竞争者,即我们自己。
张瑞敏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
2020年3月